第58章 国策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次夜,兰林殿。

  殿内未燃熏香,只有一股能将人溺毙的,浓重的酒气。

  酒气里,是一个女人心碎的嘶吼。

  “子夫,我是不是很可笑?”

  平阳公主抓起那只盛满青梅酒的酒盏,看也不看,直接灌进了喉咙。

  辛辣的酒液烧灼着她的咽喉,也烧得她眼圈通红。

  那张永远雍容华贵的脸上,此刻只剩下狼狈。

  “我为他曹寿做的一切……到头来,他在我的榻上,和我的婢女!”

  “砰!”

  酒盏被她狠狠砸在光洁的地板上,发出一声清脆的悲鸣。

  “母后劝我大度!说男子三妻四妾是常事!”

  “大度?”

  “陛下允了又如何?长乐宫和长秋宫不点头,我这长公主,连一纸婚书都做不了主!”

  她的声音凄厉,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母兽,要把半生的委屈与不甘,都从这胸腔里吼出来。

  “那孩子尚在襁褓,他竟抱着那孽种跪在我面前!”

  “求我给他取名曹襄!”

  “求我……收作嫡子!”

  卫青踏入兰林殿时,正对上这刺心的一幕。

  他目光从卫子夫身上扫过,落在状若疯癫的平阳身上,沉默地,立在了一旁。

  他想安慰。

  却又无从说起。

  这位长公主殿下,此刻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是他从未见过的模样。

  他只能笨拙地,为她又斟满一盏酒。

  平阳抓起酒盏又要灌下,却被呛得剧烈咳嗽,眼泪夺眶而出,狼狈不堪。

  卫青下意识上前一步,伸出手,想为她拍一拍那剧烈起伏的后背。

  手在半空,因那道名为“尊卑”的无形之墙而僵住。

  最终,又硬生生收了回去。

  他只是将一杯温水,默默地,递到她面前。

  他眼中有关切,更有痛惜,笨拙得不知该如何安放。

  平阳的心,毫无征兆地,漏跳了一拍。

  角落的阴影里,夏婵捧着一碗早已备好的醒酒汤,脚步顿住。

  她看着卫青眼中那份不加掩饰的关切,看着平阳公主微怔失神的神情,捧着汤碗的手,指节根根青白。

  卫子夫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她什么也没说。

  只是在平阳再次举起酒杯时,用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道,按住了她的手。

  “殿下。”

  卫子夫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让平阳的哭声顿了一下。

  “你今日之痛,非因曹寿背叛。”

  平阳愕然抬头。

  “是因你一身荣辱,皆系于男人之手,毫无还手之力。”

  卫子夫转身,走向那堆积如山的秋闱策论,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你如此,我又何尝不是?”

  “今日陛下能为我斥责皇后,明日,就能为另一个女人,废了我。”

  她的指尖,划过一卷冰冷的竹简。

  “我们能靠的,只有自己。”

  她忽然转身,抓起一卷竹简,快步走回,将它“啪”地一声,重重拍在平阳面前的桌案上。

  墨迹震得微微一颤。

  “哭,换不来曹寿的忏悔,更换不来你的婚书!”

  “能让你站着走出平阳侯府,能让你亲手撕碎这份屈辱的,只有这个!”

  平阳被这一下彻底震住,呆呆地看着那卷竹简,眼中的泪,竟忘了流下。

  卫子夫不再理会她,转向卫青。

  “仲卿。”

  她拿起一卷策论,扔了过去。

  “枚皋,你觉得如何?”

  卫青稳稳接住,迅速展开,眉头紧锁。

  “辞藻华丽,诙谐似东方朔。可陛下的朝堂,有一个东方朔就够了。此人可为喉舌,不可为骨。”

  “说得对。”

  卫子夫又推过一卷。

  “徐乐,‘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此人洞察时局,眼光狠辣。”

  卫青拿起另一份对比,立刻摇头。

  “阿姊,徐乐之策,过于锋利,如出鞘之刃,能伤人亦能伤己。为刀,不能为鞘。”

  他放下徐乐,将另一份竹简郑重地推到卫子夫面前。

  “董仲舒这份,‘天人三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陛下若想北击匈奴,必先以此统一思想。这才是国之基石,是能容纳无数刀兵的剑鞘。”

  卫子夫的眼中,终于泛起一丝笑意。

  那笑意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陛下如今,最缺的不是钱,是人。”

  “是只忠于他,能为他撕开这朝堂铁幕的新鲜血液。”

  她的目光扫过满桌策论。

  “这些人,是我们未来的刀,未来的盾。是殿下能与曹寿和离的底气,也是我卫氏一族,能在这宫里安身立命的根基。”

  卫青的心,被这番话狠狠撞击。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阿姊要的,从来不是君王恩宠。

  她要的,是能撬动这大汉天下的权柄。

  就在此时,一个暴怒的声音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

  “朕允了!”

  刘彻带着一身寒气与杀意,大步流星地闯了进来,一拳砸在案上。

  “朕允了皇姊和离!可母后与皇祖母,都驳了!”

  他双目赤红,是帝王被缚的狂躁。

  “她们说,公主和离,有损皇家颜面!”

  “颜面?她们怕的不是丢脸,是怕平阳侯府的诸侯封地权,脱离她们的掌控!”

  刘彻的怒吼,让殿内气氛凝固如冰。

  他亲口说出的话,印证了卫子夫刚刚所有的论断。

  在这座宫里,连天子都身不由己。

  平阳公主看着暴怒的弟弟,再看看桌上那卷冰冷的策论,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尽了。

  殿内一片死寂。

  突然,一个尖利急促的声音划破了夜空。

  “陛下!!”

  郭舍人连滚带爬地冲进殿来,声音嘶哑变形。

  “陛下!北境八百里加急军报!”

  他跪倒在地,将一份用火漆封口的军报高高举过头顶。

  “匈奴再次寇边,我大汉边境子民……死伤俘虏!”

  “单于遣使,言……”

  郭舍人的声音颤抖起来。

  “若要和平,需我大汉,再送一位和亲公主!”

  和亲?

  刘彻的眼中,瞬间爆发出骇人的杀机。

  “他们也配!”

  殿内,静得能听见每个人的心跳。

  “他们的使团今年岁末就会入长安了。”

  “陛下。”

  卫子夫的声音很轻。

  她挺着已微显轮廓的小腹,缓缓走到那幅巨大的堪舆图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她的手,轻轻抚过地图上那片广袤的、代表着匈奴的北方草原。

  指尖冰冷。

  “和亲,是饮鸩止渴的毒药,只会让他们愈发贪婪。”

  “西行,才是釜底抽薪的利刃。”

  她的指尖,重重点在地图上那条通往未知的路线上。

  “时不我待,张骞的西行之路,必须加快!”

  转眼已到九月丙子晦。

  日食。

  天狗食日,黑云压城,举国震惊。

  长乐宫的钟声,急促地敲响,传遍了整座未央宫。

  太皇太后窦漪房,在这一天,病倒了。

  而就在这天人感应,人心惶惶的时刻。

  长安城的西门,一支仅有百余人的队伍,在一片萧瑟的秋风中,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没有盛大的欢送。

  没有喧天的鼓乐。

  只有天子刘彻,一身常服,亲自为使节张骞,斟满了一杯壮行的烈酒。

  “子文。”

  刘彻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此去,生死未卜。”

  张骞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烈酒入喉,烧得他胸中一片滚烫。

  “臣,不畏死。”

  他对着刘彻,重重叩首。

  “只恐,有负陛下所托。”

  卫青上前,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交到他手中。

  “张大人,这是家姊,托我转交的。”

  张骞打开,里面是精炼的盐块,救命的药丸,和那张早已被他翻看得起了毛边的,西域堪舆图。

  图的背面,用娟秀的小篆,又添了一行字。

  “愿君此去,踏遍山河,归来仍是少年。”

  张骞的眼眶,瞬间赤红。

  他对着兰林殿的方向,遥遥地,长揖及地。

  随即,他翻身上马。

  没有再回头。

  他带着百余名勇士,决绝地,汇入了那片象征着未知与死亡的,茫茫西域。
  http://www.abcsee.cc/37086/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