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科场风波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两仪殿内,熏香袅袅,却驱不散骤然降临的凝重。

  萧承烨刚与几位心腹大臣议完北境增防事宜,眉宇间还带着一丝倦色与深思。见女儿未经通传便疾步而来,神色肃然,他心知必有要事,挥手屏退了左右。

  “父皇,”萧朝阳甚至来不及行全礼,便将手中沈昭的密报纸条呈上,语速快而清晰,“春闱恐生大变,试题疑似泄露,沈昭大人已在贡院外围控制关键人证,初步线索……指向副考官周正清。”

  “什么?!”萧承烨眸中精光一闪,接过纸条迅速扫过,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科场舞弊,历朝历代都是动摇国本的大案,更何况是在他锐意改革、龙首原工程牵动各方神经的敏感时期!试题泄露,意味着此次科举的公正性将荡然无存,寒了天下士子之心,更会引发朝堂地震。

  “消息确实?”萧承烨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压。

  “儿臣方才收到礼部例行奏报,一切正常。但传递奏报的官员情绪有异,强作镇定之下难掩恐慌。结合沈昭大人密报,儿臣推断,礼部内部可能有人知晓内情,试图隐瞒。”萧朝阳冷静分析,并未提及听心蛊,只以“情绪有异”概括。

  萧承烨深深看了女儿一眼,他信任沈昭的能力,更惊讶于朝阳的敏锐。这份在纷乱信息中迅速抓住关键、判断局势的能力,远超同龄人。

  “周正清……”萧承烨手指轻叩御案,眼神锐利如鹰,“他虽有异议,但品行素来刚直,会行此龌龊之事?”

  “儿臣亦觉此事蹊跷。或有人借周学士之名,行构陷之举,意图搅乱朝局,甚至……与龙首原那边的暗流有关。”萧朝阳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萧承烨颔首,这正是他瞬间想到的可能性。龙首原工程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反对者无所不用其极,科举舞弊,无疑是一招既能打击朝廷威信,又能嫁祸清流,一石二鸟的毒计。

  “父皇,事不宜迟。此刻贡院已然封场,士子正在应试,若不能迅速查清真相,一旦消息走漏,或是舞弊已成既定事实,后果不堪设想。”萧朝阳语气急切,“必须立刻采取行动,控制知情官员,封锁消息,秘密调查!”

  萧承烨当机立断:“传朕旨意,即刻起,皇城封闭,无朕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命影卫统领带人秘密控制礼部所有经手此次春闱事务的官员,尤其是负责试题保管、印制、运送环节之人,分开看管,不得串供。另,宣程煜、李翰即刻入宫!”

  一道道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皇宫乃至皇城的气氛瞬间绷紧。萧朝阳并未离去,她知道自己已然置身于这场风暴的中心。

  “朝阳,”萧承烨看向女儿,目光中带着决断与信任,“此案关系重大,牵涉甚广,寻常刑部、大理寺查案,恐效率低下,且易走漏风声。朕欲命你为主审,程煜、李翰协理,沈昭在外围策应,动用一切必要手段,务必在放榜前,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以公主之尊主审科场大案,前所未有。但萧承烨深知,朝阳心思缜密,洞察力惊人,更有其母传授的独特手段,或能出奇制胜。更重要的是,她代表的是帝后绝对的信任,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干扰。

  萧朝阳心中一凛,知道这是前所未有的重担,但她毫无惧色,躬身领命:“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查明真相,维护科举公正,肃清朝纲!”

  很快,程煜与李翰奉召匆匆入宫。闻听科场舞弊,二人亦是震惊不已。得知陛下命朝阳公主主审,程煜微微蹙眉,似觉公主年幼,李翰却眼中闪过精光,似是对此安排颇有期待。

  “公主殿下,”李翰率先开口,“当务之急,是厘清舞弊环节。试题是如何泄露的?通过何人?泄露范围多大?舞弊士子有哪些?以及,周正清周大人,在此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

  萧朝阳点头,思路清晰:“李相所言极是。本宫认为,可分三步走。第一,由程将军协助,立刻提审已被沈昭控制的关键人证,以及礼部被看管的官员,尤其是那些情绪异常者,重点突破。第二,由李相负责,秘密核查所有考生的试卷笔迹、墨迹,与可能泄露的试题答案进行比对,寻找舞弊证据,同时排查与周正清及其门生有关联的考生。第三,本宫会亲自坐镇,协调各方,并……运用一些特殊方法,甄别供词真伪。”

  她提到“特殊方法”时,语气平淡,程煜与李翰却都心领神会,知道这必然与皇后娘娘的蛊术有关。虽有疑虑,但此刻非常时期,需用非常手段。

  “好!就依公主殿下所言!”程煜沉声道,他虽觉让公主涉险查案有些不妥,但陛下的决定和眼前的危机容不得他犹豫。

  调查迅速展开。

  皇城司的暗牢内,气氛森严。第一个被提审的,是沈昭手下在贡院外抓获的一名试图传递消息的礼部小吏。此人面色苍白,浑身发抖,一口咬定只是例行公事,对舞弊一事毫不知情。

  萧朝阳并未亲自讯问,而是坐在隔壁的监听室,指尖轻触腰间的银质香囊,凝神感应。透过听心蛊,她能清晰地“听”到那小吏强装镇定的话语下,那如同擂鼓般剧烈的“恐惧”与“侥幸”交织的情绪,尤其是当审讯官问及试题库房夜间值守记录时,那股恐惧骤然飙升。

  “他在说谎。”萧朝阳通过特制的传声筒,对审讯室内的程煜心腹低语,“重点问他昨夜子时到丑时的行踪,以及他与试题库副主管王焕的关系。”

  审讯官依言追问。那小吏顿时方寸大乱,言辞闪烁,额角冷汗涔涔。听心蛊反馈的情绪,变成了“惊慌”与“挣扎”。最终,在强大的心理压力和接连戳破的谎言下,小吏崩溃,供认自己受试题库副主管王焕指使,在试题正式封装前,利用职务之便,偷偷誊抄了部分策论题目,交由王焕。

  突破口就此打开!

  王焕很快被影卫从家中被窝里揪出,押解至暗牢。此人是个中年微胖的官员,面对审讯,起初还试图狡辩,摆出一副被冤枉的委屈模样。

  萧朝阳再次催动听心蛊。这一次,她感知到的情绪更为复杂。表层是“委屈”与“愤怒”,但其下隐藏着深深的“焦虑”与“算计”,甚至还有一丝对某种“庇护”的“依赖”。当审讯官提及周正清时,王焕的情绪骤然变得激烈,是一种混合着“恐惧”、“怨恨”以及一丝“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仿佛……找到了替罪羊?

  “他在试图将水搅浑,引导我们怀疑周正清。”萧朝阳冷静判断,“但他内心的依赖感,说明他背后另有其人,且此人能给他提供保护。继续施压,追查他近期的资金往来、社交活动,特别是与朝中哪位重臣或其门下有过接触。”

  与此同时,李翰那边也取得了进展。通过对已收缴的部分疑似泄题渠道流传出来的“标准答案”与考生试卷进行初步比对,发现了数份策论答卷,在观点、论证结构甚至某些生僻典故的运用上,与“标准答案”高度雷同,远超巧合范围。而这几名考生,经查,均与周正清的门生,或是与周正清关系密切的地方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表面证据,似乎越来越指向周正清。

  朝堂之上,已是暗流汹涌。周正清被变相软禁于府中的消息不胫而走,其门生故旧纷纷上书,或喊冤,或质疑,言辞激烈。一些原本就对帝后政策不满的官员,也趁机鼓噪,指责朝廷构陷清流,欲加之罪。

  压力,如同乌云般汇聚到主审此案的朝阳公主身上。

  萧朝阳却异常沉静。她反复翻阅着各方送来的卷宗和口供,听心蛊的能力被她运用到了极致。她不仅感知审讯时的情绪,还会去接触那些涉案的物证——被誊抄的试题残片、传递消息的纸条、甚至是从王焕家中搜出的银票。

  从那些物品上,她捕捉到了更多残留的情绪碎片:王焕接收银票时的“贪婪”与“忐忑”;传递试题时的“紧张”与“一丝得意”;还有一道极其隐晦,但带着居高临下“掌控感”与“冷漠”的情绪印记,残留于那份“标准答案”的原始稿上——那绝非周正清那种清高文人会有的情绪。

  真正的幕后黑手,隐藏得很深。

  这日深夜,萧朝阳再次提审王焕。连续的高压审讯,让王焕的精神已接近崩溃边缘。

  萧朝阳没有绕圈子,直接屏退左右,只留两名心腹女官在侧。她走到王焕面前,平静地看着他,腰间的听心蛊散发出无形的波动。

  “王焕,”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直透人心的力量,“你可知,构陷当朝副考官,扰乱国家抡才大典,是诛九族的大罪?”

  王焕浑身一颤,嘴唇哆嗦着,不敢直视萧朝阳。

  “你背后之人,许你高官厚禄?还是握有你什么把柄?”萧朝阳缓缓道,目光如炬,“但你想想,事发之后,他真会保你吗?他只会第一个将你推出来,作为弃子,就像你现在想把罪名推给周正清一样。”

  听心蛊清晰地捕捉到王焕内心剧烈的挣扎。对惩罚的“恐惧”,对背后之人的“怨恨”,以及对未来的“绝望”交织在一起。

  萧朝阳趁热打铁,拿起从王焕家中搜出的一叠银票中的一张:“这张银票,票号特殊,来自城东‘汇丰’银楼。而据本宫所知,汇丰银楼的大东家,与吏部侍郎张宏,是姻亲。”

  她的话语如同惊雷,在王焕耳边炸响。张宏!乃是朝中另一股势力的中坚人物,虽非周正清一党,但也对龙首原工程颇有微词,且与周正清在不少政见上相左,素有竞争。

  听心蛊瞬间反馈来王焕心中那如同堤坝崩溃般的“震惊”与“恐惧”!他没想到,公主连如此隐秘的关联都能查到!

  “不…不是张大人…”王焕下意识地否认,但情绪的剧烈波动已然出卖了他。

  “不是张宏亲自出面,对吧?”萧朝阳语气依旧平静,“是他的管家?还是他门下某个清客?他们许你事成之后,不仅能得巨额钱财,还能在吏部考评中得优,外放个富庶之地做知府?甚至,还可能承诺,在扳倒周正清后,让你顶替他的位置?”

  萧朝阳每说一句,王焕的脸色就白一分。这些细节,竟被公主猜得八九不离十!他感觉自己在对方面前仿佛透明一般,所有隐秘心思无所遁形。这种被彻底看穿的感觉,比任何刑具都更令人恐惧。

  “公主…公主殿下明鉴…”王焕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是…是张宏侍郎府的二管家找上的我…他给了我五千两银票,还有承诺…试题也是他们通过安插在印制房的人弄到手,让我找机会誊抄传递…那些与周大人门生有关的考生名单,也是他们提供的,意在…意在嫁祸周大人…”

  他一股脑地将所知内情和盘托出,包括如何接头,如何传递消息,以及张宏门下几个具体参与此事的清客名字。

  真相大白!幕后黑手竟是吏部侍郎张宏!其目的,既是为了牟取舞弊带来的巨额利益(通过操控考生中举),更是为了借此机会,一举扳倒政敌周正清,重创清流势力,同时给推行新政的帝后脸上抹黑!

  萧朝阳立即将审讯结果禀报萧承烨。萧承烨震怒,连夜下旨,查封张宏府邸,逮捕所有涉案人员。影卫行动迅捷,在张宏还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已人赃并获,搜出了尚未销毁的往来密信、账册以及部分赃银。

  证据确凿,张宏无从抵赖。他原本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即便败露,也有王焕和周正清顶罪,万万没想到,会被一位深居宫中的公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雷霆手段揪出。

  科举考试尚未结束,舞弊案已告侦破。萧承烨下令,考试继续进行,但所有试卷进行严格复审,特别是与张宏、王焕提供名单有关的考生试卷,一律由李翰亲自带领信得过的翰林重新评阅。

  朝野上下,为之地震!

  谁能想到,这场看似指向清流领袖周正清的科场大案,最终竟是以另一位实权侍郎张宏的倒台而告终?而主导这一切,抽丝剥茧,在迷雾中精准揪出真凶的,竟是年仅十几岁的朝阳公主!

  公主萧朝阳,在此案中展现出的雷厉风行、明察秋毫,尤其是那仿佛能洞悉人心诡诈的敏锐判断力,彻底颠覆了朝臣们对这位年轻皇嗣的认知。她不仅运用了常规的刑讯、核查手段,更似乎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总能直指要害,让谎言无所遁形。无人知晓听心蛊的存在,只将这一切归功于公主天生的慧眼与超凡的智慧。

  周正清得以昭雪,虽对帝后新政仍有保留,但经此一事,亦对朝阳公主的公正与能力心生敬佩,上表谢恩时,言辞恳切。

  萧承烨与林晚夕对女儿的表现更是赞赏有加。林晚夕特意检查了女儿的身体和精神状态,确认听心蛊运用得当,并未对她造成反噬,这才彻底放心。

  “朝阳,你做得比朕想象的还要好。”萧承烨抚着女儿的头发,眼中满是骄傲,“此案之后,朝中那些因你年幼而心存轻视之人,当噤声了。”

  萧朝阳依偎在母亲身边,脸上并无太多得意,反而更加沉静:“父皇母后,经此一事,儿臣更觉朝堂之上,人心叵测。权力与利益的诱惑,足以让人铤而走险。儿臣日后行事,定当更加谨慎。”

  科场风波平息,但由此引发的余波,却远未停止。朝阳公主“慧眼如炬,明察秋毫”的名声,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遍朝野上下、京城内外。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位帝国的继承人,绝非池中之物,她的崛起,已然势不可挡。一场更大的考验,或许正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她,而经过此番历练的萧朝阳,已然蓄势待发,准备迎接属于自己的时代。

  第三百二十九章 完
  http://www.abcsee.cc/37133/33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