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惊涛裂岸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南徐会战进入第十天。

  战场已沦为真正的人间地狱。硝烟与血腥味混合成令人作呕的气息,凝固汽油弹留下的焦痕与炮弹坑犬牙交错,残破的武器、散落的文件与无人收敛的遗体遍布荒野。南方军队的攻势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锐气,变成了纯粹的消耗。士兵们面带菜色,眼神麻木,在督战队的枪口下,发起一波波绝望的冲锋,然后在北地精准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前,如同割麦子般倒下。

  “师座!不能再打了!弟兄们……弟兄们快打光了!”一个满身血污的南军团长踉跄着冲进临时指挥所,声音带着哭腔。

  指挥所内,烟尘弥漫,电话线杂乱地铺在地上。南线总指挥,陆鼎山的嫡系心腹张克戎,双眼赤红地盯着地图,对部下的哀嚎充耳不闻。他接到的是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北地防线。

  “闭嘴!谁敢后退一步,军法从事!”张克戎嘶吼着,拔出手枪重重拍在桌上,“把所有预备队填上去!黄昏之前,必须拿下三号高地!”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北地不仅防御顽强,反击更是犀利。秦穆指挥的“暗影”小队多次渗透敌后,炸毁了数个关键的弹药堆积点和一座浮桥,使得南军前线补给雪上加霜。更致命的是,霍聿枭亲临前线,极大地鼓舞了北地军队的士气。他并非坐在安全的指挥部,而是频繁出现在最前沿的观察所,甚至亲自操作炮队镜为远程炮火校射。

  “督军,敌第三波冲锋被打退,左翼三团请求炮兵延伸覆盖。”

  “批准。电磁炮准备,目标,敌纵深指挥所及预备队集结区域,三发急速射,打掉他们的神经中枢!”霍聿枭的声音透过无线电,冷静而果决。

  片刻之后,凄厉的破空声从北地后方传来,数道肉眼难以捕捉的流光划破天际,精准地落在十几公里外的南军预设阵地上。没有传统火炮震耳欲聋的爆炸,只有沉闷的巨响和瞬间腾起的、夹杂着金属碎片的巨大尘柱。南军精心构建的纵深指挥体系,在这一刻遭到了毁灭性的、超越他们理解的打击。

  前线总崩溃的消息和霍聿枭雷霆反击的细节,如同瘟疫般传回金陵。

  陆鼎山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窗外隐约传来的不再是捷报,而是市民恐慌的骚动和零星枪声。他面前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北地电台的广播,一个清晰而充满力量的声音(有时是霍聿枭本人,有时是专门的播音员)正在宣读《告全国同胞书》,历数他的罪状,呼吁南方军民“弃暗投明,共赴国难”。广播里还穿插着被俘南军军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讲话。

  墙倒众人推。原本依附于他的部分地方实力派,开始或明或暗地与北地接触,寻求“起义”。金融市场彻底崩盘,金圆券形同废纸。连他最信任的侍卫长,眼神中也开始闪烁不定。

  “完了……全完了……”陆鼎山瘫坐在太师椅上,仿佛一瞬间苍老了二十岁。他所有的野心、所有的算计,在绝对的实力和碾压性的道义面前,彻底化为了泡影。

  “元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几个核心幕僚围拢过来,焦急地劝说道,“夷洲尚有基业,海军还有几艘舰艇可用,我们……我们去夷洲!以海峡天堑为凭,等待国际局势变化,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陆鼎山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挣扎和不甘,但更多的,是对覆亡的恐惧。他看了一眼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终于艰难地点了点头:“……准备飞机和舰船,召集所有还能带走的……我们,去夷洲。”

  当北地先头部队的坦克履带碾过金陵郊外的残破工事时,陆鼎山带着少数亲信、家眷以及尽可能搜刮的金银细软,仓皇登上了前往夷洲的军舰和运输机。昔日繁华的码头和机场一片混乱,丢弃的行李、哭泣的眷属、争抢位置的溃兵,构成了一幅末世逃亡图。

  霍聿枭没有下令全力追击。穷寇莫追,跨海作战需要更充分的准备,眼下更重要的是稳定南方广袤的土地和人心。

  他踏入了陆鼎山那间奢华却已一片狼藉的官邸指挥部。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还未来得及撤下,上面标示的雄心勃勃的进攻箭头,此刻显得无比讽刺。

  “发布安民告示,重申我军纪律,严禁扰民。”

  “命令各部,停止军事追击,就地布防,维持秩序,接收愿意投诚的南方军政人员及部队。”

  “组建南方临时军政委员会,我兼任主席,吸纳南方有威望、无劣迹的各界人士参与。”

  “对所有放下武器的南方官兵,予以人道对待,愿意回乡者发放路费,愿意加入我军者,经审查后统一整编,此次战役中牺牲的南军,厚葬。”

  一系列命令迅速下达,展现出霍聿枭不仅是军事统帅,也具备政治家的手腕。他深知,武力可以征服土地,但唯有秩序和人心,才能真正的统治。

  整编工作迅速展开。大部分早已厌战、且对陆鼎山统治不满的南方部队,在得知可以保留部分建制、军官经过学习后仍可留用、士兵待遇与北地士兵看齐等相对宽大的政策后,纷纷选择放下武器。少数死硬分子试图顽抗或流窜为匪,则被秦穆的肃清部队迅速扑灭。

  一个月后,南北军事对峙线实质上已不复存在。霍聿枭以奉垣和金陵为南北核心,初步完成了对原陆鼎山控制区的军事整合与行政接管。一个疆域更为辽阔、实力更为雄厚的北方政权,已然屹立在东亚大陆。

  奉天霍府,庆功的宴席刚刚散去。霍聿枭与沈未央并肩站在露台上,望着远处奉垣城星星点点的灯火。

  “南方水系众多,土地兼并问题比北地更严重,派系盘根错节,之前南北协议共同协理,治理难度不大。”沈未央扶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着,“但陆鼎山败逃,其残余力量盘踞夷洲,加上国际势力绝不会甘心失败,海上的麻烦,恐怕才刚刚开始。”

  “我知道。”霍聿枭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陆鼎山不过是疥癣之疾,真正的对手,一直藏在后面。打跑了豺狼,还有虎豹在窥伺。”他顿了顿,侧头看向沈未央,“家里(指北方基本盘)的底子不能松。你的研究,尤其是林晓那个‘棱镜’和舰载电磁炮,必须加快。下一次,战场可能就在海上。”

  沈未央微微颔首:“林晓团队已在尝试将超构表面原型与现有装甲材料结合,测试抗弹和雷达波散射效果。舰载电磁炮的能源小型化遇到了瓶颈,需要顾宗棠留下的部分理论突破……”

  两人就着清冷的夜风,低声探讨着关乎未来的技术细节。战争的硝烟暂时散去,但建设的硝烟与更宏大博弈的阴影,已然笼罩下来。

  而在南方新接收的某座兵工厂里,一名被留用的原南方技术专家,正趁着夜色,将一份关于该厂生产的火炮规格及产量的密写情报,塞进了一个死信箱。他并不知道上线是谁,只知道完成指令,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以及……家人安全的保证。

  统一的车轮滚滚向前,但被碾碎的势力留下的碎片,以及外部伸来的无形之手,依旧在暗处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收编了南方,意味着拥有了更广阔的战略纵深和资源,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

  惊涛裂岸,卷走了旧日的秩序,也将更多的暗流,裹挟到了历史的表面。
  http://www.abcsee.cc/37180/3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