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农书代身
推荐阅读: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重生都市仙帝
雷霆武神
叶辰夏倾月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医武神龙
影视编辑器
海贼之建立海贼家族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赵员外携着那五十两未曾送出的年俸与满腹的难以置信,离开了东塘村。工坊内短暂泛起的涟漪很快平息,李青禾的生活重心,依旧在那片试验田、那些薯粉缸、以及夜校的灯火与日益繁复的《万里薯图》之间,稳如磐石。然而,赵员外那江北数顷庄园“产出不尽人意”的困境,却如同一点微尘,落在了她心湖之上,虽未掀起波澜,却也未曾沉没。她并非不近人情,更非吝啬所学。只是她的根,她的魂,已与东塘的每一寸泥土、每一株苗禾紧紧缠绕,无法剥离。亲自前往江北做那总农师,是绝无可能的。但若因己身之固守,便坐视他处田亩歉收、农人困顿,却也违背了她“劝农”之本心。
几日后的一个夜晚,工坊夜校的灯火格外明亮。李青禾未曾像往常一样参与讨论或巡视,而是独自坐在角落那张旧书案前,铺开了厚厚一叠质地稍好的桑皮纸。油灯清亮的光晕洒在纸面上,她提笔蘸墨,却未立刻书写,深陷的眼窝里目光沉凝,似在斟酌。
她并非要着书立说,写什么高深莫测的农学经典。赵员外庄上的管事、庄户,大多与她工坊内的妇人一样,是识字不多、甚至全然不识的普通农人。高深的理论于他们无异于天书。
她开始动笔。画的,是图。
第一幅,是选种。她以极其写实的笔法,勾勒出饱满健硕的谷粒与干瘪瘦小的谷粒对比,旁附极简文字:“粒大饱满,沉水者良。” 又画薯块,标注:“芽眼匀称,皮色鲜亮,无病无伤。”
第二幅,是耕田。画出深耕与浅耕的土壤剖面,用线条表示根系下扎的深度不同,旁注:“深耕透墒,根壮苗旺。”
第三幅,是施肥。画出堆肥窖的构造,分层填入秸秆、粪肥、泥土,旁注:“腐熟透,肥力足,不烧苗。”
第四幅,是除虫。画出手工捉虫、草药水喷洒、以及利用害虫天敌的简单示意图。
她画了桑树修剪,画了蚕室布置,画了不同节气的田间景象……一页页翻过,皆是农人日常所见所行之事,却以一种直观、对比、要点突出的方式呈现出来。图旁辅以的文字,也绝非经义阐释,而是如同夜校里传授的那般,是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歌诀。
例如,在记录农时的一页,她写道:
“惊蛰地气通,耙耱保墒情。”
“清明点瓜豆,谷雨前后种棉忙。”
“芒种黍子急,夏至薯秧莫延迟。”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撰《耕织图说》赠赵氏田庄:绘本教选种,歌诀记农时。
她画得极慢,极细,将东塘这些年摸索出的、验证有效的经验,尤其是番薯、油菜等新作物的栽培要点,尽数融于这图文并茂的册页之中。她不去讲大道理,只告诉人,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才对,为什么对。如同一位最有耐心的长者,将毕生积累的智慧,化为了最质朴无华的行动指南。
册成,她题名《耕织图说》。
她没有亲自送去,也未派人通知赵员外。只是寻了个前往府城运送薯粉的可靠脚夫,将这厚厚一册《耕织图说》包好,嘱其顺路送至城东赵府,言明是东塘李青禾赠予赵员外,供其庄园参详。
脚夫将书册送到时,赵员外初时还有些愕然,待翻开那册页,看到里面栩栩如生的图画与浅白实用的歌诀,脸上的神色从疑惑转为惊讶,再从惊讶转为凝重,最后化为一种难以言喻的叹服。他虽是大贾,却也并非对农事一窍不通,册中所载,条条切中要害,皆是千金难买的实践经验!
他立刻召集庄中所有管事,将《耕织图说》命人誊抄数份,分发下去,严令依照图说行事,尤其着重推行其中关于番薯种植、薯粉制作、油菜榨油以及堆肥、选种的新法。
起初,一些老庄稼把式还不以为然,觉得按老规矩种了几十年地,何必听一本图画册子的?但赵员外此次态度坚决,又有图说内容确实在理,便也试着推行。
变化,在下一个收获季节显现。
往年略显板结的土地,因着深耕与堆肥,变得疏松肥沃;选用的种子更为精良,出苗齐整壮实;依照歌诀把握农时,作物生长恰到好处;新引种的番薯获得了大丰收,薯粉作坊也建了起来;油菜籽出油率竟比往年高出近两成!
秋后盘账,赵员外看着那比往年足足增加了三成的总产出,以及因薯粉、菜油带来的额外进项,抚掌大笑,心中对那位仅有一面之缘、赠书代身的李女史,已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特意备下厚礼,再遣人送往东塘致谢。
赵庄增产三成。
消息渐渐传开,那本未曾刊印、仅以手抄本在赵氏庄园内部流传的《耕织图说》,其名声却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东塘李女史虽请不动身,却有“农书代身”之能。一本图说,便可令庄园增产三成!这比任何金银厚礼,都更具说服力。
塘埂方向。 秋风送爽, 传来远方丰收的讯息。 那个沉默如礁石的身影…… 不知何时已立于溪流转弯处。 浑浊的目光…… 仿佛能跨越州县, 看到江北赵氏庄园里那金黄的稻浪与堆积的薯山, 也看到了那本被庄户们翻得起毛的《耕织图说》。
枯槁的嘴唇…… 极其艰难地…… 翕动了一下。 一个低哑的、仿佛也混合了书页墨香与谷物芬芳的声响, 缓缓地吐出:
“……农——……” 声音顿了顿, 似在感受知识超越距离的力量。 “…——书——…” “…——代——…” 下颌极其缓慢地、 带着一种对智慧凝结、惠泽千里的深沉赞许, 向下一点。 “…——身——…”
“农书代身——!!!”
声音落下。 他身影融入天高云淡的秋色与潺潺的流水声中。 东塘工坊内, 李青禾正指导着新一批妇农会成员辨识土壤。 那本远行的《耕织图说》—— ……已——……然——……证——……明——……,——……扎——……根——……于——……一——……地——……的——……深——……情——……,——……亦——……可——……化——……作——……种——……子——……,——……乘——……着——……图——……文——……的——……翅——……膀——……,——……飞——……向——……更——……远——……的——……田——……野——……,——……结——……出——……同——……样——……丰——……硕——……的——……果——……实——……。
http://www.abcsee.cc/37277/3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