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夜请神医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夜晚,黑风寨一片沉寂。

  几个暗哨中皆藏着一两个喽啰,此时正不住打着哈欠。

  他们的身旁有一面破锣,如遇突发状况,便立即将其敲响。

  考虑到大当家的安危,马户便带着几个弟兄在门口守着。

  而这会儿,徐晋却躺在发黄的床榻上久久无眠。

  根据徐大胡子的记忆,如今大明的确是大厦将倾之际。

  狼烟遍地,风雨飘摇…

  秃子岭的位置是在岭南广西这边,再具体一点的话,乃是思明府治下的裴山县境内。

  此处临近北部湾,西部与安南毗邻,也就是日后所说的越南。

  思明府这地方在岭南都属于比较贫瘠的,山形地势复杂不说,向来又是汉夷混居,不好管理。

  天高皇帝远,吏治又腐朽,这里海盗.山贼的活动一向很是猖獗。

  早些年,迫于官兵的威势,尚且不敢太过放肆,现如今倒是无所谓了。

  按明廷军制,可以粗略分为“军”和“兵”两者。

  前者的代表便是各地卫所,由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统御。

  作为洪武年间明太祖所创的制度,卫所军主要负责屯田等事宜。

  平时为民,战时亦可杀敌。

  在大明,将这些入了军籍的人一并称之为“军户”。

  属于民.匠.军这三户之一。

  俗话说的好,一日为军,世代为军。

  大明的户籍管理很是严格,军户更是要遵守父亡子替.兄终弟及的规矩。

  如若家中正在服役的军丁,逃跑或者战死,那该户就得再出一名男丁顶上。

  没人是吧?

  交银子也行。

  军户在明朝的早些年还凑合,平均每人能分到大约三五十亩耕地。

  虽然军屯的粮食要全部上缴,自己的余田也得缴三成。

  但毕竟,不用服徭役和差役。

  一年到头十分辛劳,尚且能混个温饱。

  而到了明中后期,军户基本上都成了百户.千户,和官绅的家奴佃户。

  名下的耕田早已被强取豪夺,侵占一空。

  走投无路的军户,只好卖儿卖女.抵押刀枪来维持生计。

  连叫花子都不如。

  这徐大胡子便是军户出身,自然对这些情况十分清楚。

  徐晋微微一叹,难怪泱泱大明,竟毁于满清鞑虏之手。

  靠这些叫花子军队,能打仗就怪了。

  显然大明的统治阶级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无力也无心改变这种现状。

  但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却取巧性的采用募兵制度。

  简单的说,就是花真金白银来招募一些军事素质较强的兵勇,将朝廷每年拨下的有限饷银,用在这些精兵身上。

  除此之外,各地还会从卫所中强行抽取一部分的青壮,用来为其补充消耗。

  招募的兵勇相较于卫所军来说,战斗力还算强悍。

  故称之为“营兵”,也叫做正兵。

  其一干军官称之为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总兵等。

  而募兵制的缺陷也很明显,容易只认银子和主帅。

  明军的饷银向来拖欠严重,一年里能发两三个月就不错了。

  平时还好,如果没有什么战事,兵卒闹响大多也能镇压下去。

  但如果需要大军出征。

  “开拨银”.“安家费”和欠下的“月钱”皆是少不了的。

  否则谁肯给你卖命。

  真正称得上“精锐部队”的,则是文武官老爷的“私兵”。

  又叫做“家丁”或“亲兵”。

  为了保障自身生命安全,明军的将领通常会大量克扣普通士兵的军饷。

  用来武装自己的私兵。

  徐晋知道,明廷之所以连饷银都拿不出来,不是因为没钱。

  而是因为根本收不上来。

  大量的耕地财富都掌握在宗藩和官绅手中,这部分人又拥有各种特权,能够少缴甚至免缴赋税。

  明末土地兼并已经极其严重。

  富有沃土千里,贫无立锥之地。

  如此,朝廷的财政压力只能全部由贫苦百姓承担。

  就算有人受不了要逃亡,邻里也得承担他欠下的赋税。

  百姓在地里刨一年食,那点收成有时候还不够缴的。

  这才有了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

  明廷无奈,只好加派各种杂税增加军费,用以围剿起义军。

  但在这个完美闭环下,却是越剿越多。

  徐晋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按照后世的评价。

  崇祯皇帝称得上“勤勉”二字,但除此之外,却也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了。

  既不忍向搜刮了巨量财富的宗藩下手,又无魄力整顿遍布朝野的贪官污吏。

  此人好疑寡断,内无识人之明,外无安国之能。

  若不是最后的死还算有骨气,“昏庸无能”的帽子是跑不了的。

  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徐晋开始琢磨起将来的打算。

  当绿林好汉肯定不是正道。

  而今乱世,唯有坐拥一股劲旅,方是安身立命之本。

  争霸天下还太远,不是他这个残血土匪头子此刻该考虑的问题。

  不过却可以步步为营,在这大明的犄角旮旯处逐渐发育。

  要说,这思明府虽然贫瘠,但却有一点很好。

  那便是足够偏远,没有中原地区引人注目。

  裴山县,吴家堡。

  夜已深,罗延康仔细的观察了一番,吴家堡内打着火把巡逻的“乡勇”,并没有发现这几个不速之客。

  他此行是来“请”柳神医上山的,大当家的箭伤拖不得。

  “你俩去抓个舌头,把柳济问的住处问出来。”

  罗延康低声朝两名手下吩咐,后者闻言点了点头。

  随后口中衔着一把牛耳尖刀,沿着阴影处朝那堡子摸去。

  一名乡勇正倚在城楼垛上打瞌睡,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极了啄米的小鸡。

  突然!

  他脖子一凉,瞬间被惊醒。

  “别出声!不然老子一刀宰了你。”

  “问什么答什么,明白?”

  那乡勇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顿时被吓得打起了摆子。

  惊恐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绝对配合。

  “爷爷饶命!”

  抵在脖子上的冰凉消失后,此人连忙跪在地上磕头,生怕惹恼了眼前这两个强人。

  “别他妈说废话,柳济文住在哪?”

  “这...小人卑贱,哪里会认识柳神医...”

  “最后一次机会,到底知不知道?”

  “知…道…知道!好汉爷爷饶命!”

  眼看这蒙面二人目露凶光,那乡勇知道搪塞不过去,便倒豆子般的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全部交代了个清楚。

  除了那柳济文的住处外,甚至连吴员外住在哪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你这家伙,真是软骨头...”

  一名喽啰鄙夷道,随后在乡勇惊恐的目光中,一个手刀将其打晕过去。

  这黑风寨有个规矩:

  如非必要,勿伤乡民。
  http://www.abcsee.cc/3762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