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推荐阅读:
恩爱夫妻宠娃日常唐夜溪顾时暮
雷霆武神
叶辰夏倾月
绝世萌宝:天才娘亲帅炸了
枭宠,总裁夫人超甜的苏小鱼墨北枭
医武神龙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海贼之建立海贼家族
诸天从心录
陈浩苏雪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觅姐姐?蔡觅拉着她的手走进房间:累了吧?
杜嫣脸颊泛红,轻轻点头。
他刚才问起我们留在长沙的事......昨晚你告诉他时,他有什么反应?
杜嫣思索片刻:公子起初确实有些疑惑,但后来还是答应了,也没再多问。
窗外细雨轻敲窗棂,蔡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低声道:他肩上的担子够重了,这些琐事...还是莫要再添他烦忧。青瓷盏中倒映着她微微蹙起的眉,我能应付的,便自己来吧。
话音未落,她忽而握住杜嫣的手,眼底泛起涟漪:倒是连累你困在这长沙城...
姐姐怎说这般见外话?杜嫣反握住那双微凉的手,檐外雨声衬得她嗓音愈发清亮,自荆州相逢那日起,姐姐何曾让我受过半分委屈?她忽地扬起脸,杏眼里跃动着烛光,况且那些郎中说的胡话岂能作准?待寻到张仲景先生——
但愿吧。蔡觅望着雨中模糊的远山轮廓,檐角铜铃正叮咚作响。
......
墨香萦绕的藏书阁内,许衡抖落竹伞上的水珠。蔡琰正在绢帛上勾勒篆字,庞德公与司马徽对着堆积如山的竹简低声讨论。见许衡入内,众人纷纷拱手。
诸君折煞我也。许衡侧身避开,衣袂带起案头一缕沉香,在这学问的殿堂里...他向着庞德公深深一揖,学生该先拜问师长。
檀木案几上摊开的《荆州汉记》墨迹犹新,记载孝灵皇帝事迹的简册旁搁着半块松烟墨。许衡指尖抚过竹简的刻痕:补录前朝遗事固然重要,但我们要修的《后汉书》...他忽然抬眸望向窗外骤雨初歇的天光,当如这雨后的苍穹——既容得下星汉灿烂,亦要映照人间百态。
韩暨正用银秤称量纸绢,闻言笑道:府君这比喻倒是风雅。只是这纲目体例...他拈起一枚铜镇纸压在晃动的竹简上,比造通天塔还难三分。
难在开头?王谦突然敲了敲砚台,墨汁溅起几点黑梅,当年太史公破题《五帝本纪》,后世终有《史记》流芳。
雨后的飞蛾扑向青铜灯盏,许衡的影子在书墙上微微摇晃:诸君且看——他抽出腰间玉具剑,寒光在青砖地上划出笔直银线,我们以本纪为经,列传为纬,十志如璎珞缀其间...剑尖忽而轻挑,惊起案头一片竹屑纷飞,如此经纬交织,可成传世华章否?
庞德公轻笑着挥手道:伯瑜无需如此多礼,今日前来是为商定《后汉书》的编纂大纲,咱们还是抓紧时间讨论正事要紧。
众人闻言纷纷颔首。
闲谈间,众人已在207厅内落座。许衡与庞德公分坐主位。庞德公抚须对许衡道:学宫诸贤连日苦思,拟定了《后汉书》的编纂纲目,伯瑜且看看是否可用。若无异议,便可着手编纂了。
许衡听罢略显惊讶:诸位竟已将纲目拟定完整?还请先生赐阅。庞德公遂向侍立一旁的五业从事和洽示意。和洽将手中缣帛恭敬呈予许衡。
许衡展开帛卷细看,只见纲目分为本纪、志、表、列传等百余篇章,条理分明,内容详实。不得不说学宫诸贤确实下足功夫,各篇章皆见解独到,涵盖全面。
然而这与许衡的构想仍有出入。
片刻后,许衡合上缣帛,正色道:恕我直言,此纲目尚需修改。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众人苦心编纂的纲目竟被如此直白地否定。要知此纲目在他们看来已是尽善尽美。
庞德公眉头微蹙:伯瑜,可曾细看?
许衡从容应答:诸位心血之作,岂敢轻忽?只是确有可商榷之处。
庞德公与司马徽相顾愕然。这份纲目经他们再三审阅,自认已无疏漏,岂料许衡仍觉不足?
这个年轻人......未免太过自负了?他难道不知在场诸位皆是当世贤达么?
然而毕竟是亲自任命的**,若当众驳斥他的言论,难免让主上颜面无光。
待日后私下再细细劝导于他。
庞德公顾及许衡的体面不曾多言,此时却有一人浅笑盈盈站了出来。
正是蔡琰。
在座诸位五业从事或因种种缘由无人质疑许衡,唯独蔡氏女郎毫无顾忌。
某种程度上,蔡家与山阳刘氏并非附庸,更像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因此旁人不敢为之事,不便言之语,她却能坦然道来。
不过蔡琰自幼秉承蔡邕教诲,深谙处世之道。虽觉许衡全盘否定众人心血欠妥,言辞间仍极有分寸。
但见伊人款款离席,向许衡敛衽一礼:府君垂训,学宫上下自当遵从。只是这份纲要乃庞公、司马公与诸位同窗昼夜推敲而成,虽不敢说尽善尽美,倒也应有可取之处。若有疏漏,还望府君不吝指正。
许衡闻言莞尔。
这番话说得恭谨,字里行间却透着不服。细想来也是自己欠妥——众人耗费数日心血拟定的章程,被当权者匆匆一瞥便全盘 ** ,任谁都会意难平。
他本意并非否定众人成果,只是不愿当众高谈阔论显得轻浮,原打算先指出需要修订,具体细节再与庞德公细商。
未料这些学宫文人如此敏感,不过是说要稍作调整,便这般神色不豫。莫非他们所作便容不得半点质疑?
许衡嘴角噙着淡笑:蔡姑娘所言极是,许某轻率评议诸位心血,确有不妥。
蔡琰连忙解释:我等岂敢作此想......实是妾身斗胆,想聆听府君高见。
司马徽在侧轻抚长须,眼中掠过赞赏之色——好个慧质兰心的姑娘。
面对南阳太守的质疑,她毫不畏惧地挺身而出,独自与对方针锋相对,却巧妙地将旁人撇清干系,言辞间既守礼节又分寸得当。
没想到蔡邕竟能培养出这样的女儿,着实难得。
许衡转头望向庞德公,请示道:先生,那 ** 便直言了?
庞德公颔首示意:但讲无妨。
许衡展开手中缣帛,道:这部《后汉书》, ** 建议从光武皇帝时期落笔,汇通《汉书》《史记》《汉记》等典籍精华,编纂为一部集大成的史册。方才浏览诸位所撰史传,内容虽无纰漏,唯有一点——
说到此处,许衡轻叹一声:诸君不觉得其中的本纪、列传仍在沿袭《东观汉记》与《汉书》的旧例吗?既无突破,亦无新意,体例上完全蹈袭《汉书》......粗略观之,实在看不出超越前贤之处。
此话看似轻巧,实则难为。《前汉书》《史记》《东观汉记》等能被奉为经典,正说明其难以逾越。史书编纂无非记事,又不能无端捏造,超越先贤谈何容易?
在座五业从事闻言,皆在心中暗笑许衡狂妄。
这年轻人仗着身居高位,真是信口雌黄!
蔡琰听闻此言,也不免暗自失望。
原以为许衡当众辩驳会有真知灼见,不料竟是这般浮泛之谈。
见众人不以为然,许衡从容笑道:来学宫前, ** 草拟了《后汉书》的编纂纲目,部分与诸位不谋而合,也有些独到之见,请诸位指教。
说罢从袖中取出一卷缣帛。
蔡琰望向庞德公,见其微微颔首,便会意上前接过缣帛。
展开细看时,她顿时怔住了。
与长沙学宫众位从事编纂的《后汉书》纲目相比,许衡所作的传记条目显得粗疏简略,在细节处理上远逊于诸位同僚的严谨完备。单论条目考据之精细,在场任何一位从事的功底都能胜过他许多。
然而令蔡琰感到意外的是,尽管许衡在编纂细则上显得 ** 无奇,但这卷缣帛中却藏着超越前人的创见。依照许衡的自陈,他确实在体例上有所突破。
通常的汉史着述中,人物传记往往集中于宗室贵胄、名臣将相等影响汉室兴衰的核心人物,此举自是天经地义。但在许衡的纲目里,除却这些常规传主,竟另辟蹊径地增设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等独特门类。相较于旧有史书,这堪称别开生面。
不过蔡琰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新颖的传记分类中暗藏争议。《文苑传》记述文坛大家,《逸民传》载录隐居高士,这类条目自然能得学者首肯;《方术传》收录谶纬方技之事,本是汉时显学,单列亦无不可;《独行传》记载特立独行者的事迹,设为此传亦属恰当。
但《党锢传》直涉党争,《宦者传》专录内侍,《列女传》聚焦巾帼——这些条目恐怕会招致非议。
蔡琰眸光微动,再度望向许衡时,眼中已带了几分审视。她轻移步履,将缣帛呈予庞德公,低声道:尚长公,许府君所拟纲目确有独到见解,然其中若干条目恐不合时宜,请公过目。
庞德公接过缣帛徐徐展阅,不过片刻,那双半阖的睡眼骤然睁大。许衡凝神观察,见老者神色数变——先是惊诧,继而露喜,末了却蹙起眉头,显出踌躇之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庞德公最终将那幅绢帛交给了司马徽……司马徽阅毕,脸上露出惊喜交加的神情。
随后,韩暨、和洽、杜袭等人依次传阅……众人看过许衡拟定的纲要后,神色各异,有的惊讶,有的欣喜,还有的则显得疑惑不解。
在场众人压低声音交谈,私下议论不止。
不管众人表情如何,许衡都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方才看向自己时眼中那份轻视之意已然荡然无存。
他们仿佛初次认识自己一般。
虽然这些五业从事对纲要部分内容仍存疑虑,但总体而言,他们都对许衡颇为钦佩。
这些名士出身的从事,虽不敢说学贯古今,却也堪称一州之翘楚。
文人相轻本是常态,对于空谈之辈他们自然不会服气,但面对真才实学之人,他们绝不会刻意打压。
士人自有其处事原则与底线。
最先站出来的是赵俨:尚长公,许府君所拟纲要虽在细节上尚有完善空间,但不得不承认确实别出心裁。若以此为基础深入撰写,这部《后汉书》......
说到此处,赵俨略作停顿,慎重补充道:若撰写得宜,确有可能超越前人着述!
庞德公抚须颔首:诸位有何见解但说无妨。今日伯瑜在此乃以学生身份请教,非以郡守之位压人,各位尽可畅所欲言。
王谦笑道:在下与府君素无深交,虽知刘荆州素有贤名,却不知许府君竟有如此才学。今日方知将门虎子,年纪轻轻便能对着书立说有这般见解,实在令人叹服......王某心服口服!
许衡连忙谦辞:王君过誉,许某愧不敢当。
杜袭正色道:府君不必过谦。在座皆是一时名士,岂会因身份而阿谀奉承?实在是府君年少有为,确实令人心服口服。
正是,府君天资卓绝。
http://www.abcsee.cc/38495/2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