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风干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周振华和高红梅提着沉甸甸、散发着浓烈生鲜气息的竹篮,一前一后回到月亮河畔他们那座安静的小院。院门“吱呀”一声关上,仿佛将村口那惊心动魄的喧嚣、众人灼热的目光和尚未完全平息的 adrenaline 彻底隔绝在外。院内,晨光已然变得清澈明亮,温柔地洒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泥土地上,洒在墙角几盆耐寒的菊花上,洒在屋檐下挂着的几串红辣椒和金黄玉米上。一切都井然有序,弥漫着一种宁静平和的日常气息,迅速将方才那短暂的惊险与混乱融化、吸收,归于平静。

  大黄和小灰灰摇着尾巴欢快地迎上来,围着主人打转,鼻子不停地耸动,贪婪地嗅着篮子里那浓烈诱人的生肉气味,喉咙里发出急切的呜呜声,尾巴摇得像旋风一样。

  将沉甸甸的收获提进厨房,放在阴凉通风的北墙根下。高红梅看着那一大堆色泽鲜亮、品质极佳的五花、里脊、羊腿、排骨,虽然心里充满了收获的喜悦和对丈夫的骄傲,但农家主妇精打细算、避免浪费的本能还是让她微微犯了愁:

  “振华,这肉……周老五实在,给的都是好肉,分量也足,可是不是买得太多了点?”她用手指划拉着那些肉块,估算着,“虽说入了秋,天凉了些,可到底还没到数九寒天,一下子也吃不完啊。这么好的肉,放久了就不新鲜了,糟蹋了可惜。”

  周振华的目光也落在那堆肉上,神色平静无波,似乎早在决定买下、或者说在众人坚持让他们先挑的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全盘的考量。他沉吟了片刻,像是再次确认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口道,声音沉稳而肯定:“嗯,是多了。做成风干肉吧,能存得住,味道也好。”

  “风干肉?”高红梅眼睛一亮,仿佛被点醒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主意好!冬天炖锅子、炒大白菜、蒸芋头,放点风干肉提味,那才叫一个香得很!比鲜肉另有一番风味!”她立刻举双手赞同,脸上愁容一扫而空。对于农家而言,将一时消耗不完的食物通过腌制、晾晒、风干等方式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或丰富冬日的餐桌,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智慧和生活技能。

  说干就干。周振华转身就去杂物间找来那把厚重锋利、专门用来砍骨剁肉的厚背刀和一块用了多年、中间微微凹陷却依旧结实无比的厚实枣木砧板。他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处理肉食的动作一如他做其他事情般,带着一种精准、高效而充满力量的独特韵律,没有丝毫多余的花哨,却自有一种赏心悦目的利落感。只见他手起刀落,刀刃与砧板接触发出沉稳的“咄咄”声。他先将大块的五花肉皮朝下放稳,顺着肌肉的天然纹理,下刀精准,切成粗细均匀、约莫一指厚、巴掌长的肉条。然后是羊肉,同样顺着肌理分解。他的眼神专注,手臂稳定,每一刀都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切出的肉条大小、厚度几乎一致,这不仅保证了后续风干效率和程度的均衡,摆放在那里也显得格外整齐美观,透着一股严谨的劲儿。

  高红梅这边也没闲着。她翻出家里那个最大的、肚大口阔的粗陶盆,刷洗干净。然后开始准备腌料。她舀出大碗大碗颗粒粗大的海盐,倒入陶盆里。又打开几个小布袋,取出自家地里种的花椒、晒干的八角、掰成小段的桂皮,还额外捏了一小撮丁香和几片香叶——这是她自个儿琢磨出来的增香小秘诀。将所有这些香料和粗盐混合在一起,放在铁锅里用小火慢慢翻炒。很快,厨房里就弥漫开一股浓郁强烈、令人食指大动的复合香气,热力充分激发出香料内在的辛香味道,粗盐也微微泛黄,吸收了香料的精华。

  切好的、泛着新鲜光泽的肉条被逐条放入大陶盆里,周振华和高红梅一起上手,戴上粗布手套,将那些还带着余温的、香气扑鼻的腌料仔细地、均匀地涂抹在每一根肉条的每一个面上,反复揉搓,用力按压,确保咸味和香料的滋味能充分地、深入地渗透进肉质的每一丝纤维里去。浓郁的、热烘烘的香料气息和生肉本身淡淡的腥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而极其诱人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厨房,甚至飘到了院子里,引得两只狗越发焦躁地在门口徘徊。

  所有的肉条都细致地腌制好后,被一层层、整齐地码放在厚重的陶盆里,层层之间又撒上一些剩余的腌料。最后,在上面压上几块刷洗得干干净净的、沉重的大鹅卵石。重压之下,可以更快地挤出肉条里多余的水分,让肉质变得更加紧实,也更易于保存。硕大的陶盆被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厨房角落里,接下来,需要的就是时间和盐分的作用,这个过程需要耐心等待几天。

  几天后的清晨,当高红梅掀开陶盆上的盖子,检查里面的肉条时,发现它们已经充分入味,颜色明显变深,呈现出一种深红色,质地也变得紧实而有弹性,捏上去硬邦邦的,表面微微湿润,散发着浓郁而复杂的咸香味。这意味着,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晾晒了。

  周振华早已在院子通风最好、又能巧妙避开午后最毒辣烈日直射的两侧屋檐下,利用几根结实的、打磨光滑的竹竿,搭好了简易却非常实用的晾晒架。

  夫妻二人再次协作。周振华用粗针穿上结实的麻绳,高红梅则将腌制好的肉条递给他。他动作熟练地在每根肉条较窄的一端穿孔,然后迅速而牢靠地系好,防止脱落。很快,一串串深红色的肉条被挂上了竹竿。它们整齐地排列着,像一道极具冲击力的、象征着丰足和勤劳的独特帘幕,为这个农家小院增添了一份浓墨重彩的生活气息。

  秋日明亮而温暖的阳光照射下来,微风拂过,屋檐下的肉条轻轻晃动,彼此偶尔碰撞,发出细微的、硬物相碰的轻响。在阳光和风力的共同作用下,肉条开始慢慢收缩,表面逐渐变得干燥,渗出细微而晶莹的油光,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那种混合着咸香、浓缩肉香以及各种香料味道的独特气息,愈发醇厚,弥漫在整个小院的上空,几乎成为一种固定的背景气味,闻之令人心安。

  小灰灰好奇极了,总是仰着小脑袋,黑溜溜的眼睛盯着头顶那些微微晃动的、散发着无法抗拒香味的深色肉条,鼻子不停地耸动,馋得口水都快滴到地上了,忍不住绕着竹竿下面的柱子打转,时不时立起后腿想去够,却又够不着。相比之下,大黄则显得淡定许多,它只是偶尔从趴着打盹的地方抬起眼皮,懒洋洋地瞥一眼那些肉条,或者抬头嗅一嗅空气里的味道,然后就继续闭目养神,一副“老夫什么没见过”的沉稳模样。

  接下来的日子,便完全交给了时间、阳光和秋风。日复一日的晾晒和风吹,肉条会逐渐失去大部分水分,重量减轻,体积缩小,肉质变得更加紧实、坚韧,甚至有些坚硬,而内在的风味却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极致的浓缩和升华,变得愈发醇厚、鲜美。这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的照料,期间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调整——下雨前必须及时收回室内,避免淋雨受潮变质;阳光过于猛烈时,也可能需要暂时遮挡,防止外表过度脱水变硬而内部还未干透。

  周振华每天都会在清晨和傍晚固定时间去查看一下风干肉的状态。他用手仔细地捏一捏肉条的不同部位,感受其硬度、弹性和干燥程度,判断风干的进程。有时他会取下一条,对着光看看色泽和油脂的分布情况。

  而高红梅则已经开始在脑海里盘算和憧憬着冬日的餐桌了:用温水泡发好的风干肉,切成薄片,和清爽的大白菜、滑溜的粉条一起炖上一大锅,热气腾腾,肉香四溢;或者将风干肉切成极薄的片,和晒干的红辣椒、蒜苗一起爆炒,咸香麻辣,绝对是下饭的神器;甚至只是简单地切几片,放在饭锅里一起蒸熟,那米饭都会吸收肉香,变得格外诱人……

  将一时吃不完的鲜肉,通过双手的劳动和自然的恩赐,转化为能够长期保存、并且风味独具的美味,这是古老的农耕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完美合作,也是一种充满仪式感的生活艺术。看着屋檐下那一排排日益成型、闪烁着油光、散发着诱人咸香的风干肉,周振华和高红梅的脸上都露出了满足而踏实的神情。这不仅仅是对食物的储备,更是对平凡日子的一份用心经营和踏实期待,是对自给自足生活的某种骄傲。而这份经由周振华的手从意外中挽救下来、又经由他们夫妻二人亲手腌制、晾晒的风干肉,在满足口腹之欲、储备冬日粮草之外,似乎也蕴含了更多一层的意义——关于勇气、关于感激、关于乡邻之情,也关于一个家庭的坚韧与温暖。它挂在那里,就像一枚特殊的勋章,记录着这个不平凡的秋天清晨。
  http://www.abcsee.cc/38570/34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