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 >第275章 方案修改,他记得的细节(本能)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75章 方案修改,他记得的细节(本能)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二百七十五章 方案修改,他记得的细节(本能)

  林未晚趴在办公桌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键盘边缘,屏幕上的方案文档停留在最后一页,光标闪烁着,却迟迟等不到下一个字符的输入。茶水间的谈话余波未平,那些关于过往的碎片像细碎的玻璃碴,嵌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稍一呼吸就牵扯出细密的疼。她强迫自己把注意力拉回工作,可脑海里反复盘旋的,却是顾时砚刚才那句带着试探的问话,以及他眼底深不见底的复杂情绪。

  “林设计师,顾总把修改意见发你邮箱了,让你尽快调整,明天上午项目组要过一下最终版本。”小陈的声音再次传来,打断了她的怔忪。

  “好,我知道了,谢谢。”林未晚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平稳的笑容,目送小陈离开后,立刻点开了新收到的邮件。发件人是顾时砚,邮箱地址还是她烂熟于心的那个,甚至连邮件签名里“顾时砚”三个字的字体和间距,都和一年前一模一样。

  邮件正文很简洁,只有寥寥数语:“方案整体框架可行,以下几点需优化,详见附件标注。”附件是一份标注得密密麻麻的pdF文件,林未晚深吸一口气,点开文件,指尖却在接触鼠标的瞬间微微发颤。她做好了面对严苛修改意见的准备——顾时砚向来以挑剔着称,尤其是在工作上,容不得半点马虎,可当那些标注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她还是愣住了。

  第一处修改标注在封面设计部分。她这次用的主色调是冷灰色,搭配简约线条,符合项目的商务定位,可顾时砚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建议将主色调调整为莫兰迪灰蓝,pantone色号14-4102 tcx,与品牌VI体系更契合,且视觉舒适度更高。”

  林未晚的心脏猛地一缩。莫兰迪灰蓝,这个颜色她只在三年前和顾时砚合作第一个项目时用过。当时她刚接触商务设计,总把握不好色彩的平衡,要么过于沉闷,要么过于跳脱。顾时砚陪她在工作室熬了三个晚上,一张张对比色卡,最终敲定了这个灰中带蓝、柔和又不失专业的颜色。他当时笑着说:“这个颜色像你,看着冷静,其实藏着温柔的底色。”这句话,她以为自己早就忘了,可在看到色号的那一刻,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她下意识地打开色卡库,输入那个熟悉的pantone编号,一抹温润的灰蓝色立刻跳了出来,像雨后初晴的天空,带着淡淡的暖意。这个细节,她从未在公开的设计规范里提及,甚至这次合作以来,她刻意避开了所有过去用过的色彩和元素,没想到顾时砚竟然还记得,记得如此精准,连色号都分毫不差。

  她强迫自己压下心头的悸动,继续往下看。第二处标注在数据图表部分。她用的是常规的柱状图,清晰明了,可顾时砚批注:“建议将图表类型改为复合折线图,新增同比增长率曲线,数据趋势更直观;坐标轴刻度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过多数字易造成视觉干扰。”

  林未晚的指尖顿住了。复合折线图是她的习惯,准确来说,是她和顾时砚一起养成的习惯。当年她做数据可视化时,总觉得单纯的柱状图不够立体,顾时砚便教她用复合折线图结合两种数据维度,还特意提醒她“刻度保留一位小数,简洁才是设计的核心”。这个小细节,整个设计部知道的人不超过三个,而且随着后来设计趋势的变化,她自己都很少再用,顾时砚却在修改意见里精准地提了出来。

  她忍不住想起三年前的那个深夜,工作室的灯光昏黄温暖,顾时砚坐在她身边,握着她的鼠标,一点点调整图表参数。他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带着淡淡的咖啡香,轻声说:“设计不仅要好看,还要懂使用者的习惯,这些小细节,能让看方案的人觉得舒服。”那时的他,眼里的温柔藏都藏不住,而现在,这份温柔却以工作批注的形式,隔着冰冷的屏幕传来,带着一种让她心慌的熟悉感。

  第三处标注在文案排版部分。她将核心卖点放在了页面左侧,采用左对齐排版,顾时砚批注:“建议将核心卖点移至页面上三分之一处,采用居中左对齐,首行缩进两字符;重点词汇用加粗 下划线强调,而非单纯加粗,视觉层级更清晰。”

  林未晚的眼眶微微发热。首行缩进两字符,重点词汇加粗加下划线,这是她大学时养成的排版习惯,后来进入公司,为了契合团队统一规范,她早就改掉了。只有顾时砚,当年总说她的排版“带着学生气的认真”,还开玩笑说“以后不管你改不改,我都能一眼认出你的设计”。她当时只当是情话,笑着捶了他一下,没想到,时隔三年,他真的通过这些细微的排版习惯,精准地捕捉到了她的设计逻辑。

  更让她心绪不宁的是,顾时砚的批注里,没有一句生硬的要求,全是“建议”“更契合”“视觉舒适度更高”这类温和的表述,甚至在最后还加了一句:“以上仅为参考,你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持设计的完整性最重要。”

  这和他在会议上的严肃挑剔判若两人。开会时,他对其他设计师的方案动辄提出“逻辑混乱”“缺乏亮点”的尖锐批评,可对她的方案,哪怕是细微的调整,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尊重。这种差别对待,像一根细针,轻轻刺在她的心上,让她分不清这究竟是他的职业素养,还是潜意识里的本能。

  她想起茶水间里张姐说的“这里面肯定有误会”,想起顾时砚刚才问起茶水间谈话时的眼神,心里的防线开始松动。当年的分手,来得太过仓促,太过猝不及防。她撞见他和一位陌生女子在餐厅见面,女子挽着他的胳膊,姿态亲密,而他没有推开。她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冲上去歇斯底里地质问,他却只是沉默,没有解释,也没有辩解。她以为那是默认,是背叛,带着满心的绝望提出了分手,转身就走,甚至没给他留一句解释的机会。

  这一年来,她刻意回避所有关于他的消息,努力让自己相信,他早已放下,早已开始了新的生活。可现在,这些精准到可怕的细节,这些不经意间流露的熟悉感,让她不得不怀疑,当年的事情,或许真的不像她想的那样简单。

  “在想什么?脸色这么难看。”旁边工位的张姐递过来一颗糖,“是不是顾总的修改意见太苛刻了?他就是这样,工作上容不得半点马虎,你别往心里去。”

  林未晚接过糖,剥开来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却压不住心底的酸涩。“没有,修改意见很专业,很有用。”她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

  张姐了然地笑了笑:“那是,顾总当年可是咱们公司的设计大神,要不是后来转去管理岗,现在肯定还是设计部的顶梁柱。他对你的设计一直很认可,当年你那个毕业答辩的方案,还是他手把手教你改的呢。”

  又是过往。林未晚低下头,避开张姐的目光,假装专注地修改方案。她按照顾时砚的建议,一点点调整色彩、图表和排版,每改一处,就像重新触碰一次过去的回忆。那些被刻意尘封的片段,在键盘的敲击声中,一点点苏醒过来。

  她记得他第一次送她回家时,走了三条街,只为了陪她多聊一会儿;记得她生病时,他冒着大雨送来退烧药和粥,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记得他们一起规划未来,说要在市中心买一套带阳台的房子,养一只猫,周末一起去看画展、逛书店……

  这些回忆,甜蜜又苦涩,像一杯加了太多糖的咖啡,喝下去,甜到腻人,却又带着挥之不去的苦涩。她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坚强,以为时间能抚平所有的伤痛,可在顾时砚这些本能般的细节面前,她所有的伪装都不堪一击。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区的同事陆续下班,只剩下零星几个人还在加班。林未晚看着屏幕上修改好的方案,莫兰迪灰蓝的主色调,复合折线图,首行缩进两字符的排版,每一个细节都带着顾时砚的印记,也带着他们共同的过去。

  她犹豫了很久,还是将修改后的方案发送到了顾时砚的邮箱,没有写多余的正文,只附上了一句“方案已修改完毕,请查收”。

  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她收到了顾时砚的即时消息:“收到,我现在看。”

  林未晚握着手机,指尖微微发凉。她不知道顾时砚看到修改后的方案会是什么反应,不知道他会不会察觉到她的情绪波动,更不知道这些细节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心意。

  十几分钟后,顾时砚的消息再次发来:“方案很好,符合预期,明天可以直接提交项目组评审。”后面跟着一个简单的“oK”表情。

  没有多余的赞美,没有额外的追问,一如既往的简洁专业,仿佛刚才那些精准的细节标注,只是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本职工作,只是职业本能。

  林未晚看着那个“oK”表情,心里说不清是失落还是释然。她关掉聊天窗口,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走到办公区门口时,她下意识地朝顾时砚的办公室看了一眼,灯还亮着,里面隐约能看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

  夜色渐浓,城市的霓虹灯透过窗户照进来,在他身上投下淡淡的光影。他的侧脸依旧俊朗,只是比一年前多了几分成熟稳重,少了几分当年的青涩。

  林未晚轻轻带上门,转身走进了夜色里。晚风微凉,吹在脸上,让她混乱的心绪稍微平复了一些。她不知道顾时砚为什么会记得那些细节,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的错觉,更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误会,是否还有解开的一天。

  只是,那些本能般的细节,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她以为早已熄灭的心动,在这些细微的温柔里,悄然复苏,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敢靠近的胆怯。

  雾里观花,心有余伤。她和顾时砚之间,就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雾,看得见彼此的轮廓,却看不清真实的心意。而那些被记得的细节,是雾中的微光,让她忍不住想要靠近,却又怕靠近后,迎来的是更深的失望和伤痛。

  回到家,林未晚洗完澡,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拿起手机,点开了和顾时砚的聊天记录,只有寥寥几句工作相关的对话,简洁、疏离,却又因为那些修改意见里的细节,变得格外刺眼。

  她忍不住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相册,里面有一个加密的文件夹,密码是她和顾时砚的纪念日。她犹豫了很久,还是输入了密码,文件夹打开,里面全是他们当年的合照。照片里的他们,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幸福,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她一张张地翻看,指尖划过屏幕上顾时砚的笑脸,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可在看到这些照片的那一刻,才发现,那些深藏在心底的爱意和伤痛,从来都没有真正消失过。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顾时砚发来的消息,只有简单的五个字:“早点休息。”

  林未晚的心脏猛地一跳,看着那五个字,眼泪掉得更凶了。这不是工作消息,是超越了同事界限的关心,简单,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温度。

  她盯着屏幕看了很久,手指在输入框里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终还是只回复了两个字:“晚安。”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扔到一边,用被子蒙住头,心里五味杂陈。顾时砚的这些举动,究竟是出于愧疚,是职业本能,还是……余情未了?

  她不知道答案,也不敢去问。只能在这样的深夜里,任由那些回忆和情绪翻涌,感受着心底隐隐的伤痛,和一丝连自己都不敢承认的期待。

  或许,雾总有散的一天,花总有开的一刻。只是现在,她还需要时间,需要勇气,去面对那些未解开的误会,去看清彼此真实的心意。而那些被记得的细节,会成为支撑她走下去的微光,在雾里观花的日子里,温暖着那些心有余伤的时光。
  http://www.abcsee.cc/38857/27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