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齿轮厂调试暖气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5.27 齿轮厂调试暖气

  办公室里的空气带着深秋的凉意,仲昆目光扫过围坐的三人,沉声追问:“取暖问题你们怎么商量的,有什么切实的方案?”

  毕厂长眉心微皱的纹路渐渐舒展,抬眼回道:“我们合计出两套方案,先从办公室和宿舍这边说。现在村里厂子都兴土暖气,市面上能买到现成的土暖气炉。咱们这一排主房加东厢,统共算下来不过三百平方,挑个供四百平方的炉子,供暖绰绰有余。”他顿了顿,手指在桌面上比划着管路走向,“传达室面积宽绰,隔出个八平方的小锅炉房正合适,让老夏兼顾着烧炉,他在厂里待得久。要是管路铺得长了循环不畅,再添个小管道泵,这点小事我能盯紧。”

  “安装方面不用外请人,”毕厂长带着几分内行的底气,“找村里做水电的那帮师傅,把暖气片、镀锌管拉回来,我亲自指挥对接,管路怎么走、暖气片怎么装,保证又快又稳妥。至于车间,面积大、人又杂,还是老办法实在。买几个大号煤炉,分点摆放着烧,虽不如暖气匀净,但好在省事、见效快。”

  仲昆听着,微微颔首:“这方案接地气,成本也可控,就按你说的来。”话音落,他看向众人,迅速敲定分工,“采购的事交给小丁,暖气炉、暖气片、镀锌管还有车间用的煤炉,都要盯紧质量,尽快落实。”

  “毕厂长,土暖气的材料计算、安装调试,全靠你统筹,有需要配合的随时吱声。”仲昆转向毕厂长,眼神里带着信任。

  “没问题,材料清单我今晚就核对好,安装时我守在现场,保证一次试通。”毕厂长应下。

  最后,仲昆看向夏颖:“东厢翻新的活,麻烦你联系夏村长,找队里的建筑队来帮忙,尽量赶在取暖设备安装前把屋子拾掇好。”

  夏颖应声:“我下午就去村里找村长,争取明天就让人进场。”

  诸事安排妥当,仲昆抬腕看了眼表,语气添了几分急切:“后天沈阳的机床就到了,老夏师傅你顺带和安装队提前对接,务必保证机床一到,吊车就能到位卸货,别耽误工期。另外,材料仓库必须在29号前腾出来,给新设备腾地方。”

  三人齐声应下,仲昆扫过众人,见没人再补充,便起身道:“那今天就到这,大家抓紧推进。”

  散会后,仲昆往会计室走。推开门时,正撞见夏保管在办公桌上整理单据,卞会计则在算盘上噼啪拨弄着。“材料库搬家准备得怎么样了?”仲昆倚在门框上,语气随意地问道。

  夏保管闻声猛地站起身,手里的单据连忙拢好,笑着回话:“都妥当了!今天一上午把货架上的零件、配件全清下来了,分门别类堆在暂存区,明天一早先拆货架、搬货架,再逐批运材料,估摸着一天就能全搬完,不耽误29号的期限。”

  仲昆“嗯”了一声,叮嘱道:“搬家时注意安全,零件别磕着碰着,易碎的配件单独装箱标记。”随后又转向卞会计,笑着递了一个眼神说了一句:“我走了。”

  诸事交代完毕,仲昆抬手看了眼天,云层渐渐沉了下来,像是要落雨。他快步走出会计室,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引擎发动的声响打破了厂区的宁静,车子沿着土路缓缓驶离,朝着城区的方向而去,车后扬起一阵细碎的尘土。

  凌晨五点半,天刚蒙出一层浅灰,沉睡了一夜的厂区还没完全醒透,只有锅炉房的方向先亮起了一盏昏黄的灯——新来的锅炉工老周,已经站在了锅炉房门口。

  他从裤兜里摸出钥匙,插进锁孔时指节还带着点凉。前一天报道时,他特意花了两个小时把锅炉房里里外外查了三遍:炉膛清得干干净净,引风机的扇叶转着顺畅,煤斗里预先码好了半筐碎煤,就连连接管道的阀门都逐个拧了一遍,确认没有松动。可真到了要点火的清晨,老周还是不敢大意,又蹲下身,把引风阀调到半开位置,才从煤堆里铲起一锨碎煤,小心翼翼地铺进炉膛,压在引火的柴禾上。

  火柴划开的瞬间,橘红色的火苗舔着柴禾杆往上窜,老周盯着火苗慢慢舔舐碎煤,直到煤块泛出青灰色的火点,才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鼓风机打开后,炉膛里的火“轰”地一声旺了起来,热浪扑得他往后退了半步。他瞥了眼墙上的温度计,指针正慢悠悠地往上爬:六十度、七十度、八十度——不过半个钟头,水温就飙到了临界值。老周不敢耽搁,一把拉下循环水泵的开关,电机嗡鸣声里,管道里传来“咕噜咕噜”的水流声,可刚到八十度的温度计,指针竟慢慢往下滑了两格。

  “得先通管道。”老周嘴里嘀咕着,抓起墙角的手套就往加工车间跑。车间里机器轰鸣,15台机床的轮廓在晨光里隐约可见。他找到北侧墙角的主水阀,握住手柄顺时针拧了三圈,能清晰地听到管道里水流冲击阀门的声响。他沿着管道走了半圈,逐个摸了摸墙上的暖气片——从冰凉到微温,不过几分钟的功夫,最远端那组暖气片也透出了暖意,手贴上去能感觉到温热的水流在里面涌动。“循环通了。”老周松了口气,转身又冲回锅炉房。

  炉膛里的火还旺着,他把进煤的闸板往下调了调,火苗顿时矮了半截,温度计的指针总算稳住了。顾不上歇口气,他又想起南侧的管道还没开,抄起扳手就往一层加工车间的南侧走。这里的水阀比北侧的更沉,老周咬着牙拧了半天才打开,等摸完最后一组暖气片,确认都热了起来,才擦着汗回到锅炉房,把炉火烧得不大不小,刚好能维持水温。

  六点半,厂区里渐渐有了动静。自行车铃铛声、车间大门的吱呀声、工人们互相招呼的话音,混着锅炉房里的电机声,织成了齿轮厂清晨的底色。老周靠在门框上歇了会儿,看着温度计的指针停在七十度,炉膛里的煤块烧得正匀,才觉得这忙乱的一早晨总算有了章法。

  “老周,忙活完了?”门口传来脚步声,廷和裹着件保暖外套走进来,刚进门就往炉膛那边瞥了眼。

  “厂长,差不多了。”老周直起身,指着温度计,“水温七十度,南北两路管道都通了,车间里已经暖起来了。”

  廷和点点头,伸手摸了摸靠近门口的管道,手掌传来温热的触感。“咱厂这五千来平方米,供暖可不是小事。”他笑着说,“你这刚上手,就把活儿捋顺了?”

  “干惯了这行,心里有数。”老周往炉膛里添了一锨煤,火苗跳了跳,“咱这锅炉是一吨的,全烧开供整个厂区没问题。但现在冬天只开北半部分车间,南半部分用不上,每天烧煤最多五百公斤就够了。”

  顿了顿,想起之前琢磨的事,接着说,“车间是三班倒,锅炉房也得24小时有人盯着。要是招三个正式工,剩下那七个月不供暖,人闲着也是闲着,厂里还得发工资。我寻思着,冬天找个农村的临时工,农闲时候有的是人,我跟他俩人倒,每人干12小时,五百公斤煤的活儿不算重,干12小时也累不着。多发点工资,厂里也不增加负担,多划算。”

  廷和听完,眼睛亮了亮。他原本还在愁供暖的人工成本,老周这话正说到他心坎里。“你这主意确实地道。”廷和当即拍板,“行,临时工你去联系,工资按一倍半算,别亏待了人家。”他又想起供暖的细节,补充道,“车间北半部分24小时供暖,楼上暂时先开南侧,那边有阳光,省点暖气,早五点开到晚上十点就行。厕所必须24小时供暖,不然管道冻裂了更麻烦。今天不供暖的那些房间,赶紧把暖气片和管道里的水放掉,可别冻碎了。”

  “好,我记着了,等会儿就去放水。”老周应着。

  廷和点点头,推开锅炉房的西门,望向外面的煤棚。晨光已经把煤堆照得清清楚楚,黑黢黢的煤块堆得整整齐齐。“进了多少煤?”

  “一共15吨,按每天五百公斤算,够烧一个月的。”老周跟在他身后,指着煤堆说。

  “够就行,别等烧完了再着急。”

  廷和嘱咐了一句,转身往一层加工车间走。刚踏进车间门,一股暖意就裹了过来,和外面的寒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抬头看了看头顶的采光顶,塔吊井架部分还透着风,不由得皱了皱眉,自言自语道:“得抓紧把采光顶封好,不然再多暖气,也得从这儿跑掉。”

  他走到最近的一组暖气片前,伸手一摸,热乎乎的有点烫手,心里的石头落了半截。车间里的工人们已经都在岗上,脸上都带着暖意,连说话的语气都轻快了不少。看到廷和进来,有人笑着打招呼:“厂长,今天暖气可真足!”

  廷和笑着点点头,看着满车间的暖意和大家忙碌的身影,脚步也轻快了起来,转身走出车间时,向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阳光斜斜切过齿轮厂办公楼的玻璃窗,廷和推开办公室木门时,门轴“吱呀”一声轻响,让屋里正低头核对报表的仲明和永明同时抬起了头。

  “爸,您来了。”仲明率先起身,把桌边的木椅往中间挪了挪,语气里带着难掩的兴奋。廷和点点头,解开外套扣子坐下。

  没等廷和开口,仲明已经往前倾了倾身子,声音里满是干劲:

  “爸爸,昨天加工车间的产量已经突破1000个了!”

  他顿了顿,手指在报表上点了点,“要是所有学员都能练到熟练工的水平,产能至少还有40%的上升空间。我想着,下一步是不是该主动对接一两个大客户,把这潜力挖出来?比如山东那两家最大的拖拉机厂——兖州的山东拖拉机厂和潍坊拖拉机厂,这俩地方我跑过几趟机械市场,熟,能直接上门谈。”

  廷和端起桌上的杯喝了口温水,目光转向一旁静静坐着的仲明,缓缓开口:

  “你说的这两家厂,我早留意过。他们用的齿轮,都是烟台招远那家厂子供的。”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那家厂是从倒闭的造纸厂改过来的,比咱们早三年起步,我当年下决心办齿轮厂,多少也是受了他们的启发。现在潍坊柴油机厂和拖拉机厂的齿轮供应,基本被他们掌握着主动权,咱们直接闯进去,难度太大。”

  他顿了顿,语气多了几分笃定:“不如换个思路,从规模小些的青岛拖拉机厂入手,山拖也可以跑一趟。咱们先聚焦单一型号的齿轮做精做专,搞单点突破的供应模式,先站稳脚跟再谋扩张。”

  仲明在一旁点点头,提笔在笔记本上记下“青岛拖、山拖——单一产品攻坚”几个字,抬头补充道:“招远那边的产品我看过样本,侧重通用型,咱们要是针对小厂的特定机型定制,说不定能打出差异化。”

  廷和嗯了一声,转头看向永明,话锋一转:“今天机加工车间要试验供暖,拆除塔吊的事你催了吗?”

  “催过了!”永明立刻应道,“今天早晨一上班就和建筑队长沟通过。屋面工程还差两天就能完工,如果靠人工上瓦泥和瓦,没塔吊太费劲儿,进度慢了不少。他说再有三天,就是周六,塔吊就能拆。下个月2号,机具站会派人来装采光顶剩下的几块玻璃,还有车间里的玻璃隔断。”他看了眼窗外的天色,补充道,“这几天温度还行,就算供暖晚个一两天,也冻不着人。”

  听着二人的汇报,廷和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悬了多日的心稍稍放下——车间供暖关系到冬季生产,塔吊拆除则牵扯着后续车间供暖,这两件事落实,才算吃了颗定心丸。但他随即皱了皱眉,抬手按了按胸前:“我今天起床,感觉胸前的刀口有点发紧发沉,估计这几天要变天。”

  他看向永明,语气添了几分郑重:“你再去催催建筑队长,让他多派两个人手,把屋面瓦的安装突击一下,争取提前一天拆塔吊。万一变天降温,就算给屋面蒙块篷布,也能抵挡个三五天,不耽误后续工序。”

  “好,我这就去工地找他。”永明起身抓起椅背上的外套,脚步匆匆地往门口走,走到门边时又回头说了句,“师傅,您要是刀口不舒服就少坐会儿,我安排完马上回来汇报。”

  门再次合上时,屋里静了下来。仲明看着廷和按着胸口的手,轻声道:“爸爸,要不下午去卫生所看看?变天前刀口容易不舒服。”

  廷和摆了摆手,目光落在窗外正在施工的车间方向,声音里带着些许疲惫,却又透着韧劲:“先把活儿赶完再说,厂子这时候离不得人。”
  http://www.abcsee.cc/38867/12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