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上) 仙俗两可缙云修道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二十七回(上)仙俗两可缙云修道
且说牛务见李微禹竟能找到仙境,自己却无缘,近日修行得来的澄明又掺了一丝夜霾,内心困惑起来。
这夜霾或许从未消失?只是在辉映如昼时,隐藏在背阴处?多年以来,在内心宏阔的宇宙里,他一直与它搏斗,却不能将它彻底清除。在外人看来,自己是商界之王,富可敌国,员工崇拜,世人仰慕,媒体追捧,外国政要青睐,风光无限。他能睿智地看到商机,精准谋划,迅速行动,稳固操控,这些品质鲜有人及。他的事业,如有神助,也令对手叹赏。
他只是想,在人类的城中,他建了一座最壮丽的大厦,他站在大厦之巅,一览众小。但大厦墙角的阴影呢?苔藓遍布,即便用灯光去扫除,那灯光也阴气忡忡。这大厦在他心中,阴气自然也在他心中。在创业之初,尚不自觉,但自己站得愈高,则其愈显浓郁,现已浸及自身,不能置之不理了。他知道,浓重的阴气,皇帝有之,因为政治离不开血腥;武功高绝者有之,绝技的刚炽需要它来润泽;文采极佳者有之,因为深邃寒凉可导出灵泉……难道浓重的阴气是天才与生俱来,难以摆脱的?
原来,把牛务介绍来的,是他的好友,皇家电视台的女主持人楚襄水。二人一次小酌之后闲聊,刚开始相互恭维一番;待有了酒意,又彼此倾叙苦恼。
楚襄水说:“以前低微时,名望与财富是自己的目标;现在这些都有了,反而彷徨无聊。犹如到了山顶,赏完下面的风光之后,仰视一片虚空。听人说缙云山有修道班,我就去看看。一看真好,我参加了一期,很有感触。”
牛务明白自己跟楚襄水不是一回事儿,她只是在满足之后的空虚无聊;而自己则是治理内心世界。听楚襄水这么说,就问道:“什么人讲课?”楚襄水惊道:“什么人?那不是人,是神仙!你说世上是不是有神仙?”牛务笑道:“说说看,怎么个‘神仙’法?”楚襄水坐直了身子,额头亮亮的,目光犹带惊奇:“哟!他能蹲在一缸水里,闭气两个多小时。这都是电视台直播,松江府公证处两人现场公正的。还能钢筋穿臂,口嚼灯泡;更神奇的是,他能一只手捏了220V的电线,另一只手诊断你有没有病;还能预诊到未来5年内将会发生疾病。他也给我诊疗过。”
牛务点点头:“有人是有特异功能的。各人的禀赋也有差异。他授什么课?”楚襄水抿了一下耳鬓道:“讲的是《道德经》,玄妙高深,我不是很懂。不过光那仪式就震撼人心,肃穆神圣,当时真觉得要得道成仙了。”牛务因想,特异功能是学不来的,仪式倒可以去看看,就到了缙云山。
牛务报了一期“养生班”,交了39800元。牛务是商界名人,一报名那法一道长自然知道,当下请入内室,以贵宾相待。牛务看那法一,个子不高,身材微胖,笑不离面,亲切和善,看上去像三十多岁,便问法一仙寿。法一微笑道:“修行即有驻颜养容之功效。故有返老还童、鹤发童颜之说。”牛务问道:“外界传闻,道长为神仙。何为神仙?”
法一说:“玉皇大帝、元始天尊,这些神仙,都是修行的先辈。至于对我而言,那是别人的称呼。那是外向,外向一无所有。只有不断深入自己的内在,才能更好地达成自我。”
牛务道:“以前道士修行,常去炼丹。现在又如何修行?”法一说:“修行最起码要摆脱欲望对人的束缚。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让外在的事物:名或利,来做自己的主人。”牛务问:“请问道长:养生的根本是什么?”
法一答道:“养身之功尚在其次,养心则更为重要。养心,就是生命的滋养。道教迎着众生的烦恼走来。人很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去成为自己。第二个问题是他怎样去找到自己。我们以解决众生烦恼的一个最主要的方式,去帮助他,通过这种实质的路径找到他,如何成为自己。当你明白了这个问题,欲望不仅不可怕,反而成为铸道的工具。”牛务又问玄虚与功用的问题,法一说:“你修行时,自然会有感悟。”
到清晨时,牛务穿了练功服,与众仙友出去站桩。仙友们跟随着法一道长练习:两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膝微曲,双臂环抱于胸前,两掌相对,舌顶上颚,心无杂念,在乐声悠悠中站了四十分钟。
在早餐前,仙友们齐诵斋咒:“五星之气,六甲之精,三真天色,青云常盈,黄父赤子,守中无顷。”吃饭时,每口饭菜要嚼三十六下,禁言语,吃完饭后,要低头念结斋咒。之后的上午时段,法一道长给众人讲了《道德经》的标点符号问题,牛务虽听得云里雾里,倒是越不懂越虔诚。下午,就是抄经。先在老君像前净手礼香,便坐于蒲团上,在黄表纸上抄录《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抄毕,念一段咒语结束。
牛务花销五万元做了一场法事,又有机会和法一单独聊了一晚。那法一聪明睿智,演讲谈吐极具口才。其记忆力尤佳,上次谈话的内容,竟然全还记得。牛务心悦诚服,恰如婴儿一般,在道法的静湖里游弋。
一日傍晚,牛务忽然想起悦谷来。羡慕前几日遇到的那个仙友李微禹,他虽不能得到法一道长的亲传,却能自寻仙境。或许那悦谷里就蓄满了道的神光,在那里,更像赤体的婴儿,幼憨怡悦。
李微禹果然在悦谷,只是此时并不怡悦。因为他看见谷内有一男一女两个道士在嬉戏。李微禹觉得令人作呕,如看到两只苍蝇,污了这仙境。但又不好去驱赶,毕竟在人家的山上,只坐在花木中看晚霞。孰料两人的动静越来越大,不由得去看了一眼,大吃一惊:那男道士竟是法一道长!
李微禹曾看过法一讲课的录像,因崇敬而看得格外认真,绝不会认错人。此时两人行事已毕,正整理衣襟。只听女道士说:“哥哥你手机掉地上了。”法一俯身拾起。女道士又说:“你现在是名人,是神仙,天天财源滚滚,怎么还用这破手机?”法一笑道:“师妹你有所不知,这破手机,给我带来了很多高档手机!”见师妹不解,又道:“那些修行的明星总裁,见我手机破,往往就送我新手机,但我依旧还用破手机。”女道士笑道:“原来你用它招财进宝。”二人又浪言戏语一番,起身离去。
李微禹只觉天旋地转:自己崇拜的神仙竟如此不堪!看那残阳如血,满谷腥臭,不由得低头呕吐。歇了一会儿,看天色将晚,踉踉跄跄,就要离开。四面都是垂崖陡壁,自己头昏脑胀,竟找不到出去的路。仰面四望,见眼前崖壁上有一道藤条,就抓住藤条往上攀。攀了一丈多高,抬头一看,岩壁上竟坐着一个人,藤条正是从那人手中垂下来。李微禹吃一了惊,仔细看他,竟是荆侠!但见他一脸秀逸,满颊晚霞,正望着李微禹微笑,一边用藤条将李微禹轻轻提上来。
李微禹道:“荆兄多时不见。你怎么也到了这里?”荆侠道:“本是来看景色,不料被打了眼。”李微禹便知他是指刚才丑恶之事,就说:“我辗转到此,拜仙修道,没想到却碰上这等事!天下之大,哪里才得遇仙境真人?”
原来,李微禹求了神医,又访仙道,不料竟是这般结局!心中万分懊恼。今见荆侠,又将前番求神医的一段经历说给荆侠。荆侠笑道:“万宴有毒,你便不食罢了。神医何能为也?至于凡间雾霾浊水,市井间不可避免,倒是山外的还干净。高人也有,却不是方才谷中之流。”
李微禹悲伤道:“我奔波数月,竟是一场空?”愈难自解。荆侠见他又陷入忧郁,恐引发旧疾,忙抚慰道:“我正要去江南游历胜境,此间亦不乏高人。你若得闲,可随我同去。因缘际会,自有相遇之时。”
李微禹听罢,心中转喜,早仰慕荆侠常去胜境,境界非凡,一听这话,便来了精神,拉了荆侠就走。孰料衣襟被一月季花枝勾住。回头扯下来,正要走,又被勾住。俯身去掰枝上的刺,却掰开这个,又挂上那个,好不着急。忽听有人浪笑。
http://www.abcsee.cc/39023/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