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钥胚之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洞悉了“织网者”的全盘计划与“噬法典”的真正价值后,陆离立刻重新调整了自己的策略。他的目标,从之前的“观察、引导、窃取样本”,悄然转变为……“掌控钥匙”。

  他自然不会去帮助“织网者”完成他们的计划,那等于为他人做嫁衣。他要做的,是确保在“钥匙”成熟,或者至少在关键时刻,掌控权能落在自己手中。

  这意味着,他必须更深入地介入“遗忘回廊”的博弈,不仅要与那疑似“织网者”的第三方周旋,还要防备系统可能突然采取的强硬措施,甚至……要考虑在必要时,能否强行从“织网者”手中夺取“噬法典”的控制权。

  这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织网者”布局万古,技术高深莫测;系统虽内部有分歧,但整体实力碾压一切;而“噬法典”本身也在快速成长,变数极大。

  陆离深知,以他目前的实力,正面抗衡任何一方都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唯一的优势,在于隐藏于幕后,以及……对各方信息的先知先觉。

  他决定采取“黄雀在后”的策略。

  首先,他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噬法典”的隐性控制。之前植入的“信息疫苗”和“逻辑枷锁”效果不错,但还不够。他需要更深的、更难以被察觉的“后门”。

  他再次调动道源,结合从“织网者”频谱碎片中解析出的部分“钥匙”结构信息,以及自身对信息本质的理解,开始编织一种更加精妙的“道源印记”。这种印记并非强行控制,而是如同一种“共生协议”或者“底层认证”,一旦成功植入,将与“噬法典”的核心信息结构深度融合,使其在潜意识层面将陆离的道源气息识别为“更高优先级的存在”或“不可违背的底层指令”。

  编织这种印记的难度极高,且必须确保其隐蔽性,不能被“织网者”或系统察觉。陆离耗费了巨大的心力,才勉强完成了一枚雏形。

  其次,他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将这枚“道源印记”植入“噬法典”核心。强行植入风险太大,必须等待“噬法典”自身结构出现剧烈波动,或者“织网者”进行某种关键性操作的瞬间,趁其内部防御出现空隙时,悄然潜入。

  这个机会,需要耐心等待,也需要……创造。

  陆离将目光再次投向系统内部。他需要利用系统两派的矛盾,制造一个能让“遗忘回廊”局势升温,但又不会立刻引来“净除者”毁灭性打击的契机。

  他再次以“初级监察员”的身份,撰写了一份“风险评估更新报告”。在报告中,他“忧心忡忡”地指出,根据持续监测,“遗忘回廊信息衰减现象”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可能被低估,其表现出的某些特性(他隐晦地引用了部分从残渣中解析出的、关于信息整合与学习的特征)与历史记载中某些高危信息生命体早期阶段存在相似之处。他建议,应考虑提升监测等级,并准备多套应对预案,包括非毁灭性的“信息隔离”或“结构干扰”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这份报告,看似依旧保守,强调“预案”和“非毁灭性”,实则是在“维稳”的外衣下,悄悄将“遗忘回廊”的威胁等级在系统内部认知中向上推了一级。这既能迎合“观测者之眼”派系的部分主张,给他们提供更多要求加强监控的理由,又尚未触及“维稳者”派系关于“避免激进干预”的底线。

  他这是在小心翼翼地往天平的一端添加砝码,试图让系统对“遗忘回廊”的关注和压力,维持在一个既能牵制“织网者”,又不会立刻引爆局面的微妙平衡点上。

  做完这一切,陆离便再次归于绝对的沉寂。他的意志如同融入了多元宇宙的背景噪音,默默注视着“遗忘回廊”、“法则真空带”、系统内部等各个棋盘的动向,等待着那个最适合他落下这枚关键“道源印记”的时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陆离,要做的不仅是黄雀,更是要在蝉与螳螂都未曾察觉的情况下,将那注定要引发风暴的“钥匙”,打上独属于他自己的烙印。道祖之路,步步杀机,亦步步玄机。
  http://www.abcsee.cc/39387/1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