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向前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夏日的阳光透过水木大学高大的窗棂,在图书馆阅览室光滑的水磨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在处理家事的同时,林墨继续在设计上继续努力,两个月后,他将最后一张绘制完成的图纸小心地卷起,用细绳系好,放入专用的牛皮纸筒中。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感受着完成一项重要阶段工作的释然与充实。

  将近两个月的奔波、测绘、伏案设计与反复推演,终于凝结成了手中的《国营木器一厂联合体一期(卫星车间及生产线改造)规划设计方案》。

  其核心思路清晰而高效,首先开发利用木器一厂西侧厂区及毗邻的空地,建设标准化的“卫星车间”,将目前由各家外协厂分散生产的“逸云”、“磐石”系列核心零部件,集中到此地进行规范化、规模化生产。

  原外协厂中技术过硬、表现优异的工人,经选拔后迁入卫星车间,确保工艺传承与质量稳定性。待卫星车间运转顺畅,再系统性改造木器一厂原有的生产线,使其与卫星车间的零部件流无缝对接,最终完成“逸云”与“磐石”两条现代化生产线的全面升级。

  这个“先立后破、分步实施”的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改造期间对现有出口订单生产的影响,赢得了张维翰教授的高度认可。

  在数次深入的研讨中,张教授以其深厚的工业建筑造诣,对车间的采光、通风、物流细节提出了诸多优化建议,使方案更加完善成熟。

  “王司长,周总,这是一期方案的最终版。” 林墨在轻工部的会议室里,将图纸在长桌上铺开,声音平稳而清晰地开始汇报。

  “卫星车间选址于此,主要基于三点考量:一是距离现有原料库和未来总装线最近,物流路径最优;二是地势平坦,地质条件良好,利于快速施工;三是预留了未来与二期核心联合车间的扩展接口。”

  王副司长和周明轩俯身细看,图纸上线条精准,标注详实,从总平面布局到单个设备基础,从物料流转箭头到人员流动路线,一目了然。

  周明轩指着卫星车间的布局图,眼中闪着光:“好!这么一集中,零部件质量的一致性就好控制了!而且按照这个物流设计,从板材入库到部件产出,再到送入总装线,路线清晰,能省下不少搬运时间和成本!”

  “是的,周总。” 林墨点头,“我们模拟计算过,仅物流效率一项,预计就能提升百分之十五以上。而且,卫星车间统一采用标准作业流程和检验规范,可以有效杜绝之前外协厂出现的公差超标、垫圈混用等问题。”

  王副司长的手指在标志着“生产线改造过渡区”的图纸区域敲了敲,关切地问:“最关键的是,改造期间,如何确保‘逸云’和‘磐石’的现有生产不停顿?外贸订单可等不起。”

  “王司长放心,” 林墨早已成竹在胸,“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滚动改造’计划。卫星车间首先建设并投产,当其产能稳定,能完全替代外协供应后,我们再分区域、分阶段地对木器一厂原有生产线进行关停改造。”

  “整个过程,就像接力赛跑,确保产品流不会中断。具体的时间节点和产能衔接预案,在附录三里有详细说明。”

  王副司长仔细翻阅着附录中的甘特图和各种应急预案,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直起身,用力拍了拍林墨的肩膀,感慨道。

  “好啊,小林!考虑得非常周全!既有大刀阔斧的魄力,又有穿针引线的细心!这份方案,我看行!我安排他们就按这个方向,尽快准备详细的施工图,争取早日动工!”

  将联合体设计方案提交后,林墨肩头的重担稍减,但生活的节奏并未放缓。只要回到水木大学,他总会习惯性地去汽车楼那间熟悉的工作室看看。

  这里,仿佛是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战场”。钱研究员几乎每隔一两周就会悄然到访,带来新的、要求愈发苛刻的模型制作任务。

  这些模型已不再是简单的结构复制,而是涉及复杂流体力学、异形空间、特殊材料复合,甚至带有某种动态模拟功能的实验载体。

  “林墨同志,这次的模型,需要模拟在特定频率振动下的微形变数据” 钱研究员递过厚厚的图纸和一叠技术参数说明,语气严肃。

  “我尽力。” 林墨接过资料,没有多余的话语,眼神已沉浸在那复杂的线条和数据中。

  面对这些挑战,林墨的应对方式愈发沉稳。他不再立即动手制作,而是先进入“鲁班工坊”,在两倍的“虚实建造场”中,进行构建与试验。

  他选用不同的材料,尝试各种材料的强化处理,观察模型在模拟的振动、压力、温度变化下的反应,寻找最优的材料组合与制作工艺。现实中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材料和时间的试错过程,在工坊内被极大地压缩和优化。

  当他终于开始在现实世界中动手时,每一个步骤都显得胸有成竹,精准而高效。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连续完成了四五批此类高难度模型,逐渐摸清了研究人员大致的实验方向和目标后,林墨开始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

  一次,在交付模型时,他并未立即离开,而是指着图纸上的一处结构,对钱研究员说:“钱研究员,关于这个导流槽的曲面,我根据之前几次试验数据的反馈。”

  “经过我反复推演后,觉得如果将其末端曲率再增大百分之五,并将过渡区域改为渐变的涡旋形,或许能更有效地抑制紊流,提升数据稳定性。” 他一边说,一边在草图上迅速勾勒出修改后的形态。

  钱研究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接过草图,凝神细看,眼中渐渐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唔……有道理!这个改动……妙啊!林墨同志,你不仅手巧,这脑子更是活络!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墨谦逊地笑了笑:“只是根据您提供的参数和要求,多做了一些推演和假设。”

  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数次。林墨提出的改进建议,往往直指模型性能的瓶颈,虽然只是结构或工艺上的微调,却在后续的实验中一次次被证明能有效提升数据质量或简化操作流程。

  这天,钱研究员再次来到工作室,却没有带来新的图纸。

  他看着林墨正在擦拭工具的背影,沉吟片刻,开口道:“林墨同志,你最近提出的这些改进意见,对我们帮助很大。你的思维方式和对结构的理解,已经超出了普通模型制作者的范畴。”

  他走到林墨身边,语气变得郑重:“我已经向上级打了报告,建议将你从‘辅助模型制作人员’,正式纳入项目实验团队,作为编外技术顾问。

  这意味着你能接触到更核心的实验目标和背景知识,也能更直接地为项目贡献你的智慧。当然,这需要经过严格的保密审查。你觉得如何?”

  林墨擦拭工具的手微微一顿,抬起头,迎上钱研究员充满期待和认真的目光。窗外,夏意正浓,知了声声,而他仿佛听到了一扇新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的声响。”

  “他放下手中的布,神色平静却坚定:“感谢钱研究员的信任。如果组织审查通过,我愿意为项目贡献更多力量。”

  他知道,这不仅是身份的转变,更意味着他肩上的责任,和他所能触及的领域,将再次拓展。无论是扎根大地的联合体,还是探索未知的实验室,他这条融合了匠心与智慧的独特道路,正通向愈发广阔的天空。
  http://www.abcsee.cc/39462/3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