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找工作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夏末秋初,四九城的暑气尚未完全消退,但早晚已带上了些许凉意。国营木器一厂的卫星车间顺利投产,流水线运转顺畅,将一块块板材、一根根木料,高效地转化为规格统一、品质优良的构件。

  而木器一厂主体生产线的全面改造尚在最后的图纸细化与物料筹备阶段,林墨难得有了一段相对空闲的缓冲期。

  他将工地后续的日常监管工作妥善交代给驻场的技术员和周明轩总工派来的负责人,自己则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回到了阔别许久的南锣鼓巷95号院。

  推开那扇熟悉的、漆皮有些斑驳的院门,一股混合着炊烟、饭菜和淡淡皂角气味的、独属于四合院的温吞气息便扑面而来。闫埠贵正在大门口的旁边的自家捣鼓的花圃浇花,眼睛时不时往大门瞟一眼。

  傍晚时分,各家各户都在准备晚饭,炒菜的滋啦声、大人的呼唤声、孩子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喧闹而充满生命力的市井画卷。

  “木头回来了!”母亲程秀英正在公用自来水龙头前洗菜,一眼瞧见儿子,脸上立刻绽开了花,忙在围裙上擦了擦手迎上来,“咋瘦了?工地上吃不好吧?晚上妈给你炖肉!”

  林墨笑着接过母亲手里的菜篮子:“妈,我挺好,就是晒黑了点。工地伙食不错,您别担心。”

  母子俩说着话往家走,程秀英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压低了些声音,带着点八卦的笑意:“对了,你猜我前几天看见谁了?就柱子,跑纺织厂跑得可勤快了!挎着个大饭盒,乐颠颠的。”

  林墨微微挑眉:“柱子哥?他去纺织厂干嘛?”

  “还能干嘛?”程秀英朝中院何家的方向努了努嘴。

  “雨水不是毕业了嘛,听说一心想分到纺织厂人事宣传科。柱子为了他妹妹可真舍得下力气,隔三差五就跑人家纺织厂食堂去做招待菜,指望那边领导能关照关照。我都碰见好几回了,他那大嗓门,隔着老远就能听见。”

  林墨闻言,了然地点点头。何雨水这姑娘心气高,能分配到清闲又体面的纺织厂人事宣传科自然是好出路。傻柱这人虽然混不吝,但对这个妹妹是真心疼爱,为了她的事,拉下脸去求人、卖力气,倒也不意外。

  正说着,就见傻柱端着一个粗瓷大碗,从中院晃悠出来,碗里是半碗刚炸好的酱,香气扑鼻。他看到林墨,眼睛一亮:“呦!墨子!啥时候回来的?正好,我这儿刚炸了碗酱,倍儿香!给你拿点尝尝!”

  “刚回。柱子哥,最近在忙活什么呢?”林墨笑着打招呼,自家弟弟好像正在跟雨水处对象,傻柱的事情也需要尽快解决。

  傻柱把碗递给程秀英,搓了搓手,脸上带着点得意又有点无奈:“雨水那丫头不是毕业了嘛。我这当哥的,不得给她活动活动?找一个坐办公室,不怕风吹日晒的工作,反正就是出把子力气,咱也不亏心。”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点如释重负,“现在这样挺好,该帮忙帮忙,但不像以前……嘿,心里透亮多了。”

  林墨会意地笑了笑。看来上次谈话后,傻柱确实听进去了一些,虽然依旧接济贾家,但已开始有意识地保持距离,不再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恨不得把贾家的事全扛在自己肩上。

  这种变化细微,但落在熟悉他的邻里眼中,却能清晰地感觉到。

  这时,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进了院,车把上挂着两只肥嫩的母鸡,车后座还绑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里面看样子是些新摘的蔬菜瓜果。他脸色红润,额上见汗,显然刚远道回来。

  “哟呵!傻茂,这是又从红星公社满载而归啊?”傻柱眼尖,立刻嚷嚷开了,“好家伙,这两只老母鸡,够肥的啊!又去公社打秋风了?”

  许大茂看见林墨,脸上立刻堆起熟络的笑容,先冲林墨点了点头,这才搭理傻柱:“废话!我这个可是跟老乡换的!工业券,硬通货!”他

  停好车,解下那两只扑腾的母鸡,又从麻袋里掏出几个顶花带刺的嫩黄瓜和几个红彤彤的西红柿,一股脑塞给程秀英:“程婶儿,拿着,刚摘的,新鲜着呢!还有这个……”他说着,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郑重地递给林墨。

  “墨子,正好你回来了。这是红星公社王振山书记非让我捎给你的,说是他们公社自己做的腊肉非得让我带给你。王书记念叨好几回了,说你要有空,一定再去公社指导指导,他们那儿最近事儿还挺多。”

  林墨接过那个还带着泥土气息的小布包,入手沉甸甸的。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些颜色鲜亮的腊肉,显然是用心做的。王振山和红星公社社员们那份朴素的信任与期盼,隔着这包土特产清晰地传递过来。

  “麻烦大茂哥了。”林墨将布包仔细收好,“跟王书记说,东西我收到了,等忙过这阵,一定找时间过去。”

  许大茂连连摆手:“不麻烦不麻烦!顺带手的事儿!”他如今靠着下乡放电影和倒腾些农产品,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对能给他带来实际好处的林墨,态度自然是越发客气。

  夜幕降临,四合院各家灯火渐次亮起,碗筷碰撞声、家长里短的闲聊声、孩子的笑闹声此起彼伏。林墨坐在自家屋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这熟悉的一切,心中一片宁静。

  卫星车间的机器轰鸣犹在耳畔,而眼前是炊烟袅袅的人间烟火。他摩挲着手中那包来自红星公社的泥土,思绪仿佛已飘过城墙,看到了那片等待耕耘的土地,和孙老蔫家那个渴望走出乡村的壮实后生虎子。

  秋日的阳光为国营木器一厂新建的卫星车间披上了一层金辉。

  车间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崭新的裁板锯、榫卯机、等设备高效运转,如同忠实的钢铁卫士,将源源不断运送进来的优质板材、方料,精准、快速地转化为规格统一的“逸云”、“磐石”系列构件。

  加工好的部件被随时在旁边等待的人员迅速送往紧邻的临时仓储区堆放。

  然而,新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卫星车间的生产效率远超预期,原料消耗速度加快,而原本为分散、小批量生产模式建立的原料供应体系,开始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国营木器一厂生产线消化零配件的速度已经跟不上卫星车间的生产速度,临时仓储区的工件一天天地增加。

  为了确保联合体未来稳定运行,也为了尽快储备足够库存,以便在时机成熟时,能够果断停下旧生产线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木器一厂管理层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加大原料采购和调拨力度,是在卫星车间及配套的预处理、仓储环节,大规模增加人手。另一方面,则开始招收临时工,加快后续组装环节的生产速度。

  一时间,木器一厂厂区内,不仅原料堆场日渐充盈,各种规格的木材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松木、楠木香气,厂部门口的招工公告栏前,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嘿,瞧见没?木器一厂这次招工规模不小啊!”

  “说是为那个新车间和仓库招人,临时工也行,干得好有机会转正!”

  “要求倒是不高,手脚麻利,认得几个字就成。咱去试试?”

  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有原本其他外协厂被筛选后并入的熟练工,更多的是闻讯而来的城里待业青年和周边公社希望能进城挣点活钱的壮劳力。

  厂里人事科和车间派来的老师傅组成的考核小组忙得脚不沾地,登记、简单问询、看看手掌是否有干活的茧子,偶尔还让应聘者搬抬些木料,试试力气和稳当劲儿。

  林墨站在车间二楼的办公室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一动。他想起了红星公社孙老蔫家那个眼神里带着渴望与迷茫的壮实后生——虎子。这是个机会。

  他转身找到正在协调原料入库的周明轩总工。

  “周总,忙着呢?”林墨递过去一杯刚沏好的茶。

  周明轩接过茶杯,呷了一口,舒了口气:“可不是嘛!原料来得快,人手也得跟上,千头万绪。小林,有事?”

  林墨斟酌了一下语气,开口道:“周总,确实有件事想麻烦您。我认识红星公社一个老乡,他家有个孙子,叫虎子,十八九岁,人很踏实,肯下力气,一直想进城找个正经活路。”

  “您看这次招工,能不能给他个机会,安排个临时工的岗位,从最基础的原料搬运或者预处理做起?”

  周明轩闻言,略一沉吟,随即爽快地拍了拍林墨的肩膀:“我当什么事儿呢!你小子开口了,这面子我得给。再说了,咱们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要是踏实肯干的,公社来的娃子更知道珍惜机会。

  成!你让他直接来找我,或者到招工处报我的名字,我打个招呼,安排他进原料预处理组,先跟着老师傅学,按临时工算,表现好以后再说!”

  “太感谢您了,周总!”林墨心中一块石头落地,真诚地道谢。

  “客气啥!”周明轩摆摆手,“你为厂里解决了这么大难题,这点小事不算什么。快去忙你的吧,改造方案的细化还得你多盯着点。”

  得了周明轩的准信,林墨趁着周末,骑上自行车再次去了红星公社。

  秋收已近尾声,田野里显得有些空旷,只有些晚熟的作物在秋风中摇曳。来到孙老蔫家那处安静的院落,老爷子正坐在屋檐下编着筐篓,虎子则在院里吭哧吭哧地劈着柴火,结实的臂膀在阳光下泛着油光。

  见到林墨,孙老蔫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脸上绽开菊花般的笑容,虎子也停下动作,憨厚地笑着,眼神里带着期盼。

  “林工!您咋来了?快屋里坐!”孙老蔫忙不迭地招呼。

  林墨笑着摆摆手,直接在院里的石凳上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孙大叔,虎子,上次说的工作机会,现在有了。”

  他详细说了木器一厂招工的情况,以及周明轩总工的安排。

  “……先进厂做临时工,在原料预处理组,活儿可能累点,主要是搬运、协助老师傅进行木材的初选、分类和入库,但这是个正经岗位,能学东西,也有机会转正。就看虎子愿不愿意去。”

  “愿意!俺愿意!”虎子激动得脸膛发红,声音洪亮,抢在爷爷前面表了态,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孙老蔫更是激动得眼圈都有些发红,拉着林墨的手就要作揖。

  林墨连忙扶住他:“孙大叔,您别这样。虎子肯干,是块好材料,到了厂里好好学,好好干,比什么都强。”

  他转头又对虎子叮嘱道:“虎子,进城了不比在村里,厂里有厂里的规矩,凡事多听多看,手脚勤快点,跟老师傅和工友处好关系。有什么困难,可以到厂里找我。”

  “俺记住了!林工,您放心,俺一定好好干,绝不给您丢人!”虎子用力点头,胸膛挺得高高的。

  正事说完,林墨又和孙老蔫聊了聊公社的近况。提到许大茂,孙老蔫撇了撇嘴,压低声音说。

  “那个许放映员,隔三差五就来,放电影是正经,可他那双眼睛……不老实在一些寡妇和小姑娘身上转悠,说话油腔滑调的。”

  “他城里那个媳妇,听说家里前阵子是有点担惊受怕,但好像……也没真影响到啥,许大茂该来还是来,该换东西换东西,没见收敛。”

  林墨闻言,眉头微蹙。许大茂这秉性,看来是改不了了。至于娄晓娥家的情况,似乎暂时稳定,但那种风雨飘摇中的侥幸,又能维持多久呢?他心中暗叹,这时代洪流下的个人命运,如同浮萍,难以自控。

  离开孙家时,虎子已经兴冲冲地开始收拾他那简单的行囊。看着这个即将踏上新生活的乡村青年,林墨仿佛看到了无数渴望改变命运的缩影。他相信,只要给这些朴实的劳动者一个机会,他们便能用自己的汗水,浇灌出希望之花。
  http://www.abcsee.cc/39462/3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