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到达槟城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船靠岸时,槟城的阳光裹着海风砸下来。

  咸湿的空气里混着橡胶树的苦涩乳香,路边骑楼挂着无数褪色的中马双文招牌。

  热闹又有一种昏黄的美。

  穿纱笼的女人挑着竹篮走过,竹篮里的山竹红得发亮。

  福伯一上岸就抓着码头脚夫打听,说一句塞一张小额马币。

  脚夫们摇头,说滨城海边咖啡馆太多,擦桌子的老人每天都有

  福伯急得嘴唇发抖,王江拍了拍他的背,递过一瓶凉茶。

  王江怕他中暑。

  只得当着福伯起了一卦。

  起完了卦,收了铜钱。

  福伯忙说:“算到了吧?”

  王江说:“卦成火泽之睽,亲人虽身处离明繁华之地,然因水龙气散,景门空亡,故有缘悭一面之象。”

  “此非缘尽,实为天时未至,地理未合,需静待水火既济、休门洞开之机。”

  火牛摸摸脑袋,福伯在船上就嘴里生了一个燎泡,上了火。

  福伯不耐烦说:“你说简单说,没找着,不就结了。”

  王世来的黑色福特轿车停在码头外,车身沾着路上的红泥。后面还跟着一个运输行李用的小货车。

  王江本来想去住酒店。

  一是条件好,二是哪能真事事都让小胖的表哥出钱。

  没到这份上。

  但经不住王小胖,王世来的那个热情邀请。

  表哥王世来亲自开车,王小胖主动坐副座,说江哥你和福伯你坐后面,我跟表哥聊橡胶园。

  火牛就跟着货车师傅走,火牛说坐后面车一路吹着风爽快。

  车开了半个钟头,到了王世来前年买的橡胶园。

  这里成片的橡胶树直挺挺站着,树干上划着斜口,乳白色胶汁顺着竹片流进陶碗。

  园工们戴斗笠赤脚走在树行间,胶鞋踩泥地发出咯吱声。

  马来西亚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多雨,非常适合橡胶树生长,这是其能在大约6年内开割的优势。

  王世来买的橡胶林今年正是开割的时候,

  王世来给王江介绍说:“这橡胶树开始割胶后,其经济产胶寿命通常可以持续 25到30年。”

  “之后,产胶量会显着下降,这些老树通常会被砍伐,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然后土地会重新种植新的橡胶树苗。”

  王世来雇的种植园经理在庄园的正门口等着接待他们。

  王世来见了经理就问:“芽种完了吗?”

  李经理回答:“少爷,已经种完了。”

  王小胖子奇怪:“你牙不好好的吗?”

  王世来笑起来:“你出去别说我认得你。你跟来想买种植园,也得学些术语吧。”

  “不是那个牙,是树的芽胞。“

  才到正厅,就有七八个仆人迎上来接待。酒茶、水果、点心,丰盛的很。

  大家坐在沙发上,吹的吊扇,喝着加了冰的椰子汁。

  别提多解凉了。

  王世来介绍说:”之前,马来亚的所有橡胶园主要种植的是实生树,也就是直接用种子种出来的树。但是实生树的遗传性状不稳定,产量差异巨大,有的树高产,有的树则非常低产。整体平均产量很低。“

  “芽接技术被引入马来亚后。这项技术可以将高产母树的芽嫁接到强壮的树上,缩短树的出胶时间。但由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推广进程非常缓慢。近年来,马来和英国政府搞了补贴,这项技术才开始普及。”

  王小胖说:“那挺好的啊。”

  王世来苦笑说:“好什么?二战结束后,全球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急剧回升,是刺激了生产。”

  “但合成橡胶在战时及战后迅速发展,对天然橡胶市场构成了竞争压力。为了提高竞争力,马来亚的橡胶产业必须通过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补贴是白给你的吗?”

  “生意难做的很。”

  “世来哥哥!”一阵香风,吹进两个华人美人来。

  王世来几个连忙站起来,迎上去。并给王小胖和王江介绍:“这是我们邻居,杨家大小姐杨柳,二小姐杨月。”

  “这位是我的表弟王大鹏,这位是王江。”

  杨柳穿着洋装,杨月扎麻花辫,手里攥着两串沙爹。

  南洋的美人,杨柳大方的上前与两人握了手,才和王世来说:世来哥好久不见。我爸和我哥咋天还在说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杨月把一串沙爹递给王小胖,眼睛扫过王江,笑着问你们兄弟长的不像啊?

  王小胖实诚:“我们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他来玩的,暂住这里。”

  杨月哦了一声,递沙爹的手顿了顿,顺手又收回来了。

  后来大家安顿好了,在园子里走,杨柳只跟王世来聊橡胶价格。

  杨月和王小胖说马来水果。

  王江随口问杨月:“你们这里有什么好吃的?杨月回头看他冷淡的说:”你去问李经理吧,他知道的。“

  然后继续要和王小胖说榴莲品种。

  王小胖攥紧拳头,低声对王江说,这女的什么意思?

  王江按住他的胳膊,手指在他手背敲了敲。

  王小胖的拳头松开,指甲在掌心留下印子。

  晚上王世来请吃饭,杨柳兄妹也来了。

  他的哥哥杨华一直把价咬在每英亩1300马元,一分不让。

  王世来之前买的这个种植园也才800马元每英亩。

  他家的园子是镶了金了。

  可是又不能立马说不买了。

  好种植园现在出手的不多,特别难找,

  富商和投资者更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马来亚(尤其是柔佛、雪兰莪、森美兰)的橡胶园。

  因为这里风险可控,产权明晰,现金流稳定,就像购买“蓝筹股”。

  虽然初始投入大,但长期来看省心且回报可靠。

  王世来并不是个爱好冒险的,他做生意比较稳健。

  桌上咖喱鱼头冒着热气,椰浆饭的香味飘满屋子。

  杨柳出来缓和,我家要卖的部分橡胶园,都是安全地带的。自然是贵一点。”

  “世来哥你有兴趣吗?”

  王世来放下勺子,说当然,价格合适就行。

  杨柳笑道:“我哥不日要到英国留学。卖了这些种植园就是为了在英国置产的。”

  王江心里暗笑,什么留学?不过是南洋这里华人的圈子太小,这家子要求高后,联姻对象不好找。

  于是想去英国碰碰运气。

  王世来和杨华在这一晚没达成意向。

  杨华还很有些傲慢

  买卖是谈出来的,包贬才是真买家。

  可这位南洋富家公子哥显然不懂这一点。

  几次都是杨柳去圆回来。

  最后散场的时候,杨柳笑道:“本来今天是我们要为世来接风的,却还白吃了世来哥一顿。明天我要还席,欢迎世来哥,大鹏弟弟,王江弟弟到我们杨氏种植园做客。”

  王世来替他们仨儿应了。

  送走那杨家姐弟三个。

  王小胖还说:“这个杨柳比杨华,杨月会做人。”

  王世来说:“不是会做人,是不想生意黄掉。杨华要是走去英国,这家产就都是听杨柳摆布了。”

  “杨家不是省油卡的灯!”
  http://www.abcsee.cc/39810/1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