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物资保障促发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天刚亮,春棠就蹲在粮仓门口数麻袋。

  沈微澜走过来时,她正拿炭笔在账册上划拉,眉头拧着:“东村要二十把锄头,西村缺三车粪肥,南村还等着铁匠铺的犁尖……咱们这点家底,拆东墙补西墙都难。”

  “商户那边呢?”沈微澜站到她旁边,看了眼地上堆得歪歪扭扭的货包。

  “来了两拨人,转一圈就走了。”春棠合上册子,“说路不平,骡子进不来,其实是怕我们赖账。”

  沈微澜没说话,弯腰拎起一袋粟米掂了掂。袋子口封得马虎,几粒米漏出来,落在她袖口上。

  春棠瞥见了,顺手拍掉:“昨夜那场火虽灭得快,可人心没那么快暖回来。他们信不过我们能撑下去。”

  “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沈微澜直起身,“你去请米行、布庄、铁器铺的掌柜,就说三日后,开个‘物资会’。”

  “您要摆酒席拉关系?”

  “不摆酒,也不请客。”她摇头,“就带他们看三样东西——账本、仓库、巡逻队。”

  春棠眼睛一亮,低头翻册子的动作都快了几分。

  三天后,日头刚爬过树梢,五六个商户就陆续到了村口。

  春棠早候着,领人一路往里走。路过小学堂时,几个孩子正排着队领糖饼,叽叽喳喳地笑。

  一个胖掌柜驻足看了会儿,嘀咕:“这地方……还真活过来了?”

  春棠听见了,不动声色接话:“前月发的甘蔗渣都熬出了三锅糖,您看这日子是不是有起色了?”

  进了粮仓,她掀开一口大缸:“这是存粮,够吃五个月。每村每日领多少,月底结账,签字画押,错不了。”

  又走到角落,打开一排木箱:“农具、盐、布匹、药材,分类存放,专人管着。您瞧这账——”她抽出一本,“哪天进的货,哪天发的料,谁经的手,清清楚楚。”

  米行掌柜翻了两页,抬头问:“我要是供货,多久能收钱?”

  “现结一半,余款半月后付。”春棠答得干脆,“若您信不过,可用劳力抵——比如运一趟粮,换十个人工,随您调用三天。”

  布庄老板娘笑了:“倒像做买卖的样子了。”

  “本来就是买卖。”春棠从袖里掏出一张纸,“这是我拟的‘合作单’,写明交货时间、数量、结算方式。您签了,我们保您的货安全入库,也保您拿到钱。”

  铁匠铺的老头摸着胡子:“要真能安稳做生意,我愿先送十副犁铧来试。”

  “不止您一个。”春棠指向门外,“米行张爷已答应供三百石糙米,布庄李娘子接了两百匹粗布的单子。明日第一批货就到。”

  老铁匠愣住:“你们……真拉来这么多?”

  “不信?”春棠扬声,“抬进来!”

  两个壮汉扛着个大木箱进来,砸在地上咚一声。打开一看,全是白花花的银角子和铜板。

  “这是预付款。”她说,“每一笔交易,我们都备着现钱。不赊、不欠、不赖。”

  众商人面面相觑,气氛慢慢变了。

  米行掌柜搓着手:“那……我也把货备上?”

  “您今儿就能派人送货。”春棠笑着递上笔,“先把单子签了?”

  傍晚,最后一家商号的人离开,春棠瘫坐在门槛上,长出一口气。

  沈微澜端了碗水过来,放在她手边。

  “累了吧?”她问。

  “值。”春棠灌了一大口,水顺着嘴角流下来,也没擦,“三十年了,我爹在世时管账,也没做成这么敞亮的一单。”

  “你比他强。”沈微澜看着她,“他只算一家之财,你在建一方之基。”

  春棠低下头,手指摩挲着碗沿,忽然想起小时候在沈府后院,她娘给她梳头,说:“棠丫头,你要记住,钱不是攥在手里才叫稳,是流转起来才有命。”

  那时她不懂。

  现在懂了。

  第二天清晨,联仓门口搭了个棚子,挂起块木牌:物资调度处。

  春棠站在下面,手里拿着新印的调度图,红笔圈着各村补给节点。

  “东村,初五领种子,初八领犁;西村,初六派工修渠,初九领布匹;南村,初七收粪肥,初十领药……”她一条条念,村民围在周围记。

  有个老汉举手:“我家小子想多干两天,能多换布吗?”

  “能。”春棠点头,“每工换一尺布,或半斗米,随你选。”

  人群嗡嗡议论起来,语气不再是愁苦,而是盘算。

  “原来力气也能换钱。”有人小声说。

  “可不是?以前白卖命,现在有账可查。”

  春棠听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中午,第一批商队到了。

  骡马驮着麻袋、木箱、铁器,缓缓进村。村民自发让道,小孩追着马跑,指着车上贴的封条喊:“那是咱们的!”

  春棠亲自验货、登记、入库,忙得脚不沾地。

  沈微澜站在不远处看着,风吹乱了她的发,她也没伸手拢。

  这才是真正的重建——不是靠一时狠劲压下祸乱,而是让日子一天天稳下来,让百姓知道,明天会有粮,后天会有布,大后天孩子能穿上新鞋。

  这才是活着。

  傍晚,货卸完了,账也归了档。

  春棠走到她身边,把最后一本册子递过去:“全对上了,一文不差。”

  沈微澜翻开看了看,还给她:“不用给我看,我相信你。”

  春棠鼻子一酸,赶紧低头。

  远处,夕阳照在粮仓顶上,金灿灿的。

  她们并肩站着,谁都没动。

  “你说……他们会一直这样干下去吗?”春棠忽然问。

  “会。”沈微澜望着远处,“人一旦知道自己能换来东西,就不会再愿意白给人使唤。”

  “可要是哪天我们走了呢?”

  沈微澜转头看她:“那他们就自己管起来。我们不是主子,是带路的。路通了,谁都能走。”

  春棠点点头,又问:“可万一有人抢呢?”

  “那就打。”沈微澜声音没高,“打得他们知道,这村子,不是软柿子。”

  两人静了会儿。

  “其实我最怕的不是抢。”春棠低声道,“是大家习惯了有依靠,一松手,又散了。”

  沈微澜看了她一眼:“那你就要让他们明白——这账是你在记,但钱,是他们自己挣的。”

  春棠怔住,慢慢笑了。

  “我懂了。”她说,“我不只是管仓库的,我是让他们记住,自己有多重。”

  沈微澜也笑了。

  远处,最后一个商队赶着骡子准备离开。

  车夫临走前回头喊:“下批货,什么时候要?”

  春棠扬声答:“五日后!要双倍!”

  那人挥挥手,鞭子甩出个响。

  沈微澜看着车队远去,轻声说:“你看,风起来了。”

  春棠望着空荡的土路,忽然觉得,这条路,真的能通到很远的地方。

  “小姐,”她忽然说,“我想把账本改成活页的。”

  “嗯?”

  “方便加页。”她眼神亮起来,“以后每村都能有自己的账,咱们只统一对账,不插手他们怎么分。”

  沈微澜看着她,慢慢点头:“好。”

  春棠握紧了手里的册子,指节都有点发白。

  她想起爹临终前说的话——

  “棠丫头,账本要是能自己走路,那才是真活了。”

  现在,它快能走了。

  “那我今晚就改。”她说。

  沈微澜嗯了声,转身往医棚走。

  春棠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一块被踩扁的草上。

  过了会儿,她蹲下,用指甲抠起一小块土,捏了捏。

  湿润的。

  能种东西。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

  “明天先印五十份新账本。”她自言自语,“纸要厚一点,别一碰就烂。”
  http://www.abcsee.cc/39840/7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