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庐江春深 桥府生波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时值建宁四年,庐江郡治舒县处处焕发着生机。皖水两岸杨柳垂丝,田野间禾苗青翠,连吹过城郭的风都带着暖意和花草清香。这日清晨,许褚在都尉府处理完军务,正与吕岱商议长江防务时,顾雍手持一份帖文走了进来。
“少主,桥公日前递来帖子。”顾雍将帖文呈上,“言及城西流民工坊所织锦缎品质甚佳,希望能与郡府扩大合作。桥公还提议,将工坊部分收益用于资助蔡先生书院中贫寒学子。”
许褚接过帖文,目光扫过那工整的隶书,眼前不禁浮现出桥府那对绝色姐妹的身影,特别是大桥那温婉娴静的模样。他面色如常,心中却已泛起波澜。
“桥公雅望,此乃惠及民生教化之美事。”许褚合上帖文,语气平稳,“我当亲自过府一叙。定公,你与我同往。元叹,备两坛今春的新茶,再取几匹上好的汝南细绢作为礼物。”
约莫一个时辰后,许褚的马车停在了桥府门前。得到通报的桥蕤早已迎候在门外,见到许褚下车,连忙上前施礼。
“仲康亲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许褚还礼:“桥公客气了。郡中事务繁忙,早该登门拜访,今日才得闲暇,还望桥公海涵。”
二人寒暄着步入府中。桥府布局雅致,回廊曲折,亭台错落,虽不奢华却别有韵味。许褚注意到院中几株牡丹开得正盛,不由多看了两眼。
“此乃‘洛阳锦’,去年托人从京中带回。”桥蕤见状笑道,“仲康若是喜欢,待会儿可剪几枝带回赏玩。”
“君子不夺人所好。”许褚微笑摇头,“花开枝头方显其美,折下反失了生机。”
桥蕤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仲康高见。”
进入正厅分宾主落座后,侍女奉上香茗。许褚与桥蕤先是聊了些庐江风物,渐渐切入正题。
“桥公在帖中提及工坊与书院之事,褚甚为赞同。”许褚放下茶盏,“流民得以安身立命,学子得以专心向学,实乃两全其美。”
桥蕤抚须点头:“蕤虽是一介布衣,也知教化乃立国之本。现今世道纷乱,能如庐江这般重教兴文之地,实在难得。”
“桥公过誉。”许褚谦道,“只是尽些绵薄之力。关于工坊扩建,我有一议:可否采用分组计酬之法?将织工分为若干组,按组计件给付工钱。如此既可提高效率,又能让熟练者多得酬劳,激发众人干劲。”
桥蕤眼睛一亮:“妙啊!如此一来,工人们必会互相督促,争先恐后!”
“此外,对于资助学子,”许褚继续道,“我以为不宜单纯施舍。可让学子们课余时间在书院帮忙整理典籍、抄写文书,以工代赈。如此既保全学子颜面,又能培养其责任之心。”
屏风之后,一袭淡绿衣裙的大桥正静静聆听着厅中对话。她原本只是好奇想再看看这位名震庐江的年轻都尉,却不料被他的言谈深深吸引。许褚不仅赞同资助学子,还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既实际又体贴。
她悄悄从屏风缝隙中望去,见许褚端坐厅中,身形魁梧却举止文雅,言谈间既有武将的果断,又不失文士的缜密,心中不由再生出几分好感。
厅内,许褚与桥蕤越谈越投机,很快将合作细节一一商定。
正事既毕,桥蕤心情愉悦,提议道:“府上后园的牡丹开得正好,仲康若无要事,不妨移步一观?”
许褚正想寻机会能否再见到大桥,当即应允:“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二人说笑着步入后园。但见园中百花争艳,尤以牡丹为最,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若雪,在春日阳光下绚烂夺目。
正赏花间,忽见花丛中转出一个身影,正是大桥。她今日身着淡绿色衣裙,发髻轻挽,仅簪一支白玉簪,却衬得人比花娇。见到许褚和父亲,她微微一惊,随即优雅施礼:“不知父亲与都尉在此,惊扰了。”
许褚忙还礼:“桥小姐言重了。是在下叨扰了小姐赏花的雅兴。”
大桥垂眸浅笑:“都尉说笑了。这园中花卉,能得都尉赏识,是它们的福气。”
桥蕤见状,笑道:“正好,忽然想起前厅还有些事务要处理,劳烦女儿代我陪都尉赏花片刻。”说罢不等二人回应,便笑着离开了。
园中一时只剩许褚与大桥二人,气氛微妙的有些尴尬,又带着几分难以言说的悸动。
还是许褚先打破沉默:“方才与桥公商议资助学子之事,听闻小姐也曾建言减免贫寒学子束修,褚深感敬佩。”
大桥微微惊讶:“都尉如何得知?”
许褚微笑:“蔡先生前日提及,赞小姐有仁爱之心。”
这倒是实话。蔡邕确实曾在许褚面前夸赞过桥蕤两位女儿不仅容貌出众,更难得的是心地善良、通晓诗文,蔡邕女儿蔡琰与大桥更是闺中蜜友。
大桥脸颊微红:“先生过奖了。小女子只是见那些学子日夜苦读却为生计所困,心生不忍罢了。倒是都尉提出的‘以工代赈’之法,既保全学子颜面,又培养其责任心,实在巧妙。”
二人就着教化之事又聊了几句,越谈越投机,最初的尴尬渐渐消散。许褚发现大桥不仅容貌绝世,对许多事情都有独到见解,并非寻常闺中女子;大桥也感受到许褚粗犷外表下的细腻心思和远见卓识,心中敬佩又添几分。
http://www.abcsee.cc/39969/2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