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对峙终见隙,疲敌计成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二月,陇西高原的寒风依旧裹挟着砂砾,日夜拍打陈仓古城的夯土城墙。城头之上,汉军士卒的甲胄结着薄霜,手中的长矛因连日握持而磨得发亮,他们双眼布满血丝,却死死盯着城外连绵数十里的叛军大营 —— 王国、韩遂、马腾联军已在此围困八十余日,城墙上干涸的血迹与新添的箭孔交织,如同这座城池的累累伤痕,诉说着连日苦战的惨烈。中军帐内,皇甫嵩正俯身查看舆图,手指在陈仓与西凉之间反复摩挲。帐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许褚身披玄甲,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手中捧着一份斥候传回的密报:“将军,叛军昨夜又有异动。据细作回报,韩遂与马腾的营帐彻夜亮着灯火,似在争吵,且叛军各营的炊烟比往日稀薄了许多,想来粮草已所剩无几。”
皇甫嵩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接过密报仔细翻阅:“八十日了,他们攻得越急,心就越虚。仲康,你之前献的‘疲兵计’,如今总算见了成效。”
自叛军围城之初,许褚便以 “久守必失,需以柔克刚” 为由,向皇甫嵩献上 “疑兵扰敌、流言乱心” 之策 —— 白日令士卒在城头频繁更换旗帜,让斥候骑着快马在营外绕圈,营造援军不断抵达的假象;夜间则派精锐小队袭扰叛军粮道,纵火焚烧其辎重,哪怕只烧掉几车粮草,也要让叛军彻夜难眠;同时暗中联络李儒麾下细作,让他们混入叛军各营,散播 “汉军主力已绕后断粮”“凉州老家被官军袭取” 的流言。这些举措如同钝刀割肉,一点点消磨着叛军的锐气与耐心,更让本就互不信任的韩遂、马腾两部矛盾加剧。
许褚躬身道:“皆是将军调度有方。如今叛军内部已生嫌隙,韩遂的羌胡部与马腾的汉人部昨日因争抢粮草险些火并,王国虽名义上是联军主帅,却根本约束不住两人。依末将看,不出三日,叛军必退。”
话音刚落,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将军,董将军求见。”
皇甫嵩与许褚对视一眼,都明白董卓的来意。近来董卓见叛军久攻不下,多次提议主动出击,却被皇甫嵩以 “敌军锐气未竭” 驳回,此刻怕是又来催促。果不其然,董卓大步走进帐内,身上的兽皮披风还沾着霜花,他一屁股坐在案前,拿起酒壶猛灌一口,语气带着不满:“左将军!叛军围城八十余日,我军粮草也快接济不上了!再不出击,不等叛军破城,咱们先得饿死在这!”
皇甫嵩面色平静,将密报递给他:“董将军先看看这个。叛军已是强弩之末,粮草不济,军心涣散,此时出击,固然能战,却需付出不小伤亡。不如再等等,等他们露出撤退迹象,我军再衔尾追击,方能以最小代价获最大之功。”
董卓看完密报,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案几:“可万一他们狗急跳墙,拼死攻城怎么办?陈仓城墙虽坚固,将士们也快撑不住了!” 他心中打的是另一番算盘 —— 若是主动出击,打赢了功劳要与皇甫嵩分,打输了自家兵力受损;可若等叛军撤退,既能保全实力,又能蹭到 “逼退叛军” 的功劳,何乐而不为?
许褚在一旁适时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董将军放心,昨夜末将派亲卫去叛军大营附近探查,发现他们的灶火比往日少了三成,不少士卒在偷偷宰杀战马充饥。且细作传回消息,韩遂已在暗中收拾行李,准备随时撤军。他们短时间内,绝无全力攻城的可能。” 他刻意不提自己早已通过后世记忆,知晓叛军撤退的时间,只以 “探查”“细作” 为借口,既打消董卓的疑虑,又不暴露自己的特殊之处。
董卓将信将疑,却也找不出反驳的理由,只得冷哼一声:“好!我就再信你们一次!若是叛军真撤退,你们可别让我失望!” 说罢,便怒气冲冲地离开了中军帐 —— 他打定主意,若真要追击,便让麾下士卒虚张声势,绝不真的投入战斗。
待董卓走后,皇甫嵩对许褚道:“董卓虽有私心,却也并非无谋。只是他急于求成,不懂‘以静制动’的道理。仲康,你即刻传令下去,让各营加强戒备,密切关注叛军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撤退迹象,立即回报。”
“诺!” 许褚应声而去。他回到自己的营帐,立即召来陈到、周泰、裴元绍、乐进四人。帐内烛火摇曳,许褚指着舆图上的清水河谷,沉声道:“叛军撤退时,必走清水河谷这条捷径。我已向将军请命,若叛军撤退,由咱们庐江军为前锋,衔尾追击。你们四人各率五百人,陈到带骑兵在前,负责探查路况、拦截溃兵;周泰、裴元绍带步兵居中,组成方阵推进;乐进随我押后,协调各部。记住,咱们只有两千人,且多是步兵,不可冒进,需待将军派来的援军抵达后,再全力出击。”
四人皆是许褚心腹,深知他行事谨慎,当即齐声应道:“遵校尉令!”
接下来的三日,叛军果然停止了大规模攻城,只是偶尔派小股部队在城下试探。到了第四日清晨,城头的哨兵突然发现,叛军大营的炊烟比往日少了大半,且有不少士卒在拆卸帐篷,搬运物资。“将军!叛军要撤退了!” 哨兵的呼喊声传遍城头。
皇甫嵩与许褚立即登上城楼,用望远镜眺望叛军大营 —— 只见叛军各营一片混乱,韩遂的部下与马腾的部下甚至为了争夺一辆粮车大打出手,王国的亲兵在一旁竭力弹压,却根本无济于事。“时机到了!” 皇甫嵩眼中精光一闪,当即下令召集诸将议事。
中军帐内,诸将齐聚。盖勋、徐荣等中央军将领神情振奋,而董卓麾下的李傕、樊稠等西凉将领则面露犹豫。皇甫嵩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叛军已师老兵疲,粮草断绝,今日撤退,必是军心涣散,毫无斗志!我军若此时追击,定能大破叛军!”
话音刚落,董卓果然站出来反对:“左将军!万万不可!兵法有云‘穷寇莫追’!叛军虽退,却仍有十余万之众,若是他们狗急跳墙,拼死反击,我军恐会损失惨重!不如见好就收,守住陈仓,也算完成了朝廷交办的任务!”
皇甫嵩眉头一皱,正要驳斥,许褚却抢先开口,语气带着几分 “恳切”:“董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只是叛军若退回凉州,日后必卷土重来,届时朝廷又要耗费人力物力平叛。末将以为,可派一支精锐为前锋,先咬住叛军后队,扰乱其撤退秩序,待中军主力赶到,再全力合围。如此既能减少伤亡,又能确保胜利。”
他这番话既给了董卓台阶,又暗合皇甫嵩的心意。皇甫嵩当即顺势道:“仲康所言甚善!我即刻调一千骑兵、两千步兵与庐江军合并为五千人归你指挥,由你率部为前锋,先行追击;盖勋、徐荣各率三千步骑为左右翼,从两侧包抄;我亲率中军主力随后跟进!务必将叛军全歼于陈仓之外!”
董卓见许褚主动提出 “减少伤亡” 的方案,且自己无需打头阵,便不再反对,只淡淡道:“既然左将军已有决断,我便让李傕、樊稠率部配合,守住大营,防止叛军回袭。”
许褚心中冷笑 —— 董卓果然还是选择保存实力。但他并未点破,只是躬身领命:“末将领命!”
http://www.abcsee.cc/39969/3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