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离别前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百三十二章:离别前夕

  靖王府,听风阁密室。

  烛火通明,映照着萧景珩与沈清璃凝重的面容。北境的硝烟味仿佛已随着一封封急报,穿透千山万水,弥漫在这方寸之间。

  “明日朝会,我会当众请缨。”萧景珩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指尖点在地图上的雁回关,“二皇子必定极力阻挠,甚至可能抛出顾晏舟‘通敌’或‘畏战’的伪证。”

  沈清璃颔首,眸光清冽如寒泉:“他布局良久,绝不会让你轻易拿到兵权。朝堂之上,必有一场恶战。我们需做万全准备。”

  她说着,将一份名单推到萧景珩面前:“这是二皇子一党在六部及军中可能在此事上发声的官员名单,以及他们的一些……不甚光彩的把柄。必要时,可让温先生动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萧景珩扫过名单,上面不仅有名有姓,甚至标注了某些人的弱点、贪腐证据或是阴私秘事,详尽得令人心惊。他深深看了沈清璃一眼,她的璃网,比他想象的渗透得更深,也更加……不可或缺。

  “不够。”萧景珩沉声道,“朝堂之争我有把握应对。但我离京后,京城才是真正的险地。萧景琛若狗急跳墙,首要目标必是你与靖王府。”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玄铁令牌,上面浮雕着暗夜飞鹰的图案,气息古朴而森然。他将令牌郑重地放入沈清璃手中。

  “这是‘影卫’的至高统帅令,‘鹰符’。”萧景珩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见此符如见我。从此刻起,京中所有影卫,包括潜伏在各大臣府邸、皇宫内苑的暗棋,皆由你全权调动。隐鳞会留下来辅助你,他熟知所有人员与联络方式。”

  沈清璃掌心一沉,这枚小小的令牌,承载的是萧景珩在京城的全部暗装力量,是他经营多年的底牌之一。这份信任,重逾千斤。她没有推辞,紧紧握住鹰符,感受着那冰凉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与责任。

  “好。”她只回了一个字,却掷地有声。

  随即,沈清璃也取出一枚样式奇特的银哨,哨身刻着缠绕的璃花纹。“这是我璃网‘风羽卫’的调遣信物。”她将银哨递给萧景珩,“风羽卫共三十六人,精于潜行、刺杀、情报传递与医术。我已命其中十二人,由首领青鸾带领,混入你亲卫营中。她们不参与正面作战,只负责你的近身安全、情报核查以及与璃网北境分支的联络。若遇危急,吹响此哨,她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护你周全。”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然:“北境局势复杂,慕容灼诡谲,二皇子必有后手。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她们在,我……方能稍安。”

  萧景珩接过银哨,指尖划过那精致的纹路,心中暖流涌动。他知道,这同样是沈清璃麾下最核心的护卫力量之一。她这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他北上之路增添一份保障。

  “还有这个,”沈清璃又取出一只小巧的玉瓶,“薛神医以数十种珍稀药材秘制的‘清心丸’,能解百毒,关键时刻或可保命。只剩三粒,你带上。”

  萧景珩将玉瓶贴身收好,伸手将沈清璃揽入怀中,力道之大,仿佛要将她揉入骨血。他的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缱绻:“等我回来。待我平定北境,肃清朝纲,必以万里江山为聘,许你一世无双。”

  沈清璃依偎在他坚实的胸膛,听着他有力的心跳,鼻尖是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气。她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回抱住他,用行动表明她的决心。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他们是并肩作战的伙伴,是心意相通的恋人,更是命运与共的同盟。他将后背交予她,她亦将最锋利的刃赠予他前路。

  ---

  翌日,金銮殿。

  气氛肃杀凝重。龙椅上的皇帝面色沉郁,下方文武百官分立两旁,鸦雀无声。

  北狄使臣傲慢无礼的最后通牒言犹在耳,割地三百里,严惩顾晏舟,否则铁蹄踏平雁回关!是战是和,满朝争论不休。

  二皇子萧景琛率先出列,朗声道:“父皇,北狄势大,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然顾晏舟治军不力,引此大祸,已不堪为帅。当务之急,应选派沉稳持重之将,接掌北境兵权,一面整饬边防,一面与北狄周旋,寻求和平解决之道,避免生灵涂炭。”他推举的,正是他的心腹,镇威将军庞坤。

  立刻有数名官员附议,纷纷指责顾晏舟失职,主张换帅求和。

  “儿臣反对!”

  萧景珩踏步出班,声音清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身着亲王常服,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电,与平日温润形象判若两人。

  “北狄挑衅,意在侵我疆土,亡我之心不死!顾将军浴血沙场,保境安民多年,如今遭奸人暗算,生死未卜,岂能因敌国一面之词便定罪于忠良?此时换帅,军心必乱,正中北狄下怀!求和?割地求和无异于饮鸩止渴,只会助长敌寇气焰,让我朝国格丧尽!”

  他言辞铿锵,掷地有声,带着一股沙场特有的杀伐之气,让那些主和派官员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萧景琛脸色一沉:“七弟此言差矣!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若能以微小代价换取边境安宁,予民生息,方为上策!你年轻气盛,莫非要将国家拖入战火方才甘心?”

  “二哥口中的‘微小代价’,便是割让祖宗基业三百里?便是将护国有功的将领交由敌国处置?”萧景珩寸步不让,目光直视萧景琛,仿佛要穿透他虚伪的面具,“此等丧权辱国之举,与卖国何异?!我萧氏皇族,没有这等软骨头的子孙!”

  “你!”萧景琛被噎得面色铁青。

  “父皇!”萧景珩不再看他,转向御座,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北狄欺人太甚,国格不容玷污,疆土不容有失!儿臣不才,愿亲赴北境,接掌帅印,统率三军,迎战北狄!不破敌寇,誓不还朝!”

  声震殿宇,豪气干云!

  百官哗然。靖王虽素有贤名,但多年未曾亲临战阵,且此次对手是凶悍的北狄和神秘的“鬼帅”慕容灼,他能行吗?

  皇帝看着跪在殿中的儿子,眼中神色复杂。这个儿子,像极了他年轻的时候,有锐气,有担当。如今朝中畏战求和之风盛行,也确实需要一股力量来打破僵局。

  “陛下,万万不可!”萧景琛急忙劝阻,“七弟久疏战阵,且北境情况复杂,恐难当此重任!若再有闪失,我朝危矣!”

  “陛下,”一直沉默的温子然此时出列,躬身道,“靖王殿下文韬武略,心怀社稷。昔日曾于边境历练,熟知狄情。且殿下身份尊贵,亲临前线,必能极大鼓舞士气!臣以为,此乃稳定军心、震慑敌胆之上策。”

  紧接着,数名原本中立或倾向于靖王的官员也纷纷出言支持。沈清璃提供的那些“把柄”显然在此刻发挥了作用,一些原本摇摆的官员选择了沉默或倒戈。

  皇帝沉吟良久,目光扫过争执不休的臣子,最终落在萧景珩坚定无畏的脸上。

  “准奏。”皇帝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封靖王萧景珩为北境行军大总管,持天子节钺,总揽北境一切军政要务,即日点兵,开赴雁回关!”

  “儿臣,领旨!谢恩!”萧景珩重重叩首。

  萧景琛袖中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几乎掐入肉中,看着萧景珩接过虎符节钺,眼中充满了阴鸷与不甘。

  ---

  京城北门外,点将台。

  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十万精锐大军肃立,鸦雀无声,只有风吹旗幡的猎猎作响。萧景珩一身银甲,猩红披风,立于高台之上,阳光洒在他身上,恍若战神临世。

  沈清璃站在送行的官员女眷队列前方,一身淡紫色宫装,容颜清丽,目光沉静地望着高台上那个耀眼的身影。她身后,站着低眉顺眼的苏浅月。

  萧景珩做完战前动员,将碗中烈酒一饮而尽,随即摔碎酒碗,目光扫过台下,与沈清璃的视线在空中交汇。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之中。

  他转身,走下高台,翻身上马,动作流畅而矫健。

  “出征!”

  一声令下,号角长鸣,战鼓擂动。大军如同苏醒的巨龙,开始缓缓移动。

  沈清璃目送着队伍前行,看着那银甲红披风的身影逐渐融入行军的洪流。她面色平静,唯有袖中微微颤抖的手指,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澜。

  就在大军前锋即将消失在视线尽头时,沈清璃若有所感,目光微转,恰好对上了不远处女眷队列中,苏浅月投来的视线。

  苏浅月依旧保持着恭顺的姿态,唇角却勾起一抹极其诡异、混合着得意、怨毒与某种看好戏意味的弧度。那笑容一闪而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但其中蕴含的恶意,却如同冰锥,瞬间刺入沈清璃的心底。

  她为何在此刻露出这样的笑容?

  沈清璃心中警铃大作。苏浅月与二皇子关系匪浅,她这个笑容,绝非无的放矢!是二皇子还有后手?还是苏浅月本人……要趁萧景珩离京,对自己做什么?

  大军远去的烟尘尚未散尽,京城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新的暗流已悄然涌动。

  沈清璃收回目光,面色恢复了一贯的清冷,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凛冽的寒芒。

  无论是什么,她接着便是。
  http://www.abcsee.cc/40228/2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