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迈向纷争之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能量读数在百分之三点一的刻度线上微弱地闪烁着,如同风中残烛,映照着载体内部一片狼藉的景象。断裂的线缆偶尔迸发出一两颗细小的电火花,关节处传来的金属疲劳呻吟与能量回路过载后的灼痛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林默(灰烬行者)这具躯壳已濒临极限。他静立在爆炸坑边缘的阴影里,如同锈蚀的墓碑,与周遭死寂的废墟融为一体。

  意识深处,却是一片冰封般的冷静。劫录系统界面悬浮着,那条从掠夺者信息中剥离出的、通往“静滞裂隙”的路径,如同烙印般清晰。生存的本能压倒了一切犹疑与恐惧。留下,意味着能量枯竭,载体崩解,意识在虚无中消散,是注定的、缓慢的死亡。前行,纵然希望渺茫,生存概率被系统冷冰冰地评估为百分之十七点三,但那终究是一线生机,一线可能——获取“权限碎片”,掌握更高层次的力量,从而在这残酷新世界获得立足之资本的可能。

  他“看”着那个刺眼的概率数字,意念微动,将其从界面中彻底关闭。数字毫无意义,它无法衡量意志,无法预判变数。唯有行动,才能决定最终的结局。

  足底辅助推进器发出低沉的、近乎哀鸣的嗡鸣,推动沉重而残破的躯体离开了相对安全的阴影区域,正式踏上了这片被遗弃的、危机四伏的荒原。天空依旧是那片均匀得令人窒息的暗沉光幕,但林默的“目光”已不再局限于脚下的残骸与废墟。劫录系统的传感器全功率运转,如同最警惕的哨兵,将感知范围扩展到极限,细致地扫描着远方的地平线、扭曲的天空,以及空气中每一丝不寻常的能量涟漪。

  最初的行程,笼罩在一种死寂的压抑之中。翻越一座由巨大战舰龙骨扭曲而成的山脊时,远方的天际线上,一个巨大得令人灵魂战栗的阴影,正以某种恒定的、不容置疑的速度缓缓移动。那是一座金字塔形的庞然大物,表面覆盖着无数规律闪烁的幽蓝符文,其规模堪比移动的山脉,底部投射出数道探照灯般的巨大光柱,冰冷而有序地扫过下方广袤无垠的区域。它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但即便相隔数十公里,那股如同实质般的能量威压,已然让林默的载体本能地绷紧,每一个传感器都在尖啸着发出最高级别的威胁警报。这是系统的区域监控节点,一座移动的、代表着绝对秩序与权威的警戒塔。它的存在本身,就在无声地宣告:这片土地,仍在某个至高意志的严密监控之下。林默立刻将身形压到最低,如同蜥蜴般紧贴地面,融入岩石投下的狭窄阴影中,屏息凝神,直到那令人窒息的巨大阴影缓缓移出视线范围,才敢继续前进,内心对系统力量的庞大有了更直观的认知。

  穿越一片曾是繁华城市广场、如今只剩扭曲地基和零星散发着不稳定微光的能量水晶簇的区域时,异变陡生。一道刺目到极致的猩红色光束,毫无任何预兆地从极高的、光线都无法触及的天穹深处垂直落下,精准得令人心悸地击中远处一片看似与其他废墟无异的区域。没有预想中的惊天爆炸,只有一种更为恐怖的、物质被瞬间分解、基础规则被强行抹除的绝对寂静。光束持续照射约三秒,随即倏然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而原本那片废墟所在之地,只留下一个边缘光滑如镜、内部是纯粹虚无的圆形区域,仿佛世界被凭空挖去了一块。清道夫程序。系统在无情地清除那些不符合新世界规则的“bUG”或“异常残留物”。这一幕,比任何战斗都更深刻地烙印在林默的意识中,提醒他这个世界残酷的本质:任何不被允许的存在,都可能在任何时刻被无声无息地彻底抹去。

  他不得不再次调整路线,尽可能避开开阔地带,沿着地形起伏和大型残骸投下的阴影,进行更迂回、更谨慎的移动。途中,劫录系统数次捕捉到快速接近的能量签名,有时是灵巧的小型机械侦查单位,如同幽灵般掠过废墟;有时则是本地适应了恶劣环境的凶悍掠食兽,散发着贪婪的捕食欲。林默凭借升级后的环境感知和短距跃迁能力,结合对地形的精准利用,一次次在千钧一发之际提前规避,或利用复杂环境巧妙摆脱,竭力避免不必要的正面冲突。然而,每一次的警觉、每一次的规避机动,都在持续消耗着他本已濒临枯竭的能量储备,数值缓缓跌至百分之二点八的危险水平。载体内部的警报声似乎都因能量匮乏而变得有气无力。

  随着他不断靠近地图上标注的“静滞裂隙”方向,周围的环境开始呈现出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诡异的异样。光线变得扭曲,仿佛透过一块布满裂痕的透镜观察世界,远处的景物会产生短暂的重影或被不自然地拉伸。空气中原本均匀弥漫的能量粒子,此刻却像受热沸腾的油墨,开始出现毫无规律的诡异旋涡和肉眼可见的能量断层。重力场也变得极不稳定,时而感觉身体沉重如山,每一步都如同在粘稠的沥青中挣扎;时而又身轻如燕,仿佛下一刻就要脱离地面,飘向那扭曲的天空。空间结构本身,似乎正在失去其固有的稳定性,给人一种走在即将碎裂的冰面上的错觉。

  地势开始呈现出一种不祥的、向某个中心点塌陷的趋势。空气中开始出现一些悬浮的、半透明的晶体碎片,它们无视重力,静静地漂浮着,偶尔会因为难以预测的能量扰动而突然加速,如同出膛的子弹般射向随机方向,成为致命的流弹。林默不得不分出更多心神来规避这些飘忽不定的危险。脚下的大地也不再坚实,变成了一种由玻璃渣、金属粉末和未知结晶混合而成的不稳定物质,踩上去会发出令人牙酸的细微碎裂声。更危险的是,一些地面会毫无征兆地喷发出短促却温度极低的蓝色火焰,那是泄漏的液态能量与某种特殊物质接触后产生的异化反应,足以瞬间冻结并脆化载体装甲。

  劫录系统不断发出新的、更令人不安的警告:检测到局部空间曲率异常,时间流速出现微小,但可测量的偏差。这意味着,在这个区域,常识中的时空观可能失效。一步踏出,实际位移可能远超或远小于感知,一段看似短暂的旅程,可能耗费了客观上的漫长时间。这种环境对导航、判断乃至最基本的生存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一片相对开阔、却布满蛛网般深邃裂谷的地带,林默再次目睹了清道夫程序的执行。这一次的目标,是一个小型的、由环境中游离能量粒子偶然汇聚形成的能量聚合体,它散发着不稳定的、如同呼吸般明灭的光芒。那道熟悉的猩红死光如期而至,但在将那聚合体彻底抹除前的刹那,林默超载的传感器捕捉到一个极其细微的停顿——光束似乎极其短暂地“凝视”了目标一瞬。这个发现让他心底泛起寒意:系统的清理并非完全盲目机械,它似乎……也在观察、记录,甚至学习这个不断演变的新世界?这种带有“智能”色彩的迹象,比纯粹的毁灭更令人恐惧。

  继续艰难前行了数公里,一片诡异的“静默区”挡住了去路。踏入其中,万籁俱寂。不仅是外界的声音,连载体内部运转的微弱嗡鸣、能量流动的嘶嘶声,都彻底消失了,仿佛闯入了一个连声音概念都被剥夺的绝对真空。劫录系统的外部音频传感器接收到的只有一片死寂。更可怕的是,能量的波动在这里也变得极其微弱、迟缓,如同陷入粘稠的沥青潭。林默不得不耗费远超预期的宝贵能量,来维持载体的最基本运动机能。穿过这片令人窒息的区域,花费了主观感受上极其漫长的时间,当终于重新听到风声和远处能量扰动的噼啪声时,竟有一种恍如隔世、重获新生的错觉。

  最终,他停在了一处巨大的、超乎想象的深渊边缘。

  这就是地图上标记的终点——“静滞裂隙”的入口。

  与其说是峡谷,不如说是一道横亘在大地上的、狰狞可怖的、空间被强行撕裂后无法愈合的伤疤。其宽度目不可及对岸,深度更是如同直通地心,一片幽暗。两壁并非岩石或金属,而是不断流淌、变幻的暗色能量与破碎的空间碎片交织而成,仿佛液态的绝望凝固成了固态的深渊。向裂隙内望去,只有一片吞噬一切光线的、令人心悸的绝对黑暗。空气中传来持续不断的、低沉的嗡鸣,那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声音,而是空间结构在难以想象的应力下发出的、源自规则层面的痛苦呻吟。一种冰冷刺骨、粘稠得如同实质的压迫感,从裂隙深处弥漫而出,让林默载体的每一寸装甲都感到针扎般的寒意,意识核心也为之震颤。

  劫录系统的警报已从闪烁变为常亮,红色的光芒映照着内心的凝重:检测到前方区域的规则混乱度呈指数级飙升,物理常数在极小范围内剧烈波动,能量背景辐射呈现出高度无序性和强烈的侵蚀性。生存概率评估在此地已失去意义,每一步都将是未知的冒险。

  这里,是目的地,也可能是最终的坟墓。

  林默站在裂隙的边缘,传感器死死“盯”着那片扭曲的黑暗。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其中散发出的不寻常波动,既有令人心悸的、足以粉碎一切的危险,也混杂着一丝微弱的、仿佛源自世界本源的、奇异而诱人的吸引力。那里,或许有他梦寐以求的“权限碎片”,也可能潜伏着瞬间将他彻底湮灭的恐怖。

  没有回头路可走。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并不存在的“气”,将体内残存的所有劫力缓缓调动起来,不再是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极其精细地在体表编织成一层薄如蝉翼、却蕴含着他目前对规则最大理解程度的缓冲层,以期对抗前方那未知的规则侵蚀。随后,他迈出了坚定而沉重的一步,踏入了那片连最基本物理法则都为之扭曲、崩溃的——静滞裂隙。
  http://www.abcsee.cc/40865/3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