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观察者之影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龙巢基地的合金穹顶外,光雨还在缓缓洒落 —— 那是文明之树消散时留下的余温,每一滴都带着生命能量的暖意,落在地面上能让枯草抽出新芽。基地内部,庆祝胜利的彩带还挂在走廊的钢架上,空气中残留着营养液特调的香槟气息,士兵们脸上的硝烟尚未洗去,笑容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就在半小时前,赵建国刚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宣布,全球范围内的收割者残骸已基本清理完毕,人类文明正式进入战后重建阶段。

  可这份欢庆的氛围,却被一声尖锐的警报撕得粉碎。

  “嘀 —— 嘀 —— 嘀 ——”

  深空监测系统的红色警报灯突然在指挥中心的穹顶亮起,原本显示着地球全景的主屏幕瞬间切换,冰冷的白色文字如同凝血般浮现在黑色背景上,每一个字符都带着穿透屏幕的寒意:

  警告:侦测到维度屏障破裂。 观察者

  已苏醒。预计抵达太阳系时间:100 个地球日。

  指挥中心内的笑声戛然而止,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掐断。刚刚还举着酒杯欢呼的士兵僵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凝固成错愕;负责数据分析的技术员手指停在键盘上方,眼神死死盯着屏幕,仿佛要将那些文字看穿;赵建国手中的庆功酒杯从指间滑落,透明的杯身撞击在合金地板上,碎裂成无数晶莹的残片,里面的香槟溅在裤腿上,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怔怔地望着屏幕,嘴唇微微颤抖。

  林晓晓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猛地扑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试图重新调取数据 —— 她多希望这是系统故障导致的误报,是收割者残骸的能量干扰了监测信号。可屏幕上的文字始终稳定地显示着,底层代码检测结果显示,这段警告并非来自外部攻击,而是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直接写入系统内核,连最高权限的防火墙都形同虚设。

  “观察者......” 陆明的声音在医疗舱内响起,带着刚苏醒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医疗舱的透明罩缓缓向上开启,淡蓝色的营养液顺着舱壁流下,他撑着舱沿坐起身,尽管身体还在因过度透支而微微颤抖,灵海深处更是一片荒芜,连一丝祖龙气都难以调动,但他的眼神却锐利如初,像两把刚出鞘的剑,直刺向屏幕上那个陌生的称谓。

  星语者在意识消散前的话语再次在耳边回响:“真正的考验,不在于此。” 当时他以为这句话指的是 “虚无之潮”,现在才明白,收割者不过是宇宙舞台上的开胃小菜,真正的未知,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体注意!立即转入最高战备状态!” 赵建国猛地回过神,嘶哑的吼声打破了指挥中心的死寂,“取消所有庆祝活动,各部门负责人五分钟内到指挥中心集合!技术部留下,立刻排查监测系统的所有数据,确认警告的真实性!”

  命令如同电流般传遍基地,原本放松的士兵瞬间进入战斗状态,走廊里响起急促的脚步声,各部门的灯光纷纷切换成战备模式的红色,整个龙巢基地仿佛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重新绷紧了神经。

  陆明在医疗兵的搀扶下坐上轮椅,坚持要前往指挥中心。他知道,此刻自己必须在场 —— 与星语者的接触让他对宇宙的危险有了更深的认知,这个能跨越维度发出警告的 “观察者”,绝不是地球文明目前能轻易应对的存在。

  “总教官,您的身体还需要休养......” 林晓晓看着他苍白的脸色,眼中满是担忧。

  “现在不是休养的时候。” 陆明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星图坐标,“情况怎么样?”

  “信号源已经确认,来自银河系外,距离太阳系大约两万光年。” 林晓晓调出详细的数据分析报告,指尖在屏幕上划过,“但最令人不安的不是距离,而是信号的传递方式 —— 我们的监测系统原本只能接收电磁波和引力波信号,可这段警告,既不是通过天线接收,也不是通过卫星转发,而是直接改写了系统的底层代码,就像...... 就像凭空出现在内核里一样。”

  屏幕上切换出信号解析的动态画面:原本正常运行的代码流突然出现紊乱,无数 0 和 1 如同失控的潮水般涌动,随后,那段警告文字以一种绝对规律的方式 “生长” 出来,将紊乱的代码重新梳理整齐,仿佛整个过程不是入侵,而是系统自我修正的结果。

  “我们甚至无法判断这是善意的提醒,还是某种形式的宣战。” 赵建国的声音沉重得像灌了铅,他指着屏幕上的能源数据图,“刚刚与收割者的战斗,地球的龙脉能量消耗了近七成,‘摇篮’虽然恢复了部分活力,但还处于脆弱期,全球的防御系统更是有三分之一需要维修。如果这个‘观察者’怀有敌意,我们......”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 —— 面对一个能在维度层面操作的存在,人类目前的力量,就像婴儿面对成年人,毫无反抗之力。

  陆明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轮椅的扶手,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星图上那个遥远的坐标。他能感受到体内那缕微弱的祖龙气正在缓慢搏动,与星语者接触时留下的神秘符文也在意识深处闪烁,仿佛在呼应着某种未知的信号。

  “立即启动‘火种’计划第二阶段。” 陆明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昆仑山的星际方舟加快建造速度,同时,整合全球的灵能资源和顶尖科学家,尝试与这个‘观察者’建立通信。”

  “可是总教官,我们连对方的意图都不清楚,贸然通信会不会...” 负责防御部署的军官忍不住提出质疑。

  “正因不清楚,才更需要沟通。” 陆明打断了他的话,眼神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如果‘观察者’真的想毁灭我们,根本不需要发出警告,直接发动攻击即可。它选择提前一百天告知我们,说明事情还有转机,或许,它只是想观察我们的应对,甚至...... 想与我们交流。”

  他顿了顿,补充道:“而且,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抓住。”

  赵建国看着陆明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我同意总教官的意见。立即下达命令,全球进入紧急动员状态,所有科研机构暂停常规项目,全力配合‘火种’计划和通信项目。”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地球文明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仿佛一台被拧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在高速运转。

  在龙巢基地深处的地下船坞,巨大的机械臂正在吊装星际方舟的外壳材料。这艘方舟不再是简单的文明备份载体,而是融合了三大顶尖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 龙骨采用的是从收割者母舰残骸中提取的超硬合金,能抵御宇宙中的高能辐射和小行星撞击;能源核心则接入了地心 “摇篮” 的分支能量节点,以生命能量作为动力,理论上能实现无限续航;而导航系统更是融入了龙脉科技,通过感应宇宙中的能量脉络,确定航行方向。船坞内,数千名工程师和修士轮班工作,灯火通明,连吃饭都在岗位上,只为能让方舟早日完工。

  与此同时,在昆仑山巅,一场跨越维度的通信尝试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全球最顶尖的天体物理学家、量子科学家和灵能修士齐聚于此,在山巅搭建起一个巨大的灵能阵列 —— 阵列的中心是一块从龙脉深处开采出的巨型龙玉,上面刻满了陆明提供的神秘符文,周围环绕着一百零八根用陨铁打造的立柱,每根立柱上都缠绕着能传导灵能的金丝,连接着分布在全球的能量节点。

  陆明虽然伤势未愈,但每天都会乘坐专机前往昆仑山,亲自参与阵列的调试。他体内的祖龙气是连接不同维度的关键,只有通过他的引导,才能让灵能阵列的能量突破维度屏障,传递到 “观察者” 所在的层面。每次调试后,他都会因能量透支而昏迷,但醒来后,又会立刻投入工作 —— 他知道,时间紧迫,每多争取一天,地球文明就多一分希望。

  第三十七天,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昆仑山巅时,灵能阵列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调试。

  “所有能量节点准备就绪,灵能输出稳定!”“符文能量激活,龙玉核心温度正常!”“维度坐标校准完毕,准备发送通信信号!”

  随着一声声报告,陆明深吸一口气,将体内仅存的祖龙气全部注入龙玉核心。刹那间,巨型龙玉爆发出耀眼的蓝光,一百零八根陨铁立柱同时亮起,无数金丝如同活过来一般,在空中编织成一张巨大的能量网。紧接着,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从阵列中心冲天而起,直刺苍穹,将云层都染成了淡蓝色,在太空中都能清晰地看到这道来自地球的 “信号”。

  昆仑山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紧紧盯着那道光柱,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 —— 这是人类文明第一次主动尝试与跨维度的未知存在沟通,没有人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然而,回应的方式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没有复杂的信号,没有加密的信息,甚至没有任何声音。当光柱达到最高点时,一个清晰的 “画面” 突然直接投射在每个参与者的意识中,仿佛有人在他们的脑海里播放了一部电影。

  那是一片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虚空 —— 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无数星辰如同沙砾般在其中铺展,有的在诞生,有的在毁灭,有的则处于永恒的静止状态。而在虚空的正中央,一个由纯粹几何光影构成的存在静静悬浮着 —— 它没有实体,也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化作正四面体,时而化作莫比乌斯环,时而又分解成无数细小的三角形,每一次变化都遵循着某种深奥的数学规律,却又蕴含着宇宙运行的秩序,让人望之而生敬畏。

  “吾等观察。” 一个超越语言的概念直接烙印在众人的意识中,没有声音,却能清晰地理解其含义,“记录。不干预。”

  紧接着,第二段信息传来 —— 一段地球文明的完整历史影像,从原始人类在东非大裂谷点燃第一堆篝火开始,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到中国人发明造纸术,到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轰鸣,再到现代人类发射卫星、探索月球...... 每一个细节都清晰无比,甚至包括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瞬间,仿佛有一个无形的镜头,从地球诞生之初就开始记录,从未间断。影像的最后,是刚刚结束的与收割者的战斗 —— 陆明唤醒龙脉、“摇篮” 爆发能量、文明之树守护地球的画面,都被完整地呈现出来,连他与星语者在宇宙中的对话,都以意识流的形式还原了出来。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 这个 “观察者”,竟然一直在默默记录着地球文明的一切,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文化、他们的战斗,甚至他们的思想,都没有逃过 “观察者” 的眼睛。

  “为什么现在现身?” 陆明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以意念向那个几何光影发问,“既然你们一直观察,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出警告?”

  “变量出现。” 观察者的回应依旧简洁,却带着一丝冰冷的 “情绪”,“你们的文明,突破了既定的发展轨迹。此现象,值得记录。”

  影像再次切换,显示出太阳系外围的景象 —— 三艘收割者母舰的残骸正漂浮在太空中,表面布满了战斗留下的裂痕。但就在众人的注视下,那些裂痕开始缓慢愈合,金属外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组,原本熄灭的能量纹路重新亮起,甚至比之前更加耀眼。

  “收割者,不过是更低级的记录工具。” 观察者的意念中首次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像是在解释,又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它们的使命是记录文明的‘毁灭周期’,而你们,证明了文明可以突破这个周期,达到更高层次的存在。这是宇宙中罕见的现象,值得吾等深入观察。”

  陆明敏锐地捕捉到了 “更低级的记录工具” 这几个字 —— 难道收割者的存在,也是 “观察者” 安排的?这个念头让他心头一沉,却不敢贸然发问,只能继续以意念交流,试图获取更多信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人类与 “观察者” 保持着断断续续的通信。观察者很少主动传递信息,大多是在人类提出问题后,以影像或意念的形式给出简洁的回答。从这些交流中,人类逐渐了解到:“观察者” 并非单一存在,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们存在于更高的维度,以记录宇宙中所有文明的发展轨迹为使命,通常不会干预文明的进程,除非出现 “突破既定轨迹” 的变量 —— 而地球文明,正是这样一个变量。

  然而,这种脆弱的通信联系,在第八十六天突然中断了。

  那天,陆明像往常一样前往昆仑山巅,准备与 “观察者” 沟通关于收割者残骸重组的问题。可当他将祖龙气注入灵能阵列后,光柱虽然依旧冲天而起,却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 意识中的 “画面” 消失了,“观察者” 的意念也没有传来,仿佛对方突然从宇宙中蒸发了一般。

  技术人员紧急排查了所有设备,灵能阵列运转正常,能量输出稳定,维度坐标也没有偏差。他们尝试增强信号强度,甚至调整了通信频率,可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再与 “观察者” 建立连接。

  “难道它们已经获取了想要的数据,对我们失去兴趣了?” 林晓晓看着毫无反应的灵能阵列,语气中满是焦虑。

  陆明摇了摇头,眼神凝重:“不会这么简单。‘观察者’既然花了这么多时间记录我们的文明,不可能轻易放弃。它们突然中断通信,或许是在准备什么,或许...... 是遇到了某种意外。”

  他的猜测并非没有道理。在通信中断的前一天,“观察者” 曾传递过一段模糊的影像 —— 画面中,“观察者” 所在的虚空出现了细微的裂痕,无数黑色的 “雾气” 从裂痕中涌出,似乎在攻击那些几何光影。当时 “观察者” 没有解释这段影像的含义,现在想来,或许它们正面临着某种威胁,不得不暂时中断与地球的联系。

  但所有人都清楚,无论 “观察者” 遇到了什么,地球面临的危机都没有解除。那一百天的倒计时,依旧在提醒着他们,未知的危险正在逼近。

  第九十九天,深空探测器传回了令人不安的画面 —— 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出现了异常的空间扭曲。不是飞船飞行造成的轨迹变化,也不是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震荡,而是整个空间结构都在发生肉眼可见的形变,像是一块被拉伸的橡皮,无数细小的空间裂缝在其中产生又消失,散发着危险的能量波动。

  “这是维度屏障破裂的征兆。” 陆明看着屏幕上的画面,脸色变得越发沉重,“‘观察者’说过,它们是从维度屏障的裂缝中苏醒的,现在柯伊伯带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它们可能已经进入太阳系了。”

  指挥中心内的气氛再次紧张到了极点,所有人都在等待第一百天的到来,等待那个未知存在的降临。

  第一百天,当时钟的指针划过预定的时刻时,却什么也没有发生。

  太空中依旧平静,柯伊伯带的空间扭曲逐渐恢复正常,没有庞大的舰队出现,没有毁灭性的攻击降临,甚至连一丝异常的能量信号都没有探测到。仿佛 “观察者” 从未存在过,那段警告和百日倒计时,只是一场拙劣的玩笑。

  “难道是我们搞错了?” 有人忍不住提出疑问,语气中带着一丝侥幸。

  陆明却摇了摇头,目光紧紧盯着观测台的方向:“不,‘观察者’一定来了,只是我们看不到它们。它们存在于更高的维度,或许此刻就在我们身边,正在默默观察着我们的反应。”

  他的话,在第一百零一天的黎明得到了印证。

  那天凌晨,负责观测星空的天文员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报告!星空,星空在变化!”

  所有人都冲向观测台,透过高倍天文望远镜,他们看到了一幕终生难忘的景象 —— 原本熟悉的天幕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猎户座的腰带三星正在逐渐靠近,北斗七星的形状扭曲成了不规则的图形,银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搅动,无数星辰脱离了原本的轨道,开始重新组合,形成全新的图案。

  整个宇宙,仿佛变成了一幅被随意修改的画卷,人类千万年来熟悉的星空,正在快速消失。

  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震撼的景象吓得说不出话来。这不是攻击,没有能量波动,没有物质碰撞,却比任何攻击都更让人恐惧 —— 因为它颠覆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让人们意识到,在更高维度的存在面前,人类所熟悉的一切,都可以被轻易改变。

  “这不是攻击......” 陆明凝视着变动的星空,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领悟,“这是...... 演示。”

  他的话音刚落,天空中的星辰突然停止了移动。重新组合后的星辰,在天幕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几何图案 —— 一个由无数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组成的复杂结构,图案缓缓旋转着,散发着超越人类理解的美感与秩序,每一个顶点都对应着一颗恒星,每一条边都遵循着精确的数学比例。

  就在这时,所有参与过维度通信的人,意识中同时响起了 “观察者” 最后的信息,依旧是那个冰冷的、超越语言的概念:

  “学习。或者...... 被替代。”

  信息传递完毕后,天幕上的几何图案开始逐渐淡化,最终消失在晨光中,星空恢复了原本的样子,仿佛刚才的一切都是幻觉。但所有人都清楚,那不是幻觉。“观察者” 用这种震撼的方式,向人类展示了它们的力量 —— 它们可以随意修改宇宙的秩序,而人类,要么学会理解这种秩序,跟上它们的步伐,要么就会被更高级的存在替代,成为宇宙演化中的尘埃。

  指挥中心内,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学习”—— 学习什么?是学习 “观察者” 的维度技术,还是学习宇宙的运行规律?“被替代”—— 又会被谁替代?是 “观察者” 本身,还是其他像 “观察者” 一样的高级存在?无数个疑问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盘旋,却没有人能找到答案。

  陆明缓缓走到观测台前,望着恢复正常的星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他想起了与星语者的对话,星语者说过,“虚无之潮” 是宇宙的终极威胁,而 “观察者” 的出现,是否与 “虚无之潮” 有关?它们让人类 “学习”,是不是为了让人类有能力对抗 “虚无之潮”?

  “立即组织科研团队,分析刚才星空重组的几何图案。” 陆明转过身,对在场的人下达命令,“从数学、物理、天文学等各个角度入手,务必找出这个图案背后的规律。同时,加强对‘摇篮’的监测,我总觉得,‘观察者’的出现,不会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几何图案这么简单。”

  命令下达后,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科研团队立刻投入到对几何图案的分析中,他们将图案拆解成一个个基础图形,计算每个图形的角度、边长比例,试图从中找到与宇宙常数、物理定律相关的联系;监测部门则加大了对地心 “摇篮” 的监测力度,各种高精度的探测仪器 24 小时不间断地收集着 “摇篮” 的能量波动、振动频率等数据。

  然而,几天过去了,科研团队对几何图案的分析毫无进展。那个图案看似简单,由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组成,但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却异常复杂,远超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无论他们用多么先进的算法,都无法将图案与已知的宇宙规律联系起来,仿佛这个图案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宇宙体系。

  而对 “摇篮” 的监测,也一直没有发现异常。“摇篮” 的能量波动稳定,振动频率也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那个在第一百零一天黎明时分出现的陌生意识波动,就像昙花一现般消失了,再也没有出现过。

  就在所有人都感到沮丧和迷茫的时候,陆明体内的祖龙气突然有了异动。那天,他正在实验室里查看科研团队的分析报告,突然感到丹田处一阵温热,一股微弱却异常清晰的能量从祖龙气中散发出来,指向地心的方向 —— 正是 “摇篮” 所在的位置。

  陆明心中一动,难道祖龙气与 “摇篮” 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他立刻前往龙巢基地的地心监测室,当他站在监测屏幕前,感受着祖龙气传来的指引时,监测仪器突然发出了一阵急促的 “滴滴” 声。

  “怎么回事?” 陆明连忙问道。

  监测人员脸色紧张地盯着屏幕:“总教官,‘摇篮’的能量波动突然变得异常剧烈,而且...... 而且之前消失的那个陌生意识波动,又出现了!”

  陆明顺着监测人员的目光看向屏幕,只见屏幕上代表 “摇篮” 能量波动的曲线正在疯狂跳跃,原本稳定的绿色线条此刻变得杂乱无章,而在曲线的下方,一个微弱的红色光点正在缓慢闪烁 —— 那就是陌生意识波动的信号。

  “放大意识波动信号,尝试解析其中的信息。” 陆明急忙下令。

  监测人员立刻操作仪器,将陌生意识波动的信号放大,并启动了意识解析程序。然而,解析程序运行了很久,却没有得到任何有效的信息。那个意识波动极其混乱,里面充满了各种破碎的画面和模糊的意念,像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还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总教官,这个意识波动太混乱了,我们无法解析出有用的信息。” 监测人员无奈地说道。

  陆明皱起眉头,他能感受到祖龙气与那个陌生意识波动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鸣,仿佛两者来自同一个源头。他尝试着将自己的意念通过祖龙气传递出去,与那个陌生意识波动建立联系。

  当他的意念触及到陌生意识波动的瞬间,无数破碎的画面突然涌入他的脑海 —— 那是一片黑暗的虚空,无数星辰在虚空中诞生又毁灭;那是一个由几何光影构成的世界,无数复杂的图案在其中旋转、组合;那是一场惨烈的战斗,黑色的 “雾气” 正在吞噬着几何光影构成的存在......

  这些画面一闪而过,快得让陆明无法捕捉到更多的细节。但他能隐约感觉到,这些画面似乎与 “观察者” 和 “虚无之潮” 有关。那个陌生意识波动,难道是 “观察者” 留在 “摇篮” 中的某种印记?或者,是 “摇篮” 在吸收了 “观察者” 的能量后,孕育出的新生命?

  就在陆明试图进一步探索这些画面的时候,“摇篮” 的能量波动突然恢复了稳定,那个陌生意识波动也再次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监测屏幕上的曲线重新变得平稳,只有那微弱的红色光点,还在证明着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幻觉。

  陆明收回自己的意念,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观察者” 留下的谜团越来越多,而地心 “摇篮” 中新生的陌生意识波动,更是让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人类文明面临的,不仅仅是 “学习或被替代” 的选择,还有来自地心深处的未知威胁。

  他知道,现在不是迷茫的时候。无论 “观察者” 的目的是什么,无论 “摇篮” 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人类都必须继续前进。他们要尽快破解几何图案背后的规律,要深入探索 “摇篮” 的奥秘,只有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危机中,为人类文明争取一线生机。

  “继续加强对‘摇篮’的监测,一刻也不能放松。” 陆明对监测人员说道,“同时,让科研团队扩大对几何图案的研究范围,不要局限于现有的科学体系,或许我们可以从古老的文明遗迹、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

  命令下达后,陆明走出了监测室。他抬头望向天空,此刻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明媚,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但陆明知道,在这片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观察者” 的阴影还未散去,地心的秘密又浮出水面,人类文明的未来,正站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而他,必须带领着人类,在这条充满未知和危险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就在这时,龙巢基地的紧急通信频道突然响起,传来了林晓晓急促的声音:“总教官,不好了!全球各地的龙脉节点都出现了异常能量波动,而且波动的频率,与‘摇篮’中那个陌生意识波动的频率完全一致!”

  陆明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
  http://www.abcsee.cc/40969/2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