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第293章 学习生活,江澈的“花式摸鱼”大法!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93章 学习生活,江澈的“花式摸鱼”大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那份一千字的检讨,江澈只用了一个小时就写完了。

  没有深刻的反思,没有痛彻心扉的悔悟,更没有对未来的慷慨陈词。他从网上找了几篇范文,取其骨架,再用自己上一世练就的笔杆子功夫,填充进一些不痛不痒的官样血肉。通篇文字工整,对仗严谨,逻辑清晰,态度诚恳得像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

  每一个字都表达了歉意,但连在一起,却读不出半分真情实感。

  这是一种高级的敷衍,一种在体制内浸淫多年才能掌握的“废话文学”艺术。既能满足形式上的所有要求,又能确保不泄露任何真实的思想和才华。

  第二天一早,他将这份完美的“作品”交给了班主任林博。林博接过检讨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推了推眼镜,说了一句:“字不错。”

  江澈心中警铃微作,面上却谦恭地笑了笑,转身离开。

  “字不错”,可以是夸奖,也可以是“除了字,一无是处”的另一种表达。这位林老师,比他想象中要难对付。

  不过,这并不影响江澈执行他筹划已久的“摸鱼大计”。

  党校的课程正式开始。

  上课的地点在主楼的一间阶梯大教室,能容纳几百人。学员们的位置是固定的,按照姓氏笔画排列。江澈的名字不前不后,被安排在了教室中部靠走道的位置。

  这是一个糟糕的“摸鱼位”。前后左右都是人,抬头就是讲台,老师的目光可以毫无阻碍地扫射过来,任何小动作都无所遁形。

  开课第一天,江澈就向班委提出了换座位的申请。

  理由冠冕堂皇:“我有点畏光,那个位置的灯光太亮,看久了眼睛不舒服,能不能麻烦帮我调到后面角落里光线暗一点的位置?”

  班委是个从某部委来的处长,戴着金丝眼镜,一脸精明。他看了看江澈,又看了看那个所谓“灯光太亮”的位置,眼神里闪过一丝疑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毕竟,没人会跟一个“身体不适”的同学计较一个无关紧要的座位。

  于是,江澈如愿以偿地搬到了最后一排,最靠窗的角落。

  这里,是他的“应许之地”。

  后背靠着墙,给了他十足的安全感。左手边是窗,可以随时眺望远方,让思绪自由飞翔。前面是层层叠叠的人头,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完美地阻隔了来自讲台的视线。

  他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摸鱼工事”。

  桌上摆着三本书。最外面是一本打开的、摊开的笔记本,上面工整地抄写着课程标题。笔记本旁边,立着一本厚达千页的《资本论》,像一堵坚实的城墙。而在《资本论》的掩护下,一本封面已经磨损的《笑傲江湖》,被悄悄地打开。

  讲台上的教授,是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泰斗,正用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慷慨激昂地分析着未来十年的国际经济格局。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产业链的顶端,掌握核心技术,才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前排的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奋笔疾书,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金句。

  而江澈,则在令狐冲和任我行西湖底下的地牢里,跟着他们一起研究吸星大法。当田伯光被不戒和尚套上铁环的时候,他甚至紧张得差点忘了呼吸。

  偶尔,教授的目光会扫向后排。江澈的【摸鱼雷达】会提前发出微弱的预警。他便会立刻从金庸的江湖里抽身,抬起头,目光越过前排的人头,望向讲台,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恰到好处的、正在思考艰深问题的迷茫与深邃。

  那表情仿佛在说:老师,您刚才提到的那个关于货币超发与资产泡沫的联动模型,似乎与我之前在瀚海省实践中遇到的情况有所出入,这背后的逻辑值得深思。

  实际上,他脑子里想的是:令狐冲这小子,怎么又在吐血了?

  一堂课九十分钟,他能用六十分钟在江湖里快意恩仇,用二十分钟神游天外,最后十分钟则用来整理“听课笔记”——把《笑傲江湖》里精彩的打斗场面,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草书,写在笔记本的角落里。

  一上午的课下来,别的学员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思考,而江澈,收获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和一段关于人性与自由的感慨。

  他觉得很充实。

  如果说上大课是摸鱼的初级阶段,那么下午的分组讨论,则是考验摸鱼功力的进阶考场。

  学员们被分成十人一组,就上午的课程内容进行讨论。这是精英们展示自己才华、构建人脉、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的最佳舞台。

  江澈所在的小组,堪称“卷王集中营”。

  组长是京城某核心部委的年轻处长,口才便给,理论功底扎实。组员里有从沿海经济大省来的市长助理,有西部某省最年轻的厅级干部,还有一个是国企的副总。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讨论一开始,气氛就异常热烈。

  “我认为,教授上午提到的‘双循环’格局,其核心不仅在于扩大内需,更在于重构我们的供应链安全体系……”京城处长率先抛出了自己的观点,引经据典,高屋建瓴。

  “我同意王处长的看法,但我想补充一点。”市长助理立刻接上话,“在我们省的实践中发现,打通内循环的堵点,关键在于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说到市场,我们国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其实是……”

  每个人都在拼命地输出观点,展示自己的见识和水平。话语的交锋中,夹杂着智慧的火花和隐秘的较量。

  江澈坐在角落里,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脸上挂着万年不变的微笑。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时而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仿佛完全沉浸在大家的精彩发言中。

  实际上,他在用【共情之力】分析每个人的微表情。

  王处长每次发言后,都会下意识地看一眼女组员,看来他想在她面前表现。市长助理一直在转笔,说明他内心很紧张,急于证明自己不比京官差。国企副总则一直在喝水,他的发言看似务实,实则空洞,只是为了不掉队而发言。

  真有意思。

  “江澈同志,你有什么看法?”

  不知不觉,所有人都已经发过言了,话题的皮球,终于滚到了江澈的脚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们对这位履历惊人,却沉默寡言的同学,充满了好奇。尤其是他开学第一天那“惊世骇俗”的迟到,更是给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江澈放下了茶杯。

  他清了清嗓子,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缓缓开口。

  “我觉得,大家说得都很好,很全面。”

  他先用一句万能的废话,肯定了所有人。

  “王处长的理论高度,李市长的实践经验,还有张总的一线视角,都让我深受启发。”

  他精准地点出每个人的名字和发言核心,表示自己一直在认真听。

  然后,他话锋一转。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复杂,牵涉到宏观与微观、国内与国际、理论与实践等多个维度。刚才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基本上已经把问题讲得很透彻了。”

  小组里的气氛,开始变得有些微妙。大家听出来了,他说了半天,一句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

  “所以……”京城处长追问道,“你的结论是?”

  江澈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使出了系统的被动技能【一键三连】之终极奥义——不粘锅。

  “所以,我认为,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方向,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

  他说完了。

  全场寂静。

  每个字都对,每个字都无比正确,每个字都可以在任何一份报告里找到。但组合在一起,却像一杯温吞的白开水,解渴,但毫无味道。

  他完美地避开了所有可能的观点交锋,既没有支持谁,也没有反对谁,更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观点。他像一个圆滑的太极宗师,把所有人的力道都化解于无形。

  京城处长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无从反驳。你能说他对吗?他什么都没说。你能说他错吗?他说的每一句都是真理。

  最终,他只能干巴巴地总结了一句:“江澈同志的总结很到位。”

  讨论会结束,江澈第一个起身离开,婉拒了小组一起去食堂吃饭的邀请。

  “不了,谢谢大家,我宿舍里还有点事。”

  他回到宿舍,关上门,从书包里拿出下午的战利品——一本崭新的《天龙八部》。

  他躺在床上,翻开书页,乔峰正在聚贤庄大开杀戒。

  窗外,夕阳正好。校园的广播里,开始播放新闻。走廊上,传来学员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说笑声。

  整个世界都在忙碌,在社交,在进步。

  而江澈,只想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看着乔峰打完这一架。

  几天下来,江澈成了班上最特殊的一个存在。

  他独来独往,从不参加任何饭局和集体活动。上课永远坐在最后一排,讨论会永远只会“点头、微笑、说得好”。除了上课和吃饭,没人能在校园里找到他。

  他就像一个幽灵,一个生活在集体中的“隐形人”。

  这种“不合群”,在党校这种环境里,本该是被孤立的对象。但奇怪的是,同学们看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复杂。

  “这个江澈,到底什么来头?太神秘了。”

  “我感觉他不是不合群,是……不屑于合群。”

  “没错,你看他,永远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我们讨论得面红耳赤,在他眼里,可能跟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我听说了,他的结业论文,在瀚海省的时候,就直接惊动了中央。这种人,脑子里装的东西跟我们不一样。他可能觉得我们的讨论太浅了,懒得开口。”

  “这叫大智若愚,这叫韬光养晦!你们不懂,这才是真正的高人!”

  江澈的“摸鱼”行为,经过学员们的“迪化”脑补,被解读成了一种深不可测的城府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他越是沉默,别人越觉得他高深。

  他越是疏离,别人越觉得他背景通天。

  江澈对此一无所知,他正为自己成功达成的“三零”成就而沾沾自喜。

  【叮!恭喜宿主达成摸鱼成就:【完美隐身一周】!奖励摸鱼点数100点!】

  【当前摸鱼环境评级:优秀。请宿主再接再厉,将躺平进行到底!】

  江澈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心情愉悦。他感觉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在党校的生存法则,未来一年的美好生活,正在向他招手。

  然而,第二天下午,当他从食堂吃完饭回到宿舍时,却发现门缝里,塞着一张小小的纸条。

  他疑惑地捡起来,打开。

  纸条上,是两行遒劲有力的钢笔字。

  “江澈同志:

  明天的课堂辩论,请你作为正方一辩,做开篇立论。”

  落款是两个字:林博。
  http://www.abcsee.cc/41187/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