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全场寂静,连教授都愣住了!
推荐阅读: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神级插班生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不败战神
超能黄金瞳
贾二虎温茹玉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会呼吸的城市?”这六个字,像一阵风,吹散了教室里刚刚凝结的紧张空气,却带来了一片更深沉的,混杂着迷茫与好奇的静谧。
会呼吸?城市是钢筋水泥的死物,怎么会呼吸?
所有人都看着讲台上的江澈,试图从他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解读出这个匪夷所思的比喻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
江澈没有卖关子。他知道,到了这个地步,任何拖延都会被视为心虚。他必须一鼓作气,用一个无法辩驳的逻辑闭环,彻底堵死所有人的疑问,然后才能换来他渴望的清净。
“是的,会呼吸。”他重复了一遍,声音清晰,“我们习惯把城市看作一台机器,投入资源,产出产品。但如果我们把它看作一个生命体呢?”
他的目光转向林博,那个将他逼入绝境的老教授。
“林老师刚才的问题,问到了根子上。工厂和森林,短期和长期,生存和愿景,如何取舍?我的答案是,不取舍。我们要做的,不是在两者之间选一个,而是让工厂,长在森林里;让森林,成为工厂的一部分。”
这个回答,让林博的眉头锁得更深了。这听起来像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诡辩。
江澈继续道:“一个会呼吸的生命体,有吸气,有呼气。城市的‘吸气’,就是它从外界获取资源的过程。传统的城市,吸的是什么?是煤炭、石油、土地指标、廉价劳动力。这种吸气,是掠夺式的,粗暴的,吸完了,城市也就窒息了。”
“而一个会呼吸的城市,它吸的是什么?是阳光,是风,是文化,是创意,是人的情感和梦想。”
他伸出一根手指。
“在瀚海,我们面对的是无尽的戈壁和盐湖。传统思维是,这里什么都没有。但换个角度,这里有全世界最丰沛的阳光。于是,我们用光伏板去‘吸’阳光,把能源转化出来,再去淡化盐湖里的咸水。阳光是无限的,咸水是废料,我们用无限的资源,把废料变成了宝贵的淡水资源。这个过程,就是一次健康的‘吸气’。它没有消耗不可再生的资源,反而创造了新的价值,吸引了新的产业。”
这是“西海工程”的内核。王处长等熟悉国家大政方针的学员,眼神瞬间亮了。他们知道“西海工程”,但从未有人从这个角度去解读过它。原来,那不仅仅是一个能源项目,它背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哲学!
江澈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城市的‘呼气’,就是它向外输出价值的过程。传统的城市,呼出的是什么?是标准化的工业品,是Gdp报表上的数字。这种呼气,是单一的,冰冷的。”
“而一个会呼吸的城市,呼出的是什么?是独特的体验,是动人的故事,是可供模仿的生活方式。在云州,我们面对的是一片破败的老城区,大拆大建,成本高,而且会抹掉城市的记忆。我们做了什么?‘绣花’。我们修复了老宅,引进了文创小店,保留了每一条小巷的名字和它背后的故事。它呼出的,不再是拆迁后的瓦砾,而是一种‘慢生活’的文化信号。这种信号,比任何招商引令都更有吸引力,它吸引来的人,不是来工作的,是来生活的。他们带来的消费,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消费,而不是功利性的投资。”
李市长助理的身体猛地一震。他就是从沿海经济大省来的,他们那里拆了无数老街区,建起了一座座崭新的cbd,可城市好像越来越没有味道了。江澈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讲到这里,江澈的目光重新回到林博身上。
“现在,我们来回答林老师的问题。工厂和森林的矛盾。这个矛盾的本质,是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冲突。但如果我们能为城市构建一个‘肺’呢?一个能够进行气体交换、能量循环的系统?”
“这个‘肺系统’,我称之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什么叫‘产业生态化’?就是让工厂模仿森林的逻辑。森林里没有废物,一棵树的落叶是另一棵树的养料,动物的粪便是土地的肥料。我们的工业园,为什么不能这样?一个化工厂排出的余热,可以供给旁边的居民区供暖;一家食品厂的有机废料,可以成为饲料厂的原料。产业链首尾相连,循环往复。这样一来,工厂就不再是单纯的索取者和污染者,它本身就成了一个小型的、高效的生态系统。”
“而什么又叫‘生态产业化’?就是让森林本身,变成一座‘工厂’。在瀚海的北部,我们种下了一道千里的绿色长城,用来防风固沙。但我们种的不是没有经济价值的纯防护林,我们种的是沙棘,是梭梭,是肉苁蓉。沙棘可以做饮料,梭梭根下可以接种肉苁蓉,林下还可以养鸡。治沙的投入,通过这些经济作物,变成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入。这片‘森林’,本身就成了一座巨大的、绿色的、可持续的‘工厂’。它既保护了生态,又解决了民生。”
“当产业像森林一样循环,当森林像工厂一样产出,请问,林老师,我们还需要在两者之间,做出痛苦的选择吗?”
江澈的话音落下。
他将自己这几年,在系统的“逼迫”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搞出来的所有项目,用一条全新的逻辑线,完美地串联了起来。
烂尾楼的酒庄,是“叙事”能力的觉醒。
云州老城的改造,是“心智空间”的占领。
瀚海的“西海工程”,是健康的“吸气”。
“绿色长城”的林下经济,则是“生态产业化”的实践。
这些原本孤立的、看似是他运气好碰上的“神来之笔”,在这一刻,被他整合成了一套系统、完整、且经过实践检验的宏大理论。
教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这种寂静,比他发言前的那种,更加深沉,更加厚重。
如果说,之前的寂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充满了期待和不确定。
那么此刻的寂静,就是风暴过后的真空,所有人的思维都被抽空了,大脑一片空白,只剩下嗡嗡的回响。
“叙事经济学”、“呼吸城市”、“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这些全新的词汇和概念,像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每个人的脑海里接连引爆,将他们固有的知识体系,炸得粉碎。
他们呆呆地看着讲台上的那个年轻人。
他明明还是那副慵懒的样子,甚至还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仿佛刚才那番话,真的只是随口说说。
可是在所有人眼中,他的形象已经彻底变了。
他不再是一个履历惊人的年轻干部,不再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理论大神”。
他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宗师。
他不是在解释一个理论,他是在创造一个理论。
他不是在回答问题,他是在定义未来。
反方席位上的张副总,手中的笔,“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目光空洞,嘴里无意识地喃喃自语:“让森林……成为工厂……”
正方席位上的西北干部,看着江澈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崇拜,而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虔诚。
王处长和李市长助理,则是不约而同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又在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后,尴尬地缓缓坐下。他们对视一眼,眼神里只剩下苦笑。
什么叫差距?
这就是差距。
他们还在争论应该走哪条路,而江澈,已经自己修好了一条通天大道,并且把路牌都给立好了。
所有学员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教室的最前方。
他们想看看,那位真正的大神,那位国内经济学领域的泰斗,林博教授,此刻是什么反应。
林博教授,还站在讲台的另一侧。
他没有坐下,也没有说话。
他就那样站着,一动不动,像一尊石化的雕像。
他的眼镜,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他摘了下来,拿在手里。那双平时总是闪烁着睿智和审视光芒的眼睛,此刻,却写满了一种复杂的情绪。
有震惊,有欣赏,有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棋逢对手,甚至……是高山仰止的震撼。
他研究了一辈子的经济学,从凯恩斯到哈耶克,从古典主义到新自由主义,所有的理论他都了如指掌。
可江澈刚才说的那一套,他闻所未闻。
那不是西方任何一个经济学流派的理论,也不是对现有理论的简单修补。
那是一套根植于中国这片土地,从实践中生长出来,充满了东方哲学智慧的,全新的思想体系。
它宏大,却不空洞。
它理想,却有路径。
它解决了困扰了学术界和政界几十年的那个终极难题——发展与保护的平衡。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分钟,也许是十分钟。
林博教授终于动了。
他缓缓地,郑重地,将手中的眼镜,重新戴上。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全场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动作。
他对着讲台另一侧的江澈,微微地,欠了欠身。
那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姿态,也不是长辈对晚辈的姿态。
那是一种,一个学者,对另一种更高级的智慧,所表达的,最纯粹的敬意。
“江澈同志……”
林博教授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激动。
“你刚才说的这些……能不能,再详细地讲讲?”
http://www.abcsee.cc/41187/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