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官场:我真不想当卷王! >第299章 江澈的烦恼:我只想当个学渣啊!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299章 江澈的烦恼:我只想当个学渣啊!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门外,林博教授的脸在猫眼的光学畸变下,显得有些失真,但那和煦的笑容,却分毫未减,反而透着一股不容拒绝的穿透力。

  “江澈同学,开门呐,我知道你在里面。”

  声音温和,像是邻家伯伯在喊自家孩子吃饭。

  江澈感觉自己的头皮像是被无数根细针扎过,瞬间麻了。他脑海里,那个刚被抬上救护车的海绵宝宝小人,直接从担架上坐了起来,扯掉了身上的输液管,一脸惊恐地看着车窗外那个越来越近的、挂着和蔼笑容的巨大月亮。

  “别紧张,不谈工作,不谈学术。”

  林博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就是……睡不着,想找你聊聊人生。”

  聊人生?

  江澈感觉自己的心跳都漏了一拍。跟一个能把你随口胡诌的几句话上升到“理论体系”高度的学界泰斗聊人生?这不等于一只小白兔主动跑到解剖学教授的实验室里,说“教授,咱们聊聊生命的奥秘”吗?

  躲是躲不过去了。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迅速切换出一副刚刚被吵醒、带着几分睡眼惺忪和受宠若惊的表情,这才伸手,轻轻拉开了宿舍的门。

  “林老师?这么晚了,您怎么……”

  他的话还没说完,林博已经笑呵呵地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精致的铁皮茶叶罐。

  “睡不着,人老了,觉少。”林博自顾自地把茶叶罐放在江澈的书桌上,环视了一圈这间小小的宿舍,目光最终落在那本摊开的《天龙八部》上,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看武侠小说?好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跟我们今天讨论的,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澈的嘴角抽搐了一下。

  他发誓,他看乔峰血战聚贤庄的时候,脑子里想的只有“好汉快跑”,绝对没有思考过这跟“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有什么内在联系。

  “林老师,您坐。”江澈拉过椅子,动作拘谨得像个第一次见班主任的小学生。

  “坐,都坐。”林博摆了摆手,自己却没坐,而是像个好奇的孩子,在书桌前踱步,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澈,“江澈啊,我今天晚上,翻来覆去地想你白天说的那几点,越想越激动,越想越觉得……博大精深!”

  江澈的心沉了下去。

  “不敢当,林老师,我就是一些在基层瞎琢磨的胡话,上不了台面。”他赶紧把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恨不得趴在地上。

  “哎,怎么是胡话呢?”林博猛地一回头,表情严肃了起来,“你说的‘叙事经济学’,这五个字,就价值千金!它点破了一个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但所有人都没能系统化总结出来的本质问题!”

  他伸出一根手指,像是在课堂上一样,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过去我们讲经济,讲的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我们把人看作是‘经济人’,是理性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可现实是这样吗?人是‘社会人’,是‘文化人’!人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一种情感、一种认同、一种自我表达!你买一件衣服,是因为它保暖,还是因为它让你觉得自己更好看,更有品位?”

  江澈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你的‘叙事’理论,就是把‘文化’和‘情感’这两个最大的变量,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一次……革命性的补充!”林博越说越激动,脸颊都有些泛红,“还有那个‘会呼吸的城市’,太形象了!太精准了!把城市比作生命体,有新陈代谢,有自我修复。这不就是我们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形态吗?你用一个比喻,就把一个无比复杂的系统工程给说透了!”

  江澈感觉自己的额头在冒汗。

  他当时说“会呼吸的城市”,纯粹是为了听起来比较酷,比较有逼格,能镇住场子。他哪想过什么“对传统经济学的革命性补充”?

  他脑海里的海绵宝宝,已经放弃了挣扎,瘫在地上,任由林博教授幻化出的无数个学术名词,像一座座大山一样,压在自己身上。

  “林老师,您真的过奖了。”江澈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实的痛苦,但在林博听来,这却是天才在面对赞誉时特有的谦逊与不安,“我真的只是个基层干部,没读过多少书,更不懂什么经济学理论。这些想法,都是被实际问题逼出来的土办法,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土办法?”林博笑了,笑得意味深长,“江澈啊,你知不知道,所有伟大的理论,最初都是从‘土办法’里来的?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你这棵树,是从中国最真实的土壤里长出来的,比我们这些在书斋里修剪出来的盆景,要鲜活得多,也茁壮得多!”

  完了,解释不清了。

  江澈发现,自己越是贬低自己,林博就越是能从一个全新的、他完全无法理解的角度,把他拔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他感觉自己就像孙悟空,无论怎么翻跟头,都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而林博教授,就是那个面带微笑,看着他在自己掌心上撒尿的佛祖。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武夷山带回来的大红袍,存了好几年了。”林博将那个茶叶罐推到江澈面前,“你尝尝。好的思想,就像好的茶叶,需要时间来沉淀,也需要懂的人来品。”

  江澈看着那罐茶叶,感觉它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收下,就等于默认了自己是那个“懂的人”,是林博的“知己”。以后,深夜聊人生的戏码,恐怕就要成为常态了。

  不收?一个学生,拒绝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教授饱含深情的馈赠,这叫不识抬举,以后在班里还怎么混?

  就在他进退两难之际,林博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江澈啊,我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林博坐了下来,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商量的、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期待的语气说,“你的这套理论,不能只停留在‘感悟’阶段,太可惜了。我想,我们能不能合作,就以‘叙事经济学:一种后工业时代的区域发展新范式’为题,写一篇论文?”

  论文?

  合作写论文?

  “轰隆”一声。

  江澈感觉自己的天灵盖,像是被一道紫色的天雷给劈中了。

  他脑海里,那个刚刚被大山压住的海绵宝宝,直接被这道天雷劈成了焦炭,连带着那几座学术大山,一起化为了飞灰。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写论文,意味着他必须把自己那些东拼西凑的“忽悠学”,系统化、理论化、逻辑化。这等于要让他凭空建起一座空中楼阁,还要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严丝合缝,能经得起推敲。

  更要命的是,合作者还是林博!

  这位国内经济学界的顶尖大佬,治学之严谨,是出了名的。跟他合作,自己那点半吊子水平,不出三天就得原形毕露。

  到那时候,就不是人设崩塌的问题了。那叫“学术诈骗”。

  “林老师,这……这万万不可!”江澈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都变了调。

  “哦?为什么?”林博有些意外。在他看来,这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年轻干部来说,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我……”江澈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知道,常规的谦虚已经没用了,必须用一个对方无法反驳的理由,彻底断了林博这个念想。

  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苍白起来。他伸出手,扶住了自己的额头,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脸上露出了极度痛苦的表情。

  “林老师,不瞒您说,我……我一想到写东西,就头疼。”

  “嗯?”林博愣住了。

  “是真的头疼。”江澈的演技在这一刻达到了顶峰,他的声音都带上了一丝虚弱的颤抖,“以前在单位,写个工作总结,都要了我半条命。您让我跟您写论文……我怕我……我怕我还没写完,就……就先为祖国的学术事业,鞠躬尽瘁了。”

  他一边说,一边还配合着喘了几口粗气,仿佛随时都会晕过去。

  这番说辞,堪称绝妙。

  他没有说自己“不行”,而是说自己“不能”。这不是能力问题,是生理问题。这就好比一个武学奇才,偏偏对练武过敏,一扎马步就浑身起疹子。你总不能逼着他去练功吧?

  林博看着江澈那张瞬间没了血色的脸,和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那是吓出来的),脸上的表情,从错愕,变成了关切,最后化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哎,原来是这样……”他摇了摇头,眼神里充满了惋惜,“文人之事,最耗心血。看来你这几年在基层,殚精竭虑,把身体给掏空了。是我考虑不周,是我太心急了。”

  他自动脑补了一出“天才干部为国为民积劳成疾”的悲情大戏。

  江澈心中狂喜,但脸上依旧是一副“被您理解了真是太好了”的感动与虚弱。

  “那论文的事,就先不提了。”林博站起身,拍了拍江澈的肩膀,语重心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问什么时候都可以做,身体垮了,就什么都没了。你一定要好好休息,这罐茶,你更要收下,提神补气。”

  江澈还能说什么?他只能用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点了点头。

  林博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的话,这才带着一丝未尽的遗憾,转身离开了。

  听着走廊上,林博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江澈整个人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倒在椅子上。

  他看着桌上那罐大红袍,感觉自己刚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他成功地,用“生理缺陷”,暂时躲过了一场“学术浩劫”。

  可是,然后呢?

  他抬起头,看着窗外深沉的夜色,内心一片冰凉。

  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伪装,怎么躲闪,都无法掩盖那该死的、由重生经验和系统拼凑起来的“才华”。

  他就像一个怀揣着绝世珍宝,却只想当个乞丐的倒霉蛋。无论他把珍宝藏得多深,总会有人能嗅到宝物的气息,然后兴高采烈地把他从乞丐堆里拖出来,擦干净他脸上的泥,给他换上华服,推到聚光灯下,对着所有人宣布:“看,这就是我们找到的宝贝!”

  他只想当个学渣,安安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看着别人在讲台上发光发热,自己则在下面偷偷看小说,打瞌睡。

  可现在,他成了全班同学眼中的“江神”,成了班主任眼中的“学术知己”。

  他感觉自己的党校生活,已经提前结束了。剩下的每一天,都将是在无数双期待和审视的目光下的公开表演。

  这是一种凌迟。

  一种精神上的、无休无止的凌迟。

  江澈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感觉自己的躺平之路,已经彻底被堵死了。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求知者”大军。

  就在他生无可恋之际,书桌上的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

  来自一个陌生的号码。

  江澈有气无力地拿起来,点开。

  短信的内容很短,只有一句话。

  “江澈同志,您好。您关于‘叙事经济学’的结业论文选题,校学术委员会原则上已通过,并拟将其推荐为本年度优秀论文重点培育项目。请于三日内,提交一份三千字的开题报告。——党校教务处。”
  http://www.abcsee.cc/41187/2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