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科学萌芽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建炎四年,六月,大军北归汴梁城十里长亭,新君赵训率文武百官亲迎。
当林冲与岳飞那两面浸透了北地风霜,绣着“林”与“岳”字的大旗出现在官道尽头时。
整座汴梁城好似翻腾,欢呼起惊天浪潮。
万民空巷,百姓扶老携幼,争睹英雄归来。
“林太尉千岁!”
“岳将军威武!”
林冲一身玄甲,按剑立马,神情沉凝如故。
他目光越过欢呼的人潮,望向那座在战火后重获新生的巍峨都城,眸中亦难掩几分波澜。
岳飞紧随其后,玄甲染尘,面容坚毅。
放眼看着那些自发前来,眼中满是感激与崇敬的百姓。
胸中豪情万丈,只觉此生所学,终不负苍生。
献俘太庙,祭告天地。
新君赵训虽年幼,却也知晓眼前二人便是这大周的擎天玉柱。
亲手为二人解下披风,言辞恳切,极尽恩荣。
大殿之上,论功行赏。
林冲加封太师、中书令,总领天下军政,赐“如朕亲临”金牌,位极人臣。
岳飞加封太原郡王,领枢密使,掌天下兵马调度之权,恩宠无以复加。
鲁智深、李二郎、张宪、王贵等一众北伐功臣。
亦皆封赏有加,封侯赏金,不辱有功。
一时间,朝堂之上,武人风头无两。
那些曾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在林冲先前的铁腕清洗与此刻泼天军功的映衬下,噤若寒蝉。
大周,自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庆功宴罢,喧嚣散尽。
已是三日之后。
林冲与岳飞二人谢绝了所有同僚的宴请,换上了一身寻常布衣。
未带一兵一卒,策马径直往城外那座熟悉的安竹山庄而去。
山河已定,他们最想见的,还是那位一手为这“建炎中兴”打下夯实基础,却又暗暗隐于幕后的恩师与三弟。
山路依旧,景致如故。
只是当他们抵达那座熟悉的忘机庐时。
迎接他们的,并非是那道含笑而立的青衫身影,而是早已在此等候的严华。
“严道长?”
林冲翻身下马,望着眼前躬身行礼的严华,心头已然有了几分预感。
“太尉,岳将军。”
严华神情恭敬,却也带着几分怅然。
“庄主他...已于今岁夏初时,携金灵姑娘与朝英小姐,并清虚子三位道长,动身离去,再不返此庄。”
岳飞闻言,身躯一震,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失落:
“先生他...当真走了?”
“门主说,天下大局已定,他红尘俗务已了,便当归去,全他自己的修行。”
严华点点头,轻声回道:
“门主知晓二位将军今日必会前来,特意留有手书一封,命贫道亲手转交太尉。”
林冲默然不语。
缓缓踱步至那方小亭,亭中石桌洁净,茶具已冷。
他想起那夜三弟于风雪中潜入府邸,问他是否还要保那腐朽大周。
又想起他源源不断送来的军械火炮,以及那扭转乾坤、决胜千里的种种妙计。
到头来,这泼天的富贵与权柄,他竟是分毫不取。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这红尘俗世,终究是留不住他。”
林冲悠悠一叹,眸光复杂难明。
岳飞亦是感慨万千,他对着那空荡荡的亭子,深深一拜,声音铿锵。
“先生再造之恩,岳飞没齿难忘!”
林冲自严华手中接过那封早已备好的信函,拆开信封。
信上字迹一如既往的平淡温和,却也字字珠玑,直指核心。
信中前段,是对他与岳飞北伐功成的祝贺,以及对他执掌新朝的期许。
“...二哥,新朝已立,然根基未稳。”
“金人虽灭,可世家门阀之患,甚于虎狼。我所留新法新政,当持之以恒。”
“当以‘格物’新学开民智,以‘国家商行’公利固国本,以‘军功’爵位替世袭。”
“必要之时,可高举皇位,设立摄政内阁,天子只做象征,不再操心国事。”
“不过,如此行为恐也难脱王朝轮回之厄,但也终究是后人之事,便留于后人智慧......”
信中洋洋洒洒,皆是对这新朝未来的规划与建言,二人看得心神激荡。
虽也有所困顿,就连陈安这样的智者难道也无法解决王朝轮回的宿命?
可略一想,便又释然。
人生短暂,他林冲做好当下就是。
信的末尾,笔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事。
“另,刘法经略,忠勇一生,壮志未酬。其心常念西夏之患,寝食难安。”
“如今金人已灭,西夏孤悬,已成囊中之物。”
“若二哥有意西征,不妨全此老将心愿,以刘法经略为主帅,必可一战功成。”
“言尽于此,望各自珍重。陈安,建炎四年书。”
林冲缓缓将信纸合拢,沉默不语。
良久,方才对着那空荡荡的书房方向,深深一拜。
“三弟...林冲,谨记。”
岳飞亦是躬身行礼,眸光坚定:“恩师之教,岳飞没齿难忘。”
两人再不多言,转身出了忘机庐。
来时满心期盼,去时虽有怅然,胸中却也多了几分前所未有的清明。
......
数月之后,姑苏。
与北地的萧瑟秋意不同,此地依旧暖风和煦,草木繁盛。
作为陈氏商行在南方重点经营之处,在以往纺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此地已是天下闻名的纺织重镇。
放眼望去,高大的工坊连绵成片,巨大的水车昼夜不息,转动轰鸣,带动着一排排新式的纺织机括日夜不休。
其效率,远非往昔人力可比。
无数百姓在此间劳作,虽是辛苦,却也得了不菲的工钱。
足以养家糊口,衣食无忧。
街巷间,新式学堂朗朗书声不绝于耳,报社书局遍地开花。
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陈安见状,亦是微微颔首。
新法也好,新政也罢,终究是要落到这万民生计之上,方才算是有了根基。
他一路行至明州。
此地,乃是大周最大的出海港口,亦是陈氏商行的根基所在。
作为经营多年的南洋贸易总港,此地的繁华,丝毫不亚于历经战火的都城汴梁,甚至犹有胜之。
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肤色各异,奇装异服的海外商贾随处可见,耳畔充斥着天南地北的口音与生涩的异域腔调。
港口处,更是桅杆林立,遮天蔽日。
一艘艘体型庞大的远洋宝船正静静停泊,工人们喊着号子,将一箱箱丝绸、瓷器、茶叶吊装上船,又将一袋袋香料、宝石、珍奇木材自船上卸下。
一派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哇...三叔!这就是大海吗?”
林朝英趴在马车窗边,望着那片无垠的碧蓝,兴奋得小脸通红。
金灵亦是目不暇接,她虽是龙灵化形,却生于白山天池,所见亦是湖泊,何曾见过这般广阔无垠,咸腥扑面的真正大海。
“不错。”
陈安淡然一笑,自马车上缓缓行下。
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亦是啧啧称奇,只觉此行当真是大开眼界。
“处玄道友,你这商行...当真是手笔通天。”
清虚子抚须感慨,“贫道观此地气象,怕是日进斗金,亦不止啊。”
陈安不置可否:
“些许阿堵物罢了,于修行无益。”
他此番南下,绕道明州,一是为了搭乘商行海船北上青州.
二来,也是为了视察此地格物院分院的成果。
陈安并未在港口过多停留,而是径直来到了位于城郊,戒备森严的江南格物院分院。
此地,乃是他当年效仿山庄本部,专门设立,用以研究新奇技术的核心之地。
听闻“庄主”亲至,分院的匠首们无不惶恐,亦是兴奋莫名,连忙将近来所得的成果尽数呈上。
静室之内,陈列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机括模型。
有用于冶铁的鼓风水排,有用于磨面、榨油的水力磨盘,亦有更为精密的钟表齿轮。
陈安一一看过,微微颔首,却也未见多少新奇。
这些,大多是他当年留下的图纸,匠人们将其完善罢了。
直至行至静室深处,他的脚步方才微微一顿。
只见一方坚固的铁制台基上,正静静地躺着一个结构复杂、造型古怪的黄铜与钢铁模型。
其下是密闭的锅炉,连接着活塞与曲轴,虽是粗糙,却已然具备了雏形。
“此物...是何人所制而出。”
陈安的眸光里,第一次泛起了真正的波澜。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匠首闻言,连忙上前,神情间带着几分忐t与得意。
“回...回庄主,此物乃是小老儿领着几个徒弟,依照您当年留下的重器图册,耗时三年,方才仿制出来的。”
“只是此物耗煤甚巨,发动起来声响震天,力气虽大,却也难以掌控...不知有何用处,还请少爷示下。”
陈安凝视着眼前这台粗糙的蒸汽机模型,冷淡的眉眼间罕见生起几分笑意。
即便作为修行者,可他从不排斥科技的发展。
相反,越是发达的科技越能催生出辉煌璀璨的科技文明。
历经多年,眼下大周的科技萌芽已经产生。
缓步上前,伸手轻抚冰冷的钢铁活塞,眸光深邃。
“用处?”
陈安收回手掌,声音平淡,却仿佛带着一股叫人信服的魔力。
“此物,可代万万人力,可行舟于四海,可行车于陆地。”
“它若功成,便是下一个时代。”
老匠首闻言,眼中亮光,似有几分猜测。
陈安不再多言,他可以指点一时,但指点不了一世。
未来发展如何,终究还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
负手于后,沉吟片刻,复又开口。
“传我手令。”
“悬赏——”
陈安看向一旁负责商行海事的管事,沉声吩咐。
“我猜测此天地浑圆如鸡子,船行海上可东出西归,第一个证明此事者,可得金万两。”
“另,途中遇陆可上,其中燥热林木丛生之地,有一种怪树。”
“其树皮划破,有白浆流出,遇风而凝,柔韧有加。”
“当地土人或称之为...‘流泪的树’,取良种而归者,可得我一诺......”
http://www.abcsee.cc/42163/5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