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前哨初现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运输艇的引擎发出近乎无声的低鸣,滑入星火大厅下方昏暗的机库。

  舱门开启,带着深渊带边缘特有的、混合着硫磺与金属锈蚀的冰冷空气涌了进来。

  黄凌第一个踏出舱门,他的脸色依旧带着一丝接触信标印记后的苍白,但眼神却如同淬火的钢铁,冰冷而坚定。

  等候在机库的杨萤立刻迎了上来,她甚至没有询问信标排查的结果,黄凌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K-7区的情况确认了?”

  黄凌一边大步走向通往指挥中心的升降梯,一边问道,声音带着疾行后的微喘。

  “确认了。”

  杨萤紧跟在他身侧,快速调出资料投射在随身光屏上。

  “三架‘幽灵’无人机传回了足够清晰的数据后才失联,失联前最后画面显示,它们遭到了某种……能量生命体的主动攻击,攻击模式与已知深渊生物或‘监察者’造物均不相同。”

  升降梯快速上升,金属箱体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能量裂隙位于K-7区一座大型浮空岛的残骸内部,该残骸百分之八十以上已被某种非金属、非晶体的未知材料覆盖,结构呈现出高度的几何规律性,疑似人工建造或改造。”

  光屏上显示出无人机拍摄的画面:一座断裂的山峰般巨大的浮空岛碎片,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如同黑曜石与电路板结合体的物质,散发着幽冷的、规律脉动的微光。

  一道扭曲的、边缘不断闪烁着蓝色电弧的能量裂隙,如同丑陋的伤疤,贯穿了这片结构的中心。

  “裂隙的能量辐射读数极高,且波动模式与我们在岛上信标探测到的‘回波’,以及之前那次全域脉冲,都存在高度相似性。”

  杨萤指着能量谱分析图,几条曲线的峰值和波形几乎重叠。

  “可以确定,它们同源。”

  升降梯门开启,星火大厅那熟悉的、充满各种光屏嗡鸣的环境映入眼帘。

  但此刻,这里的气氛比黄凌离开时更加紧绷。

  “基于无人机传回的结构扫描和能量分布模型,我们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把握,判断该地点为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编织者’前哨,规模……可能远超我们之前的任何预估。”

  杨萤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压力。

  “它不像是一个简单的观测站,更像是一个……桥头堡。”

  黄凌走到主控台前,目光死死盯住屏幕上那个不断释放着危险能量的裂隙图像。

  桥头堡。

  这个词让他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

  一个前哨已然如此,其背后的主体,那遥远的“编织者”,又该是何等恐怖的存在?

  信标印记的画面再次不受控制地闪过脑海——那搭在“巨噬”火种上的冰冷光丝。

  难道这个前哨,也是类似的功能?是为了更有效地“连接”或“引导”星球内部的那个古老意识?

  “我们必须去。”

  黄凌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大厅中清晰地传开。

  “必须在它完全激活,或者与‘巨噬’建立更稳固的联系之前,弄清楚它的目的,如果可能……摧毁它。”

  这不是请求,不是讨论,而是宣告。

  是基于现有情报和那令人窒息的危机感,所能做出的唯一选择。

  大厅内一片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背景音。

  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决定意味着什么。

  深入未知的险地,主动攻击一个技术层面远超己方的外星前哨,这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坐视不理,等待他们的可能将是彻底的、无法挽回的终结。

  “深潜计划,提前启动。”

  黄凌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核心人员。

  “目标,K-7区能量裂隙,‘编织者’前哨。”

  “任务优先级:最高。”

  “生还优先级:低于任务完成度。”

  冰冷的语句,宣告着这将是一次九死一生的旅程。

  没有人提出异议。

  在烬土世界,牺牲早已是常态,为了更多人能挣扎着活下去,总需要有人走向黑暗。

  “我需要一支精锐小队,规模控制在十人以内,必须具备极强的生存能力、侦察能力、战斗能力,以及……对异常能量的抵抗或适应能力。”

  黄凌开始下达具体的指令。

  “杨萤,你留守锈锚岛,统筹全局,负责情报支持、远程技术分析和后勤保障,同时……继续尝试与阿雅建立联系,她可能是我们理解‘编织者’的关键。”

  杨萤张了张嘴,她想反驳,想一同前往,但她知道,黄凌的安排是正确的。

  锈锚岛需要她,这里的科研力量和防御系统需要她的主持。

  她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装备方面,优先配备能量抗性护甲,携带高爆武器和能量干扰设备,所有电子设备需要经过最高级别的电磁脉冲加固。”

  “准备至少三套不同原理的通讯中继装置,确保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与基地的断续联系。”

  “载具选用‘夜鸮’级高速突击艇,加装最新型号的隐形模块和能量屏障。”

  一条条命令被迅速记录、传达、执行。

  整个锈锚岛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表,围绕着“深潜”计划疯狂运转起来。

  人员选拔在半小时内完成。

  除了黄凌亲自带队,队员包括:疤脸,他对深渊带环境和各种诡异陷阱的了解无人能及;那名参与了信标排查的能源工程师,负责前哨内部结构分析和能量系统破坏;两名最顶尖的“影刃”突击队员担任主攻手;一名精通旧世界数据破解和电子对抗的技术专家;一名擅长野外急救和应对辐射、毒素的医疗兵;以及三名同样经验丰富、能力均衡的拾荒者老兵。

  这是一支汇集了锈锚岛顶尖战力和专业知识的尖刀小队。

  装备库全面开放,最好的武器,最厚的护甲,最先进的辅助设备被分发到每一个人手中。

  没有人多言,只有金属碰撞的铿锵声和检查装备时利落的响动。

  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

  黄凌在出发前,去了一趟地下密室。

  阿雅依旧沉睡在维生舱中,脸色苍白,胸口的晶石黯淡无光。

  他站在舱前,沉默地看了几分钟。

  “如果你能听到……”

  他低声说,像是在对阿雅,也像是在对自己。

  “等着我们带回……打破这僵局的东西。”

  他没有再多说,转身离开。

  有些承诺,不需要说出口。

  星火大厅外的起降坪上,经过紧急改装的“夜鸮”突击艇已经准备就绪。

  流线型的艇身涂装着深灰色的吸波涂层,在昏暗的光线下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

  加装的隐形模块使得它的轮廓显得有些模糊。

  强大的能量屏障发生器在艇身两侧闪烁着待机的幽蓝光芒。

  小队成员逐一登艇,沉重的脚步声在起降坪上回响。

  杨萤将一枚数据芯片交给黄凌。

  “这是前哨结构的所有已知数据、能量节点预测模型,以及我基于脉冲编码反推可能存在的防御弱点的分析报告。”

  “还有……一套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未经验证的‘意识防火墙’协议,或许……能一定程度上抵抗‘编织者’可能的精神或信息攻击。”

  黄凌接过芯片,插入手臂上的便携终端。

  “锈锚岛,就交给你了。”

  他看着杨萤,眼神复杂。

  “活着回来。”

  杨萤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我会的。”

  黄凌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座在废墟中屹立的孤岛,转身登上了突击艇。

  舱门在他身后缓缓闭合,将外界的光线和声音隔绝。

  艇内,红色的应急灯亮起,映照着队员们肃穆的面容。

  “检查装备,固定位置。”

  黄凌的声音通过艇内通讯系统传来,平静无波。

  “三十秒后出发。”

  引擎启动,低沉的轰鸣声在艇舱内震荡。

  透过狭小的观察窗,可以看到起降坪的指示灯开始闪烁。

  “夜鸮”突击艇缓缓升空,调整方向,对准了东南方那片被更加浓重辐射尘笼罩的天空。

  那里,是K-7区,是深渊带的边缘,是未知前哨的所在地,也是……可能决定锈锚岛乃至整个世界命运的方向。

  “出发。”

  黄凌一声令下。

  突击艇尾部的推进器猛地喷吐出幽蓝色的炽热离子流,艇身微微一震,随即如同离弦之箭,瞬间加速,冲破锈锚岛的能量屏障,一头扎进了外面无边无际的、危机四伏的黑暗之中。

  星火大厅内,杨萤和所有留守人员,目送着那点微光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

  所有人的心,都随着那艘承载着希望与绝望的小艇,一同沉向了未知的深渊。

  前哨初现,深潜已启。

  命运的纺锤,开始向着不可预测的方向转动。
  http://www.abcsee.cc/42495/2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