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离岸资产的最后清仓
推荐阅读: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从继承家族开始变强
史上最强炼气期(又名:炼气五千年)
叶凡神医小说
赵旭李晴晴小说免费全文免费阅读
贾二虎温茹玉
不败战神
陈轩邪医传承
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
娱乐帝国系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香港中环的恒基总部写字楼,落地窗外是维多利亚港的粼粼波光,万吨巨轮正缓缓驶过,像极了房地产行业里那些看似稳健、实则暗藏风险的庞然大物。办公室里,陈启棠坐在红木办公桌后,指尖摩挲着那张泛黄的1997年字条,纸页边缘的折痕早已被岁月磨得光滑,上面“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八个字,在台灯下泛着淡淡的光泽。桌案上摊着一份“内地资产清单”,红笔圈出的两处物业格外醒目——广州天河区和越秀区的两座写字楼。这是恒基在内地最后的非核心资产,也是陈启棠计划“最后清仓”的目标。
“爸,真的不再等等?”陈文博站在桌前,手里拿着一份市场分析报告,语气带着几分不甘,“广州这两座写字楼,地段好,租金回报率稳定在4%,最近还有中介说,有开发商想溢价10%收购,我们现在按低于市场价5%抛售,太亏了。”
陈启棠抬起头,目光透过老花镜,落在儿子年轻的脸上。他知道,陈文博和大多数内地开发商一样,还沉浸在楼市上涨的幻觉里,没看清潮水退去前的暗流。“亏?”他轻笑一声,拿起红笔,在资产清单上重重划了一道横线,“文博,你忘了1997年的教训?当年那些说‘房价会一直涨’的人,最后都成了债务的奴隶。现在内地的楼市,和1997年的香港何其相似?高杠杆、高溢价,表面繁花似锦,实则早已千疮百孔。”
他把1997年的字条推到陈文博面前,字条上的墨迹虽有些褪色,却字字千钧:“你看这张纸,当年我那位朋友,就是因为贪恋最后一个铜板,不肯抛售非核心资产,结果风暴一来,满盘皆输。现在内地的高杠杆房企,负债率动辄超过80%,和当年的他有什么区别?”
陈文博拿起字条,指尖抚过粗糙的纸页,脸上的不甘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犹豫。他不得不承认,父亲的判断从未出错。从2011年开始,父亲就陆续减持内地非核心资产,从广州的商铺到北京的写字楼,每次都顶着“卖早了”的质疑,却每次都避开了后续的市场波动。
“可现在内地楼市还在涨,很多同行都在加码拿地,我们就这样彻底退出,会不会错失机会?”陈文博仍有些迟疑,他看着资产清单上那两座写字楼的评估价,心里难免有些可惜。这两座写字楼是恒基早年低价购入的,如今市值已翻了三倍,按低于市场价5%抛售,确实像是割肉。
“机会?”陈启棠摇了摇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内地房企债务风险报告》,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多家高杠杆房企的负债率,最高的已超过95%,“这不是机会,是陷阱。你以为的上涨,是政策托底的虚假繁荣,是高杠杆堆起来的泡沫。一旦政策收紧,资金链断裂,这些溢价都会化为乌有。我们要的不是短期的暴利,是家族资产的长治久安。”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的维多利亚港,语气带着几分感慨:“1997年金融风暴,我亲眼看着无数富豪一夜返贫,就是因为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懂及时止损。恒基能走到今天,靠的不是追逐风口,而是敬畏风险、守住底线。这两座广州写字楼,虽然租金稳定,但属于非核心资产,一旦内地楼市降温,变现难度极大,不如现在趁市场还没恶化,早点出手,把资金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陈启棠的话像一记警钟,敲醒了陈文博。他想起2013年父亲抛售北京写字楼后,不到三个月,北京写字楼价格就跌了8%,那些当初嘲笑父亲“胆小”的同行,后来都纷纷陷入了困境。而恒基因为提前撤离,不仅保住了收益,还趁机收购了伦敦金丝雀码头的写字楼,如今每月租金收益稳定,成了家族资产的压舱石。
“我明白了,爸。”陈文博点了点头,脸上的犹豫彻底消失,“我这就安排团队,按低于市场价5%的价格抛售这两座写字楼,争取尽快完成交易,资金全部转入悉尼账户。”
“很好。”陈启棠满意地笑了笑,“告诉团队,不要贪多,只要买家出价符合我们的底线,就可以成交。另外,跟买家明确,一次性付款,不接受分期付款,避免夜长梦多。”
抛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个买家是内地的一家房企,想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压价,要求分三年付清房款,还想再压低3%的价格。陈文博有些心动,觉得可以再谈谈,却被陈启棠一口拒绝。
“不行,必须一次性付款。”陈启棠在电话里对陈文博说,“这家房企的负债率超过85%,属于高风险企业,分期付款看似稳妥,实则可能面临对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我们要的是安全离场,不是再一次陷入内地楼市的泥潭。”
陈文博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拒绝了这家房企的要求。很快,第二个买家出现了,是一家香港的投资公司,愿意一次性付款,价格也符合恒基的要求,只是希望能延迟一个月办理过户手续。
陈启棠再次果断拒绝:“延迟过户?不行。现在内地楼市的政策风向已经变了,谁知道一个月后会发生什么?告诉对方,要么现在签约过户,要么就放弃。我们不缺买家,缺的是及时离场的决心。”
最终,恒基与这家香港投资公司签订了交易协议,以低于市场价5%的价格,成功抛售了广州的两座写字楼。当悉尼账户收到资金到账的提示时,陈文博看着手机屏幕上的数字,心里百感交集。他终于明白,父亲的“亏”,其实是最大的“赚”——赚的是安全,赚的是长久。
交易完成的那天晚上,陈启棠在办公室里召开了视频会议,全球各地的恒基分公司负责人都在线上。他看着屏幕里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语重心长地说:“从今天起,恒基内地业务正式进入‘只运营、不拿地’的阶段,负债率严格控制在25%以下。我们的核心资产将集中在香港、伦敦、悉尼,这些地方的市场更成熟,风险更可控。”
他举起那张1997年的字条,对着镜头说:“这张字条,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也是恒基的经营哲学。它告诉我们,做地产就像航海,遇到风暴时,最重要的不是追逐远方的灯塔,而是守住自己的船,扔掉多余的负重,才能行稳致远。内地的楼市风暴即将来临,我们现在的撤离,不是逃避,是为了在风暴过后,还能拥有重新出发的资本。”
视频会议结束后,陈启棠和陈文博站在落地窗前,看着香港的万家灯火。陈文博忍不住问:“爸,以后内地楼市真的会降温吗?”
“不是会不会,是何时会。”陈启棠语气坚定,“高杠杆的游戏,终有结束的一天。现在内地的房企,就像在钢丝上跳舞,手里的杠杆就是平衡杆,一旦平衡杆断裂,就会粉身碎骨。我们不玩这种游戏,我们要做的,是在钢丝下铺好安全网,等着那些掉下来的人,而不是和他们一起冒险。”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上海的方向,那里还有恒基最后一处内地核心资产——一座位于陆家嘴的写字楼。“上海的那座写字楼,我们留下。”陈启棠说,“它的租金收益稳定,而且是核心地段的优质资产,就像我们船上的压舱石,能让恒基在风暴中保持稳定。除此之外,内地再无新增投资。”
陈文博点了点头,心里彻底信服了父亲的远见。他打开恒基的全球资产分布报表,上面显示:香港40%、伦敦30%、悉尼20%、内地10%,负债率25%。这个数据,在全球房地产行业都算得上是“稳健标杆”。
“爸,我以前总觉得你太保守,现在才明白,保守不是胆小,是敬畏风险。”陈文博感慨道。
陈启棠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文博,做企业就像做人,不能贪多求快,要一步一个脚印,守住底线,才能走得长久。1997年的教训,我记了一辈子,也希望你能记一辈子。恒基的未来,就交给你了,记住,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稳健’二字,永远是我们的立家之本。”
夜色渐深,维多利亚港的灯光依旧璀璨,但陈启棠知道,内地楼市的灯光,很快就要暗淡下来。那些还在追逐地王、加杠杆的开发商,终将为自己的疯狂付出代价。而恒基,因为这场“离岸资产的最后清仓”,已经提前登上了安全的方舟,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稳如泰山。
上海陆家嘴的那座写字楼,此刻正沐浴在夜色中,玻璃幕墙反射着城市的霓虹。它就像恒基在内地的最后一个守望者,见证着行业的狂欢与疯狂,也守护着一个家族的稳健与传承。而陈启棠手里的那张1997年的字条,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成了恒基家族最珍贵的财富,也成了房地产行业最深刻的警示。
http://www.abcsee.cc/42710/2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