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生产规划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防御体系稳固后,林澜将重心转向了生产规划——潮盟的规模不断扩大,要维持上千人的生活和作战需求,必须有稳定的物资来源,建立“自给自足、有备无患”的生产体系,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生产部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林澜提出了“捕鱼为主、耕种为辅、物资储备、循环利用”的生产总方针。

  捕鱼规划是生产部的首要任务。李顺根据各渔寨的渔船数量和渔民技能,将整个潮盟的捕鱼队伍分成了十组,每组配备五艘渔船和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担任组长。“这是各海域的渔汛时间表。”李顺将一张绘制详细的表格铺在桌上,“一月到三月,黄花鱼在月牙渔场洄游,派三组人去那里捕鱼;四月到六月,鳕鱼在黑礁区聚集,派四组人前往;七月到十二月,各种鱼类在浅滩活动,十组人轮流在浅滩作业,确保每月的渔获稳定。”

  为了提高捕鱼效率,阿海带领渔人族工匠对所有渔船进行了改造——在船头加装了由水脉晶驱动的探鱼器,能精准定位鱼群位置;在渔网边缘涂抹了净化药剂,防止邪力生物破坏渔网;还在较大的渔船上加装了小型脉力装置,提高渔船的速度和稳定性。改造后的渔船,捕鱼效率比之前提升了近两倍,一组渔船一天的渔获就能达到两千斤。

  耕种规划则由赵山负责。他根据各渔寨的土地情况,制定了“分区域种植、轮作休耕”的方案:翡翠湾周边的沃土种植水稻和小麦,作为主食来源;红树林边缘的湿地种植海蓬子、水芹等耐湿作物,作为蔬菜补充;石滩渔寨的沙土地则种植红薯和玉米,这些作物耐旱耐贫瘠,产量高,还能作为储备粮。

  “我们还引进了渔人族的堆肥技术。”赵山兴奋地说,“用渔民的生活垃圾、渔船的废弃木屑和海泥混合,制成有机肥料,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还能减少污染。石滩渔寨的试验田用了这种肥料,红薯的长势比之前好太多了,预计亩产能提高三成。”林澜也补充道:“玄甲可以帮忙引水灌溉,它能通过水脉感知土壤的湿度,精准控制灌溉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物资储备体系是生产规划的核心。林澜下令在翡翠湾核心区建造三座大型物资储备库,分别储存粮食、渔获和武器装备。储备库采用架空式设计,底部用石头垫高,防止海水浸泡,墙壁涂抹渔人族特制的防潮涂料,确保物资不会发霉变质。后勤部建立了严格的储备制度:每月捕鱼和耕种的成果,三成作为基础保障发放给成员,四成作为储备物资存入仓库,三成作为奖励发放给生产积极的成员。

  “我们还要建立应急储备机制。”墨尘说道,“仓库里必须保持足够支撑全潮盟三个月生活的粮食和渔获,以及足够装备两百人的武器和药品。每月对储备物资进行检查和更新,确保物资的新鲜和完好。”刘三则补充道:“我们已经建立了物资台账,每一笔储备物资的入库、出库都有详细记录,还成立了监督小组,定期检查仓库,防止贪污浪费。”

  循环利用则是生产规划的亮点。林澜组织工匠组建立了“废物回收点”,回收渔民的生活垃圾、渔船的废弃零件、破损的渔网等,进行分类处理:可降解的垃圾制成堆肥,用于耕种;废弃的木材和金属零件用于修补渔船和打造工具;破损的渔网则重新编织成绳索,用于捆绑物资。“这样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王猛说道,“青礁渔寨上个月用回收的木材修补了三艘渔船,节省了不少造船材料。”

  为了提高生产积极性,生产部还设立了“生产能手”奖励制度:每月评选捕鱼最多的小组、耕种产量最高的区域和最优秀的工匠,分别奖励水脉晶、额外的物资和荣誉证书。第一个月的评选中,沙浦渔寨的捕鱼三组以月渔获五万斤的成绩获得“捕鱼能手”称号,石滩渔寨的红薯种植区获得“耕种能手”称号,渔人族的老工匠阿木获得“工匠能手”称号。

  生产规划落实一个月后,潮盟的物资储备就翻了一倍,仓库里堆满了金灿灿的稻谷、雪白的面粉和晾晒整齐的鱼干,武器架上摆满了新打造的钢刀和脉力弓,药箱里也储备了足够的草药和药膏。林澜站在储备库前,看着来来往往搬运物资的百姓,心中满是踏实——有了稳定的生产和充足的储备,无论未来遇到海盗的报复还是水师的打压,潮盟都能从容应对。

  夕阳下,翡翠湾的海面上,捕鱼的渔船满载而归,渔民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种植区里,绿油油的作物长势喜人,农夫们正在辛勤地劳作;储备库前,工匠们正在修补渔船,孩子们则在旁边玩耍。
  http://www.abcsee.cc/42866/2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