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卷不动了,回村种田放松一下 >第310章 炊烟暖夕阳:本味食堂里的团圆饭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310章 炊烟暖夕阳:本味食堂里的团圆饭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三百一十章 炊烟暖夕阳:本味食堂里的团圆饭

  庞太公的“喜丧”所蕴含的乡土深情与生命礼赞,如同一颗种子,在王龙飞和李静心中悄然生根发芽。丧礼期间,他们亲眼目睹了乡村邻里间“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挚情谊,也更为深切地感受到了那些无儿无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以及生活困顿的低保户们,在日复一日的清冷生活中所面临的无助与孤独。尤其是看到几位步履蹒跚、衣着简朴的老人,在丧宴上那既拘谨又渴望热闹的神情时,一个念头在王龙飞心中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

  葬礼结束后第二天晚上,哄睡了王嘉禾,王龙飞和李静坐在客厅里,没有像往常一样讨论工作,而是不约而同地提起了白天所见。

  “静静,”王龙飞语气沉静,“这几天忙太公的事,我一直在想,咱们‘本味’能有今天,离不开庞庄村这块水土,更离不开乡亲们的帮衬。现在咱们条件好些了,是不是该为村里做点更实在、更暖心的事?”

  李静放下手中的书,目光温柔而赞同:“龙飞,我和你想的一样。尤其是看到村里那几位独居的老人家,还有几户特别困难的人家,心里总觉得该做点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有些老人,可能连‘渔’的力气都没有了。我们能不能给他们一份最基础的温暖和保障?”

  一、 深夜决议:一份温暖的承诺

  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两人的高度认同。他们没有犹豫,当场就开始构思具体方案。

  “食堂!”两人几乎异口同声。

  “对,食堂!”王龙飞思路清晰起来,“咱们的食堂,有春燕姐掌勺,食材大部分是咱们自己农庄产的,安全、健康、有营养。现在接待量大了,成本也能摊薄一些。我想,把村里登记在册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户,全部纳入咱们食堂的免费就餐范围。每天提供中、晚两顿热乎饭。”

  李静补充细节:“光是免费还不行,要做得有尊严,有温度。不能让他们觉得是施舍。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固定的‘长者就餐区’,氛围要温馨。饭菜要软烂易消化,适合老年人口味。最好还能根据身体状况,做些微调,比如少盐、少糖。”

  “还有,”王龙飞想得更远,“光吃饭可能还不够。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是不是可以送餐上门?让食堂的员工,或者组织驿站的志愿者轮流送。送餐的时候还能顺便看看老人情况,相当于有个照应。”

  “这个想法好!”李静眼睛一亮,“这不仅是解决吃饭问题,更是送去一份关怀和联系,避免发生意外无人知晓的情况。”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的慈善,而是基于企业能力与社会责任的深思熟虑。它既能最直接地改善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又能充分利用“本味”现有的资源(食堂、农产品),操作性强,且充满人情味。

  二、 周密筹备:尊重与细节并重

  决心已定,第二天一早,王龙飞和李静就召集了核心团队:coo陆明宇、食堂负责人春燕姐、财务小孙、负责与村里对接的赵大虎以及驿站运营的张小梅(涉及可能的志愿者招募)。

  王龙飞直接宣布了决定:“我和静静商量了,准备启动一个‘本味暖阳计划’,由公司出资,免费为村里经过核实的孤寡老人和低保户提供每日两餐。请大家来,就是一起把这事做实、做好,关键是让老人们吃得暖心、吃得有尊严。”

  会议气氛立刻变得热烈而郑重。

  * 精准摸排: 赵大虎拍胸脯:“这事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找支书和会计,把最准确、最需要帮扶的名单拉出来,确保不漏一人,也不错报一人。”

  * 餐饮保障: 春燕姐既激动又感到责任重大:“龙飞,静静,你们放心!这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我保证给老人们做得软乎、有营养、换着花样吃!盐、油我都单独控制。每周食谱我先拟出来给你们过目!”

  * 成本核算与可持续性: 小孙迅速心算后表示:“王总,李工,按初步估算的20人左右规模,每日两餐,食材成本主要来自咱们自产,额外支出可控。这笔费用可以纳入企业专项公益金支出,不会影响正常运营。可持续性没问题。”

  * 运营细节: 陆明宇建议:“就餐流程要简单,最好发放专用的‘暖心就餐卡’,刷卡或登记即可,避免每次核对的尴尬。送餐服务要制定排班表和标准化流程,确保准时、安全。”

  * 人文关怀: 张小梅提出:“可以让驿站的住客,如果有意愿,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参与简单的送餐或陪老人聊天的志愿服务,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爱心传递。”方案迅速细化,责任到人。所有人都为能参与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感到振奋。

  三、 温情启动:一顿不一样的“团圆饭”

  几天后,一切准备就绪。赵大虎拿到了经过村两委严格核实的首批18位受益者名单。春燕姐精心准备了软糯的红烧肉、清蒸鱼块、炒时蔬、番茄鸡蛋汤和软米饭的“开业”菜单。食堂一角,布置了温馨的“长者就餐区”,桌椅舒适,准备了老花镜、放大镜,墙上还贴了字大醒目的每周食谱。

  启动日的中午,王龙飞和李静早早来到食堂门口迎接。春燕姐和食堂员工们也穿戴整齐,面带笑容。赵大虎和一位村干部陪着几位行动尚可的老人,慢慢走来。老人们起初有些拘谨和疑惑,直到王龙飞和李静亲自迎上去,搀扶着他们,用当地方言亲切地说:“叔公,婶婆,以后中饭晚饭,只要您愿意,就来这儿吃!热乎、干净,不要钱!就当是自己家食堂!”

  春燕姐也大声招呼:“老哥哥,老姐姐,快里面坐!今天尝尝我的手艺合不合口味!”

  当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老人们看着桌上久违的丰盛菜肴,闻着熟悉的香味,眼眶渐渐湿润了。一位姓庞的孤寡老人,手微微颤抖地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入口即化的红烧肉,喃喃道:“这肉炖得……真烂乎……好久没吃到这么像样的饭菜了……” 旁边一位低保户大妈抹着眼角:“这比自己在家凑合强多了,有菜有汤的,真是……真是谢谢龙飞,谢谢静静,谢谢‘本味’啊!”

  食堂里,不再是安静的用餐,而是充满了老人们低声的交谈和偶尔放松的笑声。那顿午饭,吃得格外漫长而温暖。

  对于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由赵大虎安排的可靠村民组成的送餐队,准时将保温饭盒送到他们手中。送餐员还会细心询问老人有无其他需要,陪他们说上几句话。

  四、 日常暖流:超越一餐饭的意义

  “本味暖阳计划”很快成为了庞庄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悄然改变着许多东西:

  * 老人们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老人们的气色和精神状态好了很多。每天固定的就餐时间,成了他们走出家门、与人交流的期盼。食堂成了新的社交点,他们在这里聊聊家常,关心村里的事,孤独感大大减轻。春燕姐还会根据时令和老人反馈调整菜单,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家的温暖。

  * 员工认同感提升: 食堂的员工们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崇高的意义,服务格外用心。其他部门的员工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也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感到骄傲,归属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增强。

  * 社会声誉与品牌深化: 这件事虽未刻意宣传,但很快在乡间传为美谈。“本味”的口碑达到了新的高度。村民们更加认可王龙飞和李静,认为他们是真的“有良心、不忘本”的企业家。这种无形的声誉,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换来的。

  * 驿游客的感动: 偶尔在食堂遇到老人就餐的驿站游客,了解情况后,无不深受感动,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这份“意外的温暖”,进一步提升了“本味”品牌的美誉度和情感温度。

  五、 静水深流:商业向善的根脉滋养

  傍晚,王龙飞和李静有时会带着知行,悄悄到食堂看看。看到老人们安详吃饭的样子,看到春燕姐忙碌而欣慰的身影,看到员工们自然的关怀,他们的内心充满平静的满足。

  李静轻声说:“龙飞,你看,这或许比我们赚多少钱都更有价值。”

  王龙飞点头,握紧她的手:“嗯。企业做得再大,根不能忘。让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能因为我们过得好一点,这本身就是‘本味’存在的意义之一。这份温暖,会反过来滋养我们的企业,让‘本味’的根基扎得更深。”

  “本味食堂”里的这缕为弱势群体点燃的炊烟,已然成为庞庄村一道温暖而持久的风景。它超越了简单的慈善,成为一种深度融合的、可持续的社区关怀实践,深刻诠释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也为“本味”这家生长于乡村的企业,注入了最朴实也最珍贵的“仁商”魂脉。这日复一日的团圆饭,吃的是饭菜,暖的是人心,凝聚的是乡情,夯实的是“本味”百年基业最坚实的道德基石。
  http://www.abcsee.cc/43041/3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