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圣谕暗布牵兴王,疏言误判触龙颜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张永僵在原地,耳朵里反复回响着朱厚照那句 “朕不认子孙离别之苦”。他伺候朱厚照十年,从东宫伴读到司礼监掌印,最清楚这位年轻帝王的脾性。
从来只有别人顺着他的意,哪有他迁就旁人的道理。
兴王朱佑杬远在安陆,是藩王,按大明祖制,藩王无诏不得回京。
陛下如今主动下旨召他回来,还说什么 “不忍离别”,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可邵太妃刚对皇后下过毒,陛下召兴王回京,是想把母子俩一网打尽?还是想拿兴王当筹码,逼邵太妃认罪?
无数个念头在张永脑子里打转,额头上的冷汗又冒了出来。
“大伴儿,没听见朕的话?” 朱厚照回头,眼神扫过他苍白的脸,语气平淡却带着威压。
张永一个激灵,连忙躬身磕头。
“奴……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拟旨,派人快马送往安陆!”
“嗯。” 朱厚照点点头,转身继续往暖阁走。
“还有一件事。”
“奴婢恭听陛下吩咐!”
“皇后那边,今天西宫的事,一个字都不能提。” 朱厚照的脚步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柔和。
“她刚醒,身子还虚,不能再受惊吓,免得影响龙种。”
“奴婢明白!” 张永连忙应道。
“奴婢定会守口如瓶,绝不让皇后娘娘知道半分!”
“还有夏家。” 朱厚照继续道。
“传朕的口谕给夏国丈,就说皇后思念家人,让他带着家眷,每隔三日进宫探望一次,陪陪皇后。”
张永心里一动。
陛下这是在给皇后找靠山啊!
夏家是皇后的娘家,夏国丈虽然没在朝廷任职,但是为皇商,皇爷的内帑增加了不少收入。
让夏家频繁进宫,一来能安抚皇后,二来也是在告诉所有人,皇后有夏家撑腰,谁再敢动歪心思,就得掂量掂量夏家的分量!
“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安排!” 张永躬身应道,心里对朱厚照的算计又多了几分敬畏。
朱厚照不再多言,迈步走进暖阁。
张永不敢耽搁,立刻转身去拟旨。
拟旨的时候,他特意把 “即刻收拾行装” 改成了 “择日启程”。
不是敢篡改圣旨,而是怕兴王那边接到旨意后起疑。
毕竟藩王回京是大事,太急切反而会让人生警惕。
拟好旨,张永让人找了个可靠的锦衣卫千户,亲自叮嘱道。
“这道旨意,必须亲手交给兴王殿下,路上不得有半点耽搁,也不得让任何人偷看!若是出了差错,你我都得掉脑袋!”
千户吓得连忙磕头。
“公公放心!卑职就是拼了性命,也会把旨意安全送到!”
看着千户带着人快马离去,张永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夏府。
夏国丈听闻是陛下的口谕,连忙亲自出门迎接。
听完张永的话,顿时喜出望外。
“多谢陛下体恤!老臣明日就带着内眷进宫探望皇后!”
“国丈客气了。” 张永笑着道。
“陛下也是心疼皇后娘娘,毕竟怀了龙种,身边有家人陪着,也能安心些。”
从夏府出来,张永长长舒了口气,只觉得后背的官袍都湿透了。
他知道,陛下召兴王回京,必然会引发一场风波。
只是这场风波会闹到多大,他心里也没底。
可作为太监,他能做的,就是不折不扣地执行陛下的命令,其他的,想再多也没用。
皇后寝宫被锦衣卫包围的事,虽然朱厚照下了封口令,却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皇宫的角落里悄悄传开了。
先是浣衣局的宫女看到锦衣卫押着人从皇后寝宫出来。
然后是御膳房的厨师偷偷议论 “皇后娘娘好像出了事”。
再后来,消息传到了外朝官员的耳朵里。
给事中李梦阳就是最先听到风声的人之一。
李梦阳是科道官员,官阶不高,却有监察百官、规劝帝王的职责。
平日里最是注重 “礼义廉耻”,总想着找机会表现自己,好往上爬。
他是从自己的同乡 —— 皇后寝宫的前杂役那里听到的消息。
那杂役因为皇后寝宫换人的事被贬到了宫门当差,心里不满,就跟李梦阳抱怨。
“李大人,您是不知道,前些天皇后寝宫被锦衣卫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我们这些当差的,全被抓去审问了,差点没被打死!”
李梦阳心里一动,追问。
“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何会惊动锦衣卫?”
杂役也说不清楚,只含糊道。
“听说…… 听说皇后娘娘晕倒了,陛下发了好大的火,所以才让锦衣卫抓人审问。”
李梦阳顿时脑补出了一场 “帝后失和” 的大戏。
皇后怀孕了,女人怀了孕就容易脾气不好,肯定是跟陛下吵了架,陛下一时生气,就动了雷霆之怒,还让锦衣卫包围寝宫,吓唬皇后!
在他看来,帝王应该 “仁厚”,皇后怀着龙种,是社稷的根本,陛下就算再生气,也不能这么对皇后啊!
这可是个规劝帝王的好机会!
要是自己能写出一篇言辞恳切的奏折,规劝陛下善待皇后,既能体现自己的 “忠君之心”,又能博一个 “敢言直谏” 的名声,陛下说不定还会夸奖自己,将来升迁就有希望了!
李梦阳越想越激动,连忙回到家中,关起门来写奏折。
他在奏折里引经据典,先说 “帝后和则天下安”。
又说 “皇后怀龙种,乃社稷之幸,陛下当体恤”。
最后话锋一转,隐晦地批评朱厚照 “因小事动怒,累及皇后,非帝王仁厚之举”,还劝朱厚照 “多陪皇后,以安后宫,以稳社稷”。
写好后,李梦阳反复读了几遍,觉得字字珠玑,句句恳切,越看越满意。
第二天一早,李梦阳就拿着奏折,兴冲冲地来到朝堂,趁着奏事的机会,把奏折递了上去。
递交的时候,他特意挺了挺胸,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陛下夸奖自己的场景,看到了同僚们羡慕的目光。
可他不知道,这封自以为 “忠君直谏” 的奏折,即将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奏折几经转手,最终送到了朱厚照的暖阁。
此时的朱厚照,正在批阅宁夏赈灾的奏折。
欧阳铎已经安全抵达宁夏,送上了第一封奏报,说宁夏的灾情比预想的更严重,安化王不仅不赈灾,还趁机兼并土地,百姓怨声载道。
朱厚照看着奏报,脸色本就有些阴沉,刚好张永把李梦阳的奏折递了上来。
“皇爷,这是给事中李梦阳递的奏折。”
朱厚照随手接过,漫不经心地翻开。
起初,他的脸色还很平静,可越往下看,眉头皱得越紧,眼神里的寒意越来越浓。
“帝后和则天下安?”
“朕累及皇后?”
“非帝王仁厚之举?”
朱厚照一字一顿地念着奏折上的话,手指因为用力,捏得奏折都变了形。
他什么时候和皇后吵架了?
皇后是被人下毒晕倒的,他派锦衣卫抓人,是为了查凶手,是为了保护皇后和龙种,结果到了这个李梦阳嘴里,竟然成了他 “因小事动怒,累及皇后”?
这个蠢货!
他什么都不知道,就敢在这里信口雌黄,妄议宫闱!
更可气的是,他竟然暗指自己不是仁厚之君!
朱厚照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猛地将奏折揉成一团,狠狠摔在地上,然后又捡起来,双手用力一撕。
“刺啦 ——”
清脆的撕裂声在安静的暖阁里格外刺耳,奏折被撕成了碎片,散落一地。
张永正在旁边研磨,听到声音,回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手里的砚台 “哐当” 一声掉在地上,墨汁洒了一地。
他 “噗通” 一声跪倒在地,膝盖重重砸在青石板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顾不上揉,连忙磕头道。
“皇爷!不可啊!您是天子,万万不能撕言官的奏疏啊!”
他一边磕头,一边心里叫苦。
言官的奏疏,就算再难听,帝王也只能留中不发,或者驳回,绝对不能撕!
撕奏疏,就是堵言官的嘴,就是 “拒谏”,传出去,会被天下人骂 “昏君” 的!
朱厚照喘着粗气,胸膛剧烈起伏,眼神猩红地看着地上的碎片,没有说话。
张永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他知道陛下现在正在气头上,可他必须把话说清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咽了口唾沫,颤抖着继续道。
“皇爷,言官…… 言官是朝廷的耳目,您撕了他的奏疏,要是被其他言官知道了,他们肯定会……”
http://www.abcsee.cc/43112/4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