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现实的残酷3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节:再烧一壶茶

  李先生没有回信息。

  这行字像一块冰,砸在我的心口。

  依赖他的念头,就像追悼会上那缕青烟,风一吹,就散得无影无踪。

  回去的门,不是似乎关上了,而是被从外面彻底锁死。

  绝望的潮水退去后,裸露出的是一片必须自己走过的荆棘地。

  我不能倒下,为了思李。

  现在主要是工作。

  “年纪太大”、“只招住家”——家政公司的门槛把我挡在外面。试问,哪家雇主?会让你带个孩子去干活,那是去工作,不是托老院和幼儿园。

  这个选项必须放弃。

  那么,还有什么工作能允许我带着孩子,或者时间上能错开?

  我的脑子飞快地转着,像一台生锈后被迫启动的机器:

  餐馆后厨? 洗盘子、摘菜,也许能争取到傍晚前结束,接思李放学。这个能挣到多少钱?三千,五千,能挣到7000吗?

  写字楼保洁? 通常是清晨或深夜工作,或许能求求情,让我只做清晨时段,可是哪里也不是慈善机构啊?

  在学校门口摆个小摊? 卖早点或文具,思李就在身边……但现在虽然有一点积蓄,这个能挣钱吗?

  每一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随之而来的现实问题压下去。

  但这一次,我没有任由绝望淹没。

  我拿出手机,不再看李先生的对话框,而是打开地图,搜索附近的劳务市场、大型菜市场。

  ——那里或许有零工的机会。

  车流缓缓驶入市区,窗外的世界重新变得喧嚣而具体。

  欧阳奶奶的安详笑容在我脑中浮现,那是一种历经风雨后的平静。

  她给了我最后的温暖,也给了我一种无声的勇气。

  人走茶凉,茶凉了,就自己再烧一壶热水。

  第二节:误入者

  我握紧了方向盘,在一个岔路口,没有开往回家的方向,而是拐向了那个以招零工出名的劳务市场。

  我知道,这将是一场比追悼会更艰难的“仪式”。

  车子刚停到零工市场进口,我本来以为零工市场就像电视里演的,大家安静地坐在路边,面前摆着一个小牌子。

  可我的车刚靠近那片尘土飞扬的空地,甚至还没停稳,就像一滴水溅进了油锅。

  一群男人——几乎全是男人——穿着孩子们穿过的旧校服、沾满油漆点的迷彩服,各种根本谈不上款式和合身的杂乱衣服,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

  他们瞬间就把我的车围住了,一张张被日晒雨淋成古铜色的、写满焦急的脸贴在我的车窗上。

  “老板,找什么人干活?”

  “水电、泥瓦匠,我什么都会!”

  “老板,看我,有力气,价格好说!”

  他们拍打着车窗,声音嘈杂得混成一片嗡嗡的巨响。

  我甚至能看到他们指甲缝里的污垢和额头上深刻的皱纹。

  那种对工作的极度渴望,化成了一股实质性的压力,几乎要把我的小轿车挤扁。

  我这身素色衣服在此地显得如此可笑。

  我像只误入兽群的小羊,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喊道:“我……我不是老板!我也是来找活路的!”

  话音落下,车内车外有片刻凝滞。

  贴窗的脸上的急切,迅速褪去,变为打量、漠然,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

  人群像退潮般,慢吞吞地散开,他们的目光已投向下一辆驶来的车子。

  我僵在驾驶座上,心脏狂跳。

  原来,我连被当作竞争对手的资格都没有,只是一个可笑的误入者。

  下意识地猛踩油门,方向盘一打,几乎是夺路而逃。

  我驶出临工市场的出口,还是没有死心。

  我该怎么办?

  勇气在现实面前,碎得如此之快……

  原来,我连走进这个战场的资格都没有,第一步就被吓退了回来。

  绝望………

  欧阳奶奶的葬礼像上辈子一样遥远,而李先生沉寂的微信,才是眼前冰冷的现实。

  我伏在方向盘上,浑身无力。

  为自己烧一壶热茶?

  可我连火种在哪里都不知道。

  我的胃里传来一阵阵灼烧般的空虚感,才意识到已经过了中午。

  第三节:吃面

  顺着“兰州拉面”、“沙县小吃”的招牌拐进一条小巷,却一眼瞥见个极其简陋的招牌:“饸饹面”。

  塑料棚子支在门口,几张油腻的矮桌板凳。

  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几个穿着迷彩服、浑身是灰的男人正埋头在里面吃得呼噜作响。

  其中几个,那不是刚才拦我车的人吗!

  就是这儿了,顺便看看人们的战绩。

  “老板给我来一碗面。”

  “六块钱一碗……加蛋”。

  面汤滚烫,蒸汽熏在脸上,一股老油哈喇子味……

  面摊已经坐满了人,放眼望去,旁边有一个小吃摊。

  我鬼使神差地走了过去,在离人群稍远的一张小矮桌旁坐下,要了一碗5元的面皮。

  空气里弥漫着油烟、汗水和尘土混合的气味。

  旁边一桌,围坐着几个刚干完上午活计的男女。

  他们埋头呼呼地吃着面皮,声音响亮,仿佛要将一上午消耗的力气立刻吃回来。

  一个穿着脏得看不出原色T恤的男人,咕咚灌下半碗面汤,用袖子抹了把嘴,冲着对面一个同样满脸倦容的女人嚷道:

  “喂,张姐,今天咋样?闹了多少?”

  那女人头也没抬,筷子搅着碗里的面,没什么好气:“咋样?能咋样!一百二!卸了半车瓷砖,老孙抠搜的,差点想赖账。”

  “一百二不错了!”男人咧开嘴,露出一口被烟熏黄的牙,“我他妈更晦气,给人家通了一上午下水道,给了二百,还报废了一块电池,他妈的,还赔了!。

  那家伙,差点没把老子熏死!”

  他说着,仿佛还能闻到那股味儿,嫌弃地皱了皱鼻子。

  这时,旁边另一个稍微年轻点、但也穿着破旧工装的男人插话,他带着点炫耀:“那我比你们强点,早上跟了个家装队,刮腻子,一百五,现结的。”

  “可以啊,小子!”先前的男人捶了他一下,随即又叹口气,“这年头,钱难挣,屎难吃哦。”

  话题似乎就要转向对生活的抱怨。

  忽然,那T恤男人像是为了驱散这沉闷,目光落到旁边那个叫张姐的女人身上……

  他毫无征兆地,伸出沾着灰泥的手,在她穿着廉价牛仔裤的大腿上重重抓了一把,发出嘿嘿的、带着粗野气息的笑声:

  “愁个球!晚上跟哥走呗?哥请你吃烧烤,保证比你这清汤寡水的面有味儿!”

  女人像是早已习惯,猛地打开他的手,骂了一句:“滚你妈的逼!老娘没空跟你扯淡,下午还得等活呢!”

  语气里厌恶是真,但更多的是麻木,甚至都懒得动怒。

  那男人也不在意,讪讪地收回手,继续跟旁人吹牛去了。

  我赶紧低下头,心脏怦怦直跳,碗里的面顿时失去了所有味道。

  这里的对话,赤裸得烫人;这里的玩笑,粗粝得扎手。

  它剥离了所有文明社会的粉饰,将生存的艰辛和由此滋生的、一种近乎动物般的直接和麻木,血淋淋地摊开在我面前。

  这不是我熟悉的世界。

  我匆匆扒完剩下的面皮……

  “日他个瘟,今天算是白瞎了!”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扒拉完最后一口面,把碗重重一放,“早上那点活,一百二,还不够买两包烟。老王这中介,心越来越黑。”叫骂声从我背后传出。

  “知足吧老黑,”他对面一个精瘦、戴着眼镜的男人嗤笑一声,用指甲剔着牙,然后到鼻子上闻了闻……

  他一边搓手指头一边说:“南环那边,卸一车水泥,才给八十。你抢都抢不上!现在这行情,有活干就是祖宗保佑。”

  “保佑个屁。”叫老黑的嘟囔着,掏出皱巴巴的烟盒散了一圈,“我闺女昨天又来电话,要买手机?她说有手机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妈的,我这一身骨头,都快榨不出油了。”

  “都一样。”另一个年长男人叹了口气,他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我那个小子,非要念什么国际班,一年两万。我跟他妈在工地上熬通宵,都凑不出这数……可他学习好啊,咱这当老子的,能说个‘不’字?”

  一阵短暂的沉默。只有呼噜呼噜喝汤的声音。

  “明天咋弄?”精瘦眼镜男打破沉默,“还去那儿蹲着?”

  “不去咋弄?”老黑点着烟,狠狠吸了一口,“家里又不会下钱。妈的,盼着来个傻大方老板,最好是个娘们,一看就不懂行事,能多糊弄几十是几十。”

  他说这话时,眼神似乎无意地扫过我这边。

  我赶紧起身往外走……

  “扯淡。”年长的男人终于吃完了,用袖子抹了把嘴,“都是苦命人,糊弄谁?早点干完,换个地方是正经。我听说物流园晚上有搬快递的活,论件算,咱俩去试试?”

  “成!”………

  几个人扔下筷子,扔下几个钢镚,起身就走……

  他们的话,像锤子一样砸在我心里。一百二、八十、两万的学费、糊弄几十是几十……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和我一样,或者不如我的人………

  我不是一个人在这人世间挣扎。

  生活就是这样,抱怨没用,只能扛着。

  我掏出手机,李先生仍旧没理我。

  此时,我没有再感到潮水般的绝望。

  胃里的面皮是实的,耳朵里那些粗糙的对话是实的。

  我该怎么办?

  我站起身,把五块钱压在碗底下。

  “老板,钱在碗底下。”我说了一声。

  “奥”………

  第四节:女儿的对话

  一看手机,孩子们快放学了,我去接女儿。

  站在那群翘首以盼的家长中间,我下意识地拉了拉身上这件沾着面馆气味的素色外套。

  周围是爷爷奶奶、全职妈妈们的闲聊,关于房价、补习班和假期旅行。

  我像个异类,格格不入地沉默着。

  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涌出来。

  思李很快看到了我,她背着几乎比她半个人还大的书包,跑了过来……

  “妈妈!”

  这一声呼唤,瞬间熨平了我这一天的慌乱和屈辱。

  我紧紧握住她的小手,像是握住了唯一的浮木。

  牵着她的手往车那边走,思李抬起头,小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困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她轻声问:

  “妈妈,你今天去李大爷的家吗?还回我们自己的小房子?”

  孩子的心像明镜一样。

  我这些天的奔波、焦虑,以及今天这身不同于往常的打扮,她都敏感地察觉到了。

  我停下脚步,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

  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映着天空残留的光,也映着我的疲惫。

  我努力扯出一个轻松的笑容,用手指轻轻梳理她被风吹乱的刘海。

  “嗯,不去了。妈妈以后都在家陪思李,好不好?”

  我顿了顿,觉得“我们的小房子”这个说法,带着一种让她不安的漂泊感。

  我得给这份不确定,加上一点重量。

  “而且,思李,”我加重了语气,带着一种刻意营造的、宣布好消息般的雀跃,“那不是‘小房子’。

  那是我们的家,有七十平米呢,一点都不小!以后啊,就妈妈和思李两个人,在我们的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思李眨巴着眼睛,消化着这个信息。

  她没有欢呼,也没有追问,只是看了我几秒钟,然后伸出小小的、温热的手臂,搂住了我的脖子,她把小脸贴在我的脸颊上。

  “好。”她在我耳边轻轻说,呼出的气息暖融融的,“我
  http://www.abcsee.cc/43893/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