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考试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期末考试的钟声终于敲响,飞云一中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肃穆而紧张的气氛。清晨,凌空走进教室,看到同学们都在做最后的复习,空气中仿佛能听到心跳的声音。

  面板上【压力管理:熟练(45/1000)】轻轻闪烁,凌空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他注意到苏暮雨已经坐在座位上,正闭目养神,指尖轻轻按着太阳穴。

  “紧张吗?”凌空走近轻声问道。

  苏暮雨睁开眼,微微一笑:“有点,但想起我们准备了那么久,就又有了信心。”

  凌空点头:“记得张老师说的,考试只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方式之一。我们已经尽力了,这就够了。”

  苏晓晓蹦跳着过来,难得地显露出一丝紧张:“我好怕历史大题啊,暮雨你押题准不准啊?”

  苏暮雨从书包里拿出最后整理的要点:“重点看宋代科技和近代变革部分,特别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

  第一科考的是语文。当试卷发下来时,凌空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面板上【快速阅读】和【信息提取】同时作用,让他迅速把握了整体难度和重点。

  作文题目是“连接”,要求从多角度探讨这个词的含义。凌空心中一动,这不正是他这学期最深切的体验吗?知识的连接、学科间的连接、人与人的连接...

  他决定以飞云江为隐喻,写道:“一条大江之所以磅礴,是因为它连接了无数支流;知识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它连接了不同领域的智慧;人生之所以丰富,是因为它连接了彼此的心灵...”

  写作过程中,凌空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流畅感,仿佛【文学表达】、【知识整合】和【情感倾诉】等多种技能自然融合,让他能够将这一学期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感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交卷后,同学们纷纷讨论作文题目。赵强哀嚎道:“‘连接’这个题目好难写啊!我只想到了互联网。”

  林雪则兴奋地说:“我写了学科间的连接,就像我们小组研究飞云江那样!”

  凌空看向苏暮雨:“你写了什么角度?”

  苏暮雨轻声回答:“我写了历史与现实的连接,通过老照片修复项目的体验,谈如何通过过去理解现在。”她顿了顿,“你的作文呢?”

  “我写了更广义的连接,”凌空微笑,“包括知识、学科,还有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苏晓晓凑过来:“你俩写的都这么高大上,我就写了姐妹之间的连接,感觉好小家子气啊。”

  凌空认真地说:“不会啊,情感的连接才是最真切的。你的画作不也是通过艺术连接情感吗?”

  苏晓晓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这个角度!”

  接下来的数学考试,凌空发现自己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有了显着提升。那些原本复杂的综合题,现在能够迅速分解为几个基础知识点的组合,再找出其中的联系。

  有一道题特别巧妙地结合了物理和数学知识,要求利用三角函数计算一个斜面上物体的运动规律。凌空不禁会心一笑,这不正是复习时与赵强讨论过的类型吗?

  考完数学,赵强兴奋地拍凌空的肩:“那道斜面题!不就是你上周教我的方法吗?太准了!”

  凌空笑笑:“关键是理解原理,不是死记题型。”

  下午的历史考试是苏暮雨的主场。当看到大题果然有“宋代科技发展的社会背景”时,苏晓晓朝苏暮雨投去感激的目光。

  凌空作答时,不仅回顾了历史事实,还运用了【因果分析】和【多维思考】,将科技发展与经济基础、文化氛围甚至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他惊喜地发现,这些能力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不需要刻意调动技能面板也能自然运用。

  第二天考试继续,物理、化学、英语...凌空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奇妙的状态:不同学科的知识在脑海中自然连接,形成了一张有机的网络。解答问题时,能够灵活调动相关知识点,从多个角度思考。

  英语口试中,凌空与搭档讨论“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他自然而然地引用了文化节项目的研究成果,讲述了飞云江畔古今科技的变化。考官明显被他的内容吸引,给出了赞赏的目光。

  全部考试结束后,班级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解脱和忐忑的气氛。王老师笑着看大家:“无论结果如何,重要的是大家这一学期的努力和成长。现在,是时候放松一下了!”

  同学们欢呼起来,开始计划暑假活动。凌空小组相约第二天去江边野餐,既是放松,也是庆祝期末的结束。

  晚上,凌空躺在床上回顾这两天的考试。面板上跳出总结信息:【知识整合能力提升至精通(125/)】、【应变应用提升至熟练(89/1000)】...

  但他更在意的是那种融会贯通的感觉——不再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真正享受知识本身的联系和美。

  周六清晨,阳光明媚,飞云江畔凉风习习。凌空到约定地点时,发现苏暮雨已经在那儿了,正站在江边看风景。

  “来得真早,”凌空走近,“晓晓和林雪呢?”

  苏暮雨转身,江风轻轻吹动她的发丝:“晓晓说要去买些零食,林雪临时有事晚点到。”

  两人自然而然地沿江岸散步。凌空发现,没有了考试压力,与苏暮雨相处更加轻松自在。他们聊着考试中的趣事,分享着暑假计划,偶尔沉默也不觉得尴尬。

  “看那边,”苏暮雨突然指着江面,“有白鹭。”

  凌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只白鹭优雅地掠过水面。【自然观察:熟练(23/1000)】被激活,但他更享受与苏暮雨共享这一美景的时刻。

  “就像一幅画,”凌空轻声说,“让我想起你的水墨画练习。”

  苏暮雨微微惊讶:“你记得我想学水墨画?”

  凌空点头:“上次你说想学习绘画基础,我就在想,水墨画可能很适合你——细腻而有深度。”

  苏暮雨眼中闪过感动:“谢谢,你总是这么...”她顿了顿,寻找合适的词语,“善于理解和鼓励。”

  这时苏晓晓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哇!你们俩又在这里说悄悄话!”

  凌空和苏暮雨同时转身,看到苏晓晓抱着大包零食蹦跳过来,后面跟着笑着的林雪。

  四人找了一处树荫铺开野餐垫。苏晓晓兴奋地分享她的暑假计划:“我要参加一个艺术夏令营,还有县里组织的写生活动...”

  林雪则计划去环保组织做志愿者:“正好应用一下我们研究水质的知识。”

  凌空说他想继续老照片修复项目,还可能学习一些编程技能,为未来的项目做准备。

  “暮雨呢?”苏晓晓问姐姐。

  苏暮雨轻声说:“我想多读些书,继续练习绘画,也许...”她犹豫了一下,“也许写点东西,关于飞云县的历史故事。”

  凌空鼓励道:“那会很棒!你的历史感和文字都很细腻。”

  野餐结束后,大家玩起了飞盘。凌空发现【身体协调】和【运动预测】技能让自己在游戏中表现出色,能准确预判飞盘的轨迹。

  苏晓晓不服气:“凌空你怎么什么都会啊!学习好就算了,连玩飞盘都这么厉害!”

  凌空笑笑:“只是平时注意观察和总结规律而已。”他悄悄把飞盘抛向苏暮雨,力度和角度都调整得恰到好处,让她轻松接住。

  苏暮雨接住飞盘时眼中闪过惊喜,凌空感到一种比赢得游戏更大的满足感。

  夕阳西下时,四人坐在江堤上看日落。苏晓晓突然说:“下学期就高二了,感觉时间过得好快啊。”

  林雪点头:“文理分科后,我们可能就不在一个班了。”

  这话让大家沉默了片刻。凌空打破沉默:“即使不在一个班,我们还可以继续学习小组,继续项目研究。真正的连接不会因为分班而中断。”

  苏暮雨轻声补充:“就像这条江,无论流经哪里,都还是连接着沿途的一切。”

  凌空看向苏暮雨,发现她也正看着自己,眼中有着相同的情感。在夕阳的余晖中,在江风的轻抚下,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感在两人间静静流淌。

  假期正式开始后,凌空有了更多时间投入个人项目。他继续参与地方文化研究社的活动,负责数字化整理一批新发现的老照片。

  一天下午,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意外遇到了苏暮雨。她正专注地阅读一本厚厚的县志,阳光从窗户洒在她身上,形成一幅宁静的画面。

  凌空轻轻走近:“找到什么宝藏了吗?”

  苏暮雨抬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你看这里,记载了飞云江上一个已经消失的渡口,还有关于摆渡人的故事。”

  凌空在她身边坐下,两人自然地将头靠在一起看那泛黄的书页。苏暮雨的发丝轻轻擦过凌空的脸颊,带来一丝若有若无的清香。

  “我想以这个渡口和摆渡人为题材写个短篇,”苏暮雨轻声说,“连接过去与现在,就像那条连接两岸的渡船。”

  凌空心中一动:“我可以帮你找更多资料,甚至重建那个渡口的虚拟模型。”

  苏暮雨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棒了!”

  于是,暑假里,两人多了许多一起研究的机会。凌空运用新学的编程技能,尝试用3D建模软件重建那个消失的渡口;苏暮雨则收集历史资料和口述故事,创作短篇小说。

  过程中,凌空发现自己越来越期待与苏暮雨的工作时光。他们不仅分享研究进展,还分享阅读心得、学习体会,甚至日常琐事。

  一天傍晚,两人在县档案馆查资料到晚霞满天。走出档案馆时,苏暮雨轻声说:“谢谢你陪我这么久,我都忘了时间。”

  凌空微笑:“和你一起工作很愉快,时间过得特别快。”

  路过一家小店时,凌空注意到苏暮雨多看了一眼橱窗里的手工笔记本。第二天,他特意去买下那本笔记本,却在递给她时不知如何解释。

  “这是...”苏暮雨惊讶地接过笔记本。

  凌空有些不好意思:“看你昨天似乎很
  http://www.abcsee.cc/43898/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