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中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中秋的余韵尚未散去,飞云一中迎来了新学年的第一个大型活动——校园科技文化节。与上学期末的文化节不同,这次活动更加注重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正好契合凌空小组的研究方向。

  清晨走进校园,凌空就感受到了节日般的氛围。操场上升起了五彩旗帜,教学楼走廊布置着各班级的展示预告,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面板上【活动策划:熟练(25/1000)】悄然激活,凌空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分析活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设计。

  “凌空!这边!”苏晓晓在远处挥手,她今天穿着一身色彩明亮的水彩风格连衣裙,仿佛把自己变成了一件行走的艺术品。“我们的展区在科技馆A区,位置超好!”

  凌空笑着走过去:“你今天这身打扮,本身就是个展品了。”

  苏晓晓转了个圈:“那是!艺术家的自我修养嘛。暮雨和林雪已经在布置了,我们快过去。”

  走到科技馆A区,凌空看到苏暮雨正小心翼翼地调整展板的角度,林雪则在调试交互显示屏。他们的展区以“飞云江:自然与人文的交响”为主题,融合了科学数据、历史文献、艺术创作和数字技术。

  “凌空,你来了真好,”苏暮雨抬头,额角有细小的汗珠,“这个全息投影装置我们不太会调整。”

  凌空放下背包:“交给我吧。”他检查了一下设备,面板上【技术调试:熟练(45/1000)】被激活,很快找到了问题所在。“只是角度需要微调,现在试试。”

  装置启动,一道柔和的光束投射出飞云江的三维模型,江水流淌,两岸景观随时代变迁而演化,配上苏暮雨收集的历史叙事和林雪的环境数据,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时空画卷。

  “太棒了!”林雪惊叹道,“这样观众能直观地看到江畔生态系统的变化。”

  苏晓晓迫不及待地挂上她的画作:“我的江畔四季系列正好展示在两侧,从艺术角度补充这种变迁。”

  展区布置完毕,四人站在入口处欣赏自己的成果。凌空心中涌起一股自豪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更是我们这学期学习成果的结晶。”

  苏暮雨轻声补充:“也是我们友谊和合作的见证。”

  科技文化节正式开幕,人流涌入各个展区。凌空小组的展区很快吸引了大量观众,特别是那个全息投影装置,成为整个科技馆的焦点。

  “这个创意太棒了!”一位校外专家赞叹道,“将科学数据可视化,结合人文叙事和艺术表达,很好地体现了跨学科思维。”

  凌空负责讲解技术部分,苏暮雨介绍历史背景,林雪解读科学数据,苏晓晓则讲述艺术创作灵感。四人配合默契,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四重奏。

  中午休息时,王老师带来一个好消息:“同学们,刚才评审组经过初步评分,你们的展区目前排名第一!特别是跨学科整合和创新展示方面得分很高。”

  苏晓晓兴奋地跳起来:“太棒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林雪比较理性:“还有半天时间,不能松懈。”

  凌空注意到苏暮雨似乎有些疲惫:“你去休息一下吧,下午还有一波参观高峰。”

  苏暮雨摇摇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凌空不由分说地把她按到休息区的椅子上:“至少坐十分钟,我去给你买点喝的。柚子茶对吧?”

  苏暮雨惊讶地看着凌空:“你连这个都记得...”

  凌空笑笑,没有回答,心里却想:关于你的一切,似乎都自然而然地记住了。

  下午的参观人流更多,甚至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一位记者采访了小组,特别询问了跨学科学习的体验。

  凌空作为代表回答:“我们相信知识本是相互连接的,学科划分只是为了方便学习。真正的理解和创新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地带。”

  苏暮雨补充道:“就像飞云江,它既是自然生态系统,也是人文历史的载体,还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只有从多角度理解,才能把握其全貌。”

  采访结束后,凌空对苏暮雨轻声说:“你说得真好,把我想表达但没说完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

  苏暮雨微微脸红:“我只是顺着你的思路而已。”

  科技文化节结束时的颁奖仪式上,凌空小组毫无悬念地获得了“最佳跨学科展示奖”和“科技创新奖”两个奖项。站在领奖台上,四人相视而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晚会后,小组决定去江边放松。秋夜的江风已带凉意,凌空自然地脱下外套披在苏暮雨肩上。这次苏暮雨没有推辞,只是轻声说了句“谢谢”。

  坐在江堤上,苏晓晓突然问:“你们觉得高二下学期我们还能保持这样的合作吗?听说理科班和文科班的课程差距会越来越大。”

  林雪推推眼镜:“确实,课程深度增加,作业量也会变大。但我们可以在项目中找到平衡点。”

  凌空看向波光粼粼的江面:“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保持这种连接。时间就像这江水,总是能找到前进的道路。”

  苏暮雨轻声说:“我相信真正的连接不会因外界变化而中断。就像这江水,无论河道如何改变,始终是连接着上下游。”

  那一刻,凌空与苏暮雨的目光再次相遇,在江水的映照下,仿佛有无数未尽之言在目光中流转。

  周末,凌空受邀参加县里举办的“青年创新论坛”,作为中学生代表分享跨学科学习经验。让他惊喜的是,苏暮雨也被邀请作为人文领域的代表。

  论坛上,凌空展示了科技文化节的项目,强调技术如何为人文研究提供新工具和新视角。苏暮雨则从人文角度出发,探讨科技发展中的伦理思考和文化维度。

  两人的发言相辅相成,引发热烈讨论。一位评委感叹道:“很少见到理科生和文科生有如此深入的相互理解和合作。你们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可能性。”

  论坛结束后,凌空和苏暮雨并肩走在秋日的街道上。落叶铺就的金色地毯在脚下沙沙作响。

  “今天你的发言真的很精彩,”凌空真诚地说,“特别是关于科技发展中人文关怀的那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

  苏暮雨微笑:“你的技术展示也让我看到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以前总觉得科技是冷冰冰的,今天才发现它可以如此有温度。”

  路过一家老书店,凌空想起苏暮雨
  http://www.abcsee.cc/43898/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