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麦城悲歌:关羽的"大意失荆州"与孙权的"白衣偷袭"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父可敌国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花豹突击队
大秦:始皇一不小心就薅羊毛了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秋天,整个中原都在讨论一个名字——关羽。这位蜀汉名将带着荆州兵马猛攻樊城,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吓得曹操都差点迁都,威震华夏四个字简直成了当时的热搜关键词。可谁也没想到,短短几个月后,这位就会兵败麦城,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居然是一场穿着白衣服的偷袭。一、威震华夏:关羽的高光时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在荆州憋不住了。看着刘备在汉中称王,自己作为五虎上将之首,怎么也得搞点大新闻。于是关羽留糜芳守江陵,士仁守公安,自己亲率大军北伐,目标直指樊城。
樊城守将曹仁哪是关羽的对手,被打得龟缩在城里不敢出来,赶紧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于禁、庞德率七军驰援,结果赶上秋雨连绵,汉水暴涨。关羽一看机会来了,下令开闸放水,于禁的七军瞬间变成,士兵们在水里扑腾,根本没法打仗。于禁没辙,只能乖乖投降;庞德倒是硬气,宁死不降,被关羽一刀斩杀。
这一仗打得太漂亮了:于禁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居然被活捉;庞德是西凉猛将,当场被杀;樊城岌岌可危,许昌震动。曹操吓得跟大臣们商量:要不咱把都城从许昌迁到河北吧,躲开关羽的锋芒?一时间关羽的声望达到顶峰,街头巷尾都在传:关将军要打到许昌去了!
关羽这时候有点飘了,派使者去江陵、公安催粮,对糜芳、士仁颐指气使:粮草再送不来,回来收拾你们!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平时就有点傲气,被关羽这么一怼,心里老大不高兴;士仁更是胆小怕事,整天担心关羽回来算账。这俩人本就防守松懈,心里又有怨气,为后来的投降埋下了伏笔。而关羽自己呢,一门心思打樊城,压根没注意到背后江东的孙权,已经磨好了刀。
二、白衣渡江:吕蒙的教科书级偷袭
孙权早就对荆州垂涎三尺了。当年借荆州给刘备,本是权宜之计,结果刘备占着不还,孙权心里早就憋着火。看着关羽在樊城打得风生水起,孙权知道机会来了——关羽把主力都拉到前线,荆州后方肯定空虚。
这时候东吴大都督吕蒙站了出来:主公,咱给关羽来个釜底抽薪吕蒙这人为了骗过关羽,也是拼了,居然装病辞职,让年轻的陆逊接替自己。陆逊一上任就给关羽写了封彩虹屁关将军神威盖世,小侄佩服得五体投地,以后还请多多指教!关羽一看陆逊是个小年轻,还这么会说话,顿时放松了警惕,把镇守荆州的兵马又调了一部分去樊城,这下江陵、公安真成了空壳子。
吕蒙一看计谋得逞,立马披挂上阵。他精选了一批士兵,让他们脱掉军装,换上商人的白衣服,伪装成贩运货物的商人,分批乘船逆流而上。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白衣渡江——穿着白衣服的,其实是杀气腾腾的士兵。
守江的蜀军一看是商船,又都是白衣服的商人,压根没防备。等船靠岸,这些突然抽出刀枪,大喊着冲杀过来,蜀军顿时懵了:这商队咋还带刀?没等反应过来,江边的烽火台和哨所就全被端了,连个报警的信号都没发出去。吕蒙的大军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了江陵城下。
三、糜芳投降:关羽的后院起火
江陵守将糜芳听说吴军杀到,吓得腿都软了。他本就对关羽不满,又知道自己防守不力,根本没法抵挡吕蒙。这时候吕蒙派人劝降:降了吧,保你全家性命,还能继续当官!糜芳一看反正打不过,干脆打开城门投降了。江陵这座关羽经营多年的大本营,就这么兵不血刃地落到了孙权手里。
公安守将士仁更是个软骨头,听说糜芳降了,连抵抗都没抵抗,直接开城投降。这俩货一投降,关羽的后路彻底被断了——家眷在江陵成了人质,粮草辎重全被吴军缴获,前线的蜀军瞬间成了没家的孩子。
消息传到樊城前线,关羽当时就懵了:糜芳这小舅子居然敢叛我?士仁这小子也投降了?他赶紧回师救援,可士兵们听说老家被占,家眷被俘,哪还有心思打仗,一路上跑的跑、逃的逃,大军很快就溃散了。曹操那边一看关羽撤退,也派徐晃率军追击,关羽腹背受敌,一路向南逃窜,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
四、败走麦城:关羽的末路悲歌
关羽一路逃到麦城(今湖北当阳),这座小城成了他最后的据点。吕蒙率军追到麦城,把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关羽被困在城里,粮草断绝,只能派人向附近的刘封、孟达求救。可刘封、孟达因为私人恩怨,居然找借口不来救援,气得关羽大骂:等我出去饶不了你们!
在麦城待了没几天,关羽知道守不住了,决定突围。他选了个漆黑的夜晚,带着儿子关平、部将赵累等几十人,偷偷打开城门向西突围,想逃回益州。可孙权早就料到他会这么干,派朱然、潘璋率军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
关羽一行人刚走到临沮(今湖北远安)的山间小道,就被吴军拦住了去路。潘璋的部将马忠带着一队人马冲杀出来,关羽虽然勇猛,但连日奔波早已疲惫不堪,手下又少,很快就被团团围住。关平、赵累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关羽本人被马忠生擒活捉。
孙权听说抓住了关羽,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除掉了心腹大患,忧的是杀了关羽会彻底得罪刘备。手下人劝:关羽这人傲气,肯定不会投降,留着是祸害!孙权咬咬牙:于是一代名将关羽,就这样在临沮被斩杀,享年五十八岁。孙权占据了整个荆州,算是报了当年借荆州的仇,可也为后来的夷陵之战埋下了伏笔。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记载关羽败亡这段时,司马光老爷子痛心疾首。他点评道:关羽勇而无谋,恃才傲物,欺凌同僚,终致糜芳、士仁叛降,此其败亡之根也。吕蒙白衣渡江,虽为奇谋,然趁人之危,亦非君子所为。老爷子觉得关羽失败主要是性格问题,太骄傲看不起人,才导致众叛亲离。对孙权和吕蒙,司马光也没好感,认为他们用偷袭的手段夺荆州,不够光明正大。在司马光看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争夺地盘也该光明磊落,关羽的刚愎自用和孙权的背盟偷袭,都不足取。
作者说
关羽败走麦城这段故事,简直是三国版的性格决定命运案例。关羽的威震华夏有多高光,败走麦城就有多悲凉。这位武艺超群、忠义过人,却栽在了最不该栽的地方——性格。他看不起糜芳、士仁,结果后院起火;轻视陆逊,结果中了偷袭之计;连刘封、孟达都得罪了,最后求救无门,活生生把一手好牌打烂。
而孙权和吕蒙的操作,虽然赢得了荆州,却输了名声。白衣渡江确实是教科书级的偷袭,但趁盟友北伐时背后捅刀子,终究落了个的骂名。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你却趁对方外出时把店给占了,赢了利益却输了信誉,后来刘备举全国之力伐吴,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报这背盟之仇。
这场悲剧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骄傲,不然身边的人都会被你得罪光;做事不能太算计,不然赢了当下却输了长远。关羽要是能对糜芳好点,对孙权客气点,或许就不会丢荆州;孙权要是能光明正大地跟刘备谈荆州归属,或许就不会引发后来的大战。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关羽用生命证明了大意失荆州的代价,孙权用背盟换来了荆州,却也让孙刘联盟彻底破裂,三国的格局从此改变。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充满了遗憾和教训,却也让这些英雄人物更加鲜活——他们有高光时刻,也有致命缺点,就像我们每个人一样,在命运的棋局里,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http://www.abcsee.cc/44060/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