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小说网 >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第452章 周玘三定江南:"灭火队长"王炸操作催生义兴郡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第452章 周玘三定江南:"灭火队长"王炸操作催生义兴郡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永嘉四年的江南,乱得像口刚掀盖的火锅。北方的匈奴骑兵正把晋朝皇室追得鸡飞狗跳,南方的地方官们也没闲着——建威将军钱璯收到太傅司马越的调令时,眼珠子一转,竟把算盘打到了顶头上司头上。

  凭啥王敦能当扬州刺史?钱璯对着调令吹胡子瞪眼,手下谋士赶紧递上馊主意:要不咱半路把他做了?反正是乱世,谁拳头硬谁说了算!

  这位将军也是个冲动派,当晚就带着亲兵埋伏在必经之路。可王敦早有防备,带着护卫队一阵冲杀,不仅没被干掉,反而把钱璯的人马冲得七零八落。钱璯见偷袭不成,索性破罐子破摔:反了!老子自己当王!转头就带着残部扑向了阳羡。

  消息传到琅邪王司马睿的耳朵里时,他正对着南方地图发愁。北方老家快保不住了,这江南要是再乱,自己可真成了丧家之犬。长史赶紧提醒:殿下忘了阳羡有位周玘?前两次江南闹事,都是他出手摆平的!

  司马睿一拍大腿:快传郭逸出兵,让周玘协助!

  此时的周玘正在家里喝茶看田。这位出身江南望族的才子,平时最爱研究农桑,可每当家乡有事,总能拎起刀就上。前两次平定石冰、陈敏之乱时,他就靠着乡亲们跟我上的号召力,把一群种地的农夫变成了嗷嗷叫的义军。

  听说钱璯来犯,周玘放下茶碗就去敲祠堂的钟。那口传了三代的青铜钟一响,十里八乡的百姓扛着锄头扁担就来了。有个刚放下秧苗的老农问:周郎,这次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来捣乱?

  钱璯那厮想占咱阳羡当大王!周玘站在台阶上喊话,咱祖祖辈辈在这水土里刨食,能让外人撒野?

  人群里立刻炸了锅。有个铁匠举着铁锤嚷嚷:上次陈敏那小子抢了我家铁砧,这次非得给他点颜色看看!

  就这样,周玘带着一群业余选手跟钱璯的正规军干上了。钱璯本以为能轻松拿下阳羡,没成想刚到城下,就被满天飞来的土块瓦片砸懵了。城头上的百姓们一边扔东西一边骂:抢粮食的贼!去年的旱灾还没缓过来,又来折腾我们!

  周玘瞅准时机,带着家丁从侧门杀出。他手里的长刀耍得呼呼作响,身后跟着个扛着锄头的小伙子,一锄头下去,竟把钱璯的马腿给打断了。钱璯摔在地上还没爬起来,就被周玘一脚踩住了后背:你以为江南好欺负?

  这场仗打得跟闹笑话似的——正规军被农民军追得满山跑,最后钱璯被捆成粽子送到了郭逸面前。郭逸看着眼前这出反差剧,忍不住对周玘拱手:周兄真是江南福星,这已经是第三次救危局了!

  消息传到司马睿那里,他正对着铜镜试新做的王冠。听说周玘又立了大功,当即拍板:必须重赏!给他家乡设个郡,就叫,让天下人都知道这儿出了位忠义之士!

  就这样,阳羡从县升级成了郡。当地百姓敲锣打鼓庆祝时,有个老人摸着胡须念叨:还是周郎有办法,以前交税要跑到邻县,现在咱自己就是郡了!周玘站在人群里,看着新建的郡府匾额,笑着对儿子说:别以为设了郡就完事了,保家卫国这事儿,得一代代传下去。

  司马光说:

  周玘三定江南,非恃武力,实赖民心。盖其生于斯长于斯,知乡土之重、百姓之愿。乱世之中,王侯将相多以权势凌人,而周玘以乡党之力安一方,可见民心向背,比甲兵更重。晋室南渡得以立足,周玘之功不可没也。

  作者说:

  周玘的故事藏着个有趣的规律:本土力量往往是乱世里最靠谱的稳定器。他既不是手握重兵的军阀,也不是权谋深重的政客,就凭着护家园的朴素信念,比那些正规军更能搞定麻烦。这像极了现代社区里的热心业主——物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是业主们自己组织起来搞定的。司马睿设立义兴郡的智慧,在于他看懂了地方自治力量的价值:有时候,让本地人管本地事,比派个外来官瞎指挥管用得多。所谓强龙难压地头蛇,前提是这地头蛇真的在守护自己的地盘,而不是中饱私囊。

  本章金句:

  守得住家门口的人,才守得住天下。

  如果你是周玘,平定战乱后会接受设郡的封赏吗?要是你是司马睿,除了设立新郡,还会用什么方式拉拢这位江南定海神针?
  http://www.abcsee.cc/44060/4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