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隋炀帝三出戏:挖河、招降与揍敌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父可敌国
花豹突击队
大秦:始皇一不小心就薅羊毛了
覆殷商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大业四年的隋朝,朝堂上下跟开了锅似的,隋炀帝杨广精力旺盛得不像话,一手抓基建,一手搞外交,顺带还揍了个不听话的邻居,三件大事闹得轰轰烈烈,也把大隋的家底折腾得七荤八素。先说开凿永济渠这事儿,杨广这辈子就俩爱好:一是到处旅游彰显威风,二是搞大工程留下“政绩”。这不,大运河的南段刚有点眉目,他又盯上了北方,琢磨着挖一条永济渠,南边连黄河,北边通涿郡,这样一来,自己将来打高句丽方便运兵运粮,平时坐船去北方巡游也舒坦。
主意一定,杨广当即下诏,征发河北各州的壮丁一百多万人,浩浩荡荡的挖河大军就开工了。可北方本来就地广人稀,一百多万人撒下去,没过仨月就不够用了。杨广眼一瞪,不管不顾地下令:“男丁不够,妇人来凑!”这道圣旨一下,河北地界可就乱了套。原本在家纺纱织布、伺候老人孩子的妇人,全被官府强行拉去工地,家里的农活没人干,老人孩子没人管,哭喊声震天动地。
工地上更是苦不堪言,监工拿着鞭子来回巡视,稍有怠慢就是一顿抽打。妇人们白天顶着烈日挖河,晚上挤在简陋的窝棚里,吃着掺着沙子的粗粮,好多人累得晕倒在工地上,再也没醒过来。有个老妇人,儿子早就被征去当兵,丈夫又在挖河时累死,她自己被拉来工地后,没过几天就病倒了,临终前还念叨着家里的小孙子。可这一切,杨广根本看不到,他只盼着永济渠早日完工,好圆自己的“帝王旅游梦”。
这边永济渠挖得热火朝天,那边朝堂上又有了新动向——西突厥的处罗可汗不服管教,杨广心里不痛快,想收拾又怕财力不够,正犯愁呢,大臣裴矩站了出来。裴矩是个“情报通”,早就打听到处罗可汗虽然蛮横,却有个软肋——特别思念留在隋朝的母亲。
裴矩一拍大腿,对杨广说:“陛下,处罗可汗思念母亲,咱们正好利用这一点招抚他,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他臣服!”杨广一听,龙颜大悦,当即派司朝谒者崔君肃带着诏书和礼物,去见处罗可汗。
崔君肃千里迢迢赶到西突厥,处罗可汗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歪在宝座上,跷着二郎腿,连诏书都懒得接。崔君肃也不慌,清了清嗓子,慢悠悠地说:“可汗,我朝陛下念及你母亲思念儿子,特意派我来慰问。可你要是这么傲慢无礼,陛下一旦发怒,不仅你母亲性命难保,我朝大军一到,你这西突厥恐怕也保不住了!”
这话可戳中了处罗可汗的痛处,他立马从宝座上弹了起来,脸色煞白,眼泪哗哗地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臣知错了,臣愿意臣服大隋!”说完,恭恭敬敬地接过诏书,还特意挑选了一匹上等的汗血马,派使者跟着崔君肃回隋朝进贡。杨广收到汗血马,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夸裴矩会办事。
搞定了西突厥,杨广又把目光投向了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平时总在边境捣乱,抢隋朝的物资,骚扰百姓,杨广早就想教训他了。还是裴矩出的主意,他劝说北方的铁勒部落,趁吐谷浑不防备,突然发起进攻。铁勒部落本来就跟吐谷浑有仇,一听有隋朝撑腰,立马出兵,把吐谷浑打得落花流水。
伏允带着残兵败将向东逃窜,走投无路之下,居然派人向隋朝求救,想借隋朝的力量反击铁勒。杨广一看,机会来了,表面上派安德王杨雄、许公宇文述率军前去“迎接”伏允,暗地里却嘱咐宇文述:“伏允反复无常,这次趁机把他拿下,彻底解决吐谷浑!”
宇文述率领大军赶到临羌城,伏允一看到隋朝大军的阵仗,吓得魂都没了,哪里还敢投降,转头就往西逃窜。宇文述岂能放过他,当即下令追击,隋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吐谷浑的曼头、赤水两座城池,斩杀吐谷浑士兵三千多人,还俘获了王公贵族二百多人,男女百姓四千多口。伏允带着少数亲信,一路向南逃到了雪山深处,才算捡了一条小命。
吐谷浑的地盘就这么被隋朝占了,杨广下令在那里设置州、县、镇、戍,还把天下犯了轻罪的人迁徙到这里居住,开垦荒地,镇守边疆。一时间,原本荒凉的吐谷浑故地,倒也热闹了起来。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对杨广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杨广好大喜功,开凿永济渠劳民伤财,征调妇人服役更是违背天道;招抚西突厥虽有成效,却也显露其权谋之术;讨伐吐谷浑虽拓疆土,却不知休养生息。如此折腾,百姓不堪重负,隋朝的灭亡,早已在此时埋下了祸根!”
作者说
杨广这三件事,办得是“轰轰烈烈”,却没一件真正考虑过百姓。开凿运河本是好事,可他急于求成,不顾民力;招降西突厥靠的是威胁利诱,而非以德服人;讨伐吐谷浑虽扩了疆土,却也消耗了大量国力。其实,治理国家就像过日子,不能只图表面风光,得懂得量力而行。杨广就像个任性的“富二代”,手握一手好牌,却只顾着自己享乐折腾,最后把家业败光。反观我们现在,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得脚踏实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别为了虚名实利,透支自己的未来。
本章金句
为政者当以民为本,折腾一时易,守业一世难;虚名如浮云,民心得则天下安。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隋炀帝,面对开凿永济渠男丁不足的情况,你会选择征调妇人,还是暂缓工程,休养生息呢?快来发表你的观点吧!
http://www.abcsee.cc/44060/72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