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星星之火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百六十二章 星星之火

  林晓和石磊秘密前往法国的准备工作在高度保密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与此同时,安曼并未坐等,她深知,在主力寻求外部突破的同时,后方的舆论战场绝不能沉寂。必须在全球范围内,为“山海”的理念点燃更多的火种,哪怕最初只是微弱的星火。

  她将自己化身为数字世界的幽灵信使,开始执行一项名为“播种”的计划。目标并非大众媒体——那里早已被“清理者”的资本和宣传机器占据——而是那些散落在全球各个角落,依然保持着独立精神和专业操守的美食评论家、食品科学家、人类学家,以及那些规模不大却极具影响力的美食组织与文化保护机构。

  安曼的工作是精细且危险的。她不能直接暴露“山海”的身份,那会引来“清理者”最直接的报复。她需要扮演一个匿名的“真相提供者”。

  她将手中掌握的证据,进行了谨慎的筛选和脱敏处理。避开了直接涉及古堡袭击、人员伤亡等过于惊悚且难以证实的内容,而是聚焦于更具说服力、也更易引发行业内部反思的“技术黑幕”。

  她整理出了几份关键资料:

  一份是“味之本”中几种核心合成风味分子,与已知可能对长期味觉感知造成影响的化学物质的对比分析报告。

  另一份,则是通过技术手段还原的、“交流中心”在幕后操纵,针对“原生食材共济联盟”进行恶意抬价、破坏供应链的几封关键邮件片段。

  最后一份,则是王老实被胁迫的部分录音(经过变声处理),以及“绿源”农场火灾现场发现的、难以溯源的助燃剂成分分析。

  这些资料,被安曼用不同的匿名身份和加密渠道,精准地投送到了数十位精心筛选出来的目标人物的私人邮箱或安全通讯账号中。附言简短而有力:

  「我们相信专业的判断。以下信息关乎美食未来的道路选择,请谨慎甄别。真相,需要更多人的声音。」

  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这些接收者的良知、专业精神和勇气。

  最初的几天,如同石沉大海。网络空间依旧被“本源之味”的狂欢所统治。孙炜有些焦躁,每天都要问几遍“有动静没?”,而安曼只是沉默地监控着网络舆情,如同耐心的猎人。

  转机,在一个清晨悄然降临。

  首先是一位在意大利美食界德高望重、以抨击食品工业化着称的老评论家,在他的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当美味失去灵魂:对“完美风味”的伦理拷问》的长文。他没有直接引用安曼提供的资料,但文中明确质疑了“本源之味”所代表的、将食物彻底“去自然化”、“工具化”的倾向,并忧心忡忡地指出:“当我们追求绝对可控的味觉刺激时,我们失去的将是食物与土地、与文化、与人类情感的珍贵连接。”

  这篇文章如同第一块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

  紧接着,北欧一位专注于食品安全的独立科研博客,发布了一份技术分析报告,详细解读了“味之本”中几种风味增强剂潜在的、长期摄入可能对味蕾敏感度造成的负面影响,其论据与安曼提供的资料不谋而合。

  然后,是来自南美的一位人类学家,他发表公开信,谴责“交流中心”利用资本力量摧毁本土原生食材生态的行为,称之为“一场针对文化多样性的无声战争”。

  这些声音起初并不算响亮,在“本源之味”的滔天声浪中,如同几朵微小的浪花。但它们精准地出现在专业圈层和特定受众群体中,开始引发思考和讨论。

  真正的突破,发生在三天后。

  总部位于意大利布拉的“国际慢食协会”,这个拥有超过百年历史、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致力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传统饮食文化的非营利组织,在其官方网站和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官方声明。

  声明标题为:《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扞卫食物的尊严与多样性》。

  声明中,慢食协会并未点名“交流中心”或“本源之味”,但强烈抨击了那种“试图以技术垄断取代自然馈赠、以单一标准抹杀文化特色”的餐饮发展趋势。他们呼吁全球的食品生产者、厨师和消费者:“警惕那些承诺‘完美’却剥夺我们选择权的技术;珍视那些看似‘不完美’却承载着风土人情、凝聚着生产者心血的本真味道。”

  声明最后写道:“食物的未来,不应由实验室里的少数人定义,而应由每一个热爱生活、尊重自然的你我共同书写。”

  这份声明,如同一记重磅炸弹,在国际餐饮界和关注食品问题的公众中引发了巨大反响!“慢食”的理念与“山海”所倡导的“寻味之本,守心之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有了!有了!”孙炜几乎是冲进临时指挥中心的,手里挥舞着平板,上面显示着慢食协会的声明页面,“这帮老外够意思!这下看霍华德那帮人还怎么嘚瑟!”

  安曼的脸上也露出了许久未见的、一丝轻松的笑意。她监控着舆论数据,可以看到,在慢食协会发声后,网络上支持“传统”、“本土”、“多样性”的声音明显增多,形成了一股可以与“本源之味”支持者分庭抗礼的声浪。虽然远未占据上风,但至少,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林晓看着屏幕上的报道,轻声说道。他即将出发,此刻后方传来的这个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安曼,做得漂亮。”

  然而,就在这短暂的振奋时刻,石磊却皱着眉头,从他正在感应的、一块安曼提供的、“活体样本”在博览会展示时的能量波动数据记录中抬起头。

  “不对……”他的声音带着困惑,“这个‘样本’……它的‘心跳’……不平稳。”

  “什么意思?”林晓和安曼立刻看了过来。

  石磊指着屏幕上那些普通人看来毫无规律的波形数据:“这里……还有这里……它的能量释放,有非常细微的、周期性的……衰减和波动。不像是一个稳定的‘完美造物’,反而像……像一个需要不断‘充电’或者……‘校准’的东西。”

  他努力地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描述:“就像一盏灯,虽然很亮,但它的电源线接触不良,时不时会暗一下。”

  这个发现,让林晓和安曼瞬间抓住了关键!

  如果石磊的感知没错,那么“清理者”宣扬的所谓“完美”、“稳定”的“活体样本”,很可能存在着不为人知的缺陷或依赖!这或许是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

  “能确定这个波动的周期吗?”林晓急切地问。

  石磊闭上眼睛,再次将心神沉入那片数据之海,良久,才不确定地说:“大概……每七十二到九十六小时……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低谷……”

  七十二到九十六小时!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林晓眼中精光闪烁,他立刻对安曼说:“把这个发现,连同波动周期的推测,作为最高机密,通过安全渠道,同步给那位我们即将联系的‘幸存者’!这可能是我们验证他真伪,也是他手中最有价值的筹码!”

  远征的棋局上,因为后方的这缕“星火”和石磊的关键发现,悄然落下了一枚足以改变局势的棋子。

  然而,安曼在尝试将信息加密发送时,却发现通往那个匿名邮箱的路径,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滞涩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暗中监听这条通道。

  希望之光已然亮起,但阴影中的陷阱,似乎也从未远离。
  http://www.abcsee.cc/44109/16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