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江南烟雨寒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扶明录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大乾第一纨绔
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唐人的餐桌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南行的路途,将春末的暖意甩在身后,越往南,空气中湿冷的水汽便越是浓重。当袁承志一行人终于拖着残躯,踏入传闻中依旧歌舞升平的江南地界时,已是梅雨时节。绵绵细雨如织,将天地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雾之中,远山近水都失了鲜明的颜色,只剩下氤氲的墨痕。他们的模样比乞丐好不了多少。衣衫褴褛,满身泥泞,几乎人人带伤,兵器也多有残损。若非梅剑和与崔希敏尚存几分威仪,袁承志眼神中那历经生死磨砺出的沉静与锐利令人不敢轻视,他们恐怕连城镇都难以进入。
然而,江南的“繁华”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每个人心头。南京城内,秦淮河畔,画舫笙歌依旧,达官贵人醉生梦死,仿佛北方的血火、扬州的十日只是遥远的传闻。市井间流传的,不是如何整军备武,而是马士英、阮大铖如何排除异己,弘光皇帝如何沉迷酒色,选秀女充实后宫。一种“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麻木与糜烂,弥漫在湿冷的空气里。
袁承志等人落脚在南京城外一处破败的龙王庙,这里鱼龙混杂,消息相对灵通,也便于隐匿行踪。安顿下来后,袁承志立刻派出机灵的弟子,一边打听温青青的下落,一边探听江南抗清的真正形势。
消息很快传回,却一个比一个令人心寒。
关于温青青,杳无音信。仿佛她真的在那场华山血战中彻底消失了。袁承志握着那枚她遗落下的、已有些褪色的剑穗,在雨夜中独坐良久,任由那冰冷的绝望一寸寸浸透四肢百骸。
而江南的局势,更是糜烂不堪。史可法殉国后,南明朝廷再无擎天之柱。左良玉拥兵自重,与朝廷互相猜忌;江北四镇高杰、刘泽清等跋扈难制,各有盘算;朝中则是马阮当道,排挤忠良,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充军饷(实则大半落入私囊)。所谓的“抗清”,更像是一场各方势力借机争权夺利的丑陋闹剧。
“掌门,这……这就是我们指望的江南?” 崔希敏气得浑身发抖,独臂狠狠砸在斑驳的墙壁上,震落簌簌灰尘,“这他娘的比李闯进京还不如!”
梅剑和脸色铁青,沉默不语。最后一丝借助南明力量复仇或存续的幻想,也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彻底破灭。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找上了门。
来人是何铁手。这位五毒教的前教主,如今竟也是一身风尘,眉宇间带着挥之不去的疲惫与忧色。她见到袁承志等人如此模样,亦是吃了一惊。
“袁公子,没想到华山派竟……” 何铁手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何教主,别来无恙?你怎会在此?” 袁承志强打精神问道。
何铁手苦笑:“清军势大,五仙教……五毒教总坛也难以保全。我带着部分教众南下,本想依附朝廷,出一份力,谁知……唉,所见所闻,令人心寒。如今也只是在这南京城外勉强度日。”
同是天涯沦落人。一番交谈下来,袁承志得知何铁手也与南明官府打过交道,结果处处碰壁,备受猜忌和排挤,空有一身用毒的本事和抗清之心,却无处施展。
“袁公子,我看这江南,绝非久留之地。” 何铁手压低了声音,“朝廷无能,官场腐败,军队涣散。清军一旦南下,必然势如破竹。留在这里,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就只能等着陪葬。”
她的话,如同最后一块砝码,彻底压垮了袁承志心中对中原残存的最后一丝眷恋。
连何铁手这等人物都看得如此分明,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就在众人心情沉重之际,庙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几名弟子紧张地进来禀报:“掌门,外面来了几个官差模样的人,说是奉了兵部衙门的命令,要征召我们入伍,还要……还要查验我们的身份文书!”
兵部衙门?征召?众人心头一紧。他们此刻身份敏感,既是“前明余孽”,又刚刚从沦陷区逃出,一旦被官府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告诉他们,我们是北地逃难来的江湖郎中,在此暂歇,并无文书。” 袁承志沉声道。
弟子领命而去,但外面的争吵声却越来越大。显然,对方并不相信,态度强硬。
“妈的!定是看我们带着兵刃,想来勒索!” 崔希敏怒道,“我去打发他们!”
“不可鲁莽!” 梅剑和急忙拦住,“在南京城外与官差冲突,我们立刻就会成为钦犯!”
正当局面僵持不下,眼看就要无法收场时,一个清冷而带着几分威严的女声在外面响起:
“放肆!谁给你们的胆子,在此扰民?”
声音有些熟悉。袁承志心中一动,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只见庙门被推开,细雨微光中,一名身着素色劲装、外罩蓑衣斗笠的女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名气息沉稳的护卫。她摘下斗笠,露出一张清瘦却难掩贵气的脸庞,正是阿九!
她竟然也到了南京,而且似乎……有了一定的身份?
那几名官差见到阿九,先是一愣,随即脸上露出几分敬畏之色,为首一人躬身道:“原来是殿下……卑职不知是殿下的人在此,多有冒犯,这就告退,这就告退!” 说完,竟不敢多留,带着人匆匆离去。
殿下?众人皆是一怔。阿九前朝公主的身份,在南明朝廷似乎得到了承认?
阿九没有理会离去的官差,目光扫过庙内狼狈的众人,最后落在袁承志身上,眼神复杂。
“此地不宜久留。马士英、阮大铖之流,对北来之人盘查甚严,尤其是身怀武功者。” 阿九语气依旧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们……还是尽快离开南京为好。”
“多谢……殿下解围。” 袁承志沉默片刻,开口道。这声“殿下”,带着明显的疏离。
阿九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恢复平静:“不必言谢。如今局势,自保尚且艰难……你们,好自为之。”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深深看了袁承志一眼,便重新戴上斗笠,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江南的烟雨迷蒙之中。
她的出现与离去,如同这江南的雨,来得突然,去得也快,只在众人心中留下了一片湿冷的凉意和更深的迷茫。
连前朝公主,在这所谓的“正统”朝廷中,似乎也只能凭借一个空头名号勉强自保,甚至可能身不由己。
“掌门,我们……” 梅剑和看向袁承志,等待着他的决断。
袁承志缓缓走到庙门口,望着门外连绵的细雨,以及雨幕中那座看似繁华、实则腐朽的南京城。何铁手的话语,阿九的警告,江南的糜烂,华山的鲜血,温青青的失踪……所有的一切,如同支离破碎的画面,在他脑海中最后拼凑成一个清晰的答案。
这里,没有希望了。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何铁手,扫过梅剑和、崔希敏,扫过每一个残存的华山弟子,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何教主,可愿与我等同行?”
何铁手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眼中闪过一丝异彩,毫不犹豫地点头:“这中原已无可恋,但凭袁公子吩咐!”
袁承志点头,随即看向自己的门人:
“传令,收拾行装,我们不去南京了。”
他深吸一口江南湿冷的空气,一字一句道:
“我们,去福建,去海边。”
“我要为大家,寻一条真正的生路。”
目标,终于明确。离开这片令人窒息的土地,去往海外,寻找新的家园。这不再是逃避,而是绝望之后,唯一理性的选择。
江南的雨,依旧下个不停,冰冷地打在龙王庙破旧的瓦片上,也打在每个人决意远行的心上。
http://www.abcsee.cc/44114/1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