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试着向前走一步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李世英又一次骑马过了河。

  眼下又到了农闲时节,一大队的集体劳动就只剩下炸树开荒与砖厂生产,只不过红砖的需求是一阵一阵的,最近砖厂那里又没了什么订单,只是有些零散的火炕要做,所以李世英就把砖厂的事务都安排妥当。

  然后他就朝着巩乃斯河南岸的团结农场而去。

  骑着那匹棕色马儿,李世英还特意从大队院子那里领了一杆步枪,就塞在马鞍旁边,口袋里还有十发子弹。

  自从四大队和一大队发生了偷盗案件之后,四大队那里就组织了民兵集训,两个大队组织了民兵夜间巡逻,然后又发了枪。

  李世英并没有加入民兵组织,主要是一大队这几年从内地来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人手便充裕了,况且眼下边疆相对而言还是很安定的,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手。

  不过他已经完全取得了大队的信任,所以他去大队借枪时,干部们就表现得很随意,李世英便挑了一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据称是当年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缴获的美军武器,又从内地流传到了边疆的。

  从村子的高处下到河滩地时,一道河那里早起的哈萨克社员已经驱赶了一群羊儿散落在了河边,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河面照耀得金灿灿的。

  空气中带着秋日的清凉,李世英正了正帽子,看着座下那匹慢悠悠的马儿,便准备找个舒服的姿势打个盹。

  接连越过两道河,再次来到了巩乃斯河北岸,野地里一片空旷,远处尚未开荒的树林,掠过了一群群的飞鸟。

  目光所及之处,只有一人一马独行,随着走近了金黄色的树林,他们俩似乎也变得金黄了起来。

  趟过了巩乃斯河、上了团结公社那边的县道后,路上的行人、车辆也多了起来,入冬前最后的暖阳把人晒得暖烘烘、懒洋洋的。

  再次来到叶娟家的小院外,小巷的土路被人清扫得很是干净,李世英朝院子里看去,那里面也是干干净净的,只是院角处多了一堆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木柴和干树枝。

  李世英扭头看了一眼,棕色马儿刚刚就地拉了一泡,热气腾腾的一坨颇有些显眼,他在马儿的脖子上拍了一下,那马儿便回头,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李世英。

  叶娟刚好端着一盆水出了屋门要朝院子里泼,看到李世英骑在马上、停在院子外,顿时笑了起来:“李大哥来了啊!”

  李世英便在院外拴好了马,挎着书包进了院子,他指着那一堆木柴:“这冬天怕是也不够烧吧?”

  “我们厂里每年都会集中运煤回来的,我买了两吨,今年冬天应该也够用啦!”

  李世英点了点头,这些天张全义又通知全队社员、收集各户社员冬天需求煤炭数量,然后准备雇佣了大卡车去买回来的。

  然后李世英便在屋门口坐了下来,此前他和小伙伴每次来叶娟家里,从来都是坐在门口的,为的就是外面过路的人从低矮的院墙一眼就能够看到。

  当然最主要的,是防止有些无聊的人在背后说闲话,叶娟毕竟是一个单身姑娘,他总得避些嫌。

  从书包里掏出在县城书店买的那套《文学小丛书》,李世英放在了桌子上,笑着说:“没事干的时候看看书,就当打发一下时间了。”

  叶娟忙说:“多少钱?我给你钱。”

  “给什么钱啊,我这是给你送礼托你帮忙办事的。”

  李世英又掏出一个矿石收音机:“你帮忙打听打听,酒厂要是有职工愿意买一台,就给捎个话,我做好了送来,也趁着时间宽裕赚点儿钱不是?”

  叶娟十多岁就跟着父亲从上海跑到了边疆,原本的性子很有些沉默、谨慎,过于温和而显得颇有些人畜无害。

  她父亲去世后,有苏青帮衬着,如今苏青去上了大学再也不回来了,她本就很独立,又在李世英的建议下学会了“闹事”,就变得愈发大方了起来。

  “那好吧,我就收下了,也帮你打听着。”

  在边疆待得久了,叶娟的口音也从先前的上海话,变成了夹杂着西北官话,普通话说得反正比李世英要正宗得多。

  李世英虽然仍旧是那一口土到掉渣的豫中方言,但一些用词也变得跟边疆老百姓一样了,比如称呼事物都要带个“子”,门上的锁叫锁子,小猪崽叫猪娃子,小羊羔叫羊娃子,家里的小男孩叫巴郎子,小姑娘叫丫头子。

  “那个火炕烧着睡了没有?有没有啥问题?”

  火炕是前些日子李世英派人帮团结农场、酒厂这边的社员、职工们砌火炕,让人顺便给叶娟家里送了些品相不怎么好的砖头,然后他带着人帮忙砌起来的。

  “前些天下了一场秋雨后,我就把火炕烧起来了,睡着真热,我准备下雪后再用。”

  李世英挠了挠头,突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了。前世来到边疆后,他好不容易在一大队落户,没多久父亲就中风去世,将大哥和母亲都接了来,一直拖到1980年才结婚。

  与前世的妻子总共通了几封信,然后妻子来到了一大队,俩人就简单地结了婚,一点儿也不夸张地说,李世英根本就没有自由恋爱的任何经验。

  今年一大队的结婚潮让他也产生了许多冲动,只是一路上想好的说辞,到了实践的时候却突然卡了壳。

  “你在酒厂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工作忙么?”

  叶娟端来了一盆熟花生,听见李世英这一句明显没话找话的问话,努力地笑了笑,装作一副洒脱的样子:“我父亲的成分一直摘不掉,我也因为阶级出身问题,厂里没办法安排正式工作,只是做个临时工,平日里负责清点产品,很清闲的,就是工资也开得少。”

  她眉宇间那一丝愁容始终挥之不去:“这么一个临时工,说不定哪天就丢啦。”

  “考虑过继续学习,也像苏青同志那样上大学吗?我听了广播,说是去年全国工农兵大学招收了十六万多,今年招了十九万人,这说明国家还是重视人才教育的,将来政策肯定会改革,这也是个机会。”
  http://www.abcsee.cc/44117/1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