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裂·战国志》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第一章稷下风骨

  周赧王三年秋,稷下学宫古槐垂荫。七十六岁的孟子自滕国朝贡归,驷马安车碾过洒扫如镜的青石道,轼前铜铃振出黄钟之音。张仪甫自秦使归,玄色深衣沾着崤山血土,与苏秦并立观星台。见孟子仪仗肃穆如天子巡狩,张仪抚腰间玉璜冷笑:“夫子的仁义,可能挡得函谷铁骑?”

  苏秦摩挲新铸的六国相印,金钮蟠螭硌入掌纹。他望着孟子车驾后随行的滕文公——那少年君主捧着《孟子》竹简,步履间有孝子侍父的恭谨。忽记起鬼谷中师父以沙盘演道:“纵横者裂土,仁政者织锦。”此刻斜阳穿过槐隙,在孟子素麻深衣上投下虎斑纹,恍若仁义化形的猛兽。

  第二章雪宫论剑

  齐宣王雪宫夜宴,兽炭烧暖仍难融檐冰。孟子剖解“仁政若烹鲜”,言及“民为贵”时,殿外云气凝作游龙环抱斗拱。张仪突以铜爵击节,爵中残酒泼出连横阵图:“春蚕作茧自缚,先生欲以仁义缠裹七国否?”

  玉几翻倒刹那,窗外忽现黑衣秦使。马蹄踏碎宣王珍爱的赤芍圃,碎瓣粘在铁甲如泣血咒符。苏秦垂目把玩酒觞,觞底映出孟子弟子公孙丑怒目按剑的身影。有侍史录得此刻孟子轻抚玉瑗,瑗孔中流过泗水琴声——那是他昨夜闻童子歌《黍离》,即兴所作的仁政九章。

  第三章纵横经纬

  苏秦佩六国相印过邹,闻孟子闭门注经。夜半有蠹鱼群涌出竹简,将“性善”二字啮成列国疆界图。孟门弟子追至中庭,见古槐悬着苏秦旧日麻衣,襟内藏帛书盟约被虫蛀星斑,每个孔洞恰对应一处雄关要塞。

  是夜孟子灯下续写“必有事焉”章,忽见简牍渗出松烟墨香——此乃苏秦门客以燕地秘术仿制的“仁义纵横书”。老者取蓍草占得“剥”卦,即令弟子将错简尽数沉入泗水。翌日渔人网得玉鱼,鱼腹藏帛片书:“仁义不售,乃饰干戈。”

  第四章云梦交锋

  张仪使楚遇孟子于云梦泽。孤舟上孟子正授“不动心”章,忽见张仪指蒹葭丛中野雉:“处子效娼妇敷粉,非欺世乎?”琴弦应声而断,七弦化蛟入水。渔父们弃网歌《沧浪》,声浪掀波时,千只赤蝶自《孟子》简中飞出,翼翅金粉写满“义利之辨”。

  苏秦此时正在郢都夜宴,怀中燕姬突然吟出孟子“天时不如地利”。惊觉座中楚王袖内藏有仁义策论,乃知张仪早已将百家言炼作攻心刃。忽有蝶穿朱户,翅尖丹砂点入酒卮,卮中映出孟子抚琴的手——那抚过《韶乐》的指节,此刻正将断弦捻作卦爻。

  第五章稷下暗潮

  苏秦遣门客夜探学宫,见《孟子》简牍自行重组为九宫阵。墨字游走成《战国策》篇目,忽有暴雨穿瓦,水流冲蚀出“必有事焉”四字如刻鼎文。孟门弟子擒得细作,见其舌苔烙纵横术秘咒,齿缝却夹着孟子“养气”章残片。

  张仪在咸阳闻报,夜观星象见紫微垣裂。忽忆少年时与苏秦在鬼谷辩“利害”,师父掷蓍草成仁字图形。此刻函谷关西风卷来稷下檀香气,他解佩玉掷地,玉碎声里恍惚听见孟子在泗水畔训诫:“修其天爵,则人爵从之。”

  第六章蝶化经残

  张仪连骂孟子三日,案头《孟子》忽化赤蝶。有蝶翼显“仁”字鸟篆,有蝶足勾井田制图。是夜苏秦在齐高烧呓语,胸腹浮活字如蚁噬,医者剖出半卷《阴符经》,血墨渗成“浩然之气”与“必有事焉”交缠的图腾。

  孟子在滕闻讯,夜观天象见荧惑守心。取龟甲灼得“鼎”卦,即令弟子焚毁所有注疏草稿。灰烬中突现玉蝉,蝉翼透明映出少年张仪在楚市贩帛——那匹被贵族撕裂的素绢,经纬间竟有未织完的仁义纹理。

  第七章道裂山河

  孟子弥留指天,云裂处现禹贡九鼎虚影。其时张仪过魏郊,见童稚尿泥塑连横局,忽以鸠杖击地:“此非娼妇道,乃虎狼食人术!”雷暴骤至,七国驿道化黄泉路。苏秦暴卒那瞬,怀中盟约帛书渗血,在“必有事焉”字迹上绽出红梅——恰似孟子故里凫村的白梅变种。

  尾声青简洪荒

  三百年后,太史公在临淄废墟拾得残简。有片记张仪“娼妇”谤言处,虫蛀斑驳成仁义树年轮;有帛书载苏秦纵约,霉斑蔓延作九州山水;唯“必有事焉”四字化入渭水,每夜随波映天,如星斗重列时,总在子夜浮现三位宗师隔世对弈的残局。
  http://www.abcsee.cc/44321/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