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林渊的盘算,如何应对曹操的崛起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夜色如墨,泼洒在连绵的军帐之上。行军的第三日,大军在距离虎牢关尚有百里的一处平原扎下营寨。白日里行军的喧嚣与燥热,被晚风一吹,便沉淀为一种混杂着泥土、汗水与皮革味道的凝重。
中军帐内,烛火摇曳,将林渊的身影投射在巨大的沙盘地图上,时而拉长,时而扭曲。
他并未穿着那身惹眼的白袍银甲,只是一身寻常的青色布衣,独自一人,静静地注视着沙盘上那座象征着天险的关隘——虎牢关。
帐外,是巡逻甲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以及远处战马偶尔打响的鼻息,一切都井然有序。
林渊的手指,在沙盘上缓缓移动,从虎牢关,划向酸枣,再绕向一个不起眼的位置。那是他为吕布准备的舞台,也是为自己准备的猎场。
一切,都在按照他剧本里的节奏,稳步推进。
就在此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撕破了营地的宁静。紧接着,帐帘被猛地掀开,一名亲兵快步而入,神色紧张。
“将军!”
林渊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
“何事惊慌?”
“八百里加急军报,从长安而来!”亲兵双手呈上一卷用火漆密封的竹筒,竹筒上插着三根翎羽,代表着最高等级的军情。
林渊的眼眸微不可查地收缩了一下。
这个时间点,来自长安的最高等级军报。
他接过竹筒,指尖轻轻一捻,火漆应声而碎。抽出里面的绢布,展开。
昏黄的烛光下,绢布上那一行行墨字,仿佛活了过来,带着长安城的恐慌与震动,扑面而来。
“兖州曹操,收青州黄巾三十万,号百万,迎天子,迁都许昌。以天子名,诏天下诸侯,共讨国贼董卓。”
帐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林渊拿着那张薄薄的绢布,一动不动,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仿佛看到的只是一份寻常的粮草清单。
可他的精神世界里,【姻缘天书】却早已掀起了惊涛骇浪。
书页无风自动,疯狂翻阅,最终定格在一副宏大的气运图卷之上。
在代表天下的广阔版图上,三股最为庞大的气运,正在上演着一出无声的角逐。
西边,盘踞在关中的,是董卓那股庞大、暴虐,却已现颓势的黑龙气运。
东边,河北之地,袁绍那股金色的“帝王”气运煊赫一时,其势浩大,如烈火烹油,但细看之下,却能发现其根基不稳,金色之中夹杂着虚浮的白气,色厉内荏。
而现在,就在黑龙与金帝之间,在兖州那片四战之地,一股全新的气运,正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疯狂崛起!
那是一股青色的气运,凝练,坚韧,充满了勃勃生机。它不像董卓那般暴虐,也不像袁绍那般虚浮,它就像一颗深埋于地下的种子,一旦破土,便要长成参天大树。
这,就是曹操的“雄主”气运!
更让林渊心头一震的是,这股青色的气运之上,此刻正缠绕着一缕虽然微弱、却尊贵无比的金色丝线。那是源自汉室的“正统”气运。
曹操,成功地将自己与大汉这艘即将沉没的破船,用“天子”这根最关键的缆绳,绑在了一起。
从此,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
“袁本初,不过是冢中枯骨。真正的对手,来了。”
林渊在心中,默默地给出了自己的评判。
相比于袁绍这个出身四世三公,自带光环的“官二代”,曹操这个从尸山血海里一步步爬出来的“宦官之后”,才是这乱世之中最可怕的枭雄。
“将军?”
不知过了多久,亲兵试探性的声音,将林渊从沉思中唤醒。
林渊将手中的绢布,随手丢进一旁的火盆里。那张承载着惊天消息的绢布,在火焰中迅速卷曲、变黑,最终化为一缕青烟。
“知道了。”他淡淡地应了一声,仿佛只是烧掉了一张废纸。
“去将马将军与庞德将军请来。”
“喏!”
很快,马腾与庞德便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们都是宿将,自然明白八百里加急意味着什么。一进帐,看到火盆里尚未燃尽的灰烬,两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将军,可是长安出了什么变故?”马腾率先开口,声音里透着担忧。
林渊转过身,脸上已经挂上了一副凝重与忧虑交织的神情。他将曹操在兖州做的事情,简略地说了一遍。
“什么?!”马腾大惊失色,“那曹孟德,他好大的胆子!竟敢劫持天子!”
庞德也是一脸的震惊与愤怒,在他这种传统武将的观念里,天子就是天,曹操此举,无异于逆天而行。
林渊叹了口气,走到沙盘前,用手中的小旗,在兖州的位置上重重一点。
“这不是胆子大不大的问题。”他的声音沉重,充满了为董卓担忧的“忠诚”。
“这是诛心之计。从此以后,曹操出兵,是奉天子诏;而我们……我们再出兵,在天下人眼中,便成了‘国贼’讨伐‘汉臣’。”
“相国大人在长安,将要面对的,是来自天下舆论的口诛笔伐。而我们在前线,军心士气,也必将受到影响。”
他的一番话,将此事的利害剖析得清清楚楚,句句都站在董卓的立场,字字都透着对西凉霸业的忧心。
马腾听得脸色发白,他虽然勇猛,但于这等政治谋略却是一窍不通,只觉得事态严重到了极点。
“那……那我们该如何是好?是否要立刻班师回援长安?”
“不。”林渊摇了摇头,语气斩钉截铁。
“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不能退。一旦退了,就等于向天下人示弱,坐实了我们的心虚。”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我们不但不能退,还要用最快的速度,最凌厉的攻势,将眼前的袁绍彻底击溃!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告诉天下人,谁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主宰!只要我们够强,所谓的‘大义’,不过是个笑话!”
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充满了不顾一切的霸道与血性,极其符合西凉军的行事风格。
马腾与庞德听得热血沸腾,心中的不安与惶恐,瞬间被一股昂扬的战意所取代。
“将军说的是!管他什么天子诏令,打赢了才是硬道理!”
“末将愿为先锋,为将军踏平袁绍大营!”
林渊看着两人被鼓动起来的情绪,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今夜,让将士们好生歇息,养精蓄锐。明日,传我将令,全军急行,直扑虎牢关!”
“喏!”
打发走马腾与庞德,偌大的军帐内,再次只剩下林渊一人。
他脸上的激昂与凝重,如同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深邃如海的平静。
乱世,终于越来越有趣了。
一个袁绍,还不够。现在多了一个曹操,这盘棋,才算真正活了起来。
董卓、袁绍、曹操,三足鼎立之势已现雏形。而他,林渊,则是这三足之外,最不稳定的第四方。
他需要做的,不是去打破这个平衡,而是去利用这个平衡。
让他们斗,斗得越凶越好。
董卓因为曹操的压力,必然会更加急功近利,更加渴望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这份急躁,会让他对吕布的桀骜更加不耐,对自己这个能带来“胜利”的军师,更加依赖。
这对他解决吕布,是天大的好事。
林渊走到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绢布,取过笔,饱蘸浓墨。
他需要给长安送一封回信。
一封,是写给董卓的。信中,他会用最恳切的言辞,表达自己对曹贼窃国的愤慨,以及自己誓死为相国荡平袁绍,以正视听的决心。同时,他也会在字里行间,不经意地,夸大曹操占据大义之后,对军心民意的巨大影响,进一步加深董卓的焦虑。
而另一封……
林渊的嘴角,勾起一个莫名的弧度。
他另取一张小笺,在上面写下寥寥数行字。既非军情,也非问候,而是一首没头没尾,语焉不详的短诗。
“青梅煮酒论英雄,天下英雄谁敌手?唯使君与操耳。”
写完,他将小笺仔细叠好,放入一个蜡丸之中。
他唤来一名潜伏在军中,只听命于他一人的死士。
“将这封给相国大人的信,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另外,这个蜡丸,你想办法,亲手交给貂蝉小姐。记住,过程一定要隐秘,绝不能让第二个人知道你见过她。”
那死士接过信和蜡丸,没有任何疑问,躬身一礼,便悄然退出了大帐,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林渊站在原地,看着死士离去的方向,眼中闪动着算计的光芒。
给董卓的信,是阳谋,是催化剂。
而给貂蝉的蜡丸,才是他真正的后手。
他了解那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看到这首诗,一定会明白自己的意思。青梅煮酒,曹操,刘备……这些信息,足以让她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但这还不够。
林渊缓缓走到帐门口,掀开帘子,看着外面深沉的夜色,对着黑暗,轻声补充了一句。
“传我密令给送蜡丸的人,告诉他,将蜡丸送到之后,让他想办法,在回营的路上,‘不经意’地被李儒的人抓住。”
http://www.abcsee.cc/44370/23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