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归家的炊烟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苏明月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踏入了熟悉的石景山片区。冬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斑驳的筒子楼外墙上,空气中弥漫着煤球炉子特有的烟火气和各家各户隐约传来的饭菜香。几个穿着臃肿棉袄、脸蛋冻得通红的孩子正在楼前的空地上追逐打闹,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穿着明显不同于常人的苏明月,都好奇地停下了脚步,怯生生地看着她。

  苏明月看着这些熟悉的街坊小孩,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放下一个行李包,从里面拿出在百货大楼买的糖果和饼干,招呼道:“来,小朋友们,吃糖。”

  孩子们起初有些犹豫,但终究抵不过糖果的诱惑,慢慢围拢过来。

  “谢谢阿姨!”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说,接过糖果后飞快地跑开了。

  “阿姨,您是从国外回来的吗?”一个稍大点的男孩大胆地问,眼睛盯着苏明月身上那件在国内少见的羽绒服。

  苏明月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阿姨回来过年。快去玩吧。”

  她将糖果和饼干分给孩子们,看着他们欢天喜地地跑开,这才提起行李,走向自己家所在的那栋筒子楼。

  将行李暂时放在拥挤但还算整洁的家里——父母都还在首钢上班没回来。苏明月看了看时间,决定先去附近的菜市场买菜,给父母做顿晚饭,给他们一个惊喜。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充斥着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苏明月离家多年,又在国外生活,对于国内这时候买菜需要精打细算、讨价还价的习惯早已生疏。

  “这白菜怎么卖?”她走到一个摊位前问。

  “一毛二一斤,搭半两粮票。”摊主头也不抬。

  苏明月正要掏钱,旁边一位大妈立刻拉住她:“姑娘,你这不行啊,得还价!一毛,最多一毛!”

  摊主不乐意了:“王大妈,您这就不讲理了,我这白菜多水灵!”

  “水灵什么,你看这外帮子都蔫了!一毛,爱卖不卖!”

  苏明月站在一旁,有些尴尬地看着两人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最终,王大妈以每斤一毛钱、不要粮票的价格“帮”苏明月买下了白菜。

  “谢谢您,王大妈。”苏明月感激地说。

  “没事儿,姑娘,看你就不会过日子。”王大妈热情地说,“要买肉往里面走,老张家的肉新鲜。”

  就这样,苏明月依葫芦画瓢,跟着几位看起来精明能干的大妈后面,总算把晚上要用的蔬菜和一块五花肉买齐了。

  提着菜回到筒子楼,上楼的时候,遇到几位正在楼道里闲聊或者生炉子的老街坊。

  “哟,这不是明月吗?回来啦?”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认出了她,笑着打招呼,她家小孙子刚才吃了苏明月给的糖。

  “是啊,张奶奶,我回来了。您身体还好吧?”苏明月礼貌地回应。

  “好,好着呢!你这是……给你爸妈做饭?”张奶奶看着她手里的菜篮子。

  “嗯,想给他们个惊喜。”苏明月点点头。

  “好好好,真是孝顺孩子!快去吧!”张奶奶和其他几位邻居都笑着目送她上楼。

  回到家,苏明月系上围裙,开始在几家共用的厨房里忙活起来。她常年在外执行任务,枪林弹雨经历不少,但下厨的机会着实不多,手艺只能算勉强入门。正手忙脚乱地切着肉,刚才楼下遇到的张奶奶端着个簸箕走了进来。

  “明月啊,这肉不是这么切的,顺着纹理切,炒出来才嫩。”张奶奶一看她的架势就笑了,放下簸箕,热心地上前指导,“来来来,奶奶教你,先这样……”

  在张奶奶的帮助下,苏明月总算把肉切好,又磕磕绊绊地炒好了一个蒜苗回锅肉,虽然卖相一般,但香味倒是出来了。

  就在这时,楼道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和父母熟悉又激动的声音:

  “明月!明月真回来了?”

  “在哪儿呢?”

  只见苏明月的父母,两位穿着蓝色工装、脸上带着岁月痕迹却精神矍铄的中年人,急匆匆地冲进了厨房。他们显然是下班路上就听邻居说了女儿回来的消息。

  “爸!妈!”苏明月放下锅铲,眼眶瞬间就红了。

  苏母一把抱住女儿,上下打量着,声音哽咽:“瘦了,在外面肯定吃苦了……”

  苏父虽然没说话,但紧紧握着女儿的手,眼中也满是激动和欣慰。

  “好了好了,孩子刚回来,先让孩子歇歇。”苏母抹了把眼泪,接过苏明月手里的锅铲,“这菜妈来炒,你陪你爸进屋说话去!”

  苏父拉着女儿回到狭小但温馨的屋里,迫不及待地问:“明月,这次回来能待多久?在那边……到底做什么工作?安不安全?上次那个姓陈的同志来家里,带了那么多东西,还有那么多钱……说是你托他带的,你这孩子,到底在做什么啊?爸妈这心里一直不踏实。”

  苏明月早就料到父母会问这些,她挽着父亲的胳膊,用事先想好的说辞搪塞道:“爸,您就放心吧。我在一家很大的国际公司做安保顾问,就是负责一些重要人物的安全评估工作,正规公司,很安全的。就是工作性质需要保密,所以细节不能多说。陈志远是我同事,那次是顺路帮我捎东西。您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又没缺胳膊少腿。”

  她知道陈志远来访时带了时令水果、两瓶茅台、一条大前门香烟、西洋参以及两万人民币。听到两万这个数字,她心里就明白了。她当时只给了一万美元让陈志远帮忙兑换并转交,按照83年的汇率,根本换不到两万,肯定是陈志远自己又添了钱进去。这份战友情谊,她默默记在了心里。

  吃饭时,虽然苏明月的厨艺只能算差强人意(大部分菜后来还是苏母接手完成的),但一家人围坐在小桌前,气氛却格外温馨。

  “明月,你这手艺还得练练啊。”苏父尝了一口女儿炒的回锅肉,笑着打趣。

  “爸!”苏明月不好意思地红了脸,“我在国外哪有时间做饭嘛。”

  “好好好,我女儿能平安回来就好,做饭不会就不会。”苏母赶紧打圆场,一个劲地给女儿夹菜。

  饭后,苏明月收拾完碗筷,郑重地拿出一个存折,放在父母面前。

  “爸,妈,这是我这一年多攒下的钱,你们收着。”

  苏父疑惑地打开存折,当看到上面的数字时,手猛地一抖:“四、四万六千六百零六块?明月,你哪来这么多钱?”

  苏母也吓坏了:“孩子,你可不能做违法的事啊!”

  “爸妈,你们放心,”苏明月握住父母的手,“这钱来路绝对正。是我们老板额外给的奖金和补贴。我用两万美元现金换的,按照今年1月1日的新汇率,1美元换2.3303元人民币,正好是这个数。”

  她没敢告诉父母,自己在美国的账户上还有六万多美元。这个数字对她这样的普通工人家庭来说实在太惊人,她怕吓到他们,也怕他们更加担心她在国外从事危险工作。

  “你们拿去,把家里该换的东西换换,买点好的,别太省了。”苏明月轻声说,“爸的关节炎,冬天难受,可以买个电暖器。妈您也添几件新衣服。”

  苏母的眼泪又下来了:“你这孩子……自己在外头不知道过得多节省……”

  “妈,我真的过得很好。”苏明月抱住母亲,“我们老板人特别好,吃住都是公司包的,根本花不了什么钱。”

  接着,苏明月又拿出周陌准备的纽约特产和一些国内少见的小玩意儿,还有自己给父母买的新棉猴。

  “这衣服真厚实!这得花不少钱吧?”苏母摸着柔软暖和的棉猴,既高兴又心疼。

  “妈,您就放心穿吧,您女儿现在能挣钱了。”苏明月笑着给父母夹菜,“爸,这酒您留着慢慢喝。”

  看着父母脸上满足和自豪的笑容,苏明月觉得,自己在外面经历的所有危险与艰辛,在这一刻都值得了。筒子楼里虽然狭小简陋,但这份浓浓的亲情,是任何豪华别墅都无法替代的。

  与此同时,林国栋踏上了南下的火车。绿色的铁皮车厢里挤满了形形色色的旅客,空气中混合着汗味、烟味、泡面味和各种方言的嘈杂声。他靠着车窗坐下,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逐渐从北方的萧瑟转为南方初现绿意的田野,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期盼。
  http://www.abcsee.cc/44379/26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