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扁担挑归程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陈轩邪医传承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火影:从平民开局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修仙御神策
高三毕业后,我拿万族做口粮!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火车在百色站缓缓停稳,哐当一声,将林国栋从浅眠中唤醒。他拎起沉重的行李箱,对王建军、王建国两兄弟示意:“到了,下车。”站台比北方的更为简陋,空气中弥漫着南方山区特有的湿润泥土和草木气息。三人在车站附近找了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路边摊,点了三大碗热气腾腾的米粉。雪白的米粉浸在油亮的骨头汤里,铺着几片叉烧、炸黄豆和酸笋,香气扑鼻。
很快,三大海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端了上来。雪白的米粉浸在油亮喷香的骨头汤里,铺着几片叉烧、一个煎蛋、炸黄豆、花生米和酸笋,翠绿的葱花点缀其间,令人食指大动。
“林大哥,这一路真是……太麻烦你了。”王建国吸溜着米粉,有些不好意思。这一路上的花销,全是林国栋抢着付的。
林国栋摆摆手,咽下嘴里的食物:“出门在外,互相照应。再说,我们也算战友。”他看向两兄弟,“吃饱点,等下还要转车,路还长。”
王建军默默点头,吃得很快,但动作并不粗鲁,军旅生涯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
饭后,林国栋熟门熟路地带着两人来到汽车站,挤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班车破旧,颠簸得厉害,车厢里塞满了人和各种活禽,气味混杂。王建国被颠得有些脸色发白,王建军则依旧沉默,只是紧紧抓着前面的椅背。
林国栋看着窗外的景色,用带着些许乡音的普通话和两兄弟聊着:“看见没,这边都是山,我们村还在山里头。以前出来一趟,天不亮就得走,走到镇上天都黑了。”
“林大哥,你当兵前一直住这儿?”王建国好奇地问。
“嗯,山里娃。”林国栋笑了笑,“后来当了兵,才见了世面。”
一路颠簸到了县城,已是下午两三点钟。林国栋没有丝毫停留,带着两人直奔县里最大的供销社和紧邻的自由市场。他仿佛是个行走的采购库,目标明确,出手果决。
“同志,大米,要那种好的,来两麻袋!”
“白面一袋!”
“油、盐、酱油、醋,各样都来大的!”
“糖果,那种水果硬糖,称五斤!饼干,那种动物饼干和鸡蛋糕,各来五斤!”
“香烟,‘大前门’是吧?来两条!”
“白酒,本地的米酒就行,来一箱!”
他一边说,一边利索地数着钞票和粮票。售货员都被他这大手笔惊住了,忙不迭地招呼着。王建军和王建国看着堆积如山的年货,眼睛都直了,只能在一旁帮忙接着。
王建国凑到哥哥耳边,声音里满是不可思议:“哥,你看这……这得花多少钱啊?林大哥这……也太阔气了!”
王建军看着林国栋毫不犹豫付钱的背影,低声道:“别瞎议论。林大哥不是一般人,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跟着帮忙就好。”
采购完副食品,林国栋又转向肉铺和活禽市场。
“猪肉,这半扇我都要了!”
“鸡,那几只精神点的,捆好!”
“鸭也要几只!”
“嚯,这山羊不错,肥!牵上!”
等到所有东西采购完毕,供销社门口几乎堆成了一个小山。林国栋看着这些年货,满意地点点头,对有些目瞪口呆的两兄弟说:“山里买东西不方便,来回一趟折腾。多备点,家里人多,过年也热闹。” 他顿了顿,看着两兄弟,“等年后你们跟我去纽约,安顿下来,好好干,一年挣的钱,买这些轻松得很。”
“纽……纽约?”王建国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美国那个纽约?林大哥,你要带我们去美国?”
王建军也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林国栋笑了笑,没有详细解释:“嗯,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现在,先想办法把这些年货弄回去。”
他找来在县城认识的熟人,雇了一辆“突突”冒着黑烟的手扶拖拉机。三人连同年货一起,勉强挤在拖拉机的车斗里,继续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前行。拖拉机的声音震耳欲聋,黑烟呛人,但速度比步行快多了。直到前方出现一个岔路口,拖拉机司机吆喝一声:“老板,到了!前面车进不去了!”
三人跳下车斗,林国栋付了车钱。看着这堆成小山的年货,他走到路边一家杂货店,不多废话,买了两根崭新的杉木扁担和几捆结实的麻绳。
“来吧,咱们哥仨,最后这段路,就得靠这个了。”林国栋说着,熟练地将东西分门别类,用绳子牢牢捆扎结实,分出三副担子。他自己二话不说,将最重的那副,装着米面肉酒的在肩上一扛,试了试重量。剩下两副相对轻些的,主要是鸡鸭、糖果饼干的,递给了王建军和王建国。
扁担上肩,沉甸甸的重量立刻压了下来。王建国虽然年轻力壮,也被这分量坠得龇了龇牙,连忙调整了一下肩膀的位置。王建军则闷声不响,腰板一挺,稳稳地站住了。
“走嘞!回家!”林国栋喊了一嗓子,既是给自己打气,也是告诉两兄弟出发。他挑起那副最沉的担子,迈开稳健的步子,走在最前面。山间小路蜿蜒向上,两旁是茂密的竹林和不知名的灌木,夕阳的金辉透过叶隙洒下,将三人的影子在碎石路上拉得细长。
走了约莫一个多小时,汗水已经浸湿了后背。翻过一个长满松树的山坳,眼前豁然开朗。一片依山而建的村落出现在山窝里,黑瓦木墙,层层叠叠。几十道炊烟从屋顶袅袅升起,融入傍晚淡紫色的暮霭中。鸡鸣犬吠,孩童嬉闹的声音隐约传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村口那棵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的大榕树下,像往常一样,聚着几个抽旱烟的老头和正在纳鞋底、聊闲篇的妇女。林国栋三人,尤其是他们肩上那沉甸甸、琳琅满目的担子,立刻成了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快看!那是谁家后生?挑这么多东西?”
“哎呦!那是……那是林家老大吧?国栋娃子?”
“像是他!模样没大变,更精神了!这是发达了啊?”
“你看那担子!全是好东西!白花花的大米,一整扇猪肉!还有鸡鸭羊!”
“旁边那两个后生是谁?没见过,看着也精神得很,不像咱村里人。”
“肯定是国栋在外面认识的能人呗!”
好奇、探究、羡慕的眼神毫不掩饰地投射过来。林国栋停下脚步,放下担子,从口袋里掏出那包刚拆封的“大前门”,笑着迎了上去,用纯熟得不能再纯熟的本地土话热情地招呼:
“三叔公!阿伯!几位阿婶!食烟未(抽烟没)?来来来,食支烟!”
他一边给男人们散烟,一边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抓出好几大把水果硬糖,塞给那几个躲在大人身后、眼巴巴望着糖果流口水的光屁股小孩:“细蚊仔(小孩子),食糖!食糖!”
“哦!系国栋娃子!真系你回来啦!”一个抽着旱烟、满脸皱纹的老头接过香烟,别在耳朵上,仔细打量着林国栋,脸上露出笑容,“听讲你去当兵了?了不得啊!这系在外面发达了?啧啧,看看这担子!”
“三叔公,您老身体还硬朗就好!”林国栋笑着,又给旁边的人发糖散烟,“在外面就是做了点小事,混口饭吃。阿伯,阿婶,食糖,食烟!小小意思,大家沾沾喜气!”
得了糖的小孩们立刻欢呼起来,迫不及待地剥开糖纸,把甜蜜的硬糖塞进嘴里。其中一个机灵的黑瘦小子,嘴里含着糖,含糊不清地朝着村里方向大喊一声:“国栋哥回来啦!带了好多好多好吃的!有糖!有肉!还有一整头羊咧!” 喊完,也不等大人反应,转身就像只灵活的野兔子,一溜烟朝着村中那栋最新的青砖瓦房方向狂奔而去,边跑还边继续喊:“国栋哥回来啦!快去看啊!”
林国栋和王氏兄弟重新挑起担子,在村民们更加热烈的注视和议论声中,沿着村中的石板路往里面走。村民们纷纷让开道路,脸上带着友善和好奇的笑容。
“国栋,回来过年啊?”
“栋娃子,出息了!”
“这两位后生是?”
“我战友!一起来家里过年!”林国栋一边笑着回应,一边继续往前走。
没走多远,就听见一阵更加兴奋、杂乱的呼喊和脚步声从村子深处传来,由远及近。
“大哥!大哥!”
“大哥回来啦!在哪里?”
只见三四个半大的孩子,最大的那个少年约莫十六七岁,皮肤黝黑,身体结实,最小的那个丫头也就十岁出头,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虽然旧但洗得发白的衣服,兴奋地飞奔过来,脸上洋溢着毫不掩饰的狂喜和激动。他们看到挑着担子的林国栋,以及他身后那两个同样挑着东西、气质与众不同的陌生哥哥,还有那堆得满满当当、散发着食物香气的年货,眼睛都瞪得溜圆,亮得吓人。
“狗娃!小丫!铁蛋!”林国栋看着跑得气喘吁吁的弟弟妹妹,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温暖的笑容。他放下担子,挨个用力地摸了摸他们的脑袋,“都长高了!狗娃都快比我高了!阿爸阿妈呢?”
“在屋里!在屋里!”最大的弟弟狗娃激动得脸都红了,指着家的方向,“刚才小石头像被狗撵似的跑回来喊,说大哥你回来了,带了好多好多东西!阿妈正在灶房杀最后一只鸡呢!阿爸在劈柴火!”他的眼睛却忍不住一直往担子上那些花花绿绿的糖果饼干包装上瞟。
“馋猫!”林国栋笑骂一句,顺手抓起几包动物饼干和鸡蛋糕塞到他们手里,“来,先吃着。帮忙拿点轻的东西!”他又对王建军和王建国介绍,“这是我弟弟妹妹。狗娃,小丫,铁蛋。这是王大哥,王二哥,我的好朋友,过命的交情,一起来咱家过年!”
“王大哥好!王二哥好!”孩子们乖巧又大声地叫人,然后兴奋地抢着提起那些装着糖果、饼干的网兜,像是捧着什么绝世珍宝。
王建国看着这温馨朴实的一幕,心里暖洋洋的,咧着嘴直笑。连一向表情不多的王建军,紧绷的脸部线条也柔和了许多,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
三人在一群孩子的簇拥和下,重新挑起担子,向着村中那栋崭新的、在众多低矮旧屋中如同鹤立鸡群般的两层青砖瓦房走去。
http://www.abcsee.cc/44379/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