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星寰的宣言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柏林老酒店的宴会厅总带着股陈年雪茄的味道,今天却被冰冷的科技感彻底覆盖。头顶那幅画着天使浮雕的穹顶下,绕了整整一圈全息投影屏,幽蓝的光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泛着冷色,只有中央那个被星环围着的星球徽标——星寰科技的标志,在缓缓转着,像颗悬在半空的定心丸。

  台下早坐满了人,连过道都站着举相机的记者。第一排坐着的,有欧盟科研总署的负责人,手里还攥着没喝完的咖啡;旁边是华尔街最大的投资基金经理,西装袖口别着的钢笔没停过,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后排几个穿军装的人低声用俄语交谈,目光却死死盯着舞台入口——谁都知道,这场发布会是冲着三天前那场“屏障事件”来的。

  七十二小时前,全球的天文观测站都拍到了同个画面:原本漆黑的宇宙背景里,突然出现一道看不见的“墙”,把地球裹在里面,连星光穿过去都变了形。紧接着,跨洋通讯断了三小时,东京股市开盘就跌了12%,纽约超市里的瓶装水被抢空——这种“未知”比任何灾难都吓人,就像头顶悬着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的刀。

  星寰科技突然发了发布会邀请,所有人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这个才成立五年的公司,之前靠新型能源技术颠覆过行业,现在又成了第一个敢站出来谈“屏障”的,谁都想知道陆寒洲手里到底有什么牌。

  后台休息室里,落地镜把陆寒洲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林悦正踮着脚帮他调整领带,指尖轻轻把领结扯正了些——她指甲上还留着点淡蓝色的颜料,是昨天画“星桥”模型草图时蹭的。

  “紧张吗?”林悦小声问,手指又拂过他西装肩线,那里有道几乎看不见的褶皱,是刚才试衣服时压出来的。

  陆寒洲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过来,林悦能感觉到他指节上的薄茧——那是常年操作实验设备磨的。“有你在,紧张什么?”他笑了笑,目光落在她身后桌上的平板电脑上,屏幕还亮着,是“星桥”模型的三维图,“你把‘星桥’的能量传导路径算出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今天我们能说清楚这件事。”

  林悦回握住他的手,眼神亮得很:“去吧,外面那些人等着听答案呢。我在后台盯着数据,有任何异常,我马上通知你。”

  他们俩从来都是这样——他在台前扛住所有目光,她在幕后把所有细节都盯牢。就像上次“观测者”组织想偷实验数据,是林悦提前设了防火墙;这次发布会的所有数据,也是她带着团队熬了两个通宵,从几百tb的观测资料里筛出来的。

  工作人员轻轻敲了敲门:“陆总,时间到了。”

  陆寒洲深吸一口气,刚才眼里的温情瞬间收了起来,只剩下一种冷冽的专注。他松开林悦的手,转身走向那扇门,脚步踩在地毯上没什么声音,却每一步都很稳——像他接下来要说的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千锤百炼。

  舞台上的聚光灯突然亮了,晃得人睁不开眼。陆寒洲一走进光里,全场瞬间没了声音,连相机快门声都轻了不少。他没像其他发布会那样先问好,也没说客套话,就只是站在那里,目光慢慢扫过全场,像是在跟每个人对视。

  “诸位,”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出来,带着点金属般的质感,不高,却能清清楚楚传到每个角落,“我们今天聚在这儿,原因不用我多说——三天前,我们头顶的天空,多了一道‘墙’。”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主屏幕“唰”地亮了,放出一段高清影像:漆黑的宇宙里,一道无形的屏障慢慢显现,把地球裹在中间,周围的星光绕着屏障弯了个弧度,像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台下立刻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呼,有人下意识地往前凑了凑,想看得更清楚些。

  “遇到不知道的东西,害怕是正常的。”陆寒洲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说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星寰不想只站在那儿害怕,我们想搞明白,这到底是什么。”

  屏幕上的画面变了,换成了密密麻麻的数据流:一行行红色、蓝色的数字在滚动,还有动态的波形图,标注着“屏障能量波动频率”“电磁波干扰范围”。陆寒洲指着其中一条蓝色的波形线:“这是我们在南极观测站捕捉到的屏障能量曲线,大家可以看到,它的波动周期很规律,每12小时会有一次小幅上升——这说明它不是随机出现的,而是有自己的规律。”

  他没说那些吓人的话,只把数据摆出来,像在给学生上课。台下原本紧绷的气氛松了些,刚才那个攥着咖啡的欧盟官员,慢慢把杯子放下了,开始认真看屏幕上的数据。

  “我们分析了上千组数据,发现这道屏障不是来攻击我们的,它更像一种‘存在’——就像空气、水一样,就在那儿。”陆寒洲顿了顿,让大家有时间消化,“它确实打破了我们以前学的物理知识,但没跳出所有规律。它的出现,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以前那种只盯着地球发展的日子,该结束了。”

  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些,眼神里多了点力量:“人类总不能一直待在‘摇篮’里吧?现在有了这道屏障,我们要么困在里面慢慢停滞,要么就想办法走出去——这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台下没人说话,连记笔记的声音都轻了。所有人都看着他,等着他说接下来的话——大家都以为,他会推出什么能对抗屏障的技术,或者宣布星寰要独家研究。

  可陆寒洲话锋一转,突然抬起手:“所以今天,我代表星寰科技,正式提出‘地球联合屏障应对与深空探索计划’,我们叫它——‘守护者倡议’。”

  屏幕上的画面又变了,这次出现了一个新徽标:蓝色的地球外面,裹着一层半透明的光膜,光膜外面是满天星星,还有一道由无数光点组成的桥,从地球一直延伸到星空里,像条通往宇宙的路。

  “这个倡议,核心不是跟屏障对着干,是理解它、跟它‘沟通’;也不是我们星寰独占研究,是大家一起合作。”陆寒洲的声音里多了点温度,“我们会把所有非核心的观测数据全部公开——包括刚才大家看到的能量波动曲线、电磁波干扰范围,任何人、任何机构都能拿过去研究。我们还想成立一个国际科研联盟,不管是美国的实验室,还是非洲的科研团队,只要想搞明白屏障,都能加入。”

  台下瞬间炸了!有人直接站起来问:“陆总,你们公开数据,就不怕被竞争对手利用吗?”要知道,科技公司的核心数据比黄金还值钱,星寰这操作,简直是把家底往外漏。

  陆寒洲没等那人坐下,继续说:“还有,我们会先投五百亿美元,成立‘深空探索基金’。不管是研究新型火箭推进器,还是搞量子通讯,只要是能帮人类突破屏障、去宇宙里探索的技术,都能申请资助——这笔钱,不附加任何商业条件。”

  五百亿美元!台下的人彻底坐不住了。那个华尔街的基金经理,钢笔“啪”地掉在桌上,他都没捡,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陆寒洲——这已经不是商业行为了,是在给全人类铺路。陆寒洲站在台上,不再像个公司cEo,倒像个在描绘未来的领航员。

  “我知道大家会觉得,这道屏障是道坎。但我觉得,它是个机会——逼我们走出舒适区,真正成为能在宇宙里立足的文明。”陆寒洲的声音越来越有力,“星寰愿意当第一个铺路的,跟全世界的聪明人一起,把这道‘隔绝之墙’,变成通往宇宙的‘星之桥梁’!”

  “星之桥梁”这四个字,他说得很轻,却像敲在每个人心上。台下先是有人鼓掌,接着掌声越来越响,像滚雷一样,把整个宴会厅都震得嗡嗡的。连刚才那些穿军装的人,都忍不住跟着鼓掌——不管他们心里打着什么算盘,这一刻,都被这个宏大的计划打动了。

  发布会本来该进入提问环节,所有人都以为会是些关于合作细节的问题,可第一个站起来的记者,却把气氛又拉回了冰点。

  这个记者来自一家以犀利着称的国际媒体,他举着话筒,语气带着点挑衅:“陆先生,您的演讲很动人。但我想问问,星寰是不是想借着这场危机,抢下‘屏障研究’的领导权?您说的‘共享’,会不会是另一种技术霸权?毕竟,谁先搞懂屏障,谁就能掌握下一个时代的话语权。您怎么保证,星寰不会把‘钥匙’攥在自己手里?”

  这话像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刚才的热烈气氛。台下又安静了,所有人都看着陆寒洲,等着他回答——这个问题戳中了所有人的顾虑:理想很美好,但现实里的权力和利益,从来都没那么简单。

  后台里,林悦的手指立刻在平板电脑上飞快滑动,屏幕上跳出那个记者的资料:他所在的媒体,上个月刚接受过“创生科技”的投资——“创生”是星寰在能源领域的老对手,之前多次想挖星寰的技术团队。“是创生的人在搞事。”林悦低声说,手指又点了下屏幕,调出实时舆情监测,“现在网上已经开始有人讨论‘星寰霸权’了,得尽快回应。”

  台上的陆寒洲却一点都不慌,他看着那个记者,反而笑了笑:“这是个好问题,我很乐意回答。”

  他往前迈了一步,目光扫过全场:“首先,‘守护者倡议’是个开放平台,星寰只是发起者,联盟的规则得所有参与者一起定——比如研究成果怎么分享,基金怎么分配,都得投票决定。我们要的是‘人类文明的钥匙’,不是‘星寰的权柄’。”

  他说得很坦诚,没有绕任何弯子。台下有人点了点头,那个欧盟官员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了“开放平台”四个字。

  “其次,”陆寒洲话锋一转,眼神突然变得很深,“大家总在问,谁会拿到‘钥匙’。但有没有人想过另一个问题——”

  他故意停了几秒,全场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连那个挑衅的记者都往前凑了凑。

  “当我们拿着钥匙,准备打开通往宇宙的门时,门的另一边,会不会早就有人在等着我们了?”陆寒洲的声音不高,却像颗炸弹,在每个人心里炸开,“这道屏障,到底是在保护我们,还是把我们关起来?又或者,它根本就是一场‘考验’?”

  最后那个“考验”,他说得很轻,却让全场彻底炸了。有人直接站起来喊:“陆总,您的意思是,有外星文明?”还有人拿出手机开始直播,弹幕瞬间刷满了屏。

  陆寒洲没再回答,只是微微颔首,转身走下舞台。保安立刻围了上来,护送他往后台走——他没给确定答案,却把一个更让人震撼的问题抛给了全世界。

  发布会结束了,人群开始往外涌,有人兴奋地讨论“守护者倡议”,有人焦虑地打电话汇报“外星文明”的猜测。没人注意到,后台的林悦正盯着平板电脑,眉头皱得很紧。

  屏幕上显示,刚才发布会进行到一半时,有一股极其微弱的信号,试图入侵星寰的内部通讯网络。这股信号的编码方式很奇怪,不是现在人类常用的任何一种,反而带着种古老又冰冷的规律——林悦突然想起,上次破解“观测者”组织的加密文件时,见过类似的编码片段。

  她指尖轻轻敲着屏幕,低声自语:“陆寒洲说的‘考验’,可能不是开玩笑。真正的麻烦,恐怕才刚开始。”

  窗外,柏林的夜色越来越浓,远处的天文台还亮着灯,天文学家们还在盯着那道看不见的屏障。而这场关于“屏障”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http://www.abcsee.cc/44404/1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