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集思证道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青云子布道的余波,并未因留影公开而消散。

  反而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渗透进修真界的肌理。

  “太极域”在经历最初的狂热后,沉淀出一种独特的生机。

  每日仍有万千神念涌入,提问、争辩、分享感悟,信息如江河奔流。

  这日,青云子的一缕神念化身徜徉于这片智慧之海。

  大多讨论于他已如浅溪,难起波澜。

  然而,一则关于“无极而太极”本源之辨的帖子,却让他道心微动。

  发帖者署名“水云散人”,自称出自微末小派,修为浅薄,立论却颇为别致。

  帖中以“水”喻“无极”,言其至柔至弱,处下不争,却能涵容万物,映照天光云影。

  “水体无形,却能涵容、映照天地万象……”

  青云子心中默诵此句,神识中那“无极”虚影,竟随着这“水”的意象悄然流转起来。

  水……上善若水。

  我以往论及无极,总强调其“空”、“无”、“寂然不动”,谓其先天地生,无形无象。

  可这“空无”,是否也被我言说得过于“枯寂”,失了生机?

  而这“水”之喻,这“涵容”,这“映照”……

  一道灵光如电划过心湖。

  无极之“无”,莫非并非死寂之无,而是这种至虚至广、能容纳万有的“无”?

  如同虚空,非绝对空无,故能容日月星辰运行?

  这“映照”之说更是精妙!

  无极静默,并非顽空,其性灵明,故能“映照”太极将生未生之机,万物潜在之理?

  一丝明悟夹杂自省泛起。

  这“水云散人”法力低微,却凭质朴观察,点出了他未曾深思的面向。

  大道至简,果真藏于万物生灭。

  陈飞常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往日只当谦辞,今日方知是实理。

  茫茫道途,纵使如他,亦有所蔽。

  此喻如甘霖,润泽道心。

  他匿去身形,在那流转的道篆光华前默立良久,

  对陈飞力主公开留影、开辟此域的远见,又多了几分认同。

  这片领域,正在真切地反哺于他。

  神念回归静室,青云子指尖轻叩玉案。

  “太极域”潜力已显,然信息芜杂,精华易没,

  若仅凭兴致浏览,难免遗珠,亦难系统汲取。

  需有良法梳理,使之井然。

  心念既定,他身形微动,下一刻已出现在陈飞面前。

  陈飞见青云子突然现身,略显诧异:“前辈?”

  青云子袖袍拂过,隔音禁制自成。

  他直言方才感悟,点明核心:

  “此域已成智慧汇聚之地,然信息瀚海,寻珍不易。

  长久以往,恐真知埋没。

  可有良策,能系统梳理,便于汲取?”

  陈飞眼中讶异化为思索,最终涌现兴奋。

  他早觉“太极域”管理可更进一步。

  目光扫过灵络图,沉吟道:“前辈所虑极是。

  单靠一人漫寻,效率低下且受眼界所限。”

  思路渐明,“可令学府内专精太极之理的学员,分班轮值,担任‘理络者’。”

  他详细阐述:“‘理络者’需有目的巡览,重点筛选三类:

  一是视角独特、见解新颖之论;

  二是参与广泛、争论激烈的高热辩题;

  三是悬而未决的根本性难题。

  将精华附上脉络梳理与评析,定期汇编成《域内要览》或《论道精粹》,呈报前辈。”

  “如此,前辈可高效把握思潮,聚焦核心,

  不至为海量信息所困,更能系统吸纳智慧。

  于学员而言,亦是极佳修行锻炼。”

  青云子静听完毕,眼中赞赏愈浓。

  此法解其困扰,更将“太极域”利用与学府育人结合,形成良性循环。

  他微微颔首:“善。此事依你之言推行。

  ‘理络者’之选,心性、悟性需兼重,细则由你拟定。”

  “晚辈领命。”陈飞肃然应下。

  青云子的身影如水纹般消散在静室中,只余下淡淡的灵压余韵。

  陈飞缓缓坐回案前,指尖无意识地点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

  他望着墙上那幅错综复杂的灵络图,眼中却闪烁着与图纸截然不同的光芒。

  “互联网的玩法,放在这个封闭守旧的世界,简直是降维打击啊......”他心中暗叹。

  修真界万载传承,哪个宗门不是把功法秘籍看得比命还重?

  高阶修士闭关动辄百年,追求的都是独自参悟天地至理。

  若非青云子前辈本就出身散修,少了许多门户之见。

  加之又从陈飞这里真切体会到了集思广益的益处,

  恐怕也难如此轻易接纳这等‘离经叛道’之举。

  即便如此,他能这般放下身段,也已属异数。

  而陈飞现在做的,是把另一个世界的智慧结晶——

  开放、共享、集思广益的理念,悄无声息地植入这个古老的体系。

  一个“太极域”,看似只是论道平台,实则是思想革命的试验田。

  想到这里,陈飞嘴角泛起一丝苦笑。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所谓的《太极总纲》,根本不算什么修行功法。

  那不过是他前世记忆里,道家先贤对天地自然的哲学思考。

  支离破碎,还掺杂着不少自己的理解。

  最关键的是——他根本记不全。

  那些玄之又玄的句子,都是他绞尽脑汁回忆起来的片段,前后顺序可能都有错漏。

  就好比给了青云子几张残缺的藏宝图,却指望对方能凭此找到完整的宝藏。

  “幸好...幸好搞出了这个‘太极域’。”陈飞暗自庆幸。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

  这个朴素的道理,在修真界却被门户之见埋没了太久。

  如今借助灵犀网络,成千上万的修士,

  无论修为高低,出身贵贱,都能为解读这些残缺的“藏宝图”贡献一份力。

  那个“水云散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修士,却能用“水”的比喻,点醒返虚大能。

  这种汇聚众生智慧的潜力,远非一人闭门造车可比。

  陈飞甚至觉得,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众人共同推演出的“太极之道”,

  说不定比他自己那些残缺的记忆更加完善、更贴近这个世界的天道法则。

  “理络者”只是第一步。

  将来或许还能推出“悬赏答疑”、“论道积分”,甚至“开源道法”......
  http://www.abcsee.cc/44409/44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