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旅部观摩团(1)
推荐阅读:
叶凡神医小说
陈轩邪医传承
特战之王
女人卖菜为生,竟不知丈夫是仙帝
六零:冷面军官被科研大佬拿捏了
最妃
火影:从平民开局
华娱:从小导演开始
离婚后的我开始转运了
豪门认亲小可怜,竟是玄门大宗师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旅部大佬的回复迅速得让宋兴华略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他放下电话,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惊讶?或许有那么一丝,毕竟旅部这次动作快得出奇。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平静。自从新二团以近乎零伤亡的代价,接连拔除日军数个坚固据点,甚至攻占三座防御严密的县城后,他就预感到这一天会到来。八路军缺枪少弹,更缺攻坚经验和手段,他宋兴华和新二团的表现,无疑是在平静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想不引起高层注意都难。旅部派观摩团来“学习经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操作。“也好,正好借此机会,把一些‘非常规’的东西,用‘常规’的方式解释出去。”宋兴华心中暗忖。他最大的秘密是系统,但系统带来的超前情报和精准打击能力,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宣泄口,否则迟早会被视为异类。
他屏退左右,独自一人留在团部作战室。心念一动,脑海中【全景地图】瞬间展开,半径90公里内的地形地貌、城镇村庄、道路河流,乃至敌我双方的人员部署、工事构筑,都以立体、详尽的方式呈现出来,纤毫毕现。他的目光聚焦于黎城县城。
借助系统的上帝视角,黎城日伪军的布防情况在他眼中再无秘密可言。城墙的高度、厚度,碉堡炮楼的具体位置、射孔朝向,机枪阵地的配置,雷区的范围,指挥部的所在,弹药库、粮秣库的分布,甚至巡逻队的路线和间隔时间,都清晰无比。
他铺开一张大大的宣纸,拿起铅笔,开始根据脑海中的影像进行绘制。他刻意放缓了速度,模仿着经过精密侦察和测绘后才能达到的细致程度,偶尔还会停顿思考,仿佛在回忆或推算某些细节。他标注了每一处明碉暗堡的坐标和类型,画出了每一段战壕和铁丝网的走向,估算了雷区的大致密度,甚至根据日军的操典习惯,推测了其火力配系和预备队可能集结的区域。
这张图,细致得令人发指,几乎等于把黎城守军的防御计划书抄录了下来。宋兴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让观摩团,让旅部首长,让所有人觉得,新二团能打胜仗,首先是因为他宋兴华在情报收集和战场侦察方面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功,拥有了远超常人的敏锐和耐心,而非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神通。用极致的“人力可为”,来掩盖背后“系统加持”的神异。
绘图完毕,他立即下令:“通讯员,通知所有步兵连、特种连、直属队连级主官,以及团部相关人员,立刻到团部开会!紧急作战会议!”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不到半小时,新二团各主力连队的连长、指导员,以及团部主要干部便挤满了不算宽敞的作战室。众人脸上都带着疑惑和期待,突然召集所有连级主官,必然有重大行动。
宋兴华站在那张刚刚绘制完成的黎城防御部署图前,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弟兄。这些面孔,有的粗犷,有的文雅,但无一例外都带着历经战火锤炼的坚毅。
“同志们,”宋兴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刚接到旅部命令,批准了我们攻打黎城的作战计划。”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着的兴奋喘息声。打县城!又是打县城!跟着团长打县城,仗打得痛快,缴获丰厚,伤亡还小!没有比这更提气的事了!
“但是,”宋兴华话锋一转,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旅部同时决定,将派遣一支观摩团,随我部行动,全程观摩我们攻打黎城县城的战斗过程。”
“观摩团?”步兵三连长林桓愣了一下。
“旅部派人来看咱们打仗?”坦克连长冯瑞年摸了摸下巴。
短暂的寂静之后,会议室里“嗡”地一声炸开了锅。惊讶、错愕、随即转化为巨大的自豪和骄傲。
“哈哈!好事啊!让旅首长和其他兄弟部队看看,咱们新二团是怎么打鬼子的!”步兵四连长赵志军率先嚷道,脸上放光。
“没错!咱们团长指挥,咱们新二团打仗,那就是样板!就该让他们来学学!”重迫击炮连长张铁柱声如洪钟,兴奋地挥舞着拳头。他的重迫击炮这次肯定又是主角。
“嘿嘿,这下可露脸了!可得打得漂亮点,不能给团长和咱们新二团丢人!”山炮二连长彭金拓搓着手,跃跃欲试。
几乎每一位连长脸上都洋溢着兴奋与荣光。被上级派观摩团来学习,这是对一支部队战斗力最高的肯定和褒奖!这意味着他们新二团已经是八路军中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是攻坚拔点的标杆!
副团长赵勇看着群情激昂的部下,也忍不住笑道:“团长,这可是天大的面子。咱们得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头来打这一仗!”
宋兴华点了点头,压了压手,让众人安静下来:“骄傲可以,但不能轻敌。黎城不是一块豆腐,鬼子也不是泥捏的。接下来,都给我瞪大眼睛看清楚了!”
他转身指向那张巨大的防御部署图:“这就是黎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的敌军防御部署情况。”
当众人的目光聚焦到地图上时,刚才的喧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和极度的震惊。
太详细了!详细到令人头皮发麻!
城墙上的每一个垛口、每一个射击孔似乎都标注了出来。城外哪些地方是雷区,哪些地方有铁丝网,哪些地方有外壕,一清二楚。城内,日军指挥部、军营、仓库、主要街道、甚至重要的民居建筑都有标注。而最让人心惊的是那些密密麻麻的防御工事符号——圆形代表碉堡,方形代表炮楼,三角形代表机枪阵地,旁边还用小字标注了编号和预估驻军人数、武器配置。
“我的娘诶……”步兵一连长陈大海咂舌道,“团长,这…这图…您是从鬼子旅团长手里偷来的吧?咋能详细到这个地步?”
“是啊,这比俺们自己修的工事图都细!”警卫连长刘大奎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宋兴华面色平静,仿佛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多派侦察兵,多发动群众,多用望远镜观察,结合以往缴获的日军地图和文件,综合分析,总是能摸清楚的。情报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细节决定成败。”他轻描淡写地将系统的功劳归结于极致的“人力侦察和分析”,这番说辞,配合地图的震撼效果,极具说服力。
接下来,宋兴华拿起教鞭,开始详细讲解黎城的布防。 “诸位请看,黎城县城,城墙高约八米,厚约五米,砖石结构,较为坚固。四个城门楼均加固为火力点,驻有重机枪。城墙四角各有炮楼一座,配备轻机枪和掷弹筒。” “城外,主要防御方向,东南、正南、西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外围警戒阵地和雷区,范围大约在距离城墙500-800米处,埋设了大量地雷和绊索照明弹。” “第二道,独立碉堡群和交通壕。距离城墙200-400米,共有大型砖石碉堡12座,每座预计驻军一个分队(班),配备一挺轻机枪,若干步枪手,碉堡之间由交通壕连接,可相互支援。”
“第三道,城墙本身及墙根下的暗堡、机枪巢。特别注意,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宋兴华的教鞭点在几个隐蔽的角落,“可能存在侧射火力点,攻击城门时极易被交叉火力覆盖。” “城内,日军主要驻防于城中心的原县衙大院及周边坚固民居,约两个中队部和一个大队部在此。伪军驻守东西两门及城内巡逻。便衣队分散活动。其炮兵阵地设于城隍庙后院,预计有九二式步兵炮或者迫击炮……” 他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将黎城守军的虚实娓娓道来,仿佛亲眼所见。各连连长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根据团长的讲解,在心中默默推演着自己的部队该如何进攻。
讲解完敌情,宋兴华开始部署任务: “本次攻打黎城,参战部队如下:”
“步兵三连、四连,担任主攻突击群。” “警卫连,负责保护观摩团部分成员及指挥部安全,并作为预备队。”
“山炮一连(12门105九九式山炮)、山炮二连(24门75九四式山炮),负责提供直接火力支援,重点摧毁城墙及城外坚固工事。”
“重迫击炮连(12门120GrW42),负责打击各个军营、压制城内敌军、覆盖其集结地、破坏其指挥通信。”
“师直属炮营山炮一连(12门75九四式山炮)、二连(6门105九九式山炮)以及榴弹炮连(4门120榴弹炮、4门120迫击炮),统一由我指挥,进行炮火准备。”
“扶桑反抗军第一中队,随步兵行动,负责抓捕日军俘虏,补充兵员。”
“以上各部,于明日下午四点,准时于村口打谷场集合,乘车出发!” “其余各部,步兵一、二、五、六连,防空反坦克连,坦克连,守备连等,由副团长赵勇指挥,留守小柳乡根据地,提高警惕,防止敌人趁虚而入!”
命令宣布完毕,参战各连的连长们个个眉飞色舞,摩拳擦掌,仿佛胜利已然在握。而留守的连长们,如陈大海、孙同等人,脸上则难掩失落和羡慕。尤其是听说有那么多火炮参战,这仗简直就是用钢铁砸死鬼子,既能立大功,伤亡又小,谁不想去?但军令如山,根据地的安全同样重要,他们也只能压下心中的渴望,暗自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争取到主攻任务。
http://www.abcsee.cc/44413/1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