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渊源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下三门霍家,三娘愿放下旧怨,共卫华夏!”

  “倭寇也敢犯我疆土?佛爷,齐铁嘴愿誓死追随!”

  “解九爷赞同,九门上下当同仇敌忾!”

  见八门纷纷响应,张启山眉间忧虑稍缓。纵有通天本领,也难以独自抵挡日寇铁蹄。

  有了其余八门的支持,完整的九门联盟将成为守护长沙最坚固的屏障。

  长沙饭店内。

  “真的这么急?连告别的时间都没有?”七姑娘眼中满是不舍。

  “嗯。”

  “日后若有缘,我会带你回霍家。但此刻趁着夜色启程最为妥当,前路漫漫,耽搁不得。”方余轻声安慰。

  方余心如明镜,此番带着花灵与七姑娘离开长沙,便是与老九门的永别。

  相见不如不见。

  放下牵挂,方能心无杂念。

  夜色掩护下,三人的身影悄然消失在长沙城中。

  眼下最要紧的,是找到能保持肉身不朽的宝物。

  方余暗自思量着。

  尽管已超凡脱俗,可面对外敌入侵,他心中仍涌起难以抑制的愤怒。

  几日后,张启山带领八门精英严阵以待。

  这一仗关乎长沙存亡,老九门众人摒弃前嫌,上中下三门同心协力,真正融为一体!

  长沙局势突变,战火染红天际。

  首场大战即将打响,九门防线固若金汤。

  佛爷望着远处闪烁的火光,眼神坚定如铁。

  寻龙分金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分险,不出阴阳八卦形。

  经过半月奔波,方余终于在荒野中找到那件宝物——能让两位女子青春永驻的安眠之地。

  此时的长沙已成废墟,老九门的传奇随着战火湮灭,只剩下后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漫长岁月里,方余时而探访古墓解闷。表面上却开着古董店,店内陈列着九门时代流传下来的冥器,件件价值连城。

  每隔十年他便换个地方改名换姓,唯独店铺招牌始终不变——鎏金匾额上二字熠熠生辉。

  2003年,杭州。

  老板死哪儿去了?粗鲁的喊声打破宁静。

  客官莫急。方余掀帘而出,袖口扬起阵阵檀香。

  若有故人尚在,见到方余如今模样定会大吃一惊。

  岁月在旁人脸上留下痕迹,方余却容颜未改,甚至更显年轻。

  不知情的,恐怕要把他当作方家的重孙辈。

  新来的不懂规矩?在这条街开店这么久,敢不交保护费?信不信老子砸了你这破店?

  满脸横肉的汉子用力拍打着柜台。

  初到此地,确实不知有此规矩。

  不知道?今天就让你知道知道!

  几个混混抡起棍棒朝方余扑来。

  住手!

  古玩街另一端,吴家店铺内。

  年轻人正对着一卷发黄的帛书出神。

  三叔,战国时期的墓葬可不是儿戏。何况这么多年过去,咱们家早就收手不干了。

  电话里传来烟袋锅子的滋滋声:小邪,三叔什么时候骗过你?你从小就说想下墓,现在机会不就来了?

  帮手去哪找?就我们两个人,怕是连墓道口都摸不着。吴邪的手指抚过帛书边缘的虫蛀痕迹。

  人手我来安排。你准备好强光手电、登山绳、军刀——记得去黑市弄两把真枪。三叔突然压低嗓音,对了,你铺子往西五百米那家古玩店,一定要请店主一起去。

  听着电话挂断的忙音,吴邪皱眉自语:能让三叔这么重视的,到底是何方神圣?

  哪来的毛头小子?络腮胡斜眼瞪着吴邪,再碍事,连你一起收拾!

  警察三分钟就到。吴邪晃了晃手机,袖口却在微微发抖。

  等那群混混骂咧咧走远,方余转身就要回里屋。

  请等一下!吴邪急忙展开帛书,能不能请您帮忙看看这件古物?

  方余扫了眼绢布,脚步未停。

  谁让你来的?找我什么事?

  方余的语气缓和了几分。

  是吴三叔让我来请您,想请您一起去个地方。

  吴邪赶忙答道。

  吴家?看来你是吴家小辈。既然是你三叔开口,我倒不好拒绝了。

  方余接过那张帛书。

  这么多年过去,尘世种种早已难扰他心神。

  唯独接过这张帛书时,沉寂多年的心竟泛起微澜。

  漫长的等待,终于有了转机——这帛书上,藏着永生的秘密。

  当年要是再仔细些,记下这些细节,也不用苦等这么多年,早该亲自去取了。

  方余暗自叹息。

  你在外面等会儿,我收拾下就走。

  他将帛书还给吴邪,转身进屋。

  这人看着跟我差不多大,怎么叫我吴家小辈?提到三叔,他好像很熟悉。总不可能十岁就开始盗墓吧?这也太离谱了。

  借着三叔的面子总算请动了他,事情便成了一半,剩下的只需将所需物件备齐。

  吴邪暗自盘算着。

  方余利落地收拾妥当。临行前取下的匾额时,心头掠过几分怅然。

  这长沙城里,终究又少了一处淘换老物件的铺面。

  在下吴邪,不知先生如何称呼?

  吴邪拱手问道。

  方余。

  应答干脆利落。

  方先生,三叔嘱咐我还需置办些物件。若不嫌弃,请先到舍下小憩,待我备齐物品再同去与三叔会合。

  此刻方余胸中微澜,前尘旧事涌上心头。

  当年九门每次出手,必见血光。

  可九门子弟,何曾有过半分怯意。

  如今九门气象已衰,长沙也非久留之地,该走了。

  他最后深深望了一眼长沙城郭。

  惟愿九门血脉,薪火相传。

  在方余看来,遁入山林算不得真隐士。

  小隐于野,大隐于朝。

  混迹市井,静待老九门传人——

  他们身上,藏着永生之谜!

  此刻吴邪来访,令他不由唏嘘光阴荏苒。

  吴三叔与方余结识于数年前一次倒斗。彼时方余余游四方探寻长生秘辛,恰在某处墓穴与吴三叔偶遇。念及老九门香火情,方余出手相救,否则吴三叔早已成了墓中枯骨。自此二人有了往来,方余亦在那时向吴三叔提及之事。

  “方大哥,这是小弟的古玩铺子,您先在此歇脚,我去备些物件。吴邪说罢匆匆离去。方余独坐店中,静候佳音。

  吴邪在外奔走,忙着张罗三叔交代的物事。这些东西虽非绝世珍品,却也颇费周章。待诸事齐备,他立即驱车折返铺子。

  三叔,物件都备妥了,古玩店的方老板我也请来了,咱们在何处会合?吴邪急声询问。

  务必对他恭敬些,此行下墓全靠他了。位置发你手机,赶紧过来汇合,我叫的人都到齐了,别耽搁。三叔急急挂断电话。

  吴邪越发困惑,此人到底什么来头,竟令三叔这般器重?印象中能让三叔如此郑重对待的,屈指可数。

  方余大哥,三叔催我们过去,现在就动身吧!吴邪收拾装备时说道。

  方余随吴邪上车,一路飞驰。吴邪满肚子疑问,却不敢开口,只能专注开车。长途颠簸后,吴邪已显疲态,方余却依旧气定神闲,仿佛丝毫不受影响。吴邪暗自诧异,对此人身份更添好奇。

  三叔,我们到了,您在哪?

  按定位过来,车直接开进院子。

  饭桌上,众人齐聚。

  方老弟肯赏脸,真是给足我面子。吴三叔笑着引荐,这位是方余,等进了墓,各位自然知道他的能耐。

  又指向身侧:这位张起灵,经朋友牵线,听闻此事特地前来相助。

  这是潘子,跟我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伙计。

  大伙舟车劳顿,今晚我做东,酒菜管够,养足精神明日启程。

  吴三叔热情招呼着。

  方余的视线始终未离张起灵。

  三十年前。

  西周古墓最深处。

  那是方余初见张起灵,亦是最后一面。

  那座墓里埋着长生传说的蛛丝马迹。

  幽深墓道中,最终仅剩二人活着走出。

  即便是破败的西周残墓,也可能藏着长生的零碎片段。

  墓里遭遇的三批盗墓贼,终究是些愣头青——西周墓岂是常人能觊觎的?

  千钧一发之际,方余救了张起灵。

  自此,两人命运有了交集。

  主墓室内,棺椁缓缓开启。

  空空如也,方余早有所料。

  长生?终究是虚妄的传说。

  此后经年,再未相逢。

  谁料今日竟在此重遇。

  张起灵的神情,就好像从未见过他一般。

  更令人诧异的是,那张脸竟与三十年前分毫不差。

  “张起灵?张家后裔?莫非是长生此人身上实在有太多秘密。”

  方余并未贸然出声。

  现在并非询问的最佳时机。

  关于张群的疑惑,日后总能找到机会打听。

  至于长生这种虚无缥缈的传说,还是让它停留在故事里更好。

  酒席散场。

  “诸位早点歇息,明日一早我来唤你们动身。”

  吴三叔笑呵呵地招呼道。

  “必须找三叔问清楚,再这么憋下去非憋疯不可。”

  吴邪暗自思忖。

  众人陆续回房休息。

  “咚咚咚!”

  “三叔,是我。”

  “进来吧,门没栓。”

  吴邪推门而入。

  “这是憋不住要来找三叔解惑吧?”

  吴三叔笑吟吟地望着他。

  “三叔,这些天可把我憋坏了。除了潘子,另外两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吴邪急不可耐地开口。

  “那个背着包袱的年轻人,确实是我一位老友引荐的,听说要探鲁国古墓,特意跟来长长见识。”

  “那古玩店的老板呢?一路上冷若冰霜,我也不好多问,只知道个姓名。”

  “那位可是了不得的人物,曾在古墓里救过我的命,若不是他出手,你三叔早就交代在那儿了。”

  吴三叔唏嘘道。

  多年前的某个雨夜。

  吴三叔带着两名伙计,熟门熟路地展开了又一次倒斗行动。

  根据他掌握的消息,这座墓规模虽小,却藏有几件稀世珍品。

  谁知差点全军覆没。

  两间墓室里竟盘踞着千年不腐的凶物。

  就在吴三叔高喊“老吴家今日要断送于此”之际,

  一颗比篮球还大的圆球滚落在他脚边。

  “吴家人?倒是与我有些渊源,有事可去寻方余。”

  只余下魂飞魄散的吴三叔。

  待他缓过神来,慌忙朝着方余离去的方向重重叩首。

  那次行动,吴三叔破天荒地空手而回。

  自此之后,他数年未曾再下古墓。

  那次遭遇使三叔清醒认识到,吴氏一族的绝学在他手中已难重现往日荣光。

  祖辈秘传的技法历经沧桑,如今只剩残篇断章。

  若换作祖师爷亲临, 这等千年尸煞不过举手之劳。

  而自己却要依赖外人援手方能保命。

  自那以后,方 “这个名字便烙印在吴三叔心底。

  此番获得战国帛书实属机缘巧合。

  深知此等规模古墓凶险异常,吴三叔特意嘱咐吴邪邀来方余助阵。

  有这位高人随行,他暗自盘算至少性命可保无碍。

  毕竟吴邪已是吴家独苗,纵使赴汤蹈火也要护其周全。

  这便是与方余结识的始末。

  三叔悠悠吐着烟圈说道。

  听闻三叔所述秘闻,吴邪只觉惊涛拍胸。

  未料那名为方余的青年虽年岁相仿,手段却如此通天。

  千年尸煞之说,他只在祖父手札中窥得零星记载。

  此等邪物早非凡胎能敌,寻常人遇上瞬息便会毙命。

  而这看似清癯的书生,竟能弹指间令其灰飞烟灭。

  最令吴邪困惑的是三叔转述的那句——

  方余自称与吴家素有渊源。

  可翻遍祖父遗墨,从未见记载过这般人物。

  虽满腹疑余,三叔却始终三缄其口。

  吴邪拖着沉重身躯倒卧榻上,连日的奔波令他精疲力竭。

  东方既白时分,吴三省轻咳两声对众人道:诸位昨夜歇得可好?见各位神采奕奕,我便开门见山了。据这批战国帛书所示,此行要寻的是鲁国公卿大墓。

  他眉宇间凝着肃杀之气:能在帛书中详载若此,必是诸侯等级的阴宅。此去九死一生,望诸位打起十二分精神。

  三爷未免太过小心,潘子咧嘴笑道,跟着您蹚过的阴沟还少么?区区鲁国冢能翻出什么浪?

  此次截然不同。吴三省沉声道,帛书明载此墓藏于龙脉深处,需先经水道。已雇妥当地船家在渡口候着。

  见无人再议,吴三省遂率众向江畔行去。

  码头上,吴三省掏出香烟递给老船公:老哥,咱们前两天约好的渡船

  时辰还早,船公接过烟不紧不慢道,待老汉拜过河神才能开船。

  听您的。吴三省含笑应允。
  http://www.abcsee.cc/44426/2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