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村里的小名人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十月的风裹着稻穗的清香吹进村子时,陆晓燕获奖的消息已经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苏青牵着晓燕从县城领奖回来的那天,刚走到村口,就被正在槐树下聊天的婶子大娘们围了起来,七嘴八舌的夸赞声像热闹的集市。

  “晓燕这孩子可真有出息!居然能拿县里作文比赛的一等奖,咱们村还是头一个呢!”张婶伸手摸了摸晓燕怀里的奖状,眼神里满是羡慕,“你看这烫金的字,多气派,以后肯定是个有文化的人!”

  李婶也凑过来,拉着苏青的手说:“苏青啊,还是你会教孩子!又要忙服装摊,又要管三个娃,居然还能把晓燕教得这么好,你这当妈的太能干了!”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目光落在晓燕身上,有赞许,有欣慰,还有对自家孩子的期许。

  晓燕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往苏青身后躲了躲,却还是紧紧抱着奖状,小脸上藏不住的骄傲。苏青笑着摆摆手:“都是孩子自己努力,我就是陪她看看作文,教她多观察生活,没想到真能获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像被温水泡过,软软的、暖暖的——她知道,这份荣誉不仅是晓燕的,也是对她所有付出的肯定。

  消息传到晓燕的学校,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周一早上,晓燕刚走进教室,同学们就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晓燕,你真的拿了县里的作文一等奖吗?”“你的作文写的是什么呀?能不能给我们念念?”“你有什么写作技巧,快教教我们吧!”

  班主任王老师也特意在班会课上表扬了晓燕,还把她的获奖作文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同学:“晓燕的作文之所以能获奖,是因为她写的都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大家要向她学习,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出来,这样的作文才会动人。”

  从那以后,晓燕成了学校里的小名人。课间休息时,总有同学围在她身边,请教写作技巧;上作文课时,老师也会经常把她的作文当成范文来读;甚至隔壁班的同学,路过她们教室时,都会特意往里面看一眼,想看看“获奖的小作家”长什么样。

  一开始,晓燕还有点不适应这么多人关注,遇到同学请教,总是紧张得说不出话。苏青察觉到后,晚上陪她写作业时,特意跟她说:“其实教同学写作很简单,你就把妈妈教你的方法告诉他们,比如怎么观察生活,怎么积累素材,怎么把句子写生动。就像你帮晓雨搭积木一样,耐心点,慢慢说,他们肯定能听懂。”

  在妈妈的鼓励下,晓燕渐渐大胆起来。有一次,班里的同学小美愁眉苦脸地来找她:“晓燕,老师让我们写《我的爸爸》,可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你能教教我吗?”晓燕想起妈妈教她的“细节观察法”,拉着小美的手说:“你可以想想爸爸平时做的事呀,比如爸爸陪你玩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说什么话?或者爸爸工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把这些细节写下来,作文就会很生动啦。”

  她还拿出自己的素材本,翻到写爸爸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话读给小美听:“爸爸修自行车的时候,会把袖子挽起来,额头上会出汗,他还会跟我说‘做事要认真,不能马虎’。”小美恍然大悟:“我知道了!我可以写爸爸每天早上送我上学,会帮我背书包,还会给我买热乎的包子,这些都是细节对不对?”晓燕笑着点头:“对呀!你把这些写下来,肯定是一篇好作文。”

  没过多久,小美写的《我的爸爸》真的被老师当成范文表扬了。小美特意跑来感谢晓燕:“晓燕,谢谢你!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很真实,还夸我观察得仔细呢!”看着小美开心的样子,晓燕也觉得特别开心——她发现,把自己的方法分享给别人,比自己获奖还要快乐。

  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喜欢晓燕。有一次,村里的李爷爷让晓燕帮他写一封给远方孙子的信,晓燕认真地听李爷爷说想对孙子说的话,然后一字一句地写下来,还帮李爷爷加上了“家里的玉米熟了,等你回来吃”这样的细节。李爷爷拿着信,笑得合不拢嘴:“晓燕这孩子不仅作文写得好,心还细,比我这老头子想得还周到!”

  苏青的服装摊前,也经常有人提起晓燕。来做衣服的婶子大娘们,总会说:“苏青,你家晓燕真是个好苗子,以后肯定能考上大学,走出咱们村!”苏青每次都笑着说:“借您吉言,只要孩子愿意学,我就一直支持她。”

  晚上,晓燕坐在桌前写作业,看着窗外的月光,突然对苏青说:“妈妈,我以后想当一名作家,写很多很多关于咱们村、关于咱们家的故事,让更多人知道咱们这里的生活。”苏青摸了摸她的头,眼里满是温柔:“好啊,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不管你以后想做什么,妈妈都会陪着你,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晓燕点点头,拿起笔,在素材本上写下:“今天小美说她的作文被表扬了,我很开心。原来分享自己的方法,能让别人也变得优秀。以后我要继续努力,写出更好的作文,也要帮助更多同学,让大家都喜欢上写作。”

  月光洒在晓燕的素材本上,也洒在她认真的小脸上。苏青看着女儿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晓燕的成长之路还很长,但现在的晓燕,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妈妈鼓励才敢写作文的小姑娘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自信、勇敢、愿意分享的小大人。而这份成长,比任何奖项都珍贵,会陪伴着晓燕,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村里的风还在吹,带着稻穗的清香,也带着晓燕的故事,飘向更远的地方。苏青知道,属于晓燕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http://www.abcsee.cc/44447/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