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晓阳的奥数竞赛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十一月的清晨带着几分寒意,县实验小学的门口却热闹得像开了集市。穿着各色校服的学生们背着书包,手里攥着准考证,在家长的陪同下往校园里走——今天是县里奥数竞赛的日子,陆晓阳也在人群中,小脸上满是紧张,却又藏着一丝期待。

  苏青牵着晓阳的手,帮他理了理衣领,又从包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先吃点垫垫肚子,考试时别慌,认真读题,算完记得检查。就算没考好也没关系,妈妈知道你已经很努力了。”晓阳接过巧克力,咬了一小口,甜丝丝的味道让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些,他用力点头:“妈妈,我会加油的,争取拿个奖回来!”

  走进考场前,晓阳回头看了看苏青,看到妈妈正对着他挥手,眼里满是鼓励。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桌上已经放好了试卷和草稿纸,监考老师正在讲台上强调考试纪律,晓阳悄悄从书包里拿出算盘——这是苏青特意给他买的新算盘,算珠光滑圆润,拨起来格外顺手,他每天都要对着算盘练习半小时,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用算盘计算多位数的加减乘除。

  考试铃响了,试卷发下来,晓阳先快速浏览了一遍。一共二十道题,前面十道是基础题,都是他平时练过的“鸡兔同笼”“和倍问题”“年龄问题”;中间五道是提高题,需要用更复杂的解题思路;最后五道是拓展题,涉及到“行程问题”“盈亏问题”的变式,看起来有点难。

  晓阳没有慌,按照李老师教的方法,先从基础题开始做。第一题:“笼子里有鸡和兔共20只,脚有56只,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他熟练地用“假设法”计算:假设全是鸡,脚有40只,多出来的16只脚是兔子的,每只兔子多2只脚,所以兔子有8只,鸡有12只。他在草稿纸上写下答案,又用算盘验证了一遍,确定没错,才继续往下做。

  做到第十五道题时,晓阳顿了顿——这是一道“行程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走了8分钟后,发现离学校还有200米。如果他想提前2分钟到学校,剩下的路程每分钟要走多少米?”他想起苏青教他的“拆题法”,先算小明已经走了多少米:70x8=560米;再算家到学校的总路程:560 200=760米;然后算剩下的路程需要走的时间:原本剩下的时间是200÷70≈2.86分钟,提前2分钟后,剩下的时间是0.86分钟?不对,这里算错了。

  晓阳皱起眉头,重新读题:“走了8分钟后,离学校还有200米”,说明原本走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8 (200÷70),但题目说“想提前2分钟到学校”,应该是指从家出发到学校的总时间提前2分钟,所以剩下的路程需要走的时间是(总时间-8-2)。他重新计算:总路程760米,原本总时间760÷70≈10.86分钟,提前2分钟后,总时间是8.86分钟,已经走了8分钟,所以剩下的路程需要走0.86分钟?这显然不对,肯定是解题思路错了。

  他想起李老师说过,“行程问题”要抓住“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的关系,有时候可以画线段图帮助理解。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一条线段,代表家到学校的路程,在线段上标出“8分钟走的560米”和“剩下的200米”,然后标注“想提前2分钟到学校”,也就是剩下的200米要少用2分钟。原本走200米需要200÷70≈2.86分钟,现在需要2.86-2=0.86分钟?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说明他误解了“提前2分钟”的意思。

  晓阳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回想李老师讲过的类似题目:“提前到学校”是指比原计划到达的时间提前2分钟,原计划到达时间是“已走时间 剩余路程所需时间”,所以提前2分钟后,剩余路程所需时间是“原剩余时间-2”。他重新计算:原剩余时间是200÷70=20\/7分钟,提前2分钟后,剩余时间是20\/7 - 2=6\/7分钟,所以剩下的路程速度是200÷(6\/7)≈233.33米\/分钟?这速度太快了,肯定还是错了。

  就在他着急的时候,突然想起妈妈说的“遇到难题别慌,先跳过,等做完其他题再回来想”。他暂时放下这道题,继续做后面的题目。第十六题是“盈亏问题”,他很快就算出来了;第十七题是“数字谜”,他通过推理也得出了答案;第十八、十九题都是基础的“和差问题”,对他来说小菜一碟;第二十题是“逻辑推理题”,他用“排除法”也顺利解出来了。

  做完所有题,离考试结束还有20分钟,晓阳回到第十五题。他重新读题,突然发现自己漏看了一个条件:“走了8分钟后,发现离学校还有200米”,说明小明已经走了8分钟,剩下的200米如果按原速度走,还需要200÷70=20\/7分钟,现在想提前2分钟到学校,也就是总共用时比原计划少2分钟,所以剩下的200米需要用时(20\/7 - 2)分钟,速度就是200÷(20\/7 - 2)=200÷(6\/7)=700\/3≈233.33米\/分钟。虽然速度看起来快,但数学题有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看计算结果,他觉得这个答案是对的,就写在了试卷上。

  考试结束后,晓阳走出考场,看到苏青正在校门口等他,立刻跑过去:“妈妈,我好像有一道题算错了,不过其他题应该都对!”苏青拉着他的手,笑着说:“没关系,能把大部分题做对已经很棒了,咱们先去吃点东西,下午还要来听成绩呢。”

  下午,成绩公布在学校的公告栏上,晓阳挤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陆晓阳,二等奖”。他兴奋地跳起来,拉着苏青的手大喊:“妈妈!我拿二等奖了!”苏青也特别开心,抱着晓阳转了一圈:“咱们晓阳真厉害!没白辜负这些天的努力!”

  领奖时,老师给晓阳颁发了奖品——一个蓝色的双肩书包,上面印着“数学小能手”的字样,还有一套数学工具,里面有直尺、量角器、圆规和三角板。晓阳抱着奖品,眼睛亮晶晶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主意。

  回到家,晓雨正在院子里玩积木,看到晓阳回来,立刻跑过去:“哥哥,你获奖了吗?”晓阳蹲下来,把蓝色书包递给她,笑着说:“妹妹,这是哥哥给你赢的新书包,你看上面还有‘数学小能手’呢,以后你上学就用这个书包好不好?”

  晓雨惊讶地睁大眼睛,接过书包,小心翼翼地背在身上,转了个圈:“谢谢哥哥!这个书包真好看!我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当‘数学小能手’!”晓阳摸了摸她的头:“好啊,以后哥哥教你学数学,咱们一起当‘数学小能手’。”

  苏青站在旁边,看着兄妹俩开心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晓阳虽然平时调皮,但心里一直很疼妹妹——有好吃的会先给妹妹,有好玩的会跟妹妹一起分享,现在连自己努力得来的奖品都愿意送给妹妹,这份兄妹情比任何奖品都珍贵。

  接下来的日子里,晓阳真的每天都会教晓雨学数学。他用苹果教晓雨认识数字,用积木教晓雨算加减法,还会给晓雨出一些简单的数学小游戏,比如“找不同”“数图形”。晓雨也特别认真,每次都听得很仔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会问:“哥哥,这个为什么是这样算呀?”晓阳就会耐心地给她解释,直到她明白为止。

  有一次,晓雨在幼儿园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回家后兴奋地给晓阳出题:“哥哥,3加5等于多少呀?”晓阳故意说:“我不知道,你教教我好不好?”晓雨得意地说:“等于8呀!你看,1、2、3,再数5个,4、5、6、7、8,就是8啦!”晓阳笑着点头:“妹妹真厉害,比哥哥还聪明!”

  看着兄妹俩越来越亲密,苏青心里特别开心。她知道,这次奥数竞赛不仅让晓阳收获了奖项,更让他学会了分享和关爱,这份成长比任何荣誉都重要。而晓雨也在哥哥的影响下,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晚上,晓阳坐在桌前,把数学工具里的直尺、量角器摆放在桌上,认真地画着图形。晓雨坐在他旁边,背着新书包,手里拿着晓阳给她的小算盘,学着哥哥的样子拨算珠。苏青坐在旁边缝衣服,看着眼前温馨的一幕,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属于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正在一点点展开,而她会一直陪着他们,用爱和耐心,守护着这份简单而纯粹的幸福。
  http://www.abcsee.cc/44447/2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