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有眉目了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唐人的餐桌
大明卫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离之星
待君琢玉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这很快就会解决,秦王身边还是有不少猛将的,秦琼、张公谨、李世绩等人都是一时人杰,我本想着能在长安脚下解决掉秦王,从目前情况来看估计有很大困难,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想着毕其功于一役了,先将他赶走再说,也就最近的事情吧。“听到赵瑞自信满满的话,王珪微笑点头,
“是的,大王,不过陛下被挟持,安陆郡王又退位了,大王还是要担起担子来,我等认为大王赶走秦王之后,应当更进一步,号召天下。“
这就是劝进的意思了,这就是政治博弈,看谁先提出来,不要以为不就是先提出劝进的话么,有什么了不起的,其实这也是另一种投名状,能提出来这事就自认是你的人了,你上去了,大家才能跟着富贵,你要是被打败了,劝进的人也会跟着倒霉,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活。
这个态度非常重要,杨恭仁也是如此,他刚才并没有说要为李家鞠躬尽瘁,而是说要给赵瑞分忧,这是一个道理。
赵瑞笑道,“这个等天下平定之后再说吧。暂时我的态度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杨恭仁和王珪眼前一亮,这话总结的好,而且从这话来看,赵瑞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以赵瑞这个年纪有了这样成就还不把尾巴都翘到天上去。可是赵瑞还能保持冷静,缓称王,这样的主公跟着前途就光明多了。
杨恭仁和王珪点头称是,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告辞回去了。
赵瑞踱到武德殿的时候,杨妃正在午餐,看到赵瑞来了,将头扭在在一边,赵瑞嘿嘿笑了笑,让丫鬟给自己也递了筷子,慢慢吃了起来。
女人总是奇怪的,杨妃的性格又是比较外向的,不一会就撑不住了,于是叽叽喳喳和赵瑞聊起来,赵瑞也是有心哄她,几句甜言蜜语的情话,给杨妃哄得晕头转向了,杨妃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这些,最后不但侍候赵瑞吃了饭,还贴心的倒好茶水,要不是肖继业赶了过来,两人估计又要腻到一块去。
肖继业有事情汇报被张方拦住,还不给他汇报,肖继业聪明地往里看看,压低声音,“事关重大,要不你去汇报一下?“
“狗日的,我可不敢过去,劝你老小子也别过去。“
两人的嘀咕声音还是被杨妃听见了,赶忙捉住赵瑞的早已经伸进去的揉捻了半天的手,“你属下找你有事呢,再说了,大白天别使坏。“
赵瑞将手拿出来,搞怪的问了问,挑挑眉毛,“白天不成,行,晚上等着我。“
说完又在人家屁股上抽了一巴掌,才转身出门,留下杨妃在背后小声咒骂。
赵瑞出门,看张方和肖继业尴尬的站在那里,
“老肖,你要是没有大事跟我说,就给我喂马去。“
肖继业赶紧走过来,
“大王,有消息了,刚才东市常记胭脂水粉铺派了一个妇人,到了府里,跟门卫说是杨娘子要的胭脂水粉到了一批,请杨娘子抽空去看看,门卫告知杨娘子不在,那妇人就询问是否能告知杨娘子身边人,到时候转告一声。门卫就派了一个婆子带她去杨娘子的小院子,告知了杨娘子的侍女腊梅,不过这时候旁边小院子里张娘子的侍女冬雪却走了出来,询问什么事情,和那个小丫环攀谈了两句。“
“你的意思是那个妇人故意以找杨娘子的借口,实际上是在和张娘子的丫鬟冬雪联系?“
“目前看应该是的,据带路的婆婆说,那个妇人在和腊梅说话时,声音很大,明显是想要引起旁边张娘子房里的人。“
“这些丫鬟都什么来历?“
“杨娘子身边只有四个侍女,是当初在太原时,公主安排的,后来从公主府里带出来的,其余八个打扫院子的丫鬟都是林娘子安排的,张娘子身边有四个侍女,一个是当年就跟着张娘子的入画,后面三个包括冬雪,是张家后来送来的,打扫院子的丫鬟里面也有两个张家送来的,剩下的六个是林娘子安排的。“
肖继业看赵瑞投来询问的目光,赶紧再接着说,
“张家当年将张娘子送到大王府上,只有入画一个丫鬟,后来府上一些生意在相州等地铺开,张家就找上门来,林娘子认为,这事张娘子的娘家,所以就将那边的生意交给张家来做,给他家供货,所以张家以挣了钱为由,给张娘子添些侍候的人,就送了人过来,林娘子就把他们安排在张娘子身边。“
赵瑞点点头,看来这张家后面安排的来的人不简单,没猜错的话,肯定是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安排过来的人。
“杨娘子身边的人有问题么?“
“还没有查清楚,他们都是当初公主府出来的人。目前还没发现和外界有什么接触?“
“好,你通知各位将军,今晚晚饭之后到我书房议事。“
赵瑞刚回到尚书省公房,就遇到李纲和孔颖达姚思廉三人过来,一见到赵瑞,李纲忙过来拉着赵瑞的手道,
“大王、尚书令,这次再忙也要把我们的事情办了。“
赵瑞哭笑不得,自从李纲等人决定跟随赵瑞以来,知道他们都是学问人,生性刚直,赵瑞对与他们也比较尊重,不过李纲老是请赵瑞去国子监给学生们讲一节课,讲讲诗词之类的,赵瑞那里愿意,一去不就露馅了么?
结果就被李纲带着孔颖达等人堵了好几次。
“我的少保大人,我真的不会讲课,您老人家放过我好不好,要不这样,我这里写篇文章,您看看,要是可以,你就给国子监的学生们讲讲“?
赵瑞也知道,国子监的监生都是当代的精英,可以说这里面未来很多都是国家的重要官员,这个时候的识字率太低了,知识都掌握在少数人家手里。李纲等人也是好心,让赵瑞去讲课,其实是拉近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为未来打基础的。但赵瑞实在是不敢去啊,就他这点文学水平在后世吹吹牛还行,在这些天天钻研书本的人跟前那就不够看的了。
姚思廉听到赵瑞有文章,赶紧拉过李纲,“文纪兄,除了大王的诗词还没听说大王有文章出世,还是先看看文章再说。”
http://www.abcsee.cc/44524/2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