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接着忽悠
推荐阅读:
我在现代留过学
美漫联调局,首战劝说小丑女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唐人的餐桌
大明卫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离之星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最新网址:http://www.abcsee.cc
周绍范出身世家,父亲就是前隋高官,家中良田无数,跟随秦王政变不成,回到家乡,也是乡绅,不过这么大的旱灾,作为一家之主的周绍范还是不敢怠慢,亲自带人在田间地头抬水抗旱。远处出现的黑线让他一阵模糊,这是他最不愿面对的大明骑兵,尘埃四起,一支先头部队赶到跟前,马上校尉没有下马,语气倒是礼貌,
“几位乡党,前面是不是周庄?是不是有一位叫周绍范的住在此间?”
周绍范大吃一惊,周边几个周家仆役也是面面相觑,不敢言声,这明显的是大军前来,自己已经被朝廷遣返回来了,难道还有什么反复不成?就算有反复那也是派遣州衙武侯过来即可,自己一大家子人,难道还敢反抗不成?
周绍范压住情绪,转身抱拳施礼,
“这位校尉,某家就是周绍范。”
那校尉一愣,看看周绍范的做派,不似作伪,于是追问道,“你就是前隋大将军周公之子周绍范?前段时间还跟着李世民进攻过长安的?就是你?”
周绍范听到校尉这么问,心里一阵慌张,看来事情还是没有收尾,这就开始清算了,无奈一家子都在家中,要是反抗,这大军压境,整个庄子可就没有活路了,自己一人做事一人当,或许能保全家里。
“某家就是周绍范,的确前段时间去过长安。”
校尉一笑,
“好,找到就是你,跟我走一趟吧。”从手下要过一匹马来,周绍范上了战马,不动声色给自己亲信奴仆打个眼色,跟着骑士就走。
上了大路也就两三里路的距离,一大队骑兵就从北往南行来,周绍范看着镶着金边的龙旗,心里更是忐忑不安,校尉报过信之后,一行人骑马过来,周绍范血液上涌,他可是认识赵瑞的,以前赵瑞带兵下江南平辅公祏的时候,他在李孝恭的部队,不过那时候他也仅仅是个郎将,根本没机会和赵瑞搭话,旁边那个身材魁梧有力的就是赵瑞手下第一大将阚陵。
周绍范此时赶紧下马,他现在可是白身,又有前科,一家人就在前面不远的庄子里,要是赵瑞一个不高兴,全家就完了,为了家人的安危,表现得十分顺从才行,赶紧跪在地上,
“罪人周绍范,拜见陛下。“
赵瑞策马来到跟前,看着眼前的汉子,身高近一米八左右,脸色黝黑,肩宽腰窄,强壮又不臃肿,赵瑞下了战马,
“起来吧。杜尚书推荐你,说你懂得水军,我这正好路过,找你来问问。“
周绍范猛一抬头,
“陛下,不是来治我的罪的?“
治你的罪?这哪跟哪啊?
阚陵倒是笑着说道,“周绍范,你想哪里去了,陛下要治你的罪,还需要亲自来么?“
周绍范尴尬地笑了笑,站了起来,
赵瑞拿过几张纸,递给周绍范,“你看看这个,这是我画的,解决大船海上逆风不能行使的问题。你父亲当年就是水军都督,听说你一直跟他在水军,后来跟着李孝恭也是管理水军,能看的明白么?
周绍范拿过图纸,他操舟无数,这东西一看便知能不能成,
“陛下,这是何人所作,心思缜密,无论是风帆图还是挡水板技术,都可谓巧夺天工,绝对可行。”
“这个以后再说,”就在这田间地头,赵瑞蹲下来画着路线图,将打算派遣船队前往南方取粮一事说了,“
“陛下,此事为何如此着急,恕某直言,陛下的粮草储备充足,又有草原牛羊供应,草民当初就很羡慕左屯卫的伙食的。今年的旱情,百姓都在抬水抗旱,秋收减产一些,但不会绝收。恐怕还不至于让朝廷捉襟见肘吧。“
周绍范实在不明白赵瑞的意图,不敢贸然答应,
“不错,今年减产,但不会减产太多,不过我和钦天监认为由于天旱,今年可能是个暖冬,假如明年四五月份持续干旱的话,那就会引起另一个灾难就是蝗灾,若是没有蝗灾还好,一旦爆发,你周家是富户,有存粮,可是普通百姓呢?岂不是要饿死无数,我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来找你,请你出任大明水军都督,驾舟南下取粮。“
周绍范和温大雅等人一样懵,就为了这个原因?这也不怪他们不信,蝗灾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很多时候又没法判断和预知,有的人说天人感应,有的说得罪蝗神,众说纷纭,现在赵瑞为了明年可能发生的蝗灾就这样大张旗鼓的南下进入大海,去夺取粮食,这谎话说的谁都不信。
赵瑞没办法,只能不厌其烦地予以解释,好在赵瑞知道这事只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付这些人总有办法的。周绍范就这样被赵瑞忽悠的上了船,拿着赵瑞的图纸,回到家中拜别妻儿,他的妻儿早就听到风声躲起来了,周绍范尴尬地将他们叫了回来,告诉他们大明皇帝是要启用自己做水军都督,一家人分别,第二天周绍范便一身干劲和李大江一起整顿海船去了。
赵瑞没有停留,甚至在两湖剿灭许玄彻的薛万彻都没时间多聊,两人在湖南就见了一面,便匆匆分别,薛万彻倒是感慨,上一次见面还是同僚,这一次见面就是君臣了,不过他是很早就上表劝进的将领之一,现在也已经是卫国公了。
赵瑞从梅岭古道下来直奔雄州,此时的冯蛊已经收到赵瑞南下的消息了,冯蛊有点摸不清头脑,作为岭南的地头蛇,冯蛊家族盘踞此地多年,从冼夫人先后接受梁、陈和隋的领导之后,冯家一向对中原王朝还是敬重的,至少不愿意分裂国家,李唐建立之后,冯蛊审时度势在武德五年才派儿子进京朝拜,以示归顺。
不过岭南僚人众多,少数民族杂居,地形和人口非常复杂,经过这些年治理,刚具备开发雏形,冯蛊不过是岭南最大的一支罢了,还有其他不少小家族都盘踞在此。
他们对中原王朝的这次朝代更迭很是不满,首先他们不满意李世民的政变,但对于赵瑞建立的大明政权也不感冒,他们刚刚臣服大唐,结果大唐就没有了,也不能说没有了,至少被打跑了,让一众岭南大佬心气不顺的很。
http://www.abcsee.cc/44524/2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abcsee.cc。ABC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m.abcsee.cc